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語言敏感期,培養孩子「聽」的能力?

2020-09-24 她的課

眾所周知,嬰兒出生時便已有五感機能(看、聽、嗅、嘗、觸),而聽覺遠超過視覺。


即使在出生的第一天,嬰兒也會在聽見聲音時轉頭。


4個月大時,嬰兒對聲音更加敏感,儘管他們還聽不懂語言,但已經形成了對節律、中斷和說話聲音的抑揚頓挫的期待。


隨著時間的推移,嬰兒更是能分辨出世界上所有的「音節」,這一時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語言敏感期」(0-6歲)。


那麼,我們如何在這個時期訓練寶寶」聽「的能力呢?


如何訓練寶寶「聽」的能力?


幼兒學習的方式和成人的不一樣,成人學英語是通過「學得」的,而幼兒學英語通常是「習得」。


而「習得」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對於孩子的早期英語啟蒙來講,通過給孩子「磨耳朵」,例如聽歌謠,看動畫片,讀繪本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由於寶寶的年齡比較小,家長會發現在給孩子磨耳朵的時候孩子可能會亂動或者是到處亂跑,所以有些家長會感到著急。


但是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孩子會說出一個我們都不知道從哪學到的單詞或者是句子,我們對這樣的情況感到開心,驚喜或者是意外。


所以對於孩子來講不是只有正襟危坐才能「聽進去」。



也有的家長有這樣的誤區,認為「磨耳朵」就是給孩子放各種錄音,但是磨耳朵不是被動的聽,也不是什麼東西都能拿來聽。而是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就是說內容不能太難。


我們目前積累的所有能輸出的語言,都是通過理解轉化而來的,泛聽在語言學習之初是無法做到感知的。就是說孩子自己聽可能不明白聽的是什麼,需要父母來幫助其理解。



父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

幫助孩子理解聽到的內容?


儘量把聽的東西跟生活結合起來。比如說在課程裡我們會接觸到「洗」——wash 這個詞,可以在生活中不斷的重複,例如外出回家後,可以說wash your hands,飯前飯後可以和孩子說wash your hands,摸了髒東西後可以跟孩子說wash your hands.


這樣反覆強調,並且結合真實場景,孩子會潛移默化的理解這個詞,說不定哪天就可以自己脫口而出了。


或者是我們在聽兒歌的時候,可以跟著錄音一起唱,或者鼓勵孩子一起唱,或者我們跟著音樂做動作,或者用兒歌的旋律或者節奏來做一些手指操,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加深印象和更好的理解。



再一個就是讀繪本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讀繪本,或者是直接放原版音頻也可以。一邊結合繪本上的畫面,一邊結合音頻,建立聲音與圖像的結合,更加簡潔明了的幫助孩子理解和記憶。


總的來說,在給孩子」磨耳朵」的過程中,我們要選擇有互動性強,實用性強,並且可理解性的方式輸入英語。

相關焦點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其實孩子的成長發育,都是遵循著一定規律的,特別是語言能力的發展。0-6歲是寶寶的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家長抓住機會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工作生活都會事半功倍。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其實孩子的成長發育,都是遵循著一定規律的,特別是語言能力的發展。0-6歲是寶寶的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家長抓住機會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工作生活都會事半功倍。語言敏感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語言敏感時期是寶寶語言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是與聽覺能力發展相對應的,而並非僅僅指孩子已經開始學會說話的時間。所以一般來說,孩子的語言敏感時期起始於懷孕6個月後,也就是孩子還是胎寶寶的時候。
  • 在家能說會道,出門就秒慫:抓住語言敏感期,培養孩子的演講能力
    只是我們常常強調演講的技能訓練,強調灌輸式教學,強調聽話,忽視了孩子的想法,從而沒有及時地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沒有重視孩子的演講能力,讓他們在陌生的環境中羞於表達。 所以,作為父母,與其讓孩子聽話,讓他們失去表達的機會和演講的能力,不如我們做聽話的父母,尊重孩子表達的機會,把表達的機會還給孩子,讓他們在我們的聽話中練習表達能力,助力孩子演講力的培養。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這樣做,從而抓住孩子的語言發展敏感期,助力孩子演講能力的培養。
  • 寶寶語言敏感期在0-6歲 家長加以正確引導 培養孩子語言能力
    有研究表明,當孩子在2歲左右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在7歲的水壺依然有1/5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及同類的孩子。現代的社會競爭壓力大,很多父母為了孩子不要落後於他人,早早就給孩子報什麼左右腦開發班,表演口才班等,目的就是不要讓孩子落後於他人 。其實孩子的成長,都是遵循一定的規律的。
  • 想培養「語言小天才」,父母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錯過就晚了
    因為孩子的成長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的孩子發育的快慢也不同,所以同齡孩子之間有差距也是正常的。但是知道了孩子表達能力弱不是因為生理問題,也不代表著父母就可以什麼都不用管了,而是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好好對孩子進行引導和鍛鍊。什麼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不敢開口說話?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懂得如何表達的孩子,一般都有好的人緣,能夠與小朋友和諧相處,並能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從而更容易獲得成功。相反,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孩子,在與同伴交往時,由於不懂得如何表達,所以一直處於被忽略的狀態,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會變得被動。
  • 當孩子處於語言敏感期,家長如何做英語啟蒙,如何培養英語語感?
    帕特裡夏·庫爾博士在TED演講《嬰兒的天才語言能力》中指出:孩子學習語言的敏感期在7歲前。在7歲之前,他們掌握語言的能力很強,7歲之後這個能力會迅速變弱消退。17歲開始就一直處於低谷了。但是,20來歲的孩子,到了國外,基本已經很難學到地道的發音。由此可見,語言敏感期有時效性,錯過了,以後就很難再有這麼利於孩子發展語言能力的階段了。
  • 別人的小孩說話得體,你的孩子也可以!如何培養自家孩子語言能力
    人的語言關係到他的一生,人的語言敏感期從出生開始,孩子從一個無聲的世界來到一個語言豐富的世界,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幫助孩子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同時,孩子語言能力的提高也是孩子成長的證明。若在此時父母能夠及時地重視和培養孩子的聽覺、視覺能力,就會提高孩子對於語言能力的理解和運用。
  • 錯過語言敏感期,我把孩子培養成「啞巴」……
    試問,在孩子1-2歲語言形成的敏感期裡,始終與屏幕裡的動漫人物作伴,沒有與父母、同齡玩伴的雙向交流和互動,長期靜坐無語,孩子如何能說出一口流利的語言呢?錯過了語言敏感期,家長就這樣生生把孩子培養成了「啞巴」……
  • 孩子到了語言敏感期,家長這麼做,提升寶寶語言表達能力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孩子在某一個時期內總愛嘮嘮叨叨,會不停重複說某一句話、提某一個詞或者重複不停的問為什麼。這時候,家長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出現什麼問題了。其實,這只是孩子進入語言敏感期的一種表現。有的家長可能不知道什麼是語言敏感期?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4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影響以後嗎?育兒專家:抓住語言敏感期
    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的孩子通常有一個共同的表現,就是說話不流暢,容易卡殼,說完這一句之後,不知道自己的下一句要說什麼。經常一句話要重複好幾遍,導致原本簡單的一個意思,因為不斷的重複表述變得沒有條理。孩子表達複雜,聽的人也會感覺雲裡霧裡,儘可能想理解孩子所說的意思。
  • 掌握幼兒敏感期的特點,輕鬆培養出聰明孩子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的孩子,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培養出聰明孩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兒童在其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技能,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這一時期即稱為「敏感期」。正確判斷和抓住孩子的敏感期,能幫助我們更輕鬆培養出聰明的孩子。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和抓住敏感期呢?
  •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進入集體父母很操心,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有些孩子小一點的時候,喜歡看動畫節目,不需要孩子思考,時間久了,就會造成孩子理解力差。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改善語言表達能力弱的問題? 一:牢牢抓住孩子語言發育的敏感期 有相關專家表示,0-6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一旦錯過,那麼影響是比較大的。
  • 抓住孩子關鍵時段的「敏感期」,培養「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
    普遍來說,孩子在0-12歲都屬於語言敏感期,而0-6歲是敏感期中的黃金期。進入自我語言敏感期寶寶會有哪些表現呢?1、模仿大人講話2、自言自語,愛說悄悄話當孩子咿呀學語時,每個家長都會很興奮。這意味著嬰兒開始表達,與父母互動,進入語言敏感期。一般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會到一個比較強的語言敏感期。
  • 4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影響以後嗎?育兒專家:抓住語言敏感期
    常常因為表達上的問題,小朋友聽不懂而不理他,樂樂經常會因為參與不到小朋友之間和班級的活動中而難過。 樂樂擔心:"現在孩子4歲,如果表達能力不好的話,是不是會直接影響到上小學?"我跟她說,答案是會的。家長應該考慮的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 0-6歲是「語言敏感期」,做好引導,讓孩子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面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敏感期,家長應該學會如何更好的引導孩子。其實孩子語言的學習,除了他們本身的天賦之外,更多的還是需要家長的正確的引導,如果方法用對了,就可以讓孩子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達到大家意想不到的效果。
  • 0-6歲是「語言敏感期」,做好引導,讓孩子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面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敏感期,家長應該學會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其實孩子語言的學習,除了他們本身的天賦之外,更多的還是需要家長的正確的引導,如果方法用對了,就可以讓孩子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達到大家意想不到的效果。
  • 讓孩說話流暢的秘密,語言敏感期的孩子這樣啟蒙就對了
    我們都喜歡聽孩子說話,尤其是有些小寶寶,小小年紀卻能出口成章,侃侃而來,讓家長聽著忍俊不禁。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在人群中也是比較顯眼,能很好地與別人溝通,語言邏輯能力非常有條理,這都源於從小時候而來的語言能力。
  • 家長抓住孩子關鍵時段的「敏感期」,培養「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
    但根據規律,在孩子的發育過程中,會有很多神奇神秘的敏感期,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捕捉到呢?蒙特梭利說,要尊重孩子的敏感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四個孩子敏感期的一些秘密,以及家長應該如何應對。,要教會孩子正確說話,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這對孩子以後的溝通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 如何把握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學好英語?I 王修文
    比如說在北歐,很多的人可以說三種語言,我們的少數民族地區,他們除了說英語還會說本族的話。家長們不要擔心孩子會把母語和外語混淆。母語和外語混淆,這個是不必要的擔心,大部分的家長實際上已認知到語言敏感期、語言學習的規律,你完全可以從三歲左右,三四歲開始學習外語。當然,這個時候的學習就是大量的輸入了,聽原版的歌曲、歌謠那樣的輸入。那我回國之後,我的幼兒園一定是開始學習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