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形式的「父愛缺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各有不同,都可以避免

2020-09-04 夏橙媽咪

女人生了孩子之後,和朋友在一起時,除了會討論育兒的問題,很多人還會吐槽自己的老公,嫌自己的老公不幫忙帶娃。

很多男人會認為帶娃是女人的事,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是夫妻愛情的結晶,夫妻倆需要共同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與義務,而且父親如果不陪伴孩子,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

「喪偶式育兒」的現象越來越多

前兩天,我和幾個寶媽在群裡聊天,當我們聊到各自的老公時,寶媽婷婷說,她的老公確實很能賺錢,但是作為一名父親來說,他根本不合格。

這句話一出,很多人也開始吐槽自己的老公,大多數的寶媽都在抱怨自己的老公不帶娃,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

現實也確實是這樣,很多寶爸下班回家後,直接躺在沙發上玩遊戲,或者是坐在馬桶上看視頻,一看能看半個多小時。

有人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喪偶式育兒」,意思是指雖然是一家三口,但是帶娃的重任全部由寶媽承擔,寶爸只管上班賺錢,從來不伸手幫忙。

其實寶爸的這種舉動,不僅會讓妻子感到傷心,而且還會讓孩子缺失了父愛,會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親這個角色,任何人都無法替代

兒童心理學家杜步森曾經說過,孩子的自我價值和自信,都和他與父親的關係直接相關。

男人和女人相比,並不是特別願意表達,會給孩子留下嚴厲、沉默的形象,所以很多人就忽略了父親這個角色對孩子的重要性。

其實父親身上的很多優點,是母親不所具備的,父親的這些優點,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正面的作用,能夠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父親的陪伴,這是孩子變獨立的前提條件之一,也是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

父親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會帶著孩子探索未知的世界,孩子的好奇心會得到滿足,會讓孩子的想像力變得豐富,也會變得特別有勇氣。

然而父親能給孩子帶來的這一些,是其他人無法給予的,所以說父親這個角色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而且無人可以替代。

兩種形式的「父愛缺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各有不同

第一種:真正的缺失

比如夫妻離婚了,孩子判給了母親,所以就不能經常見到父親,或者是父親常年出差,很少回家,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父親已經離世,孩子永遠都見不到自己的父親。

在這些情況之下,孩子會感到特別的無奈,因為並不是父親故意不去陪伴孩子,而是由於很多因素導致的,如果母親不能夠把孩子教育好,孩子可能會憎恨自己的父親,從而對「父親」這個角色感到失望,可能會影響自己未來的婚姻。

第二種:主觀意識下的缺失

還有一種情況很常見,那就是我們常說的「喪偶式育兒」,這些父親並沒有和妻子離婚,也不會去外地出差,但就是不陪孩子,整天忙於工作,下班就想好好休息,不想管孩子。

這種父親對於孩子來說,是可有可無的,他的存在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孩子將來不會尊重自己的父親,還可能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好,所以得不到父親的喜愛,導致孩子變得非常自卑。

寶爸要做到這兩點,避免讓孩子缺失父愛

1、多陪孩子

陪伴不等於陪著,寶爸要陪著孩子一起玩耍,給孩子講故事,帶著孩子一起畫畫,而不是孩子玩自己的玩具,寶爸自己在旁邊看手機。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要與孩子有互動,這才是高質量的陪伴。

2、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男性沒有太多的耐心,做事也不細心,那麼就把需要耐心和細心的事情交給寶媽,自己可以經常帶著孩子出去走走,也可以適當去外地旅遊,讓孩子開開眼界,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也會讓孩子感受到爸爸的愛。

總之,父親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如果孩子缺失的父愛,那麼性格可能會出現缺陷,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等孩子長大之後,父親如果想彌補就來不及了。所以趁著孩子還小,父親要多陪孩子,別讓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缺失了父愛。

我是夏橙媽咪,一名全職寶媽,經常與大家分享原創文章,希望可以幫助您解決帶娃時遇到的困難與煩惱。

相關焦點

  • 父愛的缺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巨大
    對於孩子來說,父親或者母親任何一個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都是深遠的;而相對母親而言,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顯得更為重要。因為父親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對於孩子來說,母親給予的是溫柔的愛護和細心的關懷;而父親給予的,是堅強的性格和寬廣的胸膛。
  • 父愛缺失影響娃的成長,還影響親密關係,沒人想要「消失的爸爸」
    「父親缺失」的情況大約分為兩種形式:1)真實形式的缺失主要指的是因為各種原因,孩子基本接觸不到父親,比如單親家庭、父親常年出差或者父親不在世了。而一旦父愛缺失,不僅會影響女兒安全感的建立,還會影響孩子的情感表達。對於男孩來說,父親的意義更加不同,他似乎是非常高大以至於難以超越的。精神分析裡有這樣的說法:一個男孩子必須踩著父親的「屍體」才能長大。即只有當父親「死」掉了,男孩子才敢長大。
  • 爸爸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對孩子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相較於男孩來說,女孩對父親的依賴心理會更強一些,因為從父愛中可以獲得滿滿的安全感,很多女孩在長大後都會把自己的爸爸當做自己擇偶的標準。總之,父親和母親的教育是有很大區別的,無論是教育男孩還是教育女孩,缺少了父母其中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
  • 父愛缺失是造成孩子沉迷手機的一大原因
    很多孩子喜愛看手機網遊,一有空閒時間便會拿著手機玩遊戲個不斷,徹底迷戀在其中難以自拔。相對性於網絡成癮和手機上癮,許多 父母都找不著緣故。而且及其簡單的休閒活動和個人愛好所造成 。   一個歸屬感缺失的孩子,找不著心裡支撐點的點,非常容易就對一些事情造成痴迷。在我們沒有明天裡,手機裡多種多樣的手機遊戲和新聞資訊視頻。
  • 不同時期的父愛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我們常說父愛如山,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父親是孩子成長的領路人和奠基人。在孩子的每個成長期,父愛的影響具體有哪些呢?嬰兒期:加速母子分離在嬰兒期,孩子主要依賴母親,從媽媽那裡吮吸生存所必需的乳汁。因此,看似出生時早已剪斷的臍帶,實則還存在於母子的心中。此時,父親恰恰要充當加速母子分離的角色,以便形成正常的等邊三角的家庭模式。
  • 張晉給孩子餵奶:如何避免「父愛缺失」,讓爸爸成為育兒局內人?
    與母親的細膩溫暖不同,父親總是帶著他特有的堅毅與韌性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行為與性格。父親,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那個特別力量。表示任何一種現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即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之意。父親參與到育兒過程中,往往有兩個極端,要麼過分嚴格要求,認為嚴格之下必然成才,要麼過度愛護,用不斷的妥協來討好孩子。但事實上,有規矩的愛才是真的對孩子好。
  • 孩子從小缺失父愛會怎樣?再忙也別忽視對孩子的陪伴,影響太大
    在目前的社會形勢下有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很多家庭中父親由於忙於工作承擔了家庭經濟來源的壓力,所以導致時常會缺席孩子的教育。養育孩子的責任,通常都會落到母親的身上。然而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從小缺少父親的陪伴,孩子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產生許多不良的後果。
  • 喪偶式育兒的弊端:父愛的缺失,當心孩子患「缺乏父愛綜合症」
    文|萱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人們常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是的,在一個家庭中父愛和母愛缺一不可,一旦缺失了一方,對孩子的成長將會造成巨大的影響。那麼,當父愛缺失時,孩子會怎麼樣呢?他還能一如往常的繼續成長嗎?
  • 《重要的「性」影響孩子的一生》:缺失的性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但是同時我們還應當注意到良莠不齊的網絡環境對小網民的影響。像前段時間被爆出的韓國N號房事件,一些視頻軟體上面的擦邊球,這些都被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而且根據北京某區對該地區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案例通報總結,我們可以看到數量之多,以及在這其中的熟人作案比例。
  • 青少年2/3的自殺、70%的墮落源於父愛缺失,警惕父愛饑渴症
    表面看來這些男孩不喜歡爸爸,其實他們只是以逆反、自暴自棄的方式來表達對父愛的極強需求心理,以及得不到父愛的失望與悽苦。具體來說,父愛缺失會對孩子產生四種不良影響:1.認知發展受阻。同樣,女孩子如果缺乏父愛也會產生不良後果。前蘇聯心理學家證實,爸爸的形象是力量的象徵,如果爸爸勇敢、果斷、豪爽、眼界開闊、事業心強,女孩子受到這些影響後,會更嚴肅認真地對待生活和事業。有調查顯示,正能量、有愛心的爸爸會正面影響女兒的擇偶和事業;反之,充滿負能量的爸爸則會對女兒的婚姻、事業乃至人生產生不良影響。
  • 陪伴不是「陪著」,男人同樣要用心帶娃,父愛缺失會影響孩子成長
    現在很多家庭仍然保持著「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模式,並不是因為傳統,而是寶媽和寶爸相比,更加細心,也非常有耐心,會把寶寶照顧得更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帶娃只是寶媽一個人的事,寶爸仍然有責任和義務去照顧寶寶,如果寶爸不照顧寶寶,不僅會增加妻子的負擔,影響家庭和諧,而且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將來後悔就晚了。
  • 為什麼說父愛對孩子很重要?
    爸爸和媽媽對孩子的愛真是天差地別,母愛通常溫柔體貼,能理解孩子內心,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孩子,而父愛則是附帶條件的愛,孩子達到爸爸們的要求才能得到父愛,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寫道: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愛,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愛,這確實是多數父親給人的感觀,孩子在這兩種愛的交互作用下長大,一種愛提供接納
  • 各個時期父愛對孩子的影響
    每天上下學的時候,多數孩子的接送都是媽媽來做的,好像這是定律一樣,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是只有母愛就夠了。父愛對孩子的性格成長會非常的重要,作為父母應該多了解。父愛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父親是孩子成長的領路人和奠基人。眾多的事例證明和父親一起長大的孩子更聰明更有安全感。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在孩子的每個成長期,父愛的影響有哪些呢?
  • 好男人未必是合格的父親,父愛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
    《獅子王》裡有一個有趣的畫面,小獅子辛巴吵醒了正在睡覺的父親,然後獅王就對自己的妻子說:天亮之前,辛巴是你的兒子。獅王的話言簡意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和母親的職責各有不同。母親給了孩子安全感,這是與生俱來的情感。而父親才是引導孩子成長的關鍵,「子承父業」這句話流傳了幾千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孩子的觀念和意志80%源自於父親的影響。
  • 孩子有這4種表現,說明嚴重缺失父愛,當爸的都該看看
    自古就有女主內男主外的說法,所以通常是女人在家照顧家庭和孩子,而男人在外面工作掙錢。很多人都是和自己的媽媽比較親近,因為媽媽照顧孩子比較多,而且對孩子的寵愛也比較多。而爸爸就不一樣了,爸爸對孩子一般都會非常嚴格要求,對孩子特別嚴厲。很多孩子都適應不了爸爸的這種父愛,所以就會離自己的媽媽比較近一些,和自己的爸爸有多遠離多遠。
  • 這並不是讓孩子缺失父愛的理由
    記得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新聞,在一條車流擁擠的道路上一個6歲的小女孩突然闖了進來,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稍不注意小女孩可能就會有生命危險。幸虧被當時的輔警發現小女孩,立馬將小女孩抱走了,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對孩子有哪些不同的影響?
    對於現如今孩子的教育而言,嚴父慈母的方式和嚴母慈父的方式,哪一種對孩子來說是比較好的,沒準兒答案和你想的會差很多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的家庭可能是嚴父慈母的教育方式,而有的家庭可能是嚴母慈父的教育方式,其實這兩種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父愛缺失的孩子長大後什麼樣?這4種表現對孩子的以後不利
    高大,有責任感,有安全感……但是,看看現在社會與家庭的現狀,不難發現父親都是為了家庭生計在外奔波的那一個,朝九晚五,甚至時間更長。早晨孩子起床,父親已經離開家了,晚上,爸爸加班回家了,孩子已經睡覺了,甚至一周都見不著幾次面,更別說讓爸爸陪孩子玩了,在很多家庭看來,這根本不現實。
  • 孩子的成長中缺失父愛,對他的影響不容小覷,請父親多陪陪孩子
    父愛的「缺失」,給孩子成長中帶來的影響,比你想像的還要嚴重。一個家庭是由父母雙方共同建立起來的,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影響和地位是對等的,缺一不可。很多家庭都是採取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經營模式,因此父親很少參與教育子女。
  • 父親在孩子養育中不可或缺,缺失父愛的孩子很難形成健全的人格
    長時間缺失父愛的孩子,或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後的孩子,性格陰柔,偏女性化特徵,心理脆弱、依賴性強,但會關心人,體貼人、富有同情心。母愛如水,父愛如山。偉大的母體孕育出靈動的生命,所以說母親是包容的,有涵養的。孩子餓了、渴了,不安全了;或遭遇外界的挫折、困難時,首先想到的是母親,母親是孩子的糧倉,也是是孩子避風、避難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