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記者走近70後、80後、90後三代教師

2020-12-20 南海網

  今天是教師節,

  本報記者走近70後、80後、90後三代年輕教師

  教育,是個「接力棒」師生變同事感覺很奇妙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她們把歌唱成現實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上個世紀90年代,一曲《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激發了無數孩子的夢想。正如歌詞所唱,他們希望長大後也能站上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師。銘記施恩、傳承師志!20多年後,當有些人真正成為一名教師,才更深刻地理解人民教師「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辛苦。

  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南國都市報記者走近70後、80後、90後三代年輕教師,聽聽他們如何把歌詞唱成現實,以及他們與老師同臺執教的溫暖故事。祝所有教師節日快樂!

  □南國都市報記者黃婷

  實習生蔡夢琦 文/圖

  70後吳永梅

    作為聽力障礙者,她從不知曉《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旋律,但她依然成了歌曲的主角。

  吳永梅與學生。

  符國平(左一)吳永梅(右一)合影。(圖由吳永梅提供)

  從殘障學生到特教老師教學路上老師給她力量

  17年前,她還是個不諳世事的聽障學生;如今,她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的特教老師。文昌市特殊教育學校女教師吳永梅,在無聲世界接起老師教鞭。她說,從教路上諸多困難,是特教學校的老師給了自己力量,伴她前行。

  春風化雨 殘障學生有了教師夢

  1979年,吳永梅出生在文昌一個普通的家庭。兩歲時,因突發高燒不退,從此聽不到聲音。因聽力和言語的障礙,吳永梅雖被父母送進普通學校卻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學習。直到1991年,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學校開始招生,吳永梅才正式開始求學之路。她與特教老師的緣分由此開始。

  「20多歲,關心同學」提及當時的老師,吳永梅嘴角揚起微笑,在紙上寫出班主任「符國平」的名字。讓她記憶猶新的是:讀三年級時,自己在校突發高燒,班主任立刻騎著摩託車送她去醫院。吳永梅生病期間,符國平擔心她吃不好,從家裡煮了雞蛋面帶回學校給她。她介紹,符國平曾獲得「海南省小學十佳班主任」稱號,他以校為家,讓她感受到教師的偉大,第一次萌生了當老師的想法。懷揣著「教師夢」,吳永梅努力學習。她的藝術天賦被美術老師吳永偉發現。吳永梅擅長畫畫、手工藝品,被選中參加比賽,多次獲獎。

  夢想開花 她成了優秀美術老師

  2000年,吳永梅順利初中畢業,並於2002年進入文昌市特殊教育學校工作,終於如願成為一名美術老師。吳永梅深知,想做一名合格的美術老師,初中學歷遠遠不夠,於是她奮發自學,2006年考入海南師範大學讀大專。

  吳永梅刻苦鑽研,把精湛的剪紙技術、編織技藝等傳授給學生。由她指導五名學生創作的《椰林灣》於2010年榮獲全國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出活動藝術作品中學甲組一等獎。此後,她指導學生的剪紙作品、書法作品、手工藝品等多次獲全國、省市大獎。2009年-2016年,她連續多次在文昌市青少年手工藝製作大賽中,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無聲教學 學生能自食其力一切都值

  初中畢業17年,吳永梅很少與老師聯繫,但她把對老師的感情全部放在心裡,化作行動,通過教學傳承師志,以此感謝恩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從教15年的她希望通過《南國都市報》感謝過去曾經給予自己知識和力量的老師。

  近日,當記者聯繫上符國平老師時,他依然堅守在特教的崗位上,早在1999年就獲得海南省小學十佳班主任,如今是中學語文特級教師。面對成績,符國平不願多提,讓他心心念念的卻是學生的近況。

  吳永梅坦言,自從做了特教老師,她更深刻體悟這份工作的辛苦。千難萬苦,吳永梅咬牙堅持,她說,符國平和吳永偉等老師給了她前行的動力。「每當想到我的學生學會手工、剪紙,通過這項技藝能自食其力,我就感覺一切都值了。」吳永梅希望,更多的殘障學生能掌握一技之長,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80後吳安琪

    從小哼著《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長大,她用實際行動將歌曲唱成了美好現實。

  譚嘉璐(左)吳安琪(右)師生變同事。

  師生變同事這感覺很奇妙

  師生同臺執教共育桃李

  2007年,海口姑娘吳安琪以優異的成績從海口一中畢業,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漢語言文學)系;2011年,再次返回母校時,她卻換了身份,彼時的學生,此時已成教師。和母校老師同臺執教,共育桃李。吳安琪說,自己很幸運。

  有趣的課堂 學生時種下教師夢

  作為一名80後,吳安琪和小夥伴一起哼著「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句歌詞長大。那時候,教師對幼小的她來說是那麼遙不可及。

  2004年,吳安琪考入海口一中高中部。每個學科老師的課堂都是那麼生動有趣,她的教師夢點燃了。

  2006年,升入高三,班主任譚嘉璐教語文。譚老師幽默風趣,他的課堂生動而有意思。「譚老師用生活的語言和例子講語文,讓人沉醉。」 2007年高考成績揭曉,吳安琪取得總分807分,語文單科832分(全省第六)的好成績。她更堅定了教師夢。高考填報志願時,她義無反顧地在第一志願選擇了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

  師生變同事 感覺很奇妙

  「飲其流者思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2011年,吳安琪大學畢業。來自北師大的她有著很多選擇,吳安琪卻毅然選擇回家鄉執教。在全省統一招聘教師的信息中,她的第一志願赫然寫著「海口一中」。投簡歷、筆試、面試……經過一系列的考試,她如願順利返回母校。同年9月,開始了在海口一中的教師生涯。

  與老師同臺執教,吳安琪表示感覺很奇妙,同時坦言也有壓力。站在講臺上,她發現,要把知識很好地傳遞給學生卻並不容易。遇到問題和困難,吳安琪會找到曾經的老師求教,她會繼續進入老師們的課堂學習。「每個同學都有各自的閃光點,我們要找到適合他們的平臺,讓學生自信,這樣才會有學習的動力。」

  執教路漫漫希望學生因她變得更好

  「記得高考前我有點緊張,譚老師主動給我疏導,您給我描述了一中老校區的景色,讓我放鬆不少。」「安琪思維嚴謹,很適合學法學,當時我很想讓你填報廈大或南開的法學專業,但老師尊重你的選擇。也好,教師隊伍多了個嚴謹負責的好老師」……雖然同校執教,但因教不同的年級,譚嘉璐和吳安琪見面的機會很少,可一旦坐在一起,這對師生又有講不完的話。

  「地理老師鄭撼曾說過『一個老師最大的驕傲就是學生因他而改變』。」吳安琪說,學生時代,她對這句話一知半解,如今身為人師,她深有感悟。「執教6年,雖然也取得一些成績,但深知執教路漫漫,需上下求索。在未來的執教路上,她將用有效的方法把有用的知識教給每個學生,希望每個學生因她而變得更好。

  90後袁雪晶

    和同年代的孩子一樣,她對《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是陌生的,但並不妨礙她譜寫同樣旋律的美好歌曲。

  袁雪晶。

    從舞蹈演員到音樂老師東北女孩海南執教

  當了老師後深知教師不易

  大大的眼睛,甜甜的笑容,高挑的身材……眼前的女孩名叫袁雪晶,作為聽著嘻哈歌曲長大的90後,她對歌曲《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是陌生的。然而,這並不妨礙她用實際行動譜寫這首歌曲。袁雪晶從東北輾轉北京求學,爾後來到海南,於今年9月正式成為海口市港灣小學一名音樂教師。

  從舞蹈演員到小學音樂老師

  袁雪晶,1992年出生於吉林長春。因從小表現出優異的舞蹈天賦,她很小加入學校舞蹈團,隨後考入長春一所大學,大四時被選入北京舞蹈團。隨後留在北京,成為一名舞蹈演員。

  舞蹈演員,亮麗光鮮,袁雪晶曾參加過2011年在三亞舉行的金磚五國會議演出;2012年央視春晚和元旦晚會等。她隨舞蹈團四處奔走,那時的她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從事教師工作。2014年,她隨愛人來到海南發展。來海南後,她利用自己所長在藝術培訓班當起老師。「看著學生演出,真的比自己上臺還緊張。」袁雪晶說,漸漸的,她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

  今年秋季,在海口港灣小學招聘考試中,袁雪晶以優異的成績從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成為該校一名音樂老師。

  執教短短數日 深悟教師不易

  袁雪晶擔任一年級、二年級音樂老師,同時兼任學校舞蹈隊老師和一年級(5)班副班主任。袁雪晶說,對她來說,每天兩節音樂課並不是難事兒。但是,學生管理工作卻並非易事。「小學老師的工作瑣碎繁重,需要很大的耐心。」她介紹,學生報到時,老師要做好指引,帶著孩子、家長熟悉校園環境。作為副班主任,開學後,她還要每天7點左右到校,迎接孩子入學;下午配合班主任把50多個孩子順利平安地送到家長手中。這些都需要老師十二分的細心和耐心。

  作為學校舞蹈隊的老師,袁雪晶還要負責學校重大活動節目的編排與指導。9月8日,該校慶祝教師節活動中,她所帶領的學生為全校師生呈現了一組精彩的舞蹈。然而,「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有更好的節目效果,袁雪晶帶領學生加班加點編排節目。「在學校裡,精力一直高度集中,不敢有絲毫馬虎,就怕出什麼差錯。」袁雪晶說,即便千辛萬苦,可看到學生們,她覺得一切都值了。

  感謝恩師 送出遙遠的祝福

  「當老師之後,著實體會到這一職業的不易,更加思念自己的老師。」袁雪晶說,讓她記憶深刻的是大學舞蹈老師王亞萍。「為了舞蹈更完美,王老師陪著我們加班加點練習,一個個動作摳,手把手教我們。」袁雪晶說,學生時,她還不能理解老師為何如此認真。如今做了老師,她明白了,這是一種責任,一種態度,這是對學生的愛。

  「第33個教師節來了,我在遙遠的海南祝福母校的老師們,節日快樂,天天開心!」

責任編輯:甘晨卉

相關焦點

  • 【壯麗70年】50後70後90後,三代教師講述70年菏澤教育變遷
    教育關乎國家的發展大計,從新中國成立初期掀起的「掃盲」學習浪潮,到1977年的恢復高考制度,再到90年代計算機誕生引入校園,到目前「網際網路+」智慧教育形式普及,教育的發展日新月異。在70年的教育發展浪潮中,教師們是最直接的見證者。「教育有哪些變化?這可多了!
  • 90後走進大學 70、80、90三代大學生有何不同
    活潑外向的性格,讓「90後」新生很容易就融入到陌生的大學環境中。圖片來源:信息時報 記者 巢曉 實習生 方智恆 攝  「80後,你們老了!90後的時代到了」,一段時間以來,網絡上一場關於「80後」與「90後」的爭論此起彼伏。
  • 70後、80後、90後,最幸運的是70後嗎?
    important}70後、80後、90後,我認為最幸運的的確是70後。70後的人讀書時代,應試教育和80後、90後相比要寬鬆很多,學業壓力要低很多。我是70後,親身經歷過那時的中小學教育。我區多年前曾招聘200名教師,來參加考試的竟然有16000餘人。我參加了監考,考生的身份證顯示他們多為85後和90後。想想自己當年面試,10分鐘就過關了,學校還哄著我,生怕我不願意籤約。我想,如果讓我來參加這場考試,十有八九是考不上的,因為我不擅長考試。想想這些,我真感到身為70後的幸運。
  • 70後、80後、90後都喜歡聽什麼歌?
    不同的經歷,造就了70、80、90這三代人,不一樣的思維觀念。在聽歌上,他們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這些歌曲堪稱經典,在那個物質、精神文化都比較匱乏的年代裡,給無數70後帶來了快樂,豐富了他們的生活。80後是怎樣一代人?
  • 70後,80後,90後英語回答趣味大比拼
    編者按70後,80後和90後是社會經常談及的三大人群,他們的言談舉止都充滿了時代特色。90後:「Do I need marriage?」2. 對於男友70後:「I consort with(結交) a man of figure.」80後:「I consort with kindred spirit(志趣相投的人).」90後:「I consort with a hot guy full of tattoos!」
  • 走近特教學校的80後、90後年輕教師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菊  說起特殊教育學校,很多人會感到有一些神秘,因為這裡的孩子和普通學校的孩子不太一樣:他們有的是自閉症,存在交流障礙;有的是智力有問題,在表達方面有很大困難;有的是多動症,一天到晚閒不下來。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也比普通學校老師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付出。
  • 「身兼數職」陪伴孩子成長 走近特教學校的80後、90後年輕教師
    今天是教師節,楊朔老師收到學生送的自製賀卡。9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學校時,校園裡沒有鮮花也沒有紅毯,一切顯得樸素、安靜又有序。25歲的楊朔是學校的一名體育老師,去年3月份經過招聘進入三江學校,如今已成長為一名骨幹教師,目前負責二、三年級的體育課和學校的德育工作。
  • 60後、70後、80後、90後的懷舊美食大搜羅,那些忘不掉的童年回憶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60後、70後、80後以及90後童年時代那些獨特的美味。60後·溫飽之外的奢侈品在物質匱乏的60年代,大部分家庭幾乎都還在為生計而奔波。正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那個年代的很多孩子在幼年就開始分擔起了家庭的重任。
  • 60後、70後、80後、90後全都趕上了!
    60後、70後、80後、90後全都趕上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一、到2025年,小於等於60歲男性(1965年以及以後出生的男性)二、到2025年,小於等於50歲女性工人(1975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三、到2025年,小於等於55歲女性幹部(1970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四、90後年輕人(1990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
  • 80後90後成餐飲消費「主角」
    ■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泳 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中國品牌發展公益基金會聯合北京零點市場調查有限公司,發布了《從新生代的崛起看餐飲企業的發展方向》,報告指出:新生代(80後和90後)已成為餐飲消費市場的中堅力量。專家指出,對餐飲行業而言,抓住這批新生代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相當於挖到一塊「富礦」。
  • 90後、80後、70後、60後都趕上了
    90後、80後、70後、60後都趕上了 2020-12-10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0後成炒股主力軍;80後悄悄加槓桿;70後怕被割韭菜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北京報導「請叫我王滿倉。」90後的王剛在社交網絡如是籤名。截至7月9日收盤,A股連續大漲,三大指數延續上攻態勢,兩市成交額連續4天突破1.5萬億元。多家券商稱,7月以來新開戶數較6月同期增長三到四成。
  • 70後、80後、90後、00後的暑假都在讀什麼書
    上世紀70、80年代,城鄉分野巨大,成長於縣城中學裡的H妻子,閱讀經歷就十分不同。彼時,圖書館管理員向她的媽媽推薦《小朋友》與《兒童時代》雜誌,平時放學後、假期裡,她都會抱著這些雜誌反覆閱讀,雜誌裡刊載如梅子涵等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
  • 什剎海:70後牛莉、80後張齡心、90後關曉彤,誰是演技撐腰的驚喜
    那咱們今天就來說說劇中70後的牛莉、80後的張齡心、90後的關曉彤,看一看她們誰才是演技撐腰的驚喜。1、70後的牛莉—劇中扮演關曉彤的媽,1973年出生,47歲牛莉扮演的陳惠心是劇中張晞臨的前妻,關曉彤的媽媽,因為離婚後心生悔意,所以特別希望和前夫複合。於是,在女兒關曉彤的幫助下,不斷製造機會,上演了一場追夫的大戲。
  • 80後與90後校園PK 獨生子女教師被逼不斷學習
    昨日,該校長苦笑著對記者說。學生氣哭老師小曾老師今年剛從師範院校畢業,9月正式上崗。一進校,她就承擔了五年級2個班的美術教學工作。從踏進教室第一天開始,孩子們就沒少「為難」曾老師。課堂上,學生們對初出茅廬的曾老師不「抬莊」,任憑曾老師流著淚、拍桌子,維持紀律。
  • 00後眼中的60、70、80、90後們:成熟責任是高頻詞
    「60後似乎比較老派一點,70後是『求同存異』,80後、90後則都屬於有接收新事物能力且比較成熟的一代人。」貴州男孩張杰告訴澎湃新聞。 來自長沙的謝宇煊認為60後70後「差不多」,沉穩、經驗豐富、善於交際,80後和90後則同是勤奮、勇敢、時尚。
  • 70後電影、80後電視、90後電腦、00後手機,10後拿什麼過快樂童年
    70後看電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70後的童年是清苦說不出,每天除了填飽肚子以外,還要幫助家人挑起重擔,不管粗活累活照樣不會喊累,其業餘時間只能是小夥伴們一起做做遊戲。一旦有電影下鄉,那是一件最開心最幸福的事了!
  • 2016新版退休時間表:70後80後90後要多幹三五年
    尹蔚民舉例說:「5年後你如果是60歲退休,方案實施後,可能是60歲零3個月;另一個人第二年退休,那5年後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  根據這個舉例,我們可以推算出延遲退休方案的具體計算公式:  按這個方案,可以看出,網絡上之前傳播很廣泛的延遲退休時間表,其實是錯的。
  • 2016延遲退休年齡最新規定時間表:70後80後90後要多幹三五年
    2016延遲退休年齡最新規定時間表 :70後80後90後要多幹三五年 巴中在線網小編為您提供最新2016延遲退休年齡最新規定時間表查詢  1近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發布會上表示,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已擬出,「今年肯定會拿出方案。」
  • 70後的糖水罐頭、80後的蝦條、90後的辣條,你還記得當年的味道嗎
    現如今曾經的小孩也都長大了,就連我們一直在說的00後也都有成年的了,現在跟以前的變化確實太大了,很多以前經常吃的東西也都沒有,只有後悔當時沒有多吃點,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當年的那些好吃的小零食。70後的時候那個時候可能並沒有那麼富裕,所以吃的東西也並不是那麼種類繁多,烤紅薯肯定算的上一個,家裡種的都有,但是肯定是沒有人家家的好吃,所以一群人跑去摘別人家的,然後挖個坑去烤紅薯,一群人坐在一起吃著。70後還有一個就是糖水罐頭,那個時候罐頭可是稀罕物,很多人可能連吃都沒吃過,有些人也都是生病的時候才能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