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有現在二胎政策已經開放了,但是還是有很多父母不願意要二胎,其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想到如果多要一個孩子,就意味著不能把所有的愛給這一個孩子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認為這樣不公平。其實這樣的父母,他們只要一個孩子,通常會對這個孩子的方方面面都照顧比較到位,也就是說他們會對這個孩子付出全部的愛,那麼孩子就會在這樣充滿愛的環境下健康長大。
當孩子在父母這樣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孩子能夠深切地體會到父母照顧自己的各種辛苦和不容易,這樣他們長大了就會懂得感恩於父母。因此對於父母來說,當孩子在自己晚年懂得感恩和孝順自己時,他們將會感到特別的幸福。
01
康康在家是一個獨生子,爸爸和媽媽只有他一個孩子,在康康小的時候,很多人都勸康康媽媽再要一個孩子,一個孩子太孤單了,但是無論如何康康媽媽都堅持只要康康一個孩子就可以了。所以康康姥姥一直說康康媽媽很傻,只要康康自己,以後老了一定會後悔的。
由於康康的姨姨要了三個孩子,康康姥姥便一直說了康康媽媽,直到康康結婚有孩子後,把爸爸、媽媽接到北京給自己帶孩子時,康康姥姥才不提這事了。在康康媽媽給康康帶孩子的這幾年內,康康和媳婦對爸爸、媽媽特別的孝順,一家人相處的比較和睦。
康康媽媽說在幫兒子帶三年孩子,孫子以後上一年了,可以跟著媳婦一起去上學,因為媳婦在學校上班。等到以後,她就和康康爸爸沒事出去旅行一段時間或回老家住上一段時間或去北京兒子那住上一段時間,對於她來說,晚年有這樣的生活已經很知足了。
02
而在這三年的時間,康康姨姨家的女兒、和兒子也分別結婚有孩子了。他們讓康康的姨姨給他們帶孩子,而康康的姨姨卻選擇給女兒帶孩子了,主要是擔心女兒和婆婆在一起會受氣。為此康康的表嫂很不樂意了,說康康的姨姨該帶自己的孫子,不應該帶自己的外孫。
最後,康康的表嫂沒辦法把自己的媽媽請過來幫自己帶孩子,並對康康姨姨說:「你以後老了,找自己的女兒養,你沒有幫我照顧孩子,我不需要養你。」其實康康姨姨也很委屈,她也不是沒有給康康的表嫂帶孩子,只是她想先讓康康的姨夫過去帶著,等到自己的外孫上學了,她在過去帶自己的孫子。但是康康的表嫂很不同意,所以索性地乾脆不讓他們再帶了。
03
自從經歷過這件事後,康康的姥姥終於開始說康康媽媽是一個有福氣的人,要一個孩子是正確的,省得孩子說你偏向其中一個,讓自己的內心很不舒服。仔細想想父母挺不容易的,這麼大的歲數了,還要受孩子的氣。
確實在多個孩子的家庭裡,父母很難做到所謂的公平。如果遇到一個很懂事的孩子,他能夠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他就不會給父母再找一些麻煩,孩子自己帶,辛苦一點也值得。但是遇到那些同時要讓父母幫自己帶孩子的兒女們,真的是為難父母了。
如果家庭條件好些,家裡有多個子女,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不讓父母參與帶娃,給父母減輕一點壓力。但是對於經濟一般的家庭,很現實的問題,就是要面對父母即便在晚年也要去幫子女照看的孩子,他們有可能在晚年要輾轉到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就是為了讓子女能夠生活的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