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是一輩子為家鄉教育出力」——記化州市平定鎮中心小學教師李茂輝

2020-09-11 二三裡資訊茂名

茂輝老師。

茂名網訊寒來暑往,四季更迭,歲月或許已經在他的臉上留下明顯的痕跡,但他永遠守護在你幼年的時光,因為他是那個帶領你認識世界的人,一截短短粉筆,勾畫著學海的浩大,成就著一個個孩子的夢想……這或許就是教師的偉大之處。

在教師節前夕,記者來到化北山區的平定鎮,採訪了一畢業就紮根在這裡從教14年的平定中心小學教務主任李茂輝老師。

愛崗敬業 積極要求上進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如果這一屆屆的學生是新竹,我願永遠做這扶持的老乾」這就是李茂輝老師紮根山區教壇14載的理由。

李茂輝於2006年6月畢業於佛山科技學院,當年8月進入化州市平定鎮中心小學任教。光陰荏苒,日月如梭,這一晃就是14年。14年裡,李茂輝一直擔任英語科的教學工作兼班主任工作。在迎來送往之中,一屆屆的學生來來去去,辛勤耕耘的李茂輝老師依然恪盡職守,無怨無悔。任教以來,由於表現良好,教育教學成績顯著,李茂輝現在已經成為學校的骨幹老師,並擔任了學校的教務主任。

傾注愛心 轉化差生

入職以來,李茂輝擔任了10年的班主任工作。他按照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要求,開展班級各項工作,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教育,管理、指導好學生,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有用人才。

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安全教育工作。他常利用班會課、座談會、個別交談等形式,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想前途進行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同時,他十分重視與學生的思想交流,經常與學生促膝談心,加強心理疏導。除此之外,他還重視與家長溝通,充分發揮「七彩橋」的作用,架起溝通橋梁。

傾注愛心,轉化差生。在班主任工作中,他堅定「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信念,給學生一顆誠摯的愛心,用愛心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他對後進學生的思想和生活上做到「三多」,即多談心、多表揚、多家訪。利用課餘時間和他們談心,談心時儘量創造輕鬆愉快的談話氛圍,讓他們在沒有任何心理壓力的情況下流露出自己的內心世界,使自己及時真實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當他們有了進步,李茂輝都會及時給予表揚,樹立其信心。後進生肖同學,學習成績差,缺乏自信心,沾染了不少的壞習慣,經常沉迷於網吧、遊戲機室,還經常曠課、缺課,甚至有時還和同學打架,屢教不改。對於肖同學這樣情況,連他的家長都對他失去了信心。但李茂輝並沒有放棄他,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從網吧找回來,耐心地開導他,課後還經常找他談心,鼓勵他,讓他在其他同學面前樹立了信心。經過教導後,該同學終於戒掉了上網吧的壞習慣,學習上有了很快的進步,最後還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平定中學。

辛勤耕耘 實至名歸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李茂輝的辛勤勞動,換來了豐收的碩果。他先後獲得化州市「教壇新秀」、化州市「優秀班主任」、化州市「優秀教師」等稱號;2010年被評為茂名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2014年被評為茂名市「教壇新秀」,2015年被授予化州市「名教師」培養對象稱號。

談到未來,李茂輝告訴記者,教書育人的擔子雖然很重,但他有決心、信心,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讓山區一代代的孩子健康成長,「一輩子為家鄉(他是平定人)的教育事業出汗出力就是我的理想。」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文華春

來源:茂名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化州12人被評為茂名市教育系統先進個人,有你認識的嗎?
    關於2020年茂名市教育系統先進個人的公示為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進一步激勵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獻身教育事業,根據《關於評選2020年茂名市教育系統先進個人的通知》(茂教工委〔2020〕25號)精神,經各區、縣級市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評選和局領導研究,推薦茂名市教師發展中心呂達藝等59名同志為2020年茂名市教育系統先進個人為擬表彰人選
  • 最美鄉賢鈕和榮:心懷桑梓為家鄉教育出力
    鈕和榮曾在高校從教30多年,他一直心系桑梓,對家鄉的教育事業格外熱心。「在高校任教期間,我們村裡很多孩子高考後都會打電話給我,向我諮詢志願填報的事情,我都會細心的去解答。」鈕和榮說。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荷花村人,鈕和榮始終感恩家鄉的培養,帶著對家鄉的眷念與熱愛,期盼著家鄉的騰飛。
  • 最美鄉賢鈕和榮:心懷桑梓為家鄉教育出力
    鈕和榮曾在高校從教30多年,他一直心系桑梓,對家鄉的教育事業格外熱心。「在高校任教期間,我們村裡很多孩子高考後都會打電話給我,向我諮詢志願填報的事情,我都會細心的去解答。」鈕和榮說。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荷花村人,鈕和榮始終感恩家鄉的培養,帶著對家鄉的眷念與熱愛,期盼著家鄉的騰飛。
  • 與其說我做了一輩子教師,還不如說我一輩子學做「人師」
    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等成為「一面鮮明的旗幟」,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為推動全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育人是一代師表,教改是一面旗幟。」教育部原副部長、國家總督學柳斌同志對於漪老師的評價,概括了她平凡而又傑出的人生。「一輩子做教師, 一 輩子學做教師。」 在很多場合,我都說過這句話。
  • 「我為一輩子做小學教師自豪」——追憶「最美奮鬥者」斯霞
    中國江蘇網訊 在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園裡,處處可見一位老師的「身影」:教學樓前有「斯霞廣場」,校區西側有「斯霞紀念館」,附小也有一個特殊名字——「斯霞小學」。這位斯霞老師,執教68年,在附小45年,把一生都獻給小學教育事業。她「童心母愛」的教育理念影響了一代代教師。
  • 追憶「最美奮鬥者」斯霞:「我為一輩子做小學教師而自豪」
    交匯點訊 在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的校園裡,處處可見一位老師的「身影」:教學樓前有斯霞廣場,校區西側有斯霞紀念館,附小也有一個特殊的名字——「斯霞小學」。這位老師就是被譽為中國「小學教育界梅蘭芳」的斯霞老師。她執教68年、在附小45年,她把一生都獻給了小學教育事業,她「童心母愛」的教育理念影響了一代代的教師。
  • 一輩子就幹好一件事,洛川這位教師甘為鄉村教育「守望者」
    一輩子幹同一件事——教書育人,是張增印的人生軌跡。1986年參加工作起,張增印就把根扎在了家鄉——洛川縣石頭鎮,從史家圪嶗小學到吳家莊完全小學,從帶課教師到班主任、後勤主任、校長。34年,2所學校,4種身份,張增印與教育結緣,與教育相知。教育對於張增印而言,不僅僅是一份「稻粱謀」的工作,更是一份熱愛,一份責任與擔當。
  • 【我蘇人物】斯霞:「我為一輩子當一名小學老師而自豪」
    在漫長的教師生涯中,斯霞老師不忘初心,以童心母愛的理念教書育人,她說:「我為一輩子當一名小學老師而自豪。」     1910年,斯霞出生於浙江諸暨的一個書香人家。翻開手稿,是藍墨水筆寫就的一張張教育隨感、備課筆記,字跡工整,其中,許多觀點至今仍具有參考價值,譬如說,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教學,不應當只注重識字,而是要「聽說讀寫」全面兼顧,等等。
  • 西安市勞動教育研究中心在陝西省西安小學掛牌成立
    勞動教育2020年7月24日,西安市勞動教育研究中心在陝西省西安小學掛牌成立。、西安小學校長吳積軍、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賈玲、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課程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駱向暉、規劃發展部副主任羅理想、新知小學校長劉嵐、西安小學名校+教育聯合體蓮湖路小學校長陳建鋒、前衛路小學校長高彬、西安小學副校長胡鬥玲、李義華以及來自西安市碑林區、新城區、灞橋區、高陵區、藍田縣、港務區
  • 女足國家隊隊長吳海燕:要為家鄉的足球事業出力
    「把踢球當樂趣,就不覺得累」小學的時候,吳海燕長跑特別厲害,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市運動會。她出色的表現被杭州市體校的教練看中,被選去杭州體校訓練。當教練把她帶到足球場的時候,吳海燕看著腳邊圓圓的足球,頓時不知所措。後來在教練和隊友的指導和幫助下,海燕漸漸愛上了足球,她說:「當時是跟著大家一起玩,玩著玩著就喜歡上了。
  • 「人民教育家」於漪: 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
    ,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這個職業寄託著她一生的追求與熱愛。   於漪生長於風雨如磐的年代。1937年,日本侵略者鐵蹄長驅直入,家鄉危在旦夕,於漪就讀的江蘇鎮江薛家巷小學即將解散。在最後一堂課上,音樂老師教同學們唱《蘇武牧羊》,喚起了於漪幼小心靈的愛國覺醒。
  • 一輩子學做教師的依依往事
    落榜幾天後,母校的老師告知她,可以去母校當一名代課教師。這麼快就實現了當一名人民教師的理想,老師興奮得又是一夜未眠。當晨星再次閃爍時,她便踏上了為之終生牽掛,終生奉獻的教育之路。退而不休,做「一輩子」教師儘管初上講臺難免有些窘態,但幾個月下來,老師發現,自己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份工作。恰逢當年教師隊伍缺編,她立即報名應考。
  • 傾情家鄉教育18年!鼎湖這位優秀鄉村教師的故事讓人難忘
    在鼎湖區沙浦鎮有一所農辦鄉村小學——沙浦鎮中心小學,有一位無怨無悔紮根學校十八年的優秀鄉村教師,名叫鄧鳳媚。鄧鳳媚說,「家鄉的這片熱土養育了我,無數恩師培養了我,我要接過恩師們的接力棒,一生堅守在家鄉教育這塊沃土上,辛勤耕耘,播灑希望的種子,期待收穫的明天。」
  • 元江縣咪哩中心小學語文教師李榮輝:堅守哈尼村寨育桃李
    來源:玉溪網「2007年我有機會調入縣城小學,但看著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的眼睛,實在捨不得,最終我選擇留在大山深處的哈尼山寨繼續教書。」在9月8日的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元江縣咪哩中心小學語文教師李榮輝作為受省教育廳表彰獎勵的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代表上臺發言,飽含深情地說出了從教心聲。今年是李榮輝站在三尺講臺的第25個年頭,1995年7月從玉溪師範學校畢業後,為了實現自己「當一名辛勤的園丁,細心照顧祖國大花園裡的每一朵鮮花」的理想,他毅然回到偏遠的家鄉,從咪哩中心小學教學崗位幹起,始終堅持站在教學一線。
  • 教師節 在西藏任職的淄博籍教師收穫來自家鄉的特別禮物
    教師節來臨之即,一段來自短視頻平臺的視頻引發網友的廣泛關注,視頻中的主角是一名籍貫淄博卻身處西藏的女教師。「希望家鄉的孩子們能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好好學習。我願一生紮根高原,做一棵小草,為當地的教育事業,儘自己的一點力量。」平實的語言,句句扣人心弦;優美的風景,跨越時空的界限。感動,在網絡間蔓延。
  • 《我和我的家鄉》的「最後一課」,讓我想起小學的那些代課老師
    《我和我的家鄉》的「最後一課」,讓我想起小學的那些代課老師在《我和我的家鄉》中,故事單元《最後一課》應該是獨一檔的存在,範偉用他精湛的演技,生動深刻詮釋了支教老師的「春蠶到死」「蠟炬成灰」的師者精神。另一位教過我的吳老師,就比較厲害的,我聽大姐說,小學的時候也教過大姐,大姐上初中後,吳老師還插班到她們班學習。
  • 堅守哈尼村寨育桃李———訪元江縣咪哩中心小學語文教師李榮輝
    「2007年我有機會調入縣城小學,但看著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的眼睛,實在捨不得,最終我選擇留在大山深處的哈尼山寨繼續教書在9月8日的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元江縣咪哩中心小學語文教師李榮輝作為受省教育廳表彰獎勵的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代表上臺發言,飽含深情地說出了從教心聲。 今年是李榮輝站在三尺講臺的第25個年頭,1995年7月從玉溪師範學校畢業後,為了實現自己「當一名辛勤的園丁,細心照顧祖國大花園裡的每一朵鮮花」的理想,他毅然回到偏遠的家鄉,從咪哩中心小學教學崗位幹起,始終堅持站在教學一線。
  • 夾石鎮教育管理中心開展2020年暑假小學教師集中培訓活動
    為進一步適應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切實提高教師專業發展與教育教學水平,8月22日—8月23日,夾石鎮部分小學教師參加了教管中心組織的2020年暑假小學教師培訓,培訓在夾石鎮中心完小進行,授課教師分別是縣教育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集團辦學負責人楊靜霞主任、夾石鎮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張曉峰、夾石鎮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杜靜及夾石鎮中心完小副校長杜顯飛。
  • 「投資家鄉,逐夢理想,振興祖國!」
    原標題:「投資家鄉,逐夢理想,振興祖國!」   春節期間,108名為家鄉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溫商代表,在浙江溫州市委、市政府舉行的表彰大會上,成為首屆溫商回歸的「功勳人物」和「先進人物」。
  • 大學生義務直播為鄉親帶貨:為家鄉出力義不容辭
    中新網湖北新聞7月27日電 (肖亞慧 任麗瓊)「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直播間,關注主播不迷路,主播帶你上高速。家鄉地毯種類多、質量好,點關注喲!」近兩個月,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醫藥學院藥學專業大三學生曹敬宜利用網課間隙,每晚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直播帶貨,為家鄉特產「地毯」代言,目前已幫助鄉親售出地毯2000餘件。  曹敬宜的家鄉在天津市武清區崔黃口鎮,是一個擁有700餘年歷史的古鎮,也是馳名中外的「地毯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