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在三尺講臺,默默守護著困難學生,言傳身教,以愛感化,24年如一日,她用師愛滋潤學生,用責任詮釋教育,用點滴平凡書寫著教育者的「不凡」,她就是汪溝竹園小學教師——王常蘭。
王常蘭,1996年參加工作。先後榮獲區級優秀教師,區級教學能手,優秀教學成績獎等稱號。
一、播撒師愛,靜待滿園花開
王常蘭老師從教24年,擔任班主任工作14年,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秉承「情智共育,德技並修」的育人理念,把初心化作愛的春風,辛勤耕耘,為小學生開啟幸福的人生。針對小學生的家庭教育、青春期特點,她給予更多的是信任、理解和關愛。通過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一封封暢所欲言的書信,一個個微乎其微的水果,一句句溫暖關愛的話語,讓學習失利學生逐步找回自信,挺起腰杆,蝶變起舞,飛向蔚藍的天空。
2013級的小成,總是一個人默默的沉寂在角落裡,心事重重!王老師試著去接近她、關心她,終於有一天她敞開了心扉,告訴王老師,就在她來上學的前些天,她媽媽離家出走了,拋下了她和爸爸,爸爸每天喝酒消愁,還欠下了很多外債。王老師緊緊地把她摟在懷裡,告訴她「孩子,沒事兒,有我在,和你的媽媽一樣」。從此,她又多了一個女兒,多了一份牽掛。教室、操場,處處留下她們師生的身影,王老師教給她如何學習,如何排解煩惱,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
為了更好地走近學生內心,王常蘭老師自學考取了心理諮詢師,為她班主任工作打下了基礎。從循循善誘的叮囑,到操場上的歡歌笑語;……從「王姐姐」到「王媽媽」,稱呼的變化承載著師愛真情。
二、情智共育,鑄就班級輝煌
「教書先育人,育人先育心」。自2018年以來,王老師一直擔任五·二班的班主任工作,每天有五十多個孩子圍繞在身邊,忙碌並幸福著。「用愛營造溫馨的家」,用師愛激活學生的潛能,成功激發學生的自信,展開夢想的翅膀。
「給你一個舞臺,讓你放飛夢想!」王老師始終堅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朵花蕊都有盛開的季節。她善於從點滴小事中發現每個人的優點,將她們的優點和特長發揮到極限。2015級學生小璇,是一個樸實純真的農村姑娘,不善言談,沒有自信,但是她做事盡職盡責,吃苦耐勞,在和她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談後,王老師鼓勵她參加競選進了班委會,她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積極上進的決心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肯定,她說:「王老師,從小我都一直認為自己又笨又醜,是您的鼓勵和陪伴讓我找到自信,找到了自我」
三、砥志研思 深耕課堂的研究力
課堂教學是王老師成長的基點,經過多年曆練,她的課堂教學逐漸成熟,對教學的思考研究不斷深入。她大膽嘗試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實踐,努力打造「學本課堂」。學本踐行的就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課堂中落實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在探索中構建自學、展學、研學、固學,教師導學、當堂測學為主體的新課堂教學策略,讓學生願學、樂學、會學,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高。
「甘為人梯,初心不改」,躬身入局,挺膺擔當。王常蘭老師在這塊教育的土地上,用愛與責任書寫華章。對此,王常蘭謙遜地表示:「無問西東,不負韶華;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以後我將繼續用師愛滋潤學生,用責任來詮釋教育,用實際行動來踐行人民教師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