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九牧王有「賭性」,就是其大量使用自有資金,各處買股票買基金。截至2019年末,九牧王用自有資金、募集資金分別買入了券商理財、信託理財、銀行理財,以及其他類委託理財。
作者|天鵝
九牧王股份的壓力徒增!
4月24日,男裝企業九牧王股份披露年報和一季報,業績大幅度下滑。
一直以來,這家上市公司頗有「賭性」,不惜豪擲千金炒股炒基金,終於栽了不小的跟頭。
主業大幅下滑
九牧王是中國商務休閒男裝品牌企業,主要從事男士商務休閒品牌服飾的生產和銷售,有著A股「褲王」之稱。
截至4月24日,近一年來九牧王股價跌幅為25.17%。
據最新發布的2019年年報,實現營收28.57億元,同比增長4.53%,歸母淨利潤3.70億元,同比下降30.64%;扣非淨利潤2.02億元,同比下降44.05%。
明顯看出,業績下滑十分嚴重。
這家公司的營業成本壓力凸顯:2016-2019年營業成本分別為19.08億元、20.89億元、23.19億元和26.22億元。
短短四年時間,營業成本「直線拉升」37%。
禍不單行,今年一季度同樣不理想: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7.63%至5.79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降76.67%至,扣非淨利潤同比降72.72%。
申萬宏源最新研報指出兩大「硬傷」:1)渠道拓展費上升,2019年毛利率僅僅微增0.1%,淨利率下降6.8%,但銷售費用率提升4.6%;2)資產質量亟待改善:2019年存貨同比增加6671萬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5億元,應收帳款較去年同期減少704萬元。2019年經營性現金流淨額2.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9億元。
一次性收益消除
細看2019年財報,九牧王的業績或許「更差」。
拆分各個季度歸母淨利潤增速:40.12%(第一季度)、-21.97%(第二季度)、-35.81%(第三季度)、-105.77%(第四季度)。
大家會發現,去年一季度淨利潤增速飛快,難道是季節因素?
這和九牧王的「賭性」有關,這並非主營業務導致,而是出售財通證券獲利了結。
2014年,九牧王投資財通證券,2018年開始分批賣出,截至2019年3月末全部清空,總計獲得投資收益2.83億元。
對比發現,2019年九牧王歸母淨利潤為3.7億元,單看2019年一季度處置財通證券股票的收益就有著1.19億元,佔比高達三分之一。
光大證券研判:受到疫情影響,九牧王一季度收入和利潤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公司線下渠道佔比較高,短期疫情對零售和消費意願的壓製作用仍存、業績存在壓力。此外,2019年投資收益增厚業績貢獻較大,2020年年該一次性影響消除。
可見,新冠疫情影響疊加一次性投資收益消除後,2020年九牧王業績壓力上升。
四處撒錢委託理財
之所以說九牧王有「賭性」,就是其大量使用自有資金,各處買股票買基金。
截至2019年末,九牧王用自有資金、募集資金分別買入了券商理財、信託理財、銀行理財,以及其他類委託理財。
這點頗為不尋常。一般來講,上市公司使用閒置自有資金買銀行結構性存款、公募貨幣基金為主,做中短期流動性管理。
然而,九牧王卻買入高風險的權益類產品,卻一發不可收拾。
年報披露,報告期持有委託理財產品的發生金額為27.7億元,實際收益為4563萬元。
上述的27.7億元是仍在存續期內、以及2019年贖回的產品規模總額,並非都是2019年買入的,但數額依然驚人。
委託理財的金額,接近於2019年的營收總額28.57億元。
細看報表發現,九牧王的委託理財遠超出了年報標註的範圍。
實際上,所謂的券商理財包含了由私募機構擔任投資顧問的產品,操盤人並非券商,甚至隱藏著風險。
比如,年報披露2016年12月九牧王耗資444萬元,買入一家名為「上海證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權產品,2019年1月贖回,投資收益為-40.78萬元。
等於持有兩年的私募產品,還倒貼了10%的本金。
再如:2019年5-6月,九牧王分別買入兩款券商理財,總計2億元人民幣,操盤手卻是兩家私募機構,即觀富資產和寬遠資產。
做權益投資的機構中,私募管理人的成本價格普遍高於公募,還向客戶收到「1.5%+20%」的交易用費,也就是1.5%-2%的年度管理費,淨值創新高還要拿走20%的提成。
這兩家名不見經傳的私募,業績如何?
據私募排排網,截至4月17日,觀富資產代表產品近一年收益為4.45%;截至4月20日,寬遠資產代表產品收益為-5%。
僅看2019年,觀富資產和寬遠資產代表產品年度收益為和36.39%和20.75%,同期滬深300收益率為33.59%。
既然拿著自有資金去委託投資,特意不選低風險的貨幣基金,出手2億元買高風險的私募基金,還沒能獲得絕對回報。
尋找專業機構投資者委託投資,目標就是絕對回報,也就是在產品收益率基礎上,要減去年度管理費和貨幣基金年化收益。
無論九牧王怎麼計算,上述2億元的投資都沒有產生絕對回報,更在個別產品上跑輸了滬深300,這場投資有啥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