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語言敏感期,用這4招,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突飛猛進

2020-10-05 貓媽聊教育

大家好!我是貓媽。歡迎來到貓媽課堂,與你分享教育教學故事。



昨天,帶小寶一整天,很驚訝於她語言上的進步。今天,想與大家聊聊孩子語言學習方面的內容。

孩子學說話不是通過課堂,而是通過聽別人怎麼說話。這個「別人」可以是動畫片,也可以是書本、歌曲、老師、同伴……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孩子學說話除了你,還會有許許多多「老師」的。先與你分享我家小寶語言上幾個鮮活的例子。

一、鮮活的例子

  1. 爸爸的大肚子

寶爸較胖,肚子圓圓的,每次他穿一個較緊的T恤時,小寶一看,就哈哈大笑,邊笑邊說:「爸爸的大肚子」。

好耳熟的一句話,原來是照搬《小豬佩奇》中佩奇的話。沒想到,小傢伙能活學活用。

從兩周歲起,小寶就特別喜歡動畫片《小豬佩奇》。好多詞彙是從動畫片裡學來。


如果有節制的讓幼兒看電視,並挑選一些優質的動畫片。你會發現,這能大大增加他的詞彙量的。你與他接觸,你會發現有很多詞語、句子都是從動畫片裡學來的。

孩子通過動畫片裡生動的情景,聽懂別人怎麼說話,然後模仿、運用,最終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2《春曉》

昨晚,我把小谷機器人打開,播了一首《春曉》,在玩玩具的小寶突然跑過來說:「媽媽,中班老師有教我們讀。」然後就跟讀,還嚷著要播吟唱版的。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從2歲起,很多孩子就開始進入語言學習的敏感期。

如果家長能夠堅持教他讀唐詩,讓他有足夠的語言深沉,你會發現,小傢伙讀詩很厲害,有時會冒出一兩句背過的詩。也許,他現在理解不了,但沒關係,這些沉澱對他以後的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

3《三字經》

昨天,小寶翻出一本小小的圖文《三字經》,要求我讀給她聽,我很好奇,之前每次讀給她聽,她都說不要。原來,在幼兒園,聽到「人之初,性本善……」。我讀了起句「人之初」,她竟然接了好幾句。

書本,是孩子獲取語言的好途徑。好書是最好語言學習材料,好書是最好的精神食糧。陪孩子閱讀吧,2歲起,就可以陪孩子看繪本。

孩子往往會被繪本那精美的圖畫所吸引,有了圖畫的詮釋,你給他讀繪本時,你會發現,孩子的理解力超出你的想像。

看著看著,讀著讀著,小傢伙還會從圖畫中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需要你耐心地回答。誰說這不是學習語言的好課堂?


在親子閱讀中,孩子汲取了心理營養,更是大量地汲取語言素養,並不斷地感知語言規律。

4《紅山果》

昨天,小寶說要聽《紅山果》,我就播給她聽,她邊聽邊跳。我發現,大部分歌詞,她會跟著哼。

小孩子天性活潑,都特別喜歡唱歌。邊聽邊跳邊學唱,在這個過程,小傢伙也不知不覺從歌詞中積累了語言。


有位媽媽教孩子識字時,她挑了孩子最喜歡的一首歌的歌詞,列印出來,讓孩子認。她說效果很好。

5爸爸真調皮

昨晚,收拾柚子皮時。桌上有一塊寶爸吃後,沒放到垃圾桶。

她:這是誰放的?

我:你說呢?

她:爸爸!爸爸真調皮!

我一聽,被逗樂。雖然小傢伙用詞不準確,但是我並不急於去糾正。



我發現從三歲起,小寶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特別是去上幼兒園後,因為最要好的同學是一位講普通話的小女孩子,小寶現在說話基本全程是普通話,而且很溜。與人溝通,是學語言最快的途徑。

二、抓住孩子語言敏感期

1. 儘可能自己或親人餵養

2-6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孩子是通過聽別人怎麼說話來學說話。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會開口說話。

語言能力強的孩子,前期肯定有較多的親子陪伴。2歲前大多數是親人餵養。媽媽或奶奶、姥姥自己帶寶寶時,自然在帶養的過程,會不斷地與孩子說呀說,哪怕孩子還沒開口說話。因為我們對孩子有著深厚的感情,自然而然就會對他講個不停。

如果是保姆帶的,最好挑喜歡說話的,從內心深處喜歡孩子的。就從換尿褲這件事來看親人餵養與保姆餵養,在語言輸入上的差距。


如果是媽媽在幫他換尿褲:

媽媽就會邊換邊嘰哩呱譁地講個:一喝水了,寶寶就喜歡尿尿,才1個多小時,就得換尿褲啦。來,媽媽先幫你洗洗,洗好了,來擦乾,好啦,現在是不是舒服多了?小屁屁乾乾爽爽的,換好了啦,乖乖睡一覺,媽媽要幹活了。

孩子不會說,但他會聽。聽得多了,他說話時的詞彙就較多。

如果是保姆在幫他換尿褲:

一撕尿褲,二清洗,三換上新的尿褲,乾淨利落,花不上幾分鐘,動作專業,全程可以一句話不說的。

雖然孩子也得到照顧,但卻一次次失去「聆聽」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3歲之前,建議媽媽或親人餵養。這份陪伴是代替不了的。


在2歲前,要多說話給孩子聽。在2歲後,孩子會說話後,要多與人說話。

2.與同伴交往,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東。

小東是媽媽和奶奶帶的,從小受到非常周到的照顧。但他開口較慢,表達能力不強,性子較急,一急就漲紅臉,越想說越說不出來。他的媽媽非常了解孩子的需求,有時,他表達不出來,媽媽就會立馬滿足他,根本不用他用語言來表達。但這卻更阻礙他語言能力的提高。


為此,他媽媽也就很擔憂。事情的轉機發生在小東上幼兒園後。

上了幼兒園,交往的對象一下子擴大很多。以前是家裡人,現在是新的同伴,新的老師。

在新的環境,小東需要努力學會表達,別人才能了解他,這迫使他要用自己的語言與老師、同伴交流。同伴的交集一多,語言表達頻次就多,自然而然,語言詞彙就豐富得多,語言能力就提高。

所以,上幼兒園後,小樂的說話水平蹭蹭蹭往上竄。



3.說錯時,示範正確的說法,不要刻意去提醒與糾正。

學說話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各種錯誤。

約瑟夫·布拉加、勞裡'布夫婦指出∶"兒童並非通過模仿成年人來學習說話。他們通過聽大人怎麼說話,來學習他們說話中的規律,然後根據這些規律,創造出他們自己的句子。孩子似乎天生就有學習語言的內在裝備,使得他們能夠學習並運用聽到的語言中的規律。他們甚至會系統性地出現造句錯誤。"

所有這些"謬誤",都會在孩子該開竅的時候自然開竅。這種從"謬誤"到開竅的過程是孩子的成長階段之一,我們只需好好珍惜。



寶媽們,請你不要去糾正孩子在語言使用上的錯誤,這十分重要。否則,孩子會因為害怕說錯而感到焦慮,甚至會出現結巴或者乾脆不肯說話的問題。如果孩子說話出了錯,你可以用正確的說法重述一遍他的話,但是,你不要特意強調孩子的錯處。


4.小小語言家,偏愛一些誇張的詞眼

語言,是四歲孩子的最愛之一。他愛說話、愛韻文、喜歡說悄悄話,也喜歡唱歌,對了,甚至喜歡吼叫。他無處不在地用語言來刷他的存在感。

他常常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自說自話。他是他自封的講解員,也是他自己的聽眾。他熱愛詞句,喜歡隨時掛在嘴邊,也時常拿出來試著用用。有時,詞語組合令你捧腹大笑,有時,詞語組合的表達效果令人自嘆不如。他在用他的語言材料組建自己獨特的表達。

他喜歡把詞繞來繞去。他說"噼裡啪啦""嗚哩哇啦""聰明呱嗒"之類的話。他甚至還喜歡跟他的玩具說話,"你個傻乎乎的紅球""你個小笨笨積木"。

他特別喜歡"大"這個詞。這個詞很快就會被"很大""超大"代替。他喜歡誇大∶"跟山一樣高""五百萬年以前""有地球那麼長"。



讓孩子在一個較寬鬆的環境,讓孩子隨心所欲地表達,讓孩子與人交往過程中,不斷發現語言的規律並不斷地運用,讓孩子在語言敏感期時,突飛猛進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如果你有更好的點子與方法,歡迎共享。



你好,我是貓媽,一線老師,樂意分享教育教學內容,樂意分享家庭教育的育兒知識,希望能讓教學不再難,讓教育不再難。更多乾貨都在我的今日頭條號:貓媽聊教育。歡迎關注、轉發,收藏。

相關焦點

  • 0-6歲是「語言敏感期」,做好引導,讓孩子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執筆:嬉武編輯:嬉武定稿:楠楠小月齡的寶寶,總是會用哭來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一切都只靠猜的情況,往往弄的新手媽媽手足無措,所以家長經常盼著孩子能早點會說話,可以用更多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其實孩子語言的學習,除了他們本身的天賦之外,更多的還是需要家長的正確的引導,如果方法用對了,就可以讓孩子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達到大家意想不到的效果。
  • 0-6歲是「語言敏感期」,做好引導,讓孩子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其實孩子語言的學習,除了他們本身的天賦之外,更多的還是需要家長的正確的引導,如果方法用對了,就可以讓孩子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達到大家意想不到的效果。後來通過看了一些育兒的書籍,小張才明白,原來孩子是有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如果抓住了這個時期,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會有很多大的提升。
  • 4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影響以後嗎?育兒專家:抓住語言敏感期
    而樂樂的表達方式通常為:"我們、我們,玩"。常常因為表達上的問題,小朋友聽不懂而不理他,樂樂經常會因為參與不到小朋友之間和班級的活動中而難過。 樂樂擔心:"現在孩子4歲,如果表達能力不好的話,是不是會直接影響到上小學?"我跟她說,答案是會的。家長應該考慮的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 4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影響以後嗎?育兒專家:抓住語言敏感期
    而樂樂的表達方式通常為:"我們、我們,玩"。常常因為表達上的問題,小朋友聽不懂而不理他,樂樂經常會因為參與不到小朋友之間和班級的活動中而難過。樂樂擔心:"現在孩子4歲,如果表達能力不好的話,是不是會直接影響到上小學?"我跟她說,答案是會的。家長應該考慮的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不敢開口說話?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但一直困擾樂樂媽媽的問題是: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常常因為表達上的問題,小朋友聽不懂而不理他,樂樂經常會因為參與不到小朋友之間和班級的活動中而難過。樂樂媽媽擔心:"現在孩子4歲,如果表達能力不好的話,是不是會直接影響到上小學?
  • 孩子到了語言敏感期,家長這麼做,提升寶寶語言表達能力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孩子在某一個時期內總愛嘮嘮叨叨,會不停重複說某一句話、提某一個詞或者重複不停的問為什麼。這時候,家長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出現什麼問題了。其實,這只是孩子進入語言敏感期的一種表現。有的家長可能不知道什麼是語言敏感期?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進入集體父母很操心,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安安媽一直很擔心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問題,還擔心影響孩子未來,那麼找到原因正確解決才是關鍵。 寶寶表達能力比較差有哪些表現? 一方面,如果寶寶的表達能力比較弱,會不斷重複自己想說的詞彙,有些時候說話容易卡殼,有些時候總是說不明白自己要表達什麼。
  • 科學育兒: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從「無話可說」到「出口成章」
    科學育兒: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從「無話可說」到「出口成章」科學育兒: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從「無話可說」到「出口成章」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是當代很多家長的想法。」,因此,科學育兒的家長應該利用孩子這段時間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地激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不僅對孩子日後上學讀書,對付「應試教育」,有著水到渠成的功底與技巧,更是會因為語言表達中的說話技巧而懂得怎麼待人接物、怎麼恰到好處地與人溝通,從而影響孩子一生的人緣、人脈的構建。
  • 師說頻道 | 時光一去不復返,抓住孩子第二語言敏感期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在發育中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對其他事物則置若罔聞。在這一時期,學習也特別容易而迅速,是教育的最好時機,所以也稱為敏感期。寶寶咿咿呀呀地發音,就已經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
  • 在家能說會道,出門就秒慫:抓住語言敏感期,培養孩子的演講能力
    只是我們常常強調演講的技能訓練,強調灌輸式教學,強調聽話,忽視了孩子的想法,從而沒有及時地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沒有重視孩子的演講能力,讓他們在陌生的環境中羞於表達。、膽小、孤僻,而是我們父母沒有及時地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讓他們可以抓住表達自我的機會,刻意練習演講能力,從而在公眾場合有底氣和自信去表達自我。
  • 想培養「語言小天才」,父母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錯過就晚了
    因為孩子的成長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的孩子發育的快慢也不同,所以同齡孩子之間有差距也是正常的。但是知道了孩子表達能力弱不是因為生理問題,也不代表著父母就可以什麼都不用管了,而是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好好對孩子進行引導和鍛鍊。什麼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 0-6歲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讓孩子變身語言神童
    文 | 朗姐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語言是我們表達自己的渠道之一,對於孩子來說,隨著年齡增長,語言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孩子們能夠自如表達,這其中少不了父母在「語言敏感期」的引導。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其實孩子的成長發育,都是遵循著一定規律的,特別是語言能力的發展。0-6歲是寶寶的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家長抓住機會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工作生活都會事半功倍。可如若不注重這段時間語言能力的開發,甚至是壓制,很可能會耽誤孩子日後的語言表達能力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其實孩子的成長發育,都是遵循著一定規律的,特別是語言能力的發展。0-6歲是寶寶的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家長抓住機會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工作生活都會事半功倍。
  • 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你家寶寶也行
    文 | 小微爸爸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語言不僅僅是我們表達自己的方式之一,更是一種能力的體現。而每個人的語言發育是在幼兒時就開始的,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們變得更加優秀。
  • 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孩子學不好英語都難
    抓住語言敏感期,孩子才會給你驚喜我妹妹凱琳出生以後因為父母工作忙,就請了菲傭照看她,家裡還有外公外婆一起。菲傭是妹妹24小時的看護者,而且她只會說英文。但是外公外婆連標準的普通話都不會,只會方言,偶爾帶著幾句普通話。因此,在凱琳的成長環境中,夾雜了好幾種語言,方言,英語和普通話。
  • 寶寶語言敏感期在0-6歲 家長加以正確引導 培養孩子語言能力
    尤其是語言能力的發展,在0-6歲是寶寶語言發展能力的敏感期,家長要抓住好這個事情去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的教育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開展了。如果這段時間沒有注重好孩子的語言發育的開發和培養,很有可能就會耽誤孩子日後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影響孩子的性格。
  • 想讓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好,在0-6歲關鍵期抓住這三點,事半功倍
    、醫學作者安妮·巴克,在《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一書中明確指出:在新生兒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開始對他們說話,而且一直到學齡前都要與孩子一起歡笑、進行簡單的對話、一起閱讀以及遊戲,這樣才能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
  • 抓住孩子學說話關鍵期,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開啟孩子社交之門
    語言,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本能。語言表達能力,是構建孩子和父母以及外界溝通能力的重要基礎。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智力發展水平高,理解能力強,社會性發展好。一、 抓住孩子學說話的關鍵時期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了自己和媽媽的溝通模式。最開始,孩子通過「哭」來表達自己餓了、渴了、尿了等基本生理需要。到孩子生長到2-3個月的時候,孩子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已經會咿咿呀呀地、哼哼唧唧地發出聲音來表達了。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到孩子2歲半,孩子就進入語言的敏感期了。
  • 抓住孩子學說話關鍵期,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開啟孩子社交之門
    語言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本能。語言表達能力是培養孩子與父母和外界交流能力的重要基礎。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智力發展水平高,理解能力強,社交能力發展好。通過觀察和研究表明:語言發育良好,吐字清晰,語言表達流暢、敏捷、準確,是兒童敏銳思維能力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