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拿下5G大單,華為、中興未中標,比爾蓋茨早有警告

2020-12-20 妙語侃科技

本文原創,禁止搬運和抄襲,違者必究!

3000億大單被搶?

在全球5G市場,我國的華為和中興一直都是佔據重要市場份額的。在今年第三季度5G市場份額當中,華為以30%的市場份額佔據第一,超越諾基亞、愛立信等一眾老牌巨頭。而且華為的5G專利技術同樣以3147件佔據全球第一。

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看,華為5G的實力都是頂尖水準。不過在一些人和一些國家眼裡,卻有不一樣的看法,比如美國。

美國在前幾個網絡時代中佔據重要話語權,可是到了5G市場階段,美國的優勢被華為領先了。技術最先進,市場份額最大的不再是美國,而是被華為以一家公司之力,甩開了對方一大截。

可能在對方看來,超越對手的最好方式就是拖住對手的後腿,於是老美在多個方面展開行動,其中一項就是不允許合作。

據外媒報導,美國第二大運營商已經開啟競購招標,但主要市場份額被愛立信和諾基亞拿下。愛立信拿下5G大單,而華為、中興未中標。這一價值3000億元的5G大單被搶,關鍵是並非站在公平公正角度,如果是公平競爭的話,以華為的實力,不會一點機會都沒有。

其實對方不少企業都知道怎麼回事,包括世界各國已經做出選擇的運營商,也了解華為的真正實力。但是某些人站在高處俯視著他們,他們只好低頭。

美國3000億5G大單被搶,不過也有好消息傳來。

一條好消息傳來

雖然在國外碰壁,但是在國內,有很多的科技企業,集團都是站在華為陣營的,願意支持華為。更有無數國人站在華為身後,為其撐腰。

除了在美國失去大單之外,華為卻拿下了中國移動最大的招標份額。

據媒體報導,在中國移動中標的名單中,華為以57.2%拿下了第一份額,第二的是中興,份額佔據28.71%,第三名為愛立信的11.46%。

華為能夠在國內拿下最大運營商中國移動第一的招標份額,這本身就是實力的體現。而且在公平的競爭市場環境下,華為的實力才能真正發揮出來。而且願意選用愛立信,讓愛立信中標也說明中國市場保持開放原則,只要有實力,都會有機會。

這就和國外市場產生了鮮明對比,一個只想著如何排斥,另一項想著如何提供公平競爭環境,選擇更好的企業設備。華為中標中國移動的好消息傳來,可以說是振奮人心的。

比爾蓋茨的警告

華為在5G市場發展迅速,早在十年前就開始研發5G技術,每年的研發投入幾乎是愛立信和諾基亞的兩倍。根本不可能出現安全問題,那麼多的錢肯定不是白花的。

不只是在5G,包括在晶片方面也是一樣。因為自從9月15日以後,華為晶片供應商想要給華為供貨,就必須要拿到許可。

當初比爾蓋茨就發出過警告,表示這樣的行為會讓中國在晶片上變得自給自足,而且美國也會因此失去很多高薪工作。

或許只有比爾蓋茨看得明白,不像某特男子,只想著如何保住自己的工作。

比爾蓋茨的警告一語中的,因為華為以及國內的半導體產業,以及在加速晶片製造研發,和產業經濟的增長。相信未來,不管是5G還是晶片等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總結

放眼全球,有能力在5G技術領域超越華為的企業,幾乎是寥寥無幾。哪怕是愛立信這家百年老牌巨頭,華為也曾多次將其擊敗過。等5G時代全面到來之前,華為積累的技術優勢就能派上用場。

現在國內的5G建設已經處在世界前沿,這份近乎滿分的答案,就看各國想不想要了。究竟是想要滿分還是不及格,希望他們能早日覺悟。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了解我,了解更多科技領域資訊。

相關焦點

  • 面對美方的重壓,華為不負眾望,擊敗愛立信拿下5G全球第一
    可見,中國科技公司華為面臨著怎樣的外部壓力和外部環境。可即便面對美方的重壓,華為仍不負眾望,擊敗愛立信拿下5G全球第一。 不同於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兩位歐洲老牌電信巨頭,在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這段時間內,5G通信設備市場佔有率均有所上漲,其中愛立信漲幅最大。
  • 華為、中興、愛立信中標中國移動2017年MME和SGW蜂窩物聯網升級採購
    日前,中國移動公布2017年現網MME和SGW升級改造支持蜂窩物聯網集中採購結果,華為、中興、愛立信中標。其中,華為中標70個移動管理實體設備/GPRS分組控制單元(MME/SGSN)及70臺系統架構演進網關/GPRS業務支持節點(SAE GW/GGSN)升級工作;中興中標12個移動管理實體設備/GPRS分組控制單元(MME/SGSN)及12臺系統架構演進網關/GPRS業務支持節點(SAE GW/GGSN)升級工作;愛立信中標26個移動管理實體設備/GPRS分組控制單元
  • 華為、中興、愛立信中標中移動2017年MME和SGW蜂窩物聯網升級採購
    C114訊 10月23日消息(張海龍)日前,中國移動公布2017年現網MME和SGW升級改造支持蜂窩物聯網集中採購結果,華為、中興、愛立信中標。其中,華為中標70個移動管理實體設備/GPRS分組控制單元(MME/SGSN)及70臺系統架構演進網關/GPRS業務支持節點(SAE GW/GGSN)升級工作;中興中標12個移動管理實體設備/GPRS分組控制單元(MME
  • 愛立信反超失敗,華為拿下全球超32%5G市場!歐洲國家「貢獻」最大
    來源:金十數據作為5G技術的引領者,早在今年2月,華為便已在全球收穫了91份5G商業合同,位列第一。但今年以來,由於在美國的「勸說」,許多本該由華為拿下的市場,都落入了其競爭對手——愛立信、諾基亞手中,例如在英國宣布禁用華為後,愛立信及諾基亞便「趁機」搶佔了英國市場,其5G商業合同也因此升至100份、111份。基於此,市場還曾認為:華為已被反超。但最新公布的數據卻顯示,即便在美國的阻礙下,華為仍舊憑藉過硬的實力,守住了第一的寶座。
  • 諾基亞還是輸了,愛立信淪為手下敗將,華為5G拿下全球第一
    同時,美國還教唆盟國禁用華為5G,並且公布了一份「清潔網絡名單」,名單上的數十家運營商,均表示不會使用中國5G通信設備。面對美國華為5G「威脅國家安全」的污衊,華為多次證明自身設備十分安全。但依然沒能改變各國的看法,畢竟美國所謂的「威脅國家安全」並非事實,只是一個打壓的藉口。
  • 好消息傳來,3百億訂單,華為、中興勝出,任正非:5G只是小兒科
    華為在5G的布局是非常早的也取得了全球數量最多的5G技術專利,然而,正是因為華為在5G的絕對優勢,使得美國開始打擊制裁華為,這讓華為在海外的市場遭遇很多困難。不過華為越戰越勇,憑藉著91個5G訂單成為了國際5G市場的佼佼者!那麼在國內的通訊市場中,2020年中國移動的5G第二期招標結果已經出來了,371億大單落地,華為中興勝出!
  • 三大運營商5G集採蛋糕分完 諾基亞為何顆粒無收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焦立坤)國內三大運營商今年的5G集中採購(以下簡稱集採)大單的競標結果陸續公布。在這場電信設備商的盛宴中,華為和中興成為其中的大贏家,而另外一大競爭者諾基亞卻顆粒無收。4月24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公布了今年5G無線網主設備聯合集採的結果:華為、中興通訊、愛立信和大唐移動中標,佔比分別為57.79%、28.96%、11.02%、2.22%。其中,華為獨佔鰲頭,拿下了半壁江山,中興通訊緊隨其後。
  • 諾基亞5G訂單數已破百,愛立信更是達到118個,那華為有多少呢?
    目前國內已經逐步跨入全民5G時代了,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三大運營商已經建成的5G基站總數達到了70萬,目前國內5G用戶總數也突破了1.1億,是所有國家之中最多的,中國目前在5G核心專利上,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全球有大概超過1/3的5G技術來源於中國的中興和華為。
  • 愛立信發出「最後通牒」後,結果很現實,華為其實早有預料
    華為5G合作受阻,愛立信反而開始力挺華為如果放在正常的情況之下,愛立信、華為和諾基亞三大巨頭相爭的局面毫無疑問肯定會異常激烈,甚至不誇張的說在5G合同數量方面,可能華為的成績還要比其他兩大巨頭優秀得多,因為華為性價比高,獲得了很多國家的青睞。但事與願違,華為5G技術的突破讓華為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所以5G合作自然也受到了影響。
  • 全球5G訂單大PK!愛立信、諾基亞雙雙過百,中國華為呢?
    如今全球市場中,有能力競爭的只有華為、中興、諾基亞和愛立信四家。那麼如今這四家5G訂單情況如何呢?愛立信、諾基亞紛紛破百全球那麼多國家對於5G通信有需求,所以也就催生出了大量的5G商業訂單。當然,一家企業是無法獨吞的,即便是華為這樣的技術領先者也無法做到。先來看看來自歐洲的兩大通信設備商,諾基亞和愛立信。
  • 賣掉手機業務,諾基亞贏得臺灣運營商5G獨家合同,與華為搶客戶
    諾基亞曬5G成績單:全球63份商用5G合同除了拿下臺灣,諾基亞還在全球其他地區"秀肌肉"。今年1月初,諾基亞在其官網曬出5G成績單,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達成63份商用5G合同。此外,諾基亞還宣布,在公司擁有的5G專利家族中,有2000多項為5G必不可少的專利。甩掉了長期虧損的手機業務後,諾基亞的5G業務成績似乎還不錯,但合同數量多並不等於市場份額多。因此,不管諾基亞怎麼曬成績單,都不妨礙華為是5G領域的領先者。
  • 全球5G合同數量再度刷新,愛立信91份諾基亞70份,華為或將繼續領先
    縱觀當前全球5G廠商市場格局,通常情況下都是有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為主導,雖然偌大的全球5G市場基本被這三家通信廠商所瓜分,但這三家通信廠商自然也少不了需要同臺競爭。至於競爭最後的結果,一般也以獲得的5G商用合同數量來展現。
  • 全球5G戰局撲朔迷離,愛立信連續兩個大招或要窺覷華為地位
    由於美國的制衡,本來在5G方面有絕對優勢的華為,在全球的5G市場高速發展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此也就給排名業界第二的愛立信不少機會。實際目前的5G主要供應商中就以華為排名第一,愛立信如此強調,自然是影射自己的5G「正式」合同比華為的多。雖說此前華為曾傳出有30多個5G合同,不過據稱大多是測試合同,正式合同可能確實不到10個,而測試合同完成後,能不能籤到正式合同還不一定。
  • 最終警告不可大意?美5G失利6G或反超?任正非其實早有言明
    關於5G的概念,最早應該是工信部正式發放了5G商用牌照,而後三大運營商就著手開始建設5G基站了,目前我國的5G基站總數量達到了71.8萬個,並且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網絡,最重要的一點是,三大運營商以及中國廣電,並沒有因為華為和中興等企業獲得了全球將近三分之一的5G核心技術和設備,就沒有選擇愛立信和諾基亞,而是和各個優秀的品牌都有合作,這樣更有利於全球化的發展。
  • 終嘗到打壓華為的惡果,愛立信:若不解除華為禁令,將離開瑞典
    在美國四處宣揚與刻意抹黑下,諸多西方國家出於政治、經濟等多重考量頻頻對中國華為、中興等科技企業進行打壓,將中國5G設備及技術拒之門外。對於中國科技企業而言,這固然是一種損失,但對於拒絕中企的國家來說,也同樣是弊大於利。
  • 2018年制裁讓中興意識到了什麼?自研7nm晶片
    ,很少有公司設計自己的5g無線晶片,生產5g晶片和使用這些晶片的手機的公司很少見。中興成立比華為還要早單就資歷而言,中興公司成立的時間比華為還要早兩年,同時中興公司自己也有手機業務,別人不用,還有自己使用,這樣至少能夠促進產品的發展,華為公司早期也是硬著頭皮用自己的晶片,中興公司曾經也遭受過美國的制裁
  • 瑞典突然對華為中興下黑手,背後很不簡單……
    以至於突然對華為和中興的禁令,震驚了瑞典各界。多家瑞典運營商也萬萬沒想到,一個所謂「國家安全」,居然最後不能使用中國設備了。這意味著大量投資打了水漂。有證據嗎?沒有證據,也不需要證據。為打壓華為和中興,美國近來極盡抹黑,曾對歐洲國家廣泛施壓。
  • 愛立信力挺華為!
    Ekholm)表示:「如果對華為的禁令仍然存在,愛立信公司將離開瑞典。」瑞典媒體(Dagens Nyheter)援引其獲得的相關簡訊內容報導稱,愛立信執行長鮑毅康呼籲瑞典商務部』採取行動』和』介入並帶頭』取消華為的5G禁令。
  • 中移動MMS四城市招標 愛立信、華為勝出
    這與中移動開出的標底250萬美元相去甚遠;愛立信給出的價格卻「比較適中」(具體數字對方沒有透露),而且愛立信在為中國移動提供MMS簡訊中心的設備和全套解決方案之外,還將提供兩年的系統支持服務。  該人士透露,華為實際上是以無價位的方式進入中移動MMS項目。  但是此言經記者多次向華為求證,始終難以得到華為正面答覆。
  • 中企拿下43%市場,華為全球通訊設備排名第一
    據媒體12月5日報導,市場調研機構Dell'Oro Group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我國科技企業華為以及中興在全球通訊設備中的市佔率達到43%,其中,華為以30%的市佔比排名第一,同比去年增長了2%;中興的表現也不賴,以11%的份額排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