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上海阿婆撿到了一個黑人男嬰,好心收養後,後來怎麼樣了

2020-09-05 歪媽知道

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

自古以來,就一直流傳「生身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的說法,養育之恩和生育之恩是教育類話題裡經常被討論或爭執的。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養育之恩常常以壓倒性的優勢在圈內獲得更高的比重。

因為有一部生身父母並沒有讓孩子在家庭養育中得到幸福感,甚至有些孩子出生便被拋棄,痛苦的遭遇可能貫穿了孩子的人生,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

相遇之緣,撫育之恩

20年前的一天,生活在上海的朱阿婆外出買菜,在回家的路上,聽到草叢裡有嬰兒的哭啼聲,於是阿婆進入草叢想查看清楚,結果看到了一個膚色黑得不同尋常的嬰兒,朱阿婆當時覺得,可能是因為這個孩子得了病又比較髒,所以才會這麼黑。於是陳阿婆就將這個小孩子帶回家中養育,並認他為自己的孫子,還給這個孩子取了一個中國名字:朱軍龍


起初阿婆以為這個孩子只要精心撫養,把孩子洗乾淨就不會這麼黑了,但是軍龍的膚色最終還是沒有變,阿婆才意識到,他可能是個黑人混血兒。雖然那個時候外國人在中國並不是很常見,但還是有存在的,朱阿婆並沒有因此而嫌棄他,反而繼續供養他讀書上學,像親孫子一樣對待他。這件事當時在網絡上也引起了一時轟動。

而朱軍龍也是非常努力,在朱阿婆的耐心培育下,讀書也很用功。朱軍龍雖然是混血兒,但是因為受到中國文化影響,他的語文近乎滿分,而英語卻不及格,但好在最終還是考上了大學。同時也在2014年的時候成功入戶上海,民族上面更是顯示漢族。


後來,朱阿婆卻遭遇了麻煩,朱阿婆拆遷分到了6套房子,兩個兒子各分了兩套,給朱軍龍分了一套7平米的單室戶,自住一套。之後因為自住的房子漏水,阿婆無奈賣掉房子,打算買一套離朱軍龍近些的,並把這套房子將來留給孫子。

誰料房子還沒買,大兒子卻因為在外欠了一大筆錢,就串通朱阿婆的女兒一起將阿婆的銀行卡偷出去取錢還貸,阿婆沒有了錢買新房,兒子女兒也不願收留,就只能跟朱軍龍一起擠在7平米的小房間了,好在此時朱軍龍也沒有嫌棄朱阿婆老夫妻倆,開始盡起了自己的孝心,照顧兩位老人的的生活起居。


朱阿婆在自身條件艱難的情況下,毅然心懷善良帶回了朱軍龍,二十年如一日地撫養他長大成人。而當朱阿婆老來遇難之際,朱雲龍也開始報恩,照顧兩位老人的老年生活。

儘管膚色不同,也沒有血緣關係,但朱雲龍並沒有成為「白眼狼」,他在朱阿婆那裡得到了來之不易的親情,也在朱阿婆的善良薰陶之下他懂得了感恩,對於父母家長來說,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關係到他們的人生,也關係之際晚年的幸福。


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一、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人的行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因此,想要讓孩子懂得感恩,那麼首先就要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讓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面對某些事情的時候,懂得要懂得感恩。所以有時候,家長在背後的付出,也應該讓孩子看到,讓孩子明白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體會和明白父母的艱辛,從而對父母常懷感恩之情。

二、從日常生活出發

孩子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很多都是從生活中而來的,所以父母就可以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讓孩子學會識恩和知恩,從行為上培養他們的知恩圖報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感恩的,比如父母的愛、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他人的鼓勵、長輩親人的喜愛和稱讚、收到的禮物等,這些都是需要孩子懂得去感恩和回報的。

三、善於利用節日教會孩子感恩

父母可以通過一些節日來提高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利用各種節日引導孩子學會感恩,比如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感恩節、春節等節日。讓孩子在這些特殊的節日裡為自己的長輩或值得自己感恩的人送上一些自己做的小禮物、或者表演才藝以及感恩的言語,讓孩子明白應該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四、注重孩子的禮貌用語

一顆感恩之心的培養,是需要在行為上、言語中來進行潛移默化的,更多時候是順其自然地讓一個良好的品質滲透到孩子的身體裡。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禮貌用語,比如「謝謝」、「您好」、「有勞了」、「麻煩了」、「請」等。

這不僅是一個人的道德和修養的體現,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孩子明白禮貌待人也是一種感恩,通過言語讓孩子知道人與人之間要友好相待,得到了別人的幫助你要說「謝謝」,麻煩別人做事要用「請」。

歪媽結語:

朱阿婆善意之舉帶回棄嬰並撫養長大,老人在自身家庭情況困難的情況下依然給他夠的愛,讓朱軍龍體會到了難得的親情和愛,並懂得知恩圖報,在朱阿婆老了遇難的時候照顧他們二老。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感恩教育非常的重要,而這就需要家長們從小從日常生活中出發,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讓孩子學會識恩、知恩,引導孩子懂得如何去表達感恩之情。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的哪個小行為讓你覺得很欣慰呢?

我是@歪媽,家有4歲萌寶一枚,專注於孕期、育兒方面的知識研究,更多的乾貨內容,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曾經是無人收留的黑人棄嬰,被上海好心阿婆收養20年,如今怎麼樣
    而在隨後三角貿易中的黑人遭到了非常多不公平的待遇,直到在現如今,非洲地區仍然處於非常貧困落後的一個狀態。不過值得一說的是,在現如今經濟時代的發展讓人們之間也充滿了和平,在這個時候,黑人可以自由的流動。但是仍然會存在一些黑人棄嬰。而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故事,主人公就曾經是無人收留的黑人棄嬰,被上海好心阿婆收養20年,現如今他是怎麼回報的呢?
  • 20年前,那個被上海阿婆收養的黑人混血棄嬰,後來怎麼樣了?
    好心阿婆撿起混血棄嬰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同一種橘子樹種在兩個國家,長出來的橘子也是不一樣的。如今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我們也早已知道了一個物種在兩個不同的情況下的確生長的不一樣。那麼人們不僅又有了其他的疑問,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下會成長得不一樣麼?這個結果當然是肯定的。
  • 20年前上海阿婆在草叢撿到一個黑人男嬰,最後將其收養,結果如何
    ▲朱軍龍照片今天這個故事發生在20年前,主人公是一位上海的老婦人,以及她無意中在草叢裡撿到並收養的黑人棄嬰,這位朱阿婆沒有因為孩子的膚色就嫌棄他,而是將他視為自己的親孫子撫養長大,而這個孩子在長大後以很懂得感恩,一直陪伴著爺爺奶奶度過晚年
  • 當年上海阿婆在草裡撿一黑人男嬰,最後將他收留,如今現狀如何
    上海的朱阿婆在20年前就遇到了一個混血棄嬰,從此開始了和這個孩子的祖孫之緣。20年前的一天,朱阿婆出去買菜,在回家的路上,聽到草叢裡有細微的哭啼聲,於是上前查看,看到了一個膚色黑黝黝的嬰兒。當時她只覺得這個孩子可能是得病了或者是比較髒,才會如此的黑。
  • 上海阿婆不顧家人反對,收養一個黑人小孩,長大後現在過得怎樣了
    隨著美國黑人的抗議事件持續發酵,就會讓人想到被父母拋棄的黑人嬰兒。 很多的父母,生而不養,真的不配為人父母,幸好這個黑人嬰兒被好心的上海阿婆所收養。現在已經十幾年過去了,被收養的黑人嬰兒也已經長大成人了,那麼現在的他過得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
  • 上海阿婆撿到一黑人混血棄嬰,撫養其20年,他們後來生活怎樣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也與非洲黑人有關, 上海阿婆撿到一黑人混血棄嬰,撫養其20年,他們如今生活怎樣?這個事情要從20年前的一天說起,朱阿婆像往常一樣,清晨的五點就早早地上街買菜,或許是因為清晨的五點多,街道顯得格外安靜,加之清晨五點多天都還未亮,人也是少之又少,此時的朱阿婆也是能夠比較清晰地聽到周圍的動靜和聲音。
  • 上海阿婆撿到一黑人棄嬰,將其撫養20年,如今生活得如何?
    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會有父母因為各種原因,不負責任地將自己的孩子拋棄,這些沒有選擇權利的可憐孩子如果碰到好心的人收養或許還能過上正常的生活,但是更多的情況是要送到社會福利院去生活。福利院長大的孩子都會因為自己被拋棄的經歷而有點自卑的傾向,這對於孩子未來的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影響。
  • 20年前,外國小黑孩被上海阿婆收養,如今生活怎麼樣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跨國界的恩情,一位黑人小孩和一位上海阿婆的故事。2020年8月8日,上海的這一天天氣還是比較熱的,別人都躲在房間裡吹著空調,沒事誰也不想出來。一位阿婆和往常一樣出門去買菜,當她走到一片灌木叢中聽到了一陣哭聲,本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可是哭聲一直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響亮了。
  • 20年前,一黑人小孩出生就被遺棄,後被上海阿婆收養,如今怎樣?
    近代隨著各國文化交流,對於黑人這個種族已經不陌生了,而生活在廣州的人,看到黑人應該都習以為常了,不過「黑人問題」也是困擾著中國人,除了廣州之外,在上海還有一位「土生土長」的黑人。2000年,上海市民朱水寶阿婆從菜市場回家時,發現路邊草叢小竹簍有一個孩子,孩子光著身子,皮膚上長滿了痱子,竹簍當中還有一張紙條,是用中文寫的:孩子生於七天前的8月1日。
  • 20年前,上海阿婆好心收養黑人棄嬰,長大還分他房產,結果值嗎?
    這種觀點聽起來很理想化,但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人願為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付出,比如上海一位70多歲的阿婆朱水寶,她當年便不經思索撿了黑人棄嬰回家撫養。 她每天都要洗三次,連續洗了一個星期,孩子還是很「髒」,朱阿婆有點急了,她擔心孩子生了病,抱去醫院請教大夫。大夫看完後,笑著告訴朱阿婆這孩子應該是個混血兒,有一半的黑人血統。 朱阿婆總算放下心來,雖然「中國小孩」變成了「外國小孩」,但朱阿婆對他的愛卻並沒有因此減少。
  • 上海阿婆收養黑人棄嬰20年,卻被親生子女拋棄不養,這是為何?
    比如在20年前,一位上海阿婆收養了黑人混血棄嬰,到頭來卻被自己的親生子女所拋棄!人到中年,收養黑人這位上海阿婆名叫朱水寶,2000年時她已經即將步入中年。那是8月8日的清晨,按照慣例阿婆早早的出門去菜市場,買最水靈的鮮貨。
  • 二十年前,曾被上海阿婆收養的黑人混血棄嬰,如今現狀如何?
    原來在二十年前,上海浦東一位叫做朱水寶阿婆的阿婆,偶然情況下撿到了一位黑人混血棄嬰,並將其當成孫子撫養了起來。 一、黑人混血棄嬰 2000年8月8日的清晨,朱水寶阿婆跟往常一樣挎著籃子去滬南路買菜。但沒想到卻在一片草叢中聽到了窸窸窣窣的聲響。
  • 20年前上海老太收養一位黑人棄嬰,國家送他一套房子,如今怎樣了
    歷經14年,這位上海阿婆,終於為她撿來的黑人孫子朱龍軍辦下了收養證和上海戶口從此,這名黑人棄嬰,不再沒有身份,而是正式加入了中國國籍,是一名中國人。關於上海老太收養黑人棄嬰朱軍龍的故事,其實90年前出生的朋友基本都不陌生,大多看過當年的紀錄片。
  • 上海阿婆在草堆撿到黑人混血男嬰,辛苦撫養他20年,他們現狀如何
    孝順是傳承了千年的傳統美德,是一種「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的珍貴情誼,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將孩子視為掌上明珠般呵護的人很多,但生而不養的父母也不少,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一個被父母丟棄的孩子,但幸運的是這個孩子遇到了好心的阿婆,得以健康成長,那現在的他怎麼樣了呢?
  • 20年前,上海阿婆撿回黑人棄嬰,長大後還分他房產,結果值嗎?
    20年前,上海阿婆撿回黑人棄嬰,長大後還分他房產,結果值嗎? 都說「好人有好報」,人在做天在看,每一個善良的人都不會被辜負。但是看盡了人情冷暖之後,很多人便被現實挫敗。可像扶老人過馬路被訛這樣的事畢竟是少數,在這個充滿正能能量的社會,好人好事隨處可見。
  • 當年上海阿婆省吃儉用,將收養的黑人小孩養大,結果怎樣了?
    不少人對黑人都會有偏見,有可能因為他們自身皮膚原因,給人帶來巨大的視覺衝擊。還有到達美國的黑人一般都是從非洲過來的奴隸,社會地位較低,久而久之就有了歧視黑人的這一種狀況。不過在中國,就很少出現種族歧視這種情況。人們講究更多的是和平共處,平等待人。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主人公是一位被上海阿婆收養的黑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20年前,上海老太收養一黑人棄嬰,為他在上海落戶,如今過得怎樣
    第二天把孩子送去醫院檢查身體,才知道這娃娃竟然是個外國黑人孩子,朱阿婆雖然吃驚,但還是把孩子收養了下來,轉眼間20年過去了,阿婆和那個黑人棄嬰,如今怎樣?話說當年朱阿婆一家原本就反對她收養一個孩子(因為一家人生活很拮据),現在又知道是個黑人棄嬰,就更加不讓阿婆收養他了,可阿婆覺得,上天既然讓他們相遇,就是一種緣分,而且現在她要是不要這個孩子,他可能就活不下來了,於是阿婆毅然收養了他,見朱阿婆心意已決,家人也只能接受了。
  • 上海阿姨在垃圾桶旁收養黑人棄嬰,養大後送他一套房子,如今怎樣
    在20年前的時候,就有一個上海的朱阿婆,她在垃圾桶旁邊撿到了一個黑人嬰兒,善良的朱阿婆將孩子帶回了家裡撫養,將他養大,還送了一套房給他。那麼,現在的他們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一、朱阿婆撿到一個黑人嬰兒朱阿婆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也是一個普通的上海居民,在2000年的8月份,朱阿婆帶著自己的菜籃子出門去買菜,忽然聽到了附近傳來嬰兒的啼哭聲,順著聲音走過去,發現路邊的垃圾桶旁邊有一個嬰兒。朱阿婆連忙跑過去,她也顧不上買菜了,將孩子抱回了家。
  • 中國阿婆收養黑人混血棄嬰遭全家反對,20年過去,他們怎麼樣了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很多被遺棄的孩子,現在都會被送到福利院生活,由條件合適的家庭選擇收養。但是在以前,被遺棄的孩子一般都沒有這麼好運,因為在那個年代自己生活都是比較艱難的一件事,更不要說會養育沒有血緣,還跟自己膚色不同的棄嬰。
  • 上海阿婆收養黑人混血兒,費心教養20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不過就目前來看,大部分還是更傾向於養恩的,畢竟養育一個孩子所花費的精力與財力,確實是難以估量的。 而一位上海婆婆,和自己黑人混血孫子的故事,也重新詮釋了何為「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