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CEO鮑毅康:支持華為起訴瑞典政府,競爭靠實力不靠政治

2021-01-14 財經雜誌

如果西方世界拒絕華為,對誰都不利,一些非商業行為反而扭曲了局面,為正常的市場競爭增加了不必要的複雜因素

文|《財經》記者謝麗容  

編輯|馬克


11月13日,華為瑞典被禁事件24天後,瑞典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愛立信公司CEO鮑毅康(Börje Ekholm)接受《財經》記者採訪,他表示,支持華為在瑞典發起訴訟,這個世界需要公平競爭環境。


10月20日,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禁止參與5G頻譜拍賣的瑞典電信企業使用華為或中興公司的5G設備,正在使用的設備則必須在2025年初之前完成更換。


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上,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位居前四。根據第三方市場分析和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華為佔有全球電信網絡設備總支出的31%,位居全球第一。


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的決定發出後,輿論一片譁然。瑞典老牌電信企業愛立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有評論認為,愛立信將成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畢竟愛立信在瑞典佔據最大的5G市場份額;但也有分析認為,如果中國政府採取反制措施,愛立信在中國的運營可能會受到影響。


10月21日,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禁止令發布的第二天,鮑毅康就在接受《瑞典日報》採訪時公開了反對態度。愛立信並不樂見美國以及目前瑞典排擠其最大競爭對手華為。他稱,思考這個問題將對愛立信產生什麼樣後果純屬猜測。



愛立信在瑞典市場確實佔據最大市場份額,但瑞典市場規模小,對愛立信來說,小市場佔據大份額,不如大市場中相對較小的份額,換句話說,中國5G市場更加重要。10月21日當天,愛立信發布了最新一季財報數據,財報數據顯示,包括中國在內的東北亞地區貢獻了愛立信總銷售額的15%,而且三季度愛立信取得的增長几乎全部由中國市場拉動,並有望進一步提升利潤。


11月5日,華為發出反擊,針對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頒布的關於華為的禁令向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提出上訴。


11月9日,事情發生了反轉。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出臺臨時禁令,叫停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PTS)10月20日在5G頻譜拍賣中限制華為的附加條款。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稱,因案件結果不明朗,決定頒發臨時禁令,暫停適用頻譜拍賣決定中有關華為的部分。


這令華為在瑞典的被動形勢暫時得以緩解。歐洲是華為重兵投入且至關重要的市場,此前,在川普政府的遊說下,歐洲各國對於是否要追隨美國政府腳步禁用華為設備持猶豫和搖擺態勢,今年7月,歐洲的英國和義大利做出了最新的決定,決定禁用華為5G設備,其他國家態度仍不算太明朗。再出現新的歐洲國家禁用,對華為來說不是好消息。


11月13日,鮑毅康在採訪中表示,華為確實是愛立信強大的競爭對手。在這場戰爭中,愛立信如果想要取勝,不靠其他方式,靠的是持續不斷地投資技術研究、讓客戶滿意的解決方案。「一些非商業行為反而扭曲了局面,為正常的市場競爭增加了不必要的複雜因素。」


他多次強調,一個國家考慮國家安全問題無可厚非,政府決定企業無從幹涉,但在保證國家安全的同時,也應允許開放和自由的市場準入。



「競爭在短時間內或許讓大家覺得有點不舒服,有點困難,但從長期來看,競爭才是讓所有人變得更好的必由之路。」鮑毅康對《財經》記者說。


電信設備市場是一個競爭激烈且選手不多的特殊市場,自2G時代至目前的5G時代,經歷了幾輪的市場洗牌,愛立信和華為共同生存並發展了下來。2017年起,愛立信全球電信設備第一的排名被華為取而代之。此前多年,愛立信一直坐擁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王座。


根據DellOro集團統計的最新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球通信設備市場無線接入網領域,華為的營收份額二季度高達37.5%。


之後的第2至5名分別是愛立信、諾基亞、中興、和三星。愛立信二季度無線網全球營收份額達27.5%,中國以外市場份額持續增長到36%,位列第一。愛立信在行動網路通信設備方面有其自身優勢,無線通信技術的核心是RAN無線接入技術,其次是由核心網構成的交換和其他功能。這兩塊構成了無線網絡最核心的技術,也是3GPP標準涵蓋的領域。愛立信在標準化和市場一直處於領先的地位。

   

數據來源:DellOro


2019年,美國政府對華為進行限制,並遊說歐美各國不再採用華為5G電信設備以後,愛立信和華為在每筆訂單上的競爭更加激烈,尤其在歐洲。一些電信運營商放棄採用華為設備以後,會轉而選擇愛立信。


華為在今年3月份公布的最新數據是,全球5G商用合同是92份,此後沒有更新數據。愛立信方面,鮑毅康透露的數據是,愛立信現在在全球已經有119個合同,其中69個是已經在運營中的5G網絡。


有電信行業資深人士向《財經》記者預測,如果新一屆美國政府繼續沿襲川普政府遊說策略,愛立信在中國以外的全球5G市場將進一步獲取優勢,拉大和華為之間的距離。


鮑毅康稱,愛立信所獲得的額外市場份額,主要來自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華為之外的通信設備商的訂單,這是愛立信市場份額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但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愛立信的產品有競爭力——在商業市場上,歸根結底需要面對客戶,由客戶來做出選擇和決定。


他多次反覆向《財經》記者強調,深耕中國市場對愛立信來說至關重要。2019年,中國市場為愛立信帶來7%的營收。但2020年三季度,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了8.5%。「我們的願望是要不斷擴大這個比例,中國市場具有戰略意義。」


DellOro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電信設備市場容量總體下滑了4%。其中全球電信移動基礎設施市場兩位數百分比的增長,抵消了寬帶接入、微波和光傳輸以及SP路由器和運營商乙太網交換機市場投資的下降。而全球電信移動基礎設施市場的強勁增長,又主要由於中國多個技術領域強勁反彈的推動,這些領域包括5G RAN、5G核心網、GPON、SP路由器和運營商乙太網交換機以及光傳輸。


也就是說,中國市場不僅對於中國公司華為、中興十分重要,對於愛立信、諾基亞等國際玩家同樣重要,對中國市場鬆懈,有可能失去在全球的領先位置。


據《財經》記者測算,儘管中國正在面臨被美國政府以安全為名義,封鎖包圍,脫鉤的危險局面,中國電信運營商目前大約保持了所有外資廠商15%的5G市場份額。


鮑毅康強調,愛立信和華為確實在具體訂單上激烈競爭,但雙方也在標準化方面進行合作。正是因為這樣的競爭+合作的關係,才使得全球範圍內使用相同標準的移動用戶達到了80億。這種競合的關係推動了全球發展標準的演進。



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出臺的只是臨時禁令,後續是否還有反轉目前不得而知。


瑞典當地輿論認為,在世界科技領導地位爭奪戰中,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的作用微乎其微。美國通過制定一系列決策,試圖進一步阻礙中國在產品中使用美國技術,而中國則在努力擺脫對西方零部件的依賴。


中國通信行業資深專家,中國移動和GSMA原高管葛頎此前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自2019年5月由捷克總理主持的首屆5G安全大會上發布的布拉格提案為始,以事關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其他國家利益和全球穩定為由,提出需要對5G網絡結構和系統功能進行重點的安全考量,「政府政策」第一次走到了前臺,以「技術」和「經濟」為核心的國際移動通信標準化體系迎來了最大的「黑天鵝」。


葛頎認為,在「5G安全威脅論」的陰影籠罩下,以「安全」為名、以封鎖中國的移動產業為實的包圍圈正在形成,局面是全球移動通信發展40餘年從沒有出現過的。


目前的情況是,5G被人為分割成使用中國網絡設備和不使用中國網絡設備的兩大板塊。這將極大地阻礙5G的發展,讓全球消除數字鴻溝、減小數據鴻溝、加快數位化轉型、提升數字經濟發展的工作難上加難,並給剛剛起步的6G預研籠罩上沉重的陰影。


中國和西方在技術發展上各走各的路,鮑毅康對可能出現這樣的局面感到擔憂。他說,風險確實存在,並且對任何一方都將不利。風險如果出現,世界將回到10-15年前,一個普通人可能必須同時擁有兩三臺手機才能在全球各地打通電話,而且設備產品將漲價。


基於對該風險的預判,鮑毅康對《財經》記者說,「我現在無法猜測政府到底最後會如何決定,但是愛立信支持華為對政府相關部門做出的決定提出質疑,也關注著下一步事態的發展。」


不僅愛立信,瑞典電信運營商對政府的決定也提出挑戰。 瑞典各大電信運營商(僅TELIA除外)都和華為有多年的合作,5G基站已經啟動並且已經過測試。瑞典電信運營商TRE公司的總裁Haval van Drumpt公開批評政府的決策:「作出這個決定的政府機構根本就不懂電信行業。電信運營商對於新一代網絡的投資至少要提前10年進行規劃,TRE公司已經規劃5G網絡多年,而且近幾年來一直在與政府機構溝通,直接詢問是否會有哪個供貨商將有可能被禁,得到的答案一直是不會有設備商被禁。」


「不知道在郵電局作出決定前的那幾個星期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的設備裡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都有,現在不讓用華為了,要把全部華為的設備都換掉,這意味著我們要增加30億~50億克朗(約23億-38億人民幣)的開銷。」Haval van Drumpt說。 

責編 | 周瑾 jinzhou@caijing.com.cn本文為《財經》雜誌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請在文末留言申請。

相關焦點

  • 愛立信CEO:我們的靈魂在瑞典,但公司99%營業額來自海外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簡訊曝光:愛立信CEO施壓(瑞典)政府,要求拯救華為。」1月1日,瑞典媒體披露電信巨頭愛立信CEO給該國官員發簡訊,以公司在瑞典的去留問題,施壓政府採取行動更改對中企的5G禁令。他吐槽說:「目前,瑞典對愛立信來說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國家。」
  • 為救華為,愛立信拼了!雖未曾威脅離開瑞典,但並不重要
    從衝冠一怒到理性平靜,雖然前後兩篇報導呈現出了不一樣的愛立信,但這些溝通都發生在1個多月前,愛立信的態度並沒有反轉,只是媒體沒有一次報導完畢。對於愛立信,華為是競爭對手,更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夥伴。作為一家擁有140多年歷史的瑞典公司,愛立信自然明白,理性冷靜而非意氣用事,才能真正幫助華為渡過難關。
  • 是對手更是夥伴:為救華為,愛立信拼了
    危機關頭,愛立信與華為統一戰線,是因為對於愛立信而言,華為是競爭對手,更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夥伴。態度堅決,強烈反對瑞典政府禁令鮑毅康給哈爾伯格的信息,是對2020年10月瑞典政府宣布的一項禁令的回應。
  • 瑞典運營商「背叛」愛立信,轉向諾基亞!華為再起訴
    去年12月16日,瑞典一改「永久中立國」的作風,正式宣布將華為排除在該國的5G建設之外。沒想到,在瑞典5G供應商多元化策略之下,擁有主場優勢的愛立信也沒能保住在本國的市場份額。1月11日最新消息顯示,瑞典第二大運營商Tele2已經正式宣布,將與芬蘭的5G供應商諾基亞合作,在瑞典和波羅的海地區部署其5G核心網絡。
  • 愛立信公司CEO:「如果對華為的禁令仍然存在,愛立信將離開瑞典」
    Kleos的衛星將檢測和定位海上無線電頻率傳輸,提供基於全球活動的情報,從而在自動識別系統(AIS)被擊敗、圖像不清楚或目標不對準時,增強政府和商業實體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能力。愛立信公司CEO:「如果對華為的禁令仍然存在,愛立信將離開瑞典」愛立信公司執行長(CEO)稱,如果對華為的禁令仍然存在,愛立信公司將離開瑞典。
  • 愛立信力挺華為!
    瑞典媒體(Dagens Nyheter)援引其獲得的相關簡訊內容報導稱,愛立信執行長鮑毅康呼籲瑞典商務部』採取行動』和』介入並帶頭』取消華為的5G禁令。據報導,在發給瑞典商務部長的信息裡,在與鮑毅康多次談到愛立信在瑞典的存在,以及它是否會像以往一樣繼續存在,這被視為一種間接威脅。鮑毅康寫道:「我仍然希望得到瑞典的幫助,以及我們在這個國家的存在能夠獲得重視」 ,「雖然感謝您所做的工作,但就目前看來,瑞典對愛立信而言確實是一個糟糕的國家。」瑞典商務部長對此回應稱:「我真的想盡我所能。」
  • 愛立信CEO:公司99%營業額來自海外,中國佔了8%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簡訊曝光:愛立信CEO施壓(瑞典)政府,要求拯救華為。」1月1日,瑞典媒體披露電信巨頭愛立信CEO給該國官員發簡訊,以公司在瑞典的去留問題,施壓政府採取行動更改對中企的5G禁令。他吐槽說:「目前,瑞典對愛立信來說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國家。」
  • 連華為的競爭對手,也在為華為5G鳴不平
    為此,一方面,美國電信行業協會集結高通、愛立信、微軟等科技巨頭,組成「6G聯盟」,意圖在6G上重回領先地位。另一方面,美國政府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拉攏盟友處處打壓華為5G。在此影響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都與美國站在了同一陣營。
  • 終嘗到打壓華為的惡果,愛立信:若不解除華為禁令,將離開瑞典
    例如瑞典,就因為打壓華為等中企而嘗到了「惡果」,或將因為拒絕華為而面臨失去國際通信巨頭愛立信的危險。愛立信表態引世界關注,終於有人替中企說話推遲過一次的瑞典5G頻譜拍賣即將再開始,瑞典對中國科技企業的禁令懸而未決,面對瑞典想要將中國華為與中興等科技公司徹底排除在瑞典5G網絡建設之外的做法,終於有人替中企說話了!
  • 愛立信要離開瑞典?為了生存必須表態
    更是公義的表態儘管鮑毅康在發給瑞典商務部長安娜·哈爾伯格的簡訊裡流露出要「走」的意思,但是愛立信並不是真的要從瑞典搬走。「不,不是,我們的靈魂在瑞典。瑞典是愛立信的根基。但如果瑞典不致力於促進自由貿易,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難題。我們99%的銷售額來自於瑞典之外的地區。」鮑毅康表示。
  • 國際問題專家強勢表態,百年企業緊急回應,華為或將迎來轉機!
    瑞典宣布的這個決定很突然,眼看5G頻譜拍賣會還有十幾天就要召開,選擇這個時間點宣布,很明顯是沒打算給華為留下斡旋的餘地。對於瑞典電信管理局的這個決定,華為發起了反擊,表示「不接受,不公平」,並於近日向瑞典行政院提起了訴訟,要求取消對華為的禁令。
  • 【頭條】脫離華為後,榮耀與美國企業合作不需要審批;
    2.榮耀:脫離華為後,與美國企業合作不需要審批;3.魔幻的2020年,印度手機產業鏈都經歷了什麼?4.【芯觀點】瑞典政壇的深水區:愛立信為何為華為威脅本國政府;5.並且根據DN的報導,鮑毅康甚至直接威脅帶領公司萬餘名員工退出瑞典。面對愛立信的非常規反應,DN報導的頭條標題是:「為了幫助華為,愛立信不惜威脅瑞典政府。」給人一種愛立信是「瑞奸」、國家叛徒的感覺。對此,集微網採訪了Strategy Analytics無線服務總監楊光先生,按照楊先生的分析,「簡訊密文」發生在去年的11月份,並不是這幾天的事情。
  • 芬蘭出臺電信安全法,稱不針對某一公司或國家
    (小小)【愛立信CEO鮑毅康:非常重視中國市場,支持華為中興等對瑞典不公平禁令提出質疑】第一財經 作者:易柏伶 責編:劉佳愛立信第三季度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東北亞地區淨銷售額為88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了39%。
  • 瑞典限華為,違背歐盟5G網絡安全共同政策
    瑞典宣布限制華為參與其5G建設一事,近日在瑞典國內引發爭議。本月9日,瑞典法院出臺「臨時禁令」叫停了這一不合理做法,但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PTS)對此表示不服提起上訴。預計本周法院將對此事再做裁決。
  • 愛立信倒向華為,瑞典:不會放鬆對華為的禁令
    然而華為優秀的成績也讓美國「眼紅」,美國擔心華為的崛起會使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戰,就開始加大對華為的打壓,先是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允許本國企業採用華為設備,後又勸說盟友拒絕使用華為設備,最後甚至還從晶片領域下手,讓華為遭受了巨大的壓力。在美國強大的影響力下,英國、澳大利亞、瑞典等國家紛紛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
  • 愛立信的百年沉浮
    1853 年,瑞典政府挪用海盜基金(不是海盜的錢,是政府用來防禦海盜的錢),架設了從斯德哥爾摩到烏普沙拉的第一條電報線路,並由此成立了瑞典電報公司Telegrafverket,負責運營。隨後,奧勒公司成立,向Telegrafverket提供電報維修服務。
  • 愛立信為華為發聲,自由競爭才是正確的方向!
    愛立信本來就是瑞典的企業,所以很多人都猜測瑞典這樣做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愛立信,但是沒想到的是,愛立信的CEO竟然反對瑞典禁令為華為發聲,這到底是為什麼?愛立信的CEO針對華為被拒的事情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自由競爭才是正確的方法,如果合作沒有建立在自由和公平的基礎上的話,這是不對的。
  • 愛立信,你還好嗎?
    1853 年,瑞典政府挪用「海盜基金」(不是海盜的錢,是政府用來打海盜的錢),架設了從斯德哥爾摩到烏普沙拉的第一條電報線路,並由此成立了瑞典電報公司Telegrafverket,負責運營。奧勒公司基本上是一個手工作坊,很難與國外公司競爭,所以主要依靠政府補貼生存。在奧勒公司的員工中,有一個勤奮的小夥子,當時專門負責維修電報設備以及其它機械設備,例如縫紉機和電子鐘等。他的名字,就是拉什·瑪格納斯·愛立信(Lars Magnus Ericsson)。
  • 瑞典突然對華為中興下黑手,背後很不簡單……
    瓦倫堡家族,迄今已歷經5代人、橫跨3個世紀,為「瑞典工業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從某種程度上說,該家族對瑞典的影響力,更遠超洛克菲勒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和摩根家族對本國的影響。一手保住愛立信,一手籤武器銷售大單,如果還能驅逐競爭對手,這個交易幹不幹?只是,如果真這樣對中國企業下黑手,外界會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