你是否曾好奇過為什麼我們一天的時間是24小時?為什麼不是其他任意的數字,比如28或者16等等?
在我們的時間體系裡, 24會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否意味著相比於其他數字,24是最符合自然界規律的天選數字。可是,只要你對我們的時間體系有稍微的了解,你就會發現,我們使用的時間體系非常奇怪:
一天有24小時一小時有60分鐘,一分鐘有60秒一秒有1000毫秒在一天中,我們就使用了3個完全不同的計量方法來度量時間,是不是覺得很奇怪?也難怪很多小孩在初次接觸人類設計的時間體系時,都會覺得難以理解。其實問題的根源不在他們,要理解人類社會的時間體系對小孩來說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那人類使用如此奇怪的時間體系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文明的而影響
在我們現今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被使用的計數方式是十進位,其也被認為是人類發明的最早的計數系統。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我們還小的時候,遇到要計數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手指。同樣的,在原始社會計量方法極度缺乏的時候,古人們最先想到的方法也是用手指。後來,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對自然界的奧秘不斷探索,逐漸發現在某些方面使用十進位並不是最好的方法,於是乎,其他的計量體系被慢慢發明,好比在計算機被發明後,人們發現在計算機的世界裡,二進位才是最好的計量方法。
在公元前2000多年,古埃及和古巴比倫最早將一天分成更小的單位,他們分別使用12進位和60進位來計量時間。(據考證,中國開始用12時辰及時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西周時代)
問題來了?為什麼偏偏是12和60?
答案依然在我們的手指上。除了大拇指意外,我們每隻手有12個指節,兩隻手正好24個指節。
為什麼是24小時?
讓我們一步步來理解這個概念。每天24小時的概念來自於古埃及。
最初,古埃及人也是採用十進位將白天分成10個小時。後來,他們發展出了12進位,加之他們覺得10小時不足以代表一天的長度,便在黎明和夜晚分別添加了一個小時,將一天就變成了12個小時。他們還做了T型日晷以便更加準確的計量時間。
然而,古埃及人發現雖然能計量白天的時間了,但是夜晚來臨的時候,他們就失去了時間觀念,一切都陷入混亂。於是,他們希望找到一種在晚上也能計量時間的方法。
最初,古埃及人根據星象來區分夜晚的時間。在古代,生產力技術落後,他們沒有複雜的工具可以使用,天空中閃耀的群星成為了理所當然的首選之物。古埃及人在赤道周圍選取了36組恆星作為參照物,稱為「旬星」。
旬星會隨著地球的自傳,連續的從地平線升起。每一組恆星會以10天為周期在黎明時分恰好從地平線上升起。當下一組恆星恰好從地平線升起時,意味著10天過去了,新的一旬到來了。36組恆星每一組間隔10天在黎明時分從地平線生氣,循環往復。當第一組恆星再次在黎明時分從地平線升起時,意味著一年過去了,所以,那時古埃及人的一年是360天。
在每一個漆黑的夜晚,人類可見的旬星一共有12個,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相繼出現在夜空。所以,古埃及人便將夜晚的時間劃分12個小時,再加上白天的12個小時,古埃及人的一天就變成了24小時。
不過由於在不同的時節,每個旬星出現的間隔時間長短不一,導致小時的長短也是不一致的。直到14世紀,歐洲人發明了機械鐘,才使得每個小時的長短被固定下來,形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時間體系。
為什麼是60分?
在一天24小時的體系被確立以後,希臘的天文學家們希望有更精準的時間計量單位,以方便他們開展工作。於是,他們採用了古巴比倫人的60進位的計量體系,將1個小時分成了60分鐘,將1分鐘分成了60秒。
至於為什麼古巴比倫人會採用60進位,目前學術界還沒有定論。有的人提出,古巴比倫人會用60進位,因為60是能1、2、3、4、5、6同時整除的最小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