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高大,有責任感,有安全感……
但是,看看現在社會與家庭的現狀,不難發現父親都是為了家庭生計在外奔波的那一個,朝九晚五,甚至時間更長。
早晨孩子起床,父親已經離開家了,晚上,爸爸加班回家了,孩子已經睡覺了,甚至一周都見不著幾次面,更別說讓爸爸陪孩子玩了,在很多家庭看來,這根本不現實。
缺少父愛的孩子,會有什麼表現?這4種表現對孩子的以後成長是不利的。
1、男孩缺少責任感
父親在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與父親接觸能夠培養男孩子的男子漢氣概。
對父親和丈夫的身份會建立強烈的認同感,如果父親的身份在這個家庭中得到了缺失,也就相當於父親對於家庭失去了責任感,這對孩子是極為不利,容易讓孩子變得沒有擔當,沒有責任心,對以後自己的家庭,男孩或許也會如此。
「養不教,父之過」。父親角色缺失最容易讓孩子產生懦弱,膽小的性格,面對事情的時候總是望而卻步,面對機會的時候猶猶豫豫,這對孩子是非常不好的。
2、女孩子長大後容易遇到渣男
父親,是對女孩子來說接觸到的第一個異性,父親給孩子樹立形象,也決定了孩子以後的擇偶標準。
如果父親沒有辦法陪伴姑娘,小姑娘就是缺乏安全感的,這會直接導致孩子的自卑情緒,以後孩子在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與男孩子接觸就會不知所措,會頻繁的在感情中受挫,會輕易的上當受騙,一點小恩小惠就會感動到驚天動地,因為這是孩子從小就缺失的愛。
所以,孩子以後的感情中非常容易付出感情,但是,往往都是單向的付出,並沒有回報。
3、存在情感障礙
研究顯示,成長過程中與父親相處較少的孩子,在心理上普遍都存在問題,心理潛在焦慮,沒有信心,自尊心低下,意志力薄弱。什麼問題都容易情緒化處理,容易有偏激的情緒,青少年時期格外的叛逆。
並且在以後的處理事情上,並沒有邏輯性,缺少理性思維,面對事情往往首先想到放棄,並不是直面。
4、社會交往受限制
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夠滿足孩子最多的就是情感需求,而父親能夠帶給孩子的則是思維和能力上的需求。
缺少父愛的孩子,在社交能力,為人處世能力上往往都是比較欠缺的,父親是孩子從家庭過渡到社會上的引路人,父親是教會孩子妥善處理問題的老師。
夫妻,每一個人對於孩子來說,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希望爸媽都要抽時間陪陪孩子,因為自己對於孩子來說:真的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