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鼓勵孩子讀書?讀書不僅能活化大腦、鍛鍊右腦開發,孩子也能在吸收知識後發覺自己的渺小而變得謙卑,強化學習的動力充實自我。讀書可謂好處多多,但如果孩子對讀書沒興趣,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爸爸媽媽請放心,只要掌握3個原則,搭配引導技巧,簡單就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致,一起來看看。
如何鼓勵孩子讀書?首先要找出孩子不喜歡讀書的原因。許多孩子讀書只為爭取好成績,無法感受其中的樂趣,或者沒有成就感、缺乏動力讀書等。以下內容會根據孩子對讀書沒興趣的3個原因,提出大方向幫助爸爸媽媽引導孩子逐漸愛上讀書。
1.讓讀書目的更明確,給予孩子更多理由學習
如何鼓勵孩子讀書-孩子對讀書沒興趣
除了拿好成績,讓師長放心之外,很多孩子並不了解自已為何讀書,因此如何鼓勵孩子讀書的重點就是-讓孩子清楚知道讀書的真正目的。
一位機械系畢業生的訪談內容中,提到他出社會後才發現高學歷對他職涯的影響力,雖然「讀書會帶來什麼」的答案因人而異,但更豐富的學識涵養的確帶給人更多表現的機會,也能從各種方向找到自己的天賦。
(1)提出假設促使孩子思考
父母可以假設出一段「人生縮影」鼓勵孩子讀書。假如某人18歲時沒有認真學習學校的遊泳課程,當他20歲與朋友出遊時,就因為不會遊泳而無法在海邊玩得盡興;當他出社會後,公司打算指派他到海外出差,卻因為他高中時未打好英文的底子,而必須在短時間內強記龐大的單字量而苦不堪言。父母可藉此故事鼓勵孩子,現在所學的知識、技能與語言,不只是往後在某個場合派上用場,更重要的是為自己爭取到好機會,知識就像一座橋梁,讓你更輕易越過山,抵達夢想的目的地。
(2)陪同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主動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
芬蘭流傳一段諺語「書籍之前人人平等,閱讀必須從小就向下紮根」,全世界圖書館及書店密集度最高的芬蘭,是如何鼓勵孩子讀書,讓孩子熱愛閱讀?他們在不施加壓力的情況下,讓孩子以一本書完成一項閱讀任務,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取得「閱讀文憑」,學習單也設計得相當有趣,例如鼓勵孩子閱讀書本後畫出書中角色,取代強記優美文句的方式,並結合多媒體讓孩子對讀書更有興致。因此如何鼓勵孩子讀書?不妨參考芬蘭的方式:「將閱讀的主體還給孩子,並以生活中的問題為導向,養成孩子第一時間透過閱讀尋找答案的習慣」。
現代人生活不離3C用品,若沒有節制就容易沉迷在電腦及手機上。如何讓孩子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呢?如影片內容所述,閱讀時建立儀式感,親子共讀後彼此分享心得進行雙向交流,都是鼓勵孩子閱讀的好方法。
2.擬定適合的讀書計畫,建立成就感
「擬定讀書計畫」這件事如何鼓勵孩子讀書?如上段所述,孩子對讀書沒興趣可能是因為採取的方法及時間安排不適合,只要略微調整,就能產生正向作用。
第一步先保留孩子每天的固定作息及休閒活動
良好的讀書成效是以「穩定的心緒及充足的休息」為基礎,規劃每日讀書計畫時,建議將生活作息的格子填滿色塊,孩子睡眠及休閒時間避免規劃任何與課業相關的時程。109年指考臺大醫科跳級生侯靖宣每天讀書5、6小時,這樣的好成績並非熬夜熬出來的,他說「讀書是場長跑,每天用8分力就好」。在不犧牲自己的休閒及休息時間的情況下,大腦可以透過睡眠增加記憶力,確實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由於保留充分的作息與休閒時間,孩子對於讀書也不會過於排斥。
3.建立完成讀書進度的獎勵機制
孩子對讀書沒興趣也可能是因為缺乏動力。在《驅動力》這本書中,管理思想家丹尼爾?平克(Daniel Pink)發現,為了爭取認同,每個人已有基本的行動力。為了進一步鼓勵孩子讀書,一旦加上物質或精神上的激勵,可強化孩子的學習動機。因此,除了以生活化的方式引導孩子找到明確的讀書目的,若孩子順利完成課業進度,也不妨給予獎勵。例如周末到好餐廳品嘗美味料理、幫孩子買想要的書或休閒用品等;除了看得見的獎勵,也能與孩子約定延長休閒時間。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識,請進入記憶大師官網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