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何在高考數學中攻克數學大題或壓軸題呢,這裡我們提供三種方法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廣大的高中生們。
高中數學是影響高考總成績的一門重要學科,根據相關報導來看,在每一個省的高考中,大家的數學成績很難拉開距離,同時平時數學考試成績還不錯的學生,在高考中也不一定考出理想的分數。
所以,如果想在高考後上一個比較好的大學的話,那麼對高考數學成績來說,分數只能儘量高,而不能低。
高考數學的解答題一般有6道大題,每道題的分數在10-14分之間,總分一共是70分。
相關調查顯示,從很多高考生的數學答題過程分析看,80%以上的考生無法全部做完數學大題。也就是說,高考生們總是無法在兩個小時內把高考數學試卷給做完,這就導致了大部分考生在數學大題中白白丟了很多分。
由此可見,攻克數學大題及壓軸題在高考成績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那麼,如何才能掌握複習數學大題及壓軸題的方法呢?
對高考數學大題和壓軸題來說,學生需要先熟悉相應題目的題型,然後掌握具體的解題步驟,再多加訓練,相對來說,將更容易攻克高考壓軸題。
一、 熟悉題型,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先看題目,然後對照題目看答案
具體操作方式如下:
1、搜集高考數學真題,對高考真題裡面的大題進行歸類,便於後續查看
數學大題或壓軸題一般包括三角函數、導數、數列、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組合等幾大類。
當我們開始攻克數學大題時,此時比較好的做法是先不慌著急做題,而是把近五年或近十年的高考數學真題給找過來,然後按照函數、數列、解析幾何、排列組合等題目的類型進行歸類。
這裡的歸類是比較簡單的,就是把每一張試卷張的數學大題給找出來,然後確定每道題是考察哪一個知識點的。確定好以後,就可以準備一題一題的對照答案進行相應的解讀。
在找相應的專題題目的時候,最好找一些高考真題,因為高考真題的題目質量很好,題目本身的代表性很強,權威性也很高。
這樣一來,就有利於我們學習到更精華的數學大題內容,方便以後在做題的時候,能夠舉一反三,迅速進行拔高和升華。
2、先不慌做題,等看完題目、看完答案以後再做題也不遲
很多人在學習高中數學的時候,大部分同學傾向於一開始就直接做題,但是對一些數學基礎不好的同學來說,很多題目的問答選項是無法全部做完的。
大部分同學只能做出大題或者壓軸題的第一問出來,對第二問或者第三問來說,是束手無策的。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對高考數學大題的題型和解答步驟不熟悉。既不熟悉這些題目的題型,也不熟悉這些題目的出題背景。
這樣一來,每次在做新的試卷時,面對大題或者壓軸題,自然就不會解答了。
那如何做才能有效熟悉高考數學大題的題型和解答步驟呢?
答案是「不要慌著直接去做題,而是要先看題目,然後對照題目看答案。」
在先看題目和看答案的過程中,我們自然就會先讀題,了解題目裡面的一些已知條件和各種陷阱,然後再看答案即看題目的解答步驟。
此時我們能夠迅速對數學大題的題型熟悉起來,這裡的熟悉指的是我們能夠大致知道每一類高考大題會考查哪些具體的知識點、這些大題或壓軸題的題目條件與具體問題之間有哪些聯繫以及這些大題的解題步驟是什麼。
看完答案以後,我們就會知道這道題是如何一步一步解答的、解答時需要用到哪些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等。按照這種方法,我們一題接一題的看,基本上就熟悉了這些大題的出題思路和出題套路。
當我們熟悉一些高考大題以後,再來進行做題與拔高訓練就是非常好的。
但是,在真正做題以前,我們還需要做一件大多數高中生都會忽略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是學會總結,學會對看過的數學題目和答案進行總結!
二、學會對相關的數學大題進行總結,然後將每一類數學大題的解題方法爛熟於心
1、我在基礎教育的生涯中,發現80%以上的高中生是不願意去總結和反思以往所做過的題目的
我問他們為什麼沒有去進行總結和反思,他們回答說自己沒有時間。那時間都用在了什麼地方呢?答案是用在了不停的做新題目上。
可是,當他們做新的試卷、新的練習題的時候,因為對相關的數學大題或者壓軸題不熟悉,對數學大題的出題背景和解答步驟不清晰,而導致這部分高中生屢屢犯錯、屢屢丟分。
然後他們覺得自己丟分的原因是自己做題的數量不夠,於是在簡單的看了題目的答案以後,就立馬去做新的試卷和題目了。
但是,他們會再次犯錯、再次丟分。丟分以後,又會繼續做新題目和新試卷,於是,很多同學就陷入了一種無限浪費時間、重複性做題和無法做對題的怪圈中,即使這部分同學看起來很努力、很拼命,但考試成績依然很差。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沒有對具體的題目進行總結和分析。
總結數學大題的題型和解題步驟,能夠讓我們迅速掌握一套屬於自己的解題模型,這樣一來,再面臨千變萬化的數學大題或者壓軸題的時候,就能夠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2、不僅僅要做題目、看題目和看答案,還要學會去歸納這些數學大題的題型以及對應的解題方法
當你發現自己無法很好的提高高中數學的考試成績時,此時就應該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是否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你完全可以換一種更加高效的方法來去學習數學。
比如說,可以先看題目、看答案,在大致看了一些題目和答案以後,你就要學會去總結這些數學大題的提醒以及相對應的解題方法。
以高考大題中的數列題為例,你在看完最近幾年的數列大題以後,比如說已經看完了20道高考數列大題或者是壓軸題,此時你就可以進入到總結與反思階段了。
那需要總結哪些東西呢?
首先你需要總結在高考考試中,關於數列大題會考哪些常見的題型,是求解an的公式,還是求解Sn的公式,是和函數結合起來求解析式,還是和導數結合起來求最值等,是一眼就能看出題目的具體答案還是要不斷的運算以後才能得到最終的答案等。
當你總結完相應的題型以後,接下來就需要分析每一種題型的解題步驟是什麼。
就是你在看答案給出的具體步驟時,需要敏銳的發現題目是從哪一個已知條件入手的,然後是如何起承轉合一步一步來解答的,最後是如何給出正確的答案的。
在一開始的時候,你會覺得毫無頭緒,就是會覺得這些數列題目大多數都一樣或者都不一樣,根本沒有什麼聯繫,解題步驟也各自不一樣,於是你會覺得總結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是沒關係,你再多總結幾個題目,多分析幾個題目的答案和具體的解題步驟。當你分析了20個題目、40個題目,乃至100個題目時,你絕對能夠發現這些題目的共性,並找到比較精準的解題方法。也就是說,能夠找到針對所有題型的具體解題方法。
針對高考大題中的數列題,你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總結,那針對其他類型的數學大題或者是壓軸題,你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進行總結等。
總結到最後,你會發現高考大題或者壓軸題雖然有很多,但是他們背後的解題方法都是有邏輯可循的。
高考數學大題或者壓軸題的數量有千千萬,但是具體的解題方法,歸納下來也許只有幾十個。你把這幾十個解題方法總結到位了,在後續的做數學題目、做數學試卷過程中,就可以熟練運用起來了。
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可以一眼看到這道題的答案是什麼,當知道了最終的正確答案以後,剩下的就是想辦法搭配一些解題步驟就可以了。
所以說,當我們把相應的高考數學大題或者壓軸題的解題方法給爛熟於心以後,自然就能夠攻克高考數學壓軸題,在高考數學大題或者壓軸題中得高分,最終將取得一個令人滿意的高考數學成績。
三、攻克高考數學壓軸題,最後的步驟是要有計劃的做練習題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分享了攻克高考數學大題的前兩個步驟,即先看題目和答案,然後總結題型和熟練掌握具體題目的解題方法,接下來就是最後一個步驟了。
最後一個步驟便是做題、做題、再做題了!
也就是說,我們最好是先完成了前兩個步驟,最後再來做題。
為什麼要最後才做題呢?
是因為最後做題的話,基於前面我們已經對相應的數學大題或壓軸題的題目類型以及解題方法都熟悉了,那麼再去做題的話,我們將會很容易就能夠做出來每一張試卷上的大題或壓軸題。
這樣做的好處有以下幾個:
1、做題速度比較快,做題準確率高,容易提升自己學習高中數學的自信心。做過高中數學題的小夥伴都知道,數學相對來說是一門比較難的科目,大家在做數學題的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夠做對題、得高分。如果在做題的過程中,一做題就出錯,那麼我們的自信心是備受打擊的,沒了自信心,就很難學好數學。
但是如果我們在做題的時候,準確率很高,那麼做題的時候,就很有成就感,就容易培養數學方面的自信心,更利於後續的學習。
2、節約時間。先看題目和答案,然後分析題型,最後再做題,將會牢固掌握高考數學大題的相關知識點,最終將節約我們的複習時間。這樣的話,就會有多餘的時間用來學習其他科目。
3、拓寬我們做題的數量和廣度,以便見到足夠的高考數學壓軸題的題型,利於高考萬無一失。當我們有時間做更多數學題目的時候,就能夠見識到更多的數學大題的題型。
這樣一來,在高考的時候,所面對的數學大題題型基本上都是曾經做過的,那麼,真正高考做試卷的時候,心情就會變得自信起來,最終將讓我們的高考輕鬆拿高分。
所以說,如果你已經完成了前面兩個步驟,那麼在接下的過程中,就勇敢的、充滿信心的去做題吧!
四、掌握了科學的複習方法,高考數學壓軸題也一樣很簡單!
塞·詹森對知識的學習,曾經說過一句名言:「錯誤並非總是意味著無知,知識並非總是召之即來」。這句話對高中生學習數學也是如此。
針對高考數學的大題或者壓軸題的學習,我們可以先對照著題目看答案,然後想辦法去總結相應壓軸題的題型和解題方法。
掌握了科學的解題方法以後,再去做大量的題目,同時加以分析和總結,那麼最終在高考的時候,相信會取得一個漂亮的數學成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