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普法
青海在線網(文圖/米海蓮)案例一:柯柯鎮賽納村蔡某某屬於外來人員,但在賽納村長期居住,購買了王進璽的宅基地並附帶4畝耕地,在今年土地確權的過程中發現蔡某某無主體資格也無確權土地資格,無法進行土地確權,蔡某某遂與王某某產生矛盾糾紛,經賽納村調委會多次調解無果,雙方請求司法所予以調解。柯柯司法所介入後,了解了基本情況後,柯柯司法所召集蔡有桂和王進璽,在徵求雙方同意調解的前提下,進行調解。詳細向蔡某某和王某某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讓雙方深刻認識到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個人不得私自買賣,買賣集體土地屬於違法行為,經過幾次調解,雙方終於達成一致協議:蔡某某將土地歸還給王某某,由王進璽進行土地確權;王某某需歸還蔡有桂購買宅基地的錢款;雙方協商確定蔡某某長期使用4畝耕地的租金,蔡某某需及時付清。
案例二:2019年10月16日,枸杞採摘完之後,柯柯鎮老託海枸杞種植基地7家枸杞種植戶拖欠136名採摘工126萬餘元工資,雙方產生矛盾糾紛,枸杞採摘承包商陳某某申請調解。當日,柯柯司法所及時開展調解工作,首先召集7家枸杞種植戶和陳某某行交流,然而調解未果;17日至19日柯柯司法所工作人員採取逐個擊破的方法開展調解工作;10月19日下午,7家枸杞種植戶當場結算採摘工工錢約104萬(其中現金支付70餘萬,轉帳22餘萬,欠條12餘萬);10月21日晚成功支付採摘工工資22.67萬元,矛盾糾紛得以妥善解決,136名採摘工順利返鄉。
……
街頭普法宣傳
近年來,烏蘭縣為切實改變因勞資勞務糾紛引發的群眾性上訪事件持續上升的勢頭,全縣持續開展「無欠薪烏蘭」創建活動,出臺《烏蘭縣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辦法》《烏蘭縣勞動糾紛聯席會議制度》等制度,加強行業治理體系建設,建立基層治理長效機制,努力從源頭上防止勞資糾紛的發生。
自「七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烏蘭縣司法局主動適應新形勢,回應新要求,積極踐行「楓橋經驗」,積極爭取把枸杞種植行業領域調解納入創建「無欠薪烏蘭」工作的總體部署,針對該縣旅遊和枸杞種植兩大產業,設立了茶卡鹽湖景區調解室和老託海枸杞種植糾紛調解室,著力構建以縣、鎮、村(社區)三級人民調解組織為主,企事業單位調解組織,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為補充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65個調委會和2個調解室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做到哪裡有糾紛,哪裡就有人民調解,並有效發揮了人民調解維護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田間普法
8月的烏蘭縣風景如畫,筆直的道路旁是大片大片的枸杞種植地,一棵棵枸杞樹長在沙地中,長長的枝條密密地擠在一起,枝條上滿是翠綠的葉子,鮮紅的果實掛在葉子中間,增添了生命力。因為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環境,該縣的枸杞種植已成為群眾創收及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而柯柯鎮老託海村,是烏蘭縣最大的枸杞種植地,位於烏蘭縣柯柯鎮卜浪溝村附近,距烏蘭縣城90公裡左右。
柯柯鎮老託海村地處戈壁,水源有限,在枸杞種植採摘期間,當地用水緊張,導致種植戶因用水引發的矛盾糾紛較多。枸杞種植糾紛是發生在枸杞種植行業內部及與消費者、勞動者之間在經營、管理、勞資、買賣等方面的糾紛。
2014年至2018年底因土地澆灌和勞資糾紛產生各類矛盾糾紛32起,發生治安案件7件(其中故意傷害案件1起,毆打他人案件6起),每年4—10月份,柯柯鎮老託海村時常發生用水、牛羊踩踏枸杞地、勞資等糾紛。
烏蘭縣司法局於2019年8月12日,在柯柯鎮老託海村成立了烏蘭縣老託海枸杞種植糾紛調解室。
老託海枸杞種植糾紛調解室負責人介紹道,調解室每月至少召開一次調解工作會議,分析研判當月排查、受理、化解糾紛情況,就可能引發風險隱患案件製作調解方案,明確責任、分解任務;堅持集中排查和日常排查相結合,採取普遍問題全面查、突出問題重點查、敏感時段隨時查等辦法,重點排查採摘工、種植戶、買賣雙方之間可能產生的農民工權益保障、土地流轉、合同糾紛及影響社會穩定的涉黑涉惡涉亂和邊界矛盾等重點領域的糾紛隱患,並及時做好預防化解,切實做到情況明,底數清。積極踐行「楓橋經驗」本地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有效解決枸杞種植領域矛盾糾紛化解作出積極貢獻,為高效推動「無欠薪烏蘭」創建打下堅實基礎。截止目前,該調解室開展糾紛排查43次,受理辦結糾紛9件,涉案金額137.3萬元。
充分利用村(社區)法律顧問律師資源優勢和人民調解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貫通、左右協調、多方參與的功能,枸杞採摘期間,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督促轄區51戶個體種植戶和數百名枸杞採摘工規範勞動合同和用工管理,溝通了解情況、審核勞動合同、講解勞動合同條款,並提供合同模板,通過線上平臺及時推送法治宣傳,要求在用工期間要嚴格遵守民族政策,講民族團結,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
「在今後的工作中,調解室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繼續做好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切實為民排憂解難,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老託海調解室負責人說。
田間普法
老託海調解室成立以來,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職能作用,結合枸杞種植領域的矛盾糾紛特點,始終把維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作為人民調解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化解矛盾糾紛的實際需要出發,有效開展預防化解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枸杞採摘期間勞資糾紛,保障枸杞種植戶、農民工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優化枸杞種植的法治營商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唱響「無欠薪烏蘭」創建主旋律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