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發出「最後通牒」後,結果很現實,華為其實早有預料

2021-01-13 科技情報咖

作為全球知名的通信三巨頭之一,華為在世界上的成績有目共睹,與愛立信、諾基亞一樣,多年以來一直幫助多個國家進行通信建設。雖然沒有愛立信的成立時間長,但華為快速提升的實力和技術以及優秀的價格,都是很多國家選擇華為的一大優勢。

華為5G合作受阻,愛立信反而開始力挺華為

如果放在正常的情況之下,愛立信、華為和諾基亞三大巨頭相爭的局面毫無疑問肯定會異常激烈,甚至不誇張的說在5G合同數量方面,可能華為的成績還要比其他兩大巨頭優秀得多,因為華為性價比高,獲得了很多國家的青睞。但事與願違,華為5G技術的突破讓華為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所以5G合作自然也受到了影響。

在華為備受影響的時間當中,愛立信也是趁機在5G合同數量方面超越了華為,目前愛立信的5G合同訂單數量已經獲得了122份訂單,遙遙領先。不過讓很多人沒有料到的是,作為華為的競爭對手,愛立信這次卻主動開始幫華為說話,一時間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

愛立信發出「最後通牒」,但結果很真實

近日,愛立信發出了威脅表示,如果瑞典繼續對華為實行禁止規則,自己將會離開瑞典。要知道愛立信作為瑞典的百年通信巨頭,能夠說出這種話不亞於「一刀兩斷」。而愛立信這麼做的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為了自己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在愛立信發展的數年時間裡,中國市場是愛立信的主要客戶之一,國內運營商與愛立信合作多年,如果因為瑞典禁用華為導致愛立信在國內市場發展受阻,無疑是愛立信最害怕的事情。所以正是出於這種隱患,愛立信才說出這種話。

不過很快瑞典相關人員就對愛立信的警告做出了相關的回應,表示目前短時間內並不會改變這種決定。很顯然愛立信這次的警告失敗了,沒有其他應有的震懾作用,也沒有幫華為扭轉戰局。

當然,想必我們大部分人也不會天真地認為愛立信會因為這種情況而真的履行自己說出的話。要知道,百年巨頭愛立信發展了這麼長時間,早已經深深紮根在瑞典,想要撤出瑞典真的沒有說的那麼簡單。而愛立信的CEO在隨後接受採訪的時候也否認了這個「謊言」,並且還表示愛立信的根就在瑞典。這個結局的反轉可謂是相當現實了。

華為其實早有預料,希望不能寄托在別人身上

其實對於這種言論想必很多人都已經料到的,畢竟愛立信是出於利益問題幫華為說話,丟失一個客戶與撤離瑞典,這其中的利弊關係想必只要有思考能力就能夠想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而華為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自己肯定也不會將合作的希望寄托在一個競爭對手的身上,所以對於這種結果,華為想必也是早有預料。

不過愛立信這種做法正是反應出了一個現實,那就是市場需要開放,需要合作。不管是愛立信也好還是華為也好,肯定都不會想要封閉自我,所以愛立信說出這種話或許也能夠理解?

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愛立信拿下5G大單,華為、中興未中標,比爾蓋茨早有警告
    在全球5G市場,我國的華為和中興一直都是佔據重要市場份額的。在今年第三季度5G市場份額當中,華為以30%的市場份額佔據第一,超越諾基亞、愛立信等一眾老牌巨頭。而且華為的5G專利技術同樣以3147件佔據全球第一。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看,華為5G的實力都是頂尖水準。不過在一些人和一些國家眼裡,卻有不一樣的看法,比如美國。
  • 愛立信公司CEO:「如果對華為的禁令仍然存在,愛立信將離開瑞典」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比生群就已經被研究過,並且是美國乳腺癌患者的大型III期單臨床試驗的主題。根據Race,這項試驗發現比生群具有與阿黴素相同的療效,阿黴素是護理治療的標準。然而,它對病人心臟造成的損害也「顯著減少」。在最近與紐卡斯爾大學的合作中,比生群被發現是一種「有效的化療藥物」,適用於各種基因定義的乳腺癌亞型。
  • 是對手更是夥伴:為救華為,愛立信拼了
    根據《每日新聞報》的報導,鮑毅康與哈爾伯格的信息溝通發生在11月4日和8日,與華為提出上訴基本同步。根據《每日新聞報》,鮑毅康與哈爾伯格的直接溝通中,措辭比較直白,如「鮑毅康向瑞典商務部指出,瑞典對華為的5G禁令可能會導致他的公司受到懲罰」,「鮑毅康還在對話中表示,愛立信在幫助華為尋找法律代表,並已和幾家瑞典律師事務所談過,但都無果而終,他形容『這裡有很多懦夫』」。
  • 愛立信力挺華為!
    Ekholm)表示:「如果對華為的禁令仍然存在,愛立信公司將離開瑞典。」瑞典媒體(Dagens Nyheter)援引其獲得的相關簡訊內容報導稱,愛立信執行長鮑毅康呼籲瑞典商務部』採取行動』和』介入並帶頭』取消華為的5G禁令。
  • 中移動MMS四城市招標 愛立信、華為勝出
    這與中移動開出的標底250萬美元相去甚遠;愛立信給出的價格卻「比較適中」(具體數字對方沒有透露),而且愛立信在為中國移動提供MMS簡訊中心的設備和全套解決方案之外,還將提供兩年的系統支持服務。  該人士透露,華為實際上是以無價位的方式進入中移動MMS項目。  但是此言經記者多次向華為求證,始終難以得到華為正面答覆。
  • 世界通訊三國戰:諾基亞攻入愛立信老家,華為前途未知
    世界5G網絡的建設正進入轟轟烈烈的第二年,整體上來講過去通訊設備商的三國格局沒有改變:華為、愛立信、諾基亞,它們幾乎牢牢把握著5G網絡建設的絕大部分份額。說到科技無國界,現在的人們都已經認為是騙人的了。
  • 為救華為,愛立信拼了!雖未曾威脅離開瑞典,但並不重要
    或許是幫助華為心切,根據《每日新聞報》,鮑毅康與哈爾伯格的直接溝通中,措辭比較直白,如「鮑毅康向瑞典商務部指出,瑞典對華為的5G禁令可能會導致他的公司受到懲罰」,「鮑毅康還在對話中表示,愛立信在幫助華為尋找法律代表,並已和幾家瑞典律師事務所談過,但都無果而終,他形容『這裡有很多懦夫』」。
  • 華為發出最後通牒,美國川普無奈乾瞪眼,留給谷歌的路就剩下一條
    可惜的是,華為一直都用安卓系統和谷歌GMS服務打造智慧型手機等設備,禁令出臺後,由於華為手機無法預裝谷歌GMS服務,這對華為手機在海外銷量帶來了巨大影響。為了解決谷歌GMS服務的問題,華為不斷尋找方法,通過側加載、允許用戶自行安裝等多種方式,結果都被谷歌一一封鎖。
  • 愛立信倒向華為,瑞典:不會放鬆對華為的禁令
    然而華為優秀的成績也讓美國「眼紅」,美國擔心華為的崛起會使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戰,就開始加大對華為的打壓,先是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允許本國企業採用華為設備,後又勸說盟友拒絕使用華為設備,最後甚至還從晶片領域下手,讓華為遭受了巨大的壓力。在美國強大的影響力下,英國、澳大利亞、瑞典等國家紛紛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
  • 全球電信設備市場洗牌:愛立信佔比14%,諾基亞佔比15%,華為呢?
    根據2014-2020年電信設備供應商收入排行折線圖顯示,歐洲老牌電信巨頭愛立信和諾基亞的兩條線在2020年前三季度幾乎重合。從具體收入份額排行來看,其中愛立信的收入佔比為14%,在諾基亞之後排行全球第三。
  • 終嘗到打壓華為的惡果,愛立信:若不解除華為禁令,將離開瑞典
    例如瑞典,就因為打壓華為等中企而嘗到了「惡果」,或將因為拒絕華為而面臨失去國際通信巨頭愛立信的危險。愛立信表態引世界關注,終於有人替中企說話推遲過一次的瑞典5G頻譜拍賣即將再開始,瑞典對中國科技企業的禁令懸而未決,面對瑞典想要將中國華為與中興等科技公司徹底排除在瑞典5G網絡建設之外的做法,終於有人替中企說話了!
  • 愛立信CEO鮑毅康:支持華為起訴瑞典政府,競爭靠實力不靠政治
    根據第三方市場分析和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華為佔有全球電信網絡設備總支出的31%,位居全球第一。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的決定發出後,輿論一片譁然。瑞典老牌電信企業愛立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愛立信為華為發聲,自由競爭才是正確的方向!
    與此同時,美國不斷地給其他國家施加壓力,所以今年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反水,拒絕使用華為的5G設備,並且表示還要拆除已經籌建的部分設備。不久前身為中立國的瑞典也公開表示拒絕跟華為合作,這確實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 愛立信的百年沉浮
    華為和中興,不用多說,兩家中國企業,總部都在深圳,成立時間差不多。另外兩家,諾基亞和愛立信,其實也很像,都是來自北歐,成立時間也差不多。四家公司,怎麼都覺得有點「雙打」的感覺。好了,不多廢話,讓我們從頭開始吧。
  • 全球5G合同數量再度刷新,愛立信91份諾基亞70份,華為或將繼續領先
    縱觀當前全球5G廠商市場格局,通常情況下都是有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為主導,雖然偌大的全球5G市場基本被這三家通信廠商所瓜分,但這三家通信廠商自然也少不了需要同臺競爭。至於競爭最後的結果,一般也以獲得的5G商用合同數量來展現。
  • 新加坡電信5G業務最終還是選擇了愛立信、諾基亞,華為被邊緣化
    新加坡很大的電信運營商選定愛立信和諾基亞作為其要緊的5G網頁供應商,而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這個國度的條約沒有辣麼重要。作為TPG電信Pte範圍較小的內陸網頁體系的供應商,華為在美中重要干係中仍有一席之地。資訊通信媒體開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周三顯露,新加坡電信及StarHub和M1 Ltd.構成的一個團體在實現規管法式(包含選定首選頻譜地段和供應商同盟同伴)後,獲取很終允許。
  • 面對美方的重壓,華為不負眾望,擊敗愛立信拿下5G全球第一
    9月15日禁令生效後,華為便沒有了晶片來源,手機業務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 雖說近期不斷有晶片企業獲得美國商務部下發的供貨許可證,但這些許可依然受到限制。
  • 全球5G戰局撲朔迷離,愛立信連續兩個大招或要窺覷華為地位
    由於美國的制衡,本來在5G方面有絕對優勢的華為,在全球的5G市場高速發展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此也就給排名業界第二的愛立信不少機會。實際目前的5G主要供應商中就以華為排名第一,愛立信如此強調,自然是影射自己的5G「正式」合同比華為的多。雖說此前華為曾傳出有30多個5G合同,不過據稱大多是測試合同,正式合同可能確實不到10個,而測試合同完成後,能不能籤到正式合同還不一定。
  • 愛立信前腳「聲援華為」,後腳就自己「打臉」
    華為的2020年可以說是艱難而頑強的。在最中意的手機和5G領域都遇到了不可逾越的坎兒。手機不是系統和晶片等高級的。5G建設是由於各國的阻斷和大環境的影響而造成的。因此,2021年對華為至關重要,自研究晶片、自主研究系統、銷售榮耀、縮編業務系列運營後,其影響將在一年內顯現出來。
  • 愛立信反超失敗,華為拿下全球超32%5G市場!歐洲國家「貢獻」最大
    來源:金十數據作為5G技術的引領者,早在今年2月,華為便已在全球收穫了91份5G商業合同,位列第一。但今年以來,由於在美國的「勸說」,許多本該由華為拿下的市場,都落入了其競爭對手——愛立信、諾基亞手中,例如在英國宣布禁用華為後,愛立信及諾基亞便「趁機」搶佔了英國市場,其5G商業合同也因此升至100份、111份。基於此,市場還曾認為:華為已被反超。但最新公布的數據卻顯示,即便在美國的阻礙下,華為仍舊憑藉過硬的實力,守住了第一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