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未來幾年5G一定會取代4G,成為世界通信行業的主流技術。只要是相對本國產業進行升級換代的國家,對於5G一定不會拒絕,這就讓很多通信設備商成為了大贏家。如今全球市場中,有能力競爭的只有華為、中興、諾基亞和愛立信四家。那麼如今這四家5G訂單情況如何呢?
愛立信、諾基亞紛紛破百
全球那麼多國家對於5G通信有需求,所以也就催生出了大量的5G商業訂單。當然,一家企業是無法獨吞的,即便是華為這樣的技術領先者也無法做到。先來看看來自歐洲的兩大通信設備商,諾基亞和愛立信。去年8月份時,愛立信高管宣布,公司已經拿下了100份5G商業合同,隨後這個數字又增加到了106份。
到了年末的時候,愛立信再次官宣合同數量達到了118份。可以看到。老牌企業愛立信已經逐漸在5G市場中站穩腳跟。接下來是諾基亞,同樣來自歐洲,其5G商業合同落後於愛立信,目前只有101份。不過要知道,在全球範圍內,訂單破百的通信設備商,也就那麼幾家而已。
華為最後握有91個合同
從2G時代開始,諾基亞就在通信設備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因為其手中握有大量的通信專利,所以即便損失了手機製造部門,其生存依然不是什麼問題。不過,進入5G時代諾基亞的發展並不順利,甚至一度裁撤9000名員工。不過後來這家老牌巨頭開始進入正軌,獲得了大量的G5合同。
接下來,是來自中國的5G設備供應華為。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從去年2月份開始,華為就沒有對外公布過商業5G合同的數量。不過,在最後披露的數據中可以看到,華為還拿下了91個訂單,其中歐洲佔到了47個,亞洲則有17個。
6300份專利排名第一
可以看到,雖然很多西方國家選擇跟隨美國的腳步,封殺華為在本國內的發展。但是該跟華為合作還是要合作,因為選擇其它供應商損害的是自身的利益。去年8月份,來自俄羅斯的三大電信運營商就宣布,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將開展與華為的5G合作。
事實上,根據業內人士的預估,華為手中的訂單數量恐怕早就破百。因為西方國家的封殺行為,後續才沒有選擇公開更多的合同,否則會讓那些國家惱羞成怒。其實,除了獲得的5G訂單數量外,衡量一家設備供應商還有其它的指標,比如說市場份額、專利數量等。截止到去年10月份,華為一共申請了超過6300份5G專利,數量依然位居行業第一位。
總結:對於華為,國人並不需要太過擔心,因為它已經度過了最黑暗的時光,如今依然在穩步向前發展。這說明西方國家的野蠻打壓,並沒有迫使華為停下自己的腳步,未來依然可期。說了這麼多,你對於華為未來5G發展前景怎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