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上海阿婆在草叢撿到一個黑人男嬰,最後將其收養,結果如何

2021-01-08 娜娜食記

引言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生養之恩是人世間莫大的恩情,這是子女要用一生來償還父母的。生存和繁衍是生物唯二的本能,雖然父母可以不在乎,子女卻不能視為理所當然,試看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如果人不懂得回報父母恩情,甚至不如這些禽獸。

01

人們常說父母后半生的心血都傾注於子女身上,能為子女任勞任怨地付出。不過在現實中,也有不少父母或是迫於生活壓力或是出於其他原因,不得不丟棄甚至殺死自己的子女,這是一種悲哀,畢竟每個來到人世間的孩子都應該有生存和成長的權利。不過好在社會中還是好心人居多,很多被親生父母捨棄的孩子最後都被養父母所收留,並視為己出,最後孩子平平安安長大,也把養父母視為親生父母般贍養,這些都能成為一時美談。人類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美德,才有了文明的延續。

▲朱軍龍照片

今天這個故事發生在20年前,主人公是一位上海的老婦人,以及她無意中在草叢裡撿到並收養的黑人棄嬰,這位朱阿婆沒有因為孩子的膚色就嫌棄他,而是將他視為自己的親孫子撫養長大,而這個孩子在長大後以很懂得感恩,一直陪伴著爺爺奶奶度過晚年。

▲朱軍龍幼年和朱阿婆合影

故事發生在2000年的8月。那天朱阿婆跟平常一樣徒步前往菜市場買菜,然後再回家做飯。不過就在朱阿婆走在路上時,無意中看到路旁的草叢中丟棄了一個竹簍,朱阿婆心想是在此歇腳,走時忘了帶走竹簍嗎?於是上前查看,結果一下子就發現了竹簍裡竟然有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炎熱的天氣裡,嬰兒渾身光溜溜的,但還是長滿了痱子。朱阿婆還在竹簍裡找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2000年8月1日的字樣,很顯然代表的是這個嬰兒的出生日期。孩子的氣息已經很微弱了,朱阿婆對此很是心疼,立即決定要將孩子帶回家。

▲朱阿婆和朱軍龍照片

02

在回家路上,抱著嬰兒的朱阿婆就已經發現這個嬰兒很髒,所以在回家後第一時間就給嬰兒洗澡,朱阿婆已經洗得很仔細了,但是嬰兒身上依然是黑黑的。因為嬰兒的皮膚很脆弱,朱阿婆也不敢反覆洗,只好等以後再多洗幾遍。結果就這樣洗了一個星期,嬰兒竟然還是黑的,這下朱阿婆覺得有點不對勁了,以為是嬰兒身上有什麼毛病,所以趕緊帶著嬰兒去了醫院看病。經過醫生的解釋,朱阿婆才反應過來這原來本就是個黑人嬰兒。不過朱阿婆得知嬰兒的人種後也沒想太多,畢竟相處一周後她對嬰兒已經有感情了,剛好她老么還沒孩子,她就把這個嬰兒收養當成孫子。就這樣,這個遭丟棄在草叢的黑人棄嬰被朱阿婆撿到並收養了。

▲朱阿婆與朱軍龍合影

朱阿婆給嬰兒起了個中國名字——朱軍龍。雖然生活在上海,但朱阿婆的家境並不富裕,加上朱軍龍的身份比較特殊,朱阿婆為這個孩子可謂是操碎了心。因為戶口問題,朱軍龍入學比一般孩子要晚上兩年,而這孩子生性跳脫,在學校裡很能惹事不好好上課,讓老師對他頭疼不已。無奈之下,老師只好把朱阿婆叫到學校裡。朱阿婆也知道朱軍龍是什麼樣子,但是自己沒文化也不會教育孩子,所以只好不停懇求老師對朱軍龍多上心。老師也從朱阿婆嘴裡了解了她的家境,於是承諾會教好朱軍龍。此後老師通過鼓勵教育的方式讓朱軍龍的性格慢慢調整,朱軍龍也決心不讓奶奶操心,從此安分了許多。

▲朱軍龍和同學照片

2007年,上海襄陽公園舉辦了一場「中外家庭才藝比拼」,朱軍龍作為黑人孩子也報名參加了。在臺上,朱軍龍毫不怯場地朗讀了《春曉》,獲得了榮譽證書,朱阿婆把證書擺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很是驕傲。2014年,朱軍龍的戶籍問題最終得以解決,從此朱軍龍終於算是安家落戶了。2018年,朱軍龍考上大學,他即將與相伴18年的奶奶分離。朱阿婆很捨不得這個孫子,但也為他有出息而驕傲。在大學裡,朱軍龍要比其他同學更成熟,他也很懂得感恩,只想平平淡淡過日子,陪好爺爺奶奶。

結語

朱阿婆撿回朱軍龍,讓這個黑人與這個平凡的中國家庭結下不解之緣。朱軍龍在朱阿婆的庇護下健康成長,長大後也儘自己可能多陪伴爺爺奶奶,還教會他們使用手機和電腦。朱軍龍雖然留著黑人血脈,卻如中國人一般顧家,也無比看重親情,這說明相比血統,成長環境才是對一個人性格決定性的影響因素。

參考資料:

《詩經》

相關焦點

  • 當年上海阿婆在草裡撿一黑人男嬰,最後將他收留,如今現狀如何
    02很多父母生下孩子,但沒有盡過一天父母的心,相反那些養父母卻全心全意、含辛茹苦地將之撫養長大,所以就有養恩大於天之說。上海的朱阿婆在20年前就遇到了一個混血棄嬰,從此開始了和這個孩子的祖孫之緣。20年前的一天,朱阿婆出去買菜,在回家的路上,聽到草叢裡有細微的哭啼聲,於是上前查看,看到了一個膚色黑黝黝的嬰兒。當時她只覺得這個孩子可能是得病了或者是比較髒,才會如此的黑。
  • 20年前上海阿婆撿到了一個黑人男嬰,好心收養後,後來怎麼樣了
    相遇之緣,撫育之恩20年前的一天,生活在上海的朱阿婆外出買菜,在回家的路上,聽到草叢裡有嬰兒的哭啼聲,於是阿婆進入草叢想查看清楚,結果看到了一個膚色黑得不同尋常的嬰兒,朱阿婆當時覺得於是陳阿婆就將這個小孩子帶回家中養育,並認他為自己的孫子,還給這個孩子取了一個中國名字:朱軍龍。
  • 上海阿婆撿到一黑人棄嬰,將其撫養20年,如今生活得如何?
    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會有父母因為各種原因,不負責任地將自己的孩子拋棄,這些沒有選擇權利的可憐孩子如果碰到好心的人收養或許還能過上正常的生活,但是更多的情況是要送到社會福利院去生活。福利院長大的孩子都會因為自己被拋棄的經歷而有點自卑的傾向,這對於孩子未來的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影響。
  • 曾經是無人收留的黑人棄嬰,被上海好心阿婆收養20年,如今怎麼樣
    前言: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世界日益連成了一個整體,現如今,國與國之間倡導共同發展,和平發展。然而其實在近代那一段三角貿易的歷史是非常黑暗的。因為在那個時候,歐洲將非洲的一些黑人賣給美國的種植株,讓他們去進行辛苦的勞動,這種人口買賣的活動完全是泯滅人性的。
  • 上海阿婆撿到一黑人混血棄嬰,撫養其20年,他們後來生活怎樣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也與非洲黑人有關, 上海阿婆撿到一黑人混血棄嬰,撫養其20年,他們如今生活怎樣?這個事情要從20年前的一天說起,朱阿婆像往常一樣,清晨的五點就早早地上街買菜,或許是因為清晨的五點多,街道顯得格外安靜,加之清晨五點多天都還未亮,人也是少之又少,此時的朱阿婆也是能夠比較清晰地聽到周圍的動靜和聲音。
  • 當年上海阿婆省吃儉用,將收養的黑人小孩養大,結果怎樣了?
    不少人對黑人都會有偏見,有可能因為他們自身皮膚原因,給人帶來巨大的視覺衝擊。還有到達美國的黑人一般都是從非洲過來的奴隸,社會地位較低,久而久之就有了歧視黑人的這一種狀況。不過在中國,就很少出現種族歧視這種情況。人們講究更多的是和平共處,平等待人。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主人公是一位被上海阿婆收養的黑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二十年前,曾被上海阿婆收養的黑人混血棄嬰,如今現狀如何?
    原來在二十年前,上海浦東一位叫做朱水寶阿婆的阿婆,偶然情況下撿到了一位黑人混血棄嬰,並將其當成孫子撫養了起來。 一、黑人混血棄嬰 2000年8月8日的清晨,朱水寶阿婆跟往常一樣挎著籃子去滬南路買菜。但沒想到卻在一片草叢中聽到了窸窸窣窣的聲響。
  • 20年前,那個被上海阿婆收養的黑人混血棄嬰,後來怎麼樣了?
    好心阿婆撿起混血棄嬰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同一種橘子樹種在兩個國家,長出來的橘子也是不一樣的。如今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我們也早已知道了一個物種在兩個不同的情況下的確生長的不一樣。那麼人們不僅又有了其他的疑問,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下會成長得不一樣麼?這個結果當然是肯定的。
  • 20年前,上海阿婆撿回黑人棄嬰,長大後還分他房產,結果值嗎?
    20年前,上海阿婆撿回黑人棄嬰,長大後還分他房產,結果值嗎? 都說「好人有好報」,人在做天在看,每一個善良的人都不會被辜負。但是看盡了人情冷暖之後,很多人便被現實挫敗。可像扶老人過馬路被訛這樣的事畢竟是少數,在這個充滿正能能量的社會,好人好事隨處可見。
  • 上海阿婆收養黑人棄嬰20年,卻被親生子女拋棄不養,這是為何?
    比如在20年前,一位上海阿婆收養了黑人混血棄嬰,到頭來卻被自己的親生子女所拋棄!人到中年,收養黑人這位上海阿婆名叫朱水寶,2000年時她已經即將步入中年。那是8月8日的清晨,按照慣例阿婆早早的出門去菜市場,買最水靈的鮮貨。
  • 20年前,一黑人小孩出生就被遺棄,後被上海阿婆收養,如今怎樣?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西方殖民者為了發展種植園,開墾金銀礦石,就將目標放在了黑人勞動力上,在巨大利潤驅使下,殖民者從非洲大陸擄走了黑人,開啟了罪惡的「三角貿易」而這場貿易持續了300年之久。近代隨著各國文化交流,對於黑人這個種族已經不陌生了,而生活在廣州的人,看到黑人應該都習以為常了,不過「黑人問題」也是困擾著中國人,除了廣州之外,在上海還有一位「土生土長」的黑人。2000年,上海市民朱水寶阿婆從菜市場回家時,發現路邊草叢小竹簍有一個孩子,孩子光著身子,皮膚上長滿了痱子,竹簍當中還有一張紙條,是用中文寫的:孩子生於七天前的8月1日。
  • 上海阿婆在草堆撿到黑人混血男嬰,辛苦撫養他20年,他們現狀如何
    孝順是傳承了千年的傳統美德,是一種「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的珍貴情誼,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將孩子視為掌上明珠般呵護的人很多,但生而不養的父母也不少,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一個被父母丟棄的孩子,但幸運的是這個孩子遇到了好心的阿婆,得以健康成長,那現在的他怎麼樣了呢?
  • 20年前上海老太收養一位黑人棄嬰,國家送他一套房子,如今怎樣了
    歷經14年,這位上海阿婆,終於為她撿來的黑人孫子朱龍軍辦下了收養證和上海戶口從此,這名黑人棄嬰,不再沒有身份,而是正式加入了中國國籍,是一名中國人。關於上海老太收養黑人棄嬰朱軍龍的故事,其實90年前出生的朋友基本都不陌生,大多看過當年的紀錄片。
  • 當初在草叢被上海阿婆撿到的黑人棄嬰,收留養大,如今怎樣了?
    隨隨便便遺棄一個生命,與殺人犯無異。一轉眼,已經是20年之前的事情了,在我國大城市上海,有一位普通的老婆婆,認識的人都叫她朱阿婆,朱阿婆每天都有逛早市的習慣,有一天早晨,她出門之後不久,聽見了有嬰兒的啼哭聲,那聲音在寂靜的早晨顯得格外響亮,朱阿婆聞聲尋找,居然在馬路綠化帶的草叢中看到了一個小嬰兒,孩子哭得聲嘶力竭,看起來有氣無力了。
  • 20年前,上海老太收養一黑人棄嬰,為他在上海落戶,如今過得怎樣
    2000年8月8日,這天天氣很好,家住上海浦東新區長徵村的朱阿婆(朱水寶)起了個大早,拎著自己的菜籃子,去菜市場買菜。在路上,朱阿婆隱約聽到了什麼聲音,像小貓在叫,她好奇地循著聲音找了過去——草叢裡有一個嬰兒!
  • 20年前,外國小黑孩被上海阿婆收養,如今生活怎麼樣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跨國界的恩情,一位黑人小孩和一位上海阿婆的故事。2020年8月8日,上海的這一天天氣還是比較熱的,別人都躲在房間裡吹著空調,沒事誰也不想出來。一位阿婆和往常一樣出門去買菜,當她走到一片灌木叢中聽到了一陣哭聲,本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可是哭聲一直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響亮了。
  • 上海阿婆收養黑人混血兒,費心教養20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不過就目前來看,大部分還是更傾向於養恩的,畢竟養育一個孩子所花費的精力與財力,確實是難以估量的。 而一位上海婆婆,和自己黑人混血孫子的故事,也重新詮釋了何為「養恩」。
  • 20年前,上海老人撿到一黑人棄嬰,長大後還分他房產,結果如何?
    中國曾經把黑人稱作憔僥氏,早在先秦時期就有關於黑人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記載了梟陽國、厭火國等黑人部落的風俗。鄭和下西洋去到非洲,促使中國和非洲交流增強,一部分中國人把黑奴帶回國內,主要安置在廣州和南京。 我們常說的「崑崙奴」,是唐朝人給黑色皮膚的人的統稱,「皆捲髮黑身,通號『崑崙』」。「崑崙奴」泛指南洋地區的人,也有部分是非洲人。
  • 20年前,上海阿婆好心收養黑人棄嬰,長大還分他房產,結果值嗎?
    這種觀點聽起來很理想化,但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人願為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付出,比如上海一位70多歲的阿婆朱水寶,她當年便不經思索撿了黑人棄嬰回家撫養。 那裡面蜷縮著一個身上長滿痱子的小嬰兒,皮膚是「髒髒的」,好像已經沒力氣哭,看起來十分可憐。 人都有惻隱之心,朱阿婆小心翼翼地將孩子抱出來,看著他的模樣,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兒子們。她決定救下這個孩子,也算是行善積德。就這樣,「髒小孩」來到了朱阿婆家中,朱阿婆用奶粉摻著米粉餵給他吃,孩子總算緩過氣來,在朱阿婆的細心照顧下狀態慢慢轉正常。
  • 上海阿婆不顧家人反對,收養一個黑人小孩,長大後現在過得怎樣了
    隨著美國黑人的抗議事件持續發酵,就會讓人想到被父母拋棄的黑人嬰兒。 很多的父母,生而不養,真的不配為人父母,幸好這個黑人嬰兒被好心的上海阿婆所收養。現在已經十幾年過去了,被收養的黑人嬰兒也已經長大成人了,那麼現在的他過得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