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敏感期,家長應該學會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
執筆:嬉武
編輯:嬉武
定稿:楠楠
小月齡的寶寶,總是會用哭來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一切都只靠猜的情況,往往弄的新手媽媽手足無措,所以家長經常盼著孩子能早點會說話,可以用更多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其實孩子語言的學習,除了他們本身的天賦之外,更多的還是需要家長的正確的引導,如果方法用對了,就可以讓孩子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達到大家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
小張是一位二胎媽媽,對於孩子也是呵護備至,但生完大寶的時候,由於工作的忙碌,小張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於是把大寶直接交給了孩子奶奶照顧,周末會陪孩子待一會,不過她能明顯的感覺大寶很不願意表達自己,跟自己也沒有話聊。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小張又有了二胎之後,工作就沒有那麼忙了,也有時間陪伴兩個孩子了,於是偶爾就會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互動做遊戲。
時間長了,小張發現,二寶比大寶更善於表達,甚至有的時候大寶要表達一個事情,沒有詞語來形容的時候,反而二寶立刻能正確地表達出來。
後來通過看了一些育兒的書籍,小張才明白,原來孩子是有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如果抓住了這個時期,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會有很多大的提升。
0-6歲是寶寶發育的「語言敏感期」,家長一定要做好引導
孩子在0到6歲,是語言學習的最敏感時期,有的人覺得從孩子出生之後才學習,其實是不對的,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就可以接受胎教的教育和語言的感知了。
而且在6歲之前這個年齡,如果能更好地引導,就像小張對於二寶的引導一樣,那麼孩子的語言能力會更強,可見這個敏感期的重要。
抓住這個機會,讓孩子的語言學習事半功倍
1. 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溝通氛圍
平時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溝通氛圍,比如在家裡陪伴孩子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多溝通,不要總是家長看手機,孩子自己玩著玩具,這種無交流的陪伴,其實算不上陪伴,陪伴是需要高質量的,需要父母和孩子更好的互動。
2. 鼓勵孩子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意願
在孩子語言的敏感期,雖然孩子詞彙量不多,但是要鼓勵寶寶願意表達,而不是孩子不會表達了,家長著急甚至批評孩子,乾脆就抹殺了孩子的這種積極性,這樣只會讓孩子對於表達失去信心,更加的不願意說話了。
3. 提升孩子的詞彙量
平時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繪本,和孩子一起講講故事,這樣能更好地提高孩子的詞彙量,同時比如帶孩子外出,看到外面路牌或者是一些門面的標牌,都可以下意識地教孩子一下,增加孩子的詞彙量。
4. 有意識的「薰陶」孩子
在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作為父母也要有意識的「薰陶」孩子,比如可以鼓勵孩子給自己講一段故事,或者平時帶孩子外出郊遊,回來可以讓孩子表達一下自己的感想,所看到的玩到的,這樣有意識地慢慢薰陶孩子,變得更願意表達。
【寫在最後】
孩子的語言天賦很重要,但是後天的引導也很關鍵,其實在胎教時就已經對寶寶的語言有了引導教育。
等孩子出生之後,父母更加的不要錯過6歲之前的這個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多和孩子交流互動,提升孩子的詞彙量和語言表達的意願,只要運用正確的方法,你會在孩子身上發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日話題:你還有哪些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