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日電 (高曉鍈)11月2日,由中國新聞社旗下的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共同舉辦的「2018『健康中國』產業峰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 中新經緯李駿 攝
「中國保健食品產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包括管理制度、科技創新、工廠優化、產品豐富、市場營銷等。目前,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費市場,隨著消費者消費水平的提升,未來這個市場會更大。」劉學聰說。
根據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提供的數據,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共批准了約16000個保健食品的註冊號,2500多家企業,產值將近4000億元,從業人員達600多萬。
不過,中國的保健食品行業在快速增長的同時,虛假誇大宣傳、誤導消費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形象。對此,劉學聰認為,在實現「健康中國」的道路上,目前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違法營銷帶來的社會問題,這也讓讓消費者感覺無所適從。
劉學聰介紹說,利用保健食品進行欺詐和虛假宣傳的方式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誇大產品功能及屬性;第二種是提供不合格產品;第三種是在經銷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以上三種方式的核心是經營者利用信息不對稱,採取非法手段,通過保健食品這一媒介,獲取不正當利益。」劉學聰表示。
在劉學聰看來,上述行為使消費者對國產保健品缺乏信任。因此,在行業規範和品牌建設方面,需要企業持續努力,才能抓住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機遇,更好地服務公眾健康。
就當前行業亂象如何整治的問題,劉學聰指出,一是政府的監管要嚴之又嚴;二是企業要良心生產,經營從我做起,自覺抵制欺詐和虛假宣傳;三是需要有效的輿論監督,通過媒體監督、舉報等方式讓欺詐和虛假宣傳現象無所遁形;四是消費者要不斷提高營養保健認知,提升防範能力。(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