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學說話關鍵期,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開啟孩子社交之門

2020-09-03 悠一格

語言,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本能。

語言表達能力,是構建孩子和父母以及外界溝通能力的重要基礎。

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智力發展水平高,理解能力強,社會性發展好。



通過觀察和研究表明:

語言發育良好,口齒清晰,語言表達流暢、敏捷、精確,這一方面是孩子敏銳的思維能力的表現。

另一方面,孩子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又能夠同時促進大腦發育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讓孩子的智力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當孩子既能很準確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又能和父母以及他人良好溝通的時候,孩子通常會自然呈現出非常自信的狀態。

而這種孩子從小就被培養出來的自信,將伴隨孩子的每一步成長,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和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那麼,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呢?


一、 抓住孩子學說話的關鍵時期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了自己和媽媽的溝通模式。

最開始,孩子通過「哭」來表達自己餓了、渴了、尿了等基本生理需要。

到孩子生長到2-3個月的時候,孩子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已經會咿咿呀呀地、哼哼唧唧地發出聲音來表達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到孩子2歲半,孩子就進入語言的敏感期了。

爸爸媽媽一定要抓住這個孩子學說話的關鍵時期。

首先,家長要提高自己對孩子進行語言教育的思想意識。

然後,要給孩子在家裡創建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具體,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需要遵循的總原則是:

在生活中教孩子說話,讓孩子在生活中學說話

孩子的爸爸媽媽,包括孩子的其他撫養人,比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要充分利用孩子周圍生活的場景,多跟孩子說話,為孩子提供說話的素材和機會,引導孩子把自己的需求用語言說出來。

比如: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吃飯、喝水、玩耍、上廁所、做遊戲的時候,我們家長在陪伴孩子的同時,一邊自己要多跟孩子說話,一邊要讓孩子模仿我們說話。

同時給孩子輔助具體的活動,讓孩子把動手、動腦、動口結合起來,並且在和孩子積極互動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另外,除了在家裡多和孩子說話,我們家長還應該多帶孩子出去玩,多鼓勵孩子和其他的孩子自由玩耍,交往。

家長經常帶孩子出門和小夥伴的交往與玩耍,通過「在玩中學,在玩中用」的方式,可以進一步增強孩子學說話的興趣,同時也不斷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因為,孩子在和小夥伴玩耍的過程中,會自然地要說話,會不知不覺地就自然進行並且完成了多次重複聽說的練習,也會學習到更多的詞彙和短語。



二、 家長自己做好示範,教孩子規範說話,鼓勵孩子把話說完整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家庭環境。這包括:

孩子的父母

其它家庭成員的文化修養

家庭的藏書量

父母對子女教育的興趣

因為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與原生家庭環境關係密切,所以,我們通常可以通過一個孩子的語言來簡單判斷他的身份、社會地位和文化修養等等。

所以,我們教孩子說話,首先,家長自己要做出好的示範。



(一)我們家長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注意用規範標準的普通話與孩子說話

不要用方言或者模仿孩子可愛的兒語與孩子交流。

比如,孩子說:

「吃飯飯。」

我們要立刻糾正,說:

「吃飯,我要吃飯。」

並且告訴孩子:

「你長大了,要把你的想法說完整。」

我們還可以追問孩子:

「你想吃什麼飯?你能用一句話把自己的要求說清楚嗎?」

這樣來引導孩子說出:

「媽媽,我想吃蛋炒飯。」



(二)我們家長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要讓孩子學會組織語言,把多種主要信息完整地表達出來,讓別人聽明白

我們在教孩子說話時,要力求孩子口齒清晰、用詞準確,富於表現力。

這對孩子逐步養成說完整的話,即學會說規範的語言非常重要。

我們家長自己平時在說話時也儘量說長句,家庭語言也不要過於簡單、刻板,可以生動、幽默些,為孩子提供好的示範。



三、 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要真正掌握語言,最好的辦法莫過於閱讀了。

閱讀是發展語言能力的加速器,是提高書面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可以給孩子多讀書,讀好書。

閱讀可以從親子共讀開始,在引導孩子閱讀時,可以先由父母讀,然後父母與孩子共讀,接著父母與孩子各自讀書中的一段內容,最後放手,讓孩子自己讀。


關於孩子讀的書,在選擇的時候,也要逐漸過渡。

比如先讀字少畫多的書,然後讀字多畫少的書,再到讀沒有畫的拼音書,最後過渡到讀既沒有畫也沒有拼音的書。

這樣,經過循序漸進的閱讀方式培訓,既增加了孩子的詞彙量,也積累了很多知識,為孩子將來閱讀理解和寫作文,以及其他的書面表達能力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另外,在閱讀時,可以要求孩子,晨間讀詩,大聲地有感情地讀;在睡前讀故事,輕聲,或者默讀;拿筆讀書,邊讀邊做記號,再到快速閱讀。



四、 用錄音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我們可以給孩子反覆播放故事錄音帶,既節省時間又學會了不少新詞彙,既增強了記憶力,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每次給孩子聽完故事後,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複述故事,讓孩子做故事接龍、續尾遊戲,再鼓勵孩子自己講故事、編故事,讓孩子多開口,想什麼說什麼,學會把內心感受和看法表達出來。



五、 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學習說話

我們要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多觀察事物,多動腦子。

這樣可以擴大孩子的眼界,增長知識,讓說話有內容,在孩子觀察時,要引導孩子看清楚對象,同時用語言表達清楚。

我們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在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教給孩子一些新鮮的詞彙。

比如在描述天氣很好時,可以教她用「陽光明媚、陽光燦爛」等詞語來表達,在描述顏色多樣時,可以教她用「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等詞語來表述。

同時還可以教孩子正確的發音,給孩子提一些問題,讓孩子來回答。

在郊外遊玩時,問孩子天上飛的動物有哪些,地上爬的動物有哪些,水裡遊的動物有什麼,等等。讓孩子通過觀察大自然中活生生的東西直接把它們說出來。


六、家長要留心觀察孩子的語言發育過程和能力是否符合正常水平,如果有問題,要早發現,早幹預,早訓練


一般情況下,正常孩子1歲左右開始說話,會喊「爸爸、媽媽」。

家長對孩子要細心觀察,如果發現孩子過了該說話的年齡還是不說話,排除個體差異,比如孩子說話有早有晚,男孩子比女孩子說話晚等自然現象以外,如果孩子到了2歲半、3歲以後,仍然不說話,或者發音很少,即使說話,也只會說單個的字,並且說不清楚的時候,家長就要引起警惕了。

當發現孩子有問題時,家長一定不要猶豫和拖延,一定要帶孩子儘早去正規的,最好是權威的大醫院去進行必要的檢查和專業評估,結合孩子的其他表現,來綜合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

一旦確診,家長就要儘早對孩子的語言能力進行幹預,積極開展科學的康復訓練,以求改善和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抓住孩子0-2歲半語言發展的敏感期,掌握科學方法,教孩子學說話,發展好孩子的語言能力,發現問題,及時檢查、評估、幹預和訓練,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孩子語言能力得以正常發展和提升的必要條件,更是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能夠正常學習和生活的最重要的基礎。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悠一格」!共同探討育兒路上的感悟和心得!

相關焦點

  • 抓住孩子學說話關鍵期,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開啟孩子社交之門
    語言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本能。語言表達能力是培養孩子與父母和外界交流能力的重要基礎。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智力發展水平高,理解能力強,社交能力發展好。通過觀察和研究表明:語言發育良好,吐字清晰,語言表達流暢、敏捷、準確,是兒童敏銳思維能力的表現。
  • 孩子表達能力差?抓住寶寶「語言爆發期」,培養能說會道的孩子
    旁邊聽的媽媽們都驚呆了,這孩子的詞彙量也太豐富了吧,父母是怎樣培養的啊?孩子媽媽笑笑道:「這些都是繪本上的詞,孩子聽多了,也就記住了。」接受過語言訓練和沒經過語言訓練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確存在明顯的差異。2)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可能是輸在了這幾個關鍵期
    語言能力是人類的天賦潛能,語言是人類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類智慧的一種表現。瑪莉亞·蒙特梭利認為,語言是兒童獲得的最早能力之一,且將成為兒童在他未來的進步與發展中影響最大的助力。如果孩子在語言發育最關鍵的時期錯失發展機會,則影響一生的言語表達功能。
  • 怎樣培養「會」說話的孩子?表達能力好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孩子「會說話」,是一種優勢,因為他掌握了能跟大人溝通的語言能力,他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資源來解決問題。 會說話的孩子,更自信。因為總是得到對方好的反饋或表揚,孩子更容易培養出領導力和更廣的知識面。 1 怎麼培養表達能力好的孩子?
  • 想讓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好,在0-6歲關鍵期抓住這三點,事半功倍
    、醫學作者安妮·巴克,在《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一書中明確指出:在新生兒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開始對他們說話,而且一直到學齡前都要與孩子一起歡笑、進行簡單的對話、一起閱讀以及遊戲,這樣才能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愛說話會表達善溝通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說會道,善於溝通,一個會說話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更受歡迎,為人父母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跟先天的遺傳因素有關,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更大,家有二胎的父母應該很有感觸,往往老二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比老大的更強一些!
  • 在家能說會道,出門就秒慫:抓住語言敏感期,培養孩子的演講能力
    只是我們常常強調演講的技能訓練,強調灌輸式教學,強調聽話,忽視了孩子的想法,從而沒有及時地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沒有重視孩子的演講能力,讓他們在陌生的環境中羞於表達。、膽小、孤僻,而是我們父母沒有及時地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讓他們可以抓住表達自我的機會,刻意練習演講能力,從而在公眾場合有底氣和自信去表達自我。
  • 怎樣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家庭教育是多方面的,家長們對孩子一般注重識字教育而語言能力的培養卻沒有引起應有的注意。抓住這個時期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因為口語能力是孩子發展智力,發展書面表達能力和理解知識能力的前提。有一個良好的表達能力將受益終生。那麼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呢?首先是鼓勵孩子把話說完整。
  • 別人的小孩說話得體,你的孩子也可以!如何培養自家孩子語言能力
    人的語言關係到他的一生,人的語言敏感期從出生開始,孩子從一個無聲的世界來到一個語言豐富的世界,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幫助孩子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同時,孩子語言能力的提高也是孩子成長的證明。,所以培養幼兒語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如何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父母要抓住2-8歲關鍵期,助孩子成長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且合理地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概括推理,然後採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簡單來說,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是智力的核心因素之一。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重視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那如何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先看一下孩子邏輯思維的發育過程。一般情況下,孩子在2歲以前的動作,基本是雜亂無章的,他們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其中沒有邏輯可言。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學會這4招,提高表達能力,讓孩子愛上說話
    孩子會說話的是成長的裡程碑,從孩子的說出第一聲「爸爸」或者「媽媽」,就說明這孩子已經可以學會說話,學習語言表達的能力。哪怕以後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了改善,但是孩子孤僻的性格已經形成的了,這樣的局面就很難挽回。但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差,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有這樣情況?什麼原因能導致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1.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或黃金期,將有助於科學認識兒童閱讀的不同階段,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音樂才能發展的關鍵期(3-5歲):如果要培養孩子的音樂智能,一定不要錯過3~5歲的音樂智能關鍵期,可以讓孩子多聽聽古今中外名曲,多參加音樂活動。4、語言關鍵期(3~6歲):這個時候是孩子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父母要經常跟孩子說話、講故事、提問,鼓勵孩子多說,促進孩子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 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語言表達能力必須掌握的三個原則
    今天跟大家分享《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一書中關於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三個原則:簡單、忽略、有趣。 『簡單』 語言能力的培養是最講究氛圍、環境的。
  • 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請抓住0-6歲關鍵期
    0—6歲是孩子語言的最佳敏感期,是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最重要時期。有人說,語言能力主要是遺傳。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就拿我自己的孩子來說,我和孩子爸爸都屬於說話比較木訥的,平時話不多,不善於表達。但女兒語言表達方面,比我們強多了。
  • 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孩子學不好英語都難
    大概在凱琳1歲多一點的時候,我去看望她,她嘴裡不停地說著:「為什麼,為什麼,OK……」凱琳的嘴裡開始會冒出很多單詞,有些是中文,有些是英文,在她眼裡並沒有好幾種語言之分,都是一樣的。紐西蘭特伯雷大學溝通障礙系教授瑪格麗特麥克萊根和語言治療師且醫學作者安妮巴克在《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中說過:在孩子0-6歲的時間力,從說話,閱讀,遊戲這三方面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孩子語言能力的奠基。
  • 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
    家中正好有個3歲寶寶,正處於語言發展期,所以對《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這本書非常的期待,書到了之後,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書中將孩子的語言關鍵期分了3個階段0-1歲第一階段、1-3歲第二階段、3-6歲第三階段,針對這三個不同階段的孩子,家長需要在語言培養和語言交流中,有不同溝通要點和培養側重點,但是,我發現,有一點在孩子出生前到孩子成長過程中,本書一直強調——陪伴孩子閱讀。閱讀真的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嗎?那麼就讓我們按年齡分階段來跟隨作者進入孩子的語言發展階段。
  • 如何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父母要抓住2-8歲關鍵期,助孩子成長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且合理地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概括推理,然後採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簡單來說,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是智力的核心因素之一。所以說,父母要抓住2-8歲關鍵期,助孩子成長。
  • 寶寶總是不願開口說話?抓住孩子語言爆發期,培養一個「小話癆」
    二、孩子語言爆發期需要經歷的三個重要階段語言爆發期就是孩子在一定的年齡和時間內擁有的一定的語言學習能力,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學習就已經開始了。2歲左右的寶寶處於語言爆發期,通常2歲左右的寶寶可以說出整句的話,並且能夠很好的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 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核心提示:為促進孩子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家長應抓住其發展的關鍵期,採取措施,多讓孩子接受豐富的語言刺激,滿足他們表達的願望,不失時機地對孩子的口頭語言進行培養與訓練。    孫女士問:我兒子兩歲半了,語言發展較慢,才只能說兩三個字的詞,如:給我、媽媽抱,有很多複雜的還不會說,如:曬太陽、洗衣服等,不會說一句完整的句子,其它方面都正常,意思也能理解。怎樣對他進行教育和訓練呢?
  • 孩子都是語言天才,激發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要埋沒了孩子
    寶寶從出生起,大人就要多跟他講話,形成一種語言環境,1歲以內是寶寶的語言發育準備期。1歲以後,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寶寶說話,在做每動作時都結合語言,更利於寶寶語表達能力的提高。比如,抱寶寶去睡覺時,對寶寶說:「現在要睡覺了。」這個過程是教會孩子理解動作,最終內化成語言表達出來的重要方式。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刺激寶寶講話。比如,寶寶指著橘子,表達出了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