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哺乳的時候,最怕的事情莫過於漲奶、堵奶、有硬塊了,因為這些情況都可能誘髮乳腺炎,讓寶媽的母乳餵養之路就此結束,寶寶失去最營養健康的食糧。
漲奶、堵奶的疼,只有當媽的人才能深深體會。漲奶時,乳房脹的青筋可見,好像一碰就會炸掉。多數寶媽選擇熱敷,然而不敷不要緊,敷上後才知道這是多麼痛的領悟。熱敷並沒有讓漲奶好轉,反而火上澆油。
那麼當乳房脹奶時,到底是要熱敷還是冷敷?首先要區分是漲奶還是堵奶?
01 漲奶
產後頭幾天,當奶水明顯增加時,乳房可能變熱,腫而且脹。但是奶水照樣能夠順暢地流出,這就是所謂的漲奶。新媽媽在產後三天內出現漲奶的感覺,並不是堵奶,而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性現象,醫學稱之為「生理性乳漲」。
生理性乳脹就是寶寶出生以後48到72小時,由於新媽媽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的影響,使得新媽媽的乳腺管和乳腺腺泡進一步的發育,乳房就發脹,腫大。
02 堵奶
堵奶,是指乳汁沒有被及時吸出來,一直堆積在乳房內,造成乳管被粘稠的乳汁塞住,導致乳房出現腫脹、硬塊的現象。母乳餵養期間,如果乳房摸到硬塊,有時可能還有疼痛感,那麼可能是堵奶了。堵奶有個學名叫乳腺導管堵塞。堵奶應及早處理,儘量在8-12小時內疏通,以免進一步加重。
對於堵奶,有的人認為要用毛巾熱敷,還有的人覺得應該冷敷。
到底是冷敷還是熱敷?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① 乳房有炎症時要用冷敷
如果已經出現紅、腫、皮溫較高,且有硬塊,進行熱敷的話,會加重症狀。而且熱敷會刺激泌乳,越敷越漲奶,熱敷時間長的話,水腫組織更加擠壓乳腺管,會使乳腺管通路進一步變窄,乳汁也會難以排出。
因此,當乳房已經出現了紅、腫、皮溫升高和硬塊,必須進行冷敷。冷敷可以降低局部溫度,減輕水腫,局部減痛,控制炎症反應。這也是大多數堵奶的媽媽需要用到的方法。
② 乳房無紅腫疼痛症狀要用熱敷
當堵奶不嚴重,且無紅腫疼痛症狀,在寶寶吸奶前,可以熱敷10分鐘,讓乳腺管擴張,然後讓寶寶吸奶。吸完奶後,一定要冷敷。
無論熱敷還是冷敷,都只是輔助手段。出現堵奶,應該先弄明白原因,再針對性解決,切忌暴力按揉乳房。
寶媽們只要記住一句話即可:奶水不足的時候選擇熱敷,乳房有炎症的時候選擇冷敷。
應對漲奶,可以通過按需頻繁哺乳,並保證寶寶的銜乳姿勢正確,從而達到及時有效的排空。漲奶狀態下,可能寶寶不容易銜乳,而且也可能會因為奶速太急,造成寶寶嗆咳,所以,必要時可以在餵奶前稍稍泵乳。在哺乳前用熱毛巾或者熱敷包進行熱敷,而在哺乳後則可以進行冷敷緩解不適。另外,不論是否有漲奶問題,哺乳期都應選擇鬆緊合適,且支撐力好的哺乳內衣。
① 產後媽媽們往往身體較虛,進食過多肥甘厚味(如豬蹄湯、排骨湯等);
② 餵奶姿勢不正確,導致某些部位的乳汁吸不出來;
③ 未使用適合產後哺乳的文胸,造成了胸部擠壓;
④ 不良情緒亦容易導致堵奶,所以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哦!
⑤ 乳頭內陷或過小,嬰兒吮吸困難,不能將乳腺內乳汁吸盡;
⑥ 斷乳不當,乳汁瘀滯在內。
⑴ 消腫更重要:用土豆片或捲心菜敷在硬塊部分,二十分鐘左右換一次。
⑵ 幫助奶水更快排出:確保寶寶含乳姿勢正確的情況下,勤餵寶寶。
⑶ 促進體液循環:及時補水,注意休息。
⑷ 尋求專業支持:請哺乳指導師用專業的手法按摩排出淤積的乳汁。
包菜葉(捲心菜)
包菜中含有的活性酶,有鎮痛消水腫的作用。將包菜葉,一片片撕下來,最好是放過冰箱裡的,使用時取出。將葉子放平,裝進保鮮袋裡,用擀麵杖擀幾下,使菜葉軟綿綿透著汁水。將菜葉敷在乳房紅腫疼痛的位置上,注意避開乳頭乳暈部位。每次大概敷20分鐘左右,菜葉熱了就換另外一塊,一天敷3-5次。
土 豆 片
具體做法:將土豆洗乾淨,切成薄片,敷在乳房紅腫疼痛的位置。此法,也要避開開乳頭和乳暈。每次大概敷20分鐘左右,熱了就換另外的土豆片,一天敷3-4次。
冷 毛 巾
把打溼的毛巾放保鮮袋裡,放進冰箱冷藏室過10分鐘,取出敷在紅腫疼痛的乳房上,注意避開乳頭乳暈部位。每次大概敷20分鐘左右,一天敷3-5次。
冰 袋
在冰箱冷凍室準備1-2個軟冰袋,使用時,用毛巾包裹冰袋,避開開乳頭和乳暈敷在乳房上面。每次大概敷20分鐘左右,一天敷3-4次。
脹久必堵、堵久必回!無論是漲奶,還是堵奶脹成乳腺炎,寶媽都要記住最關鍵的一點:讓寶寶多吮吸。寶寶是哺乳媽媽最好的「醫生」,千萬不要因為任何一個小問題而放棄母乳!
乳房承擔著寶寶「糧倉」的重要作用,同時更是女性身心健康的保障。
最後,送給大家幾個TIPS預防堵奶!
① 一定要讓寶寶多吸!多吸!多吸;
② 儘量穿寬鬆的哺乳內衣,不要趴著睡;
③ 均衡飲食,忌油膩,多喝水;
④ 任何時候開心最重要!
汝元菲創時尚產康輕養聯盟
打造時尚辣媽 • 健康與美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