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美元,何人可擋?」周四(11月17日),近期表現強勢的美元繼續延續著其勢如破竹的上升行情。受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國會的證詞親承加息或很快到來影響,再加上當天公布的美國CPI、初請以及新屋開工數據均表現靚麗,美元指數一路北上進一步攻克了「101高地」,周五(11月18日)亞市早盤最新已刷新近14年高點101.28。
自11月8日川普勝選以來,美元指數已上漲了3.1%。由於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市場對川普「財政戰車」有較高的期望,推動美元指數走高。有觀點認為,川普身上有美國前總統裡根(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之一)的影子,美元的「光輝之路」可能才開始,因為川普宣稱推行減稅、大規模財政刺激等經濟政策與裡根時期類似。
值得一提的是,在隔夜美聯儲主席明確表露加息漸近後,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合約顯示美聯儲12月加息概率達到96%。持續攀升的加息預期,或許將預示著在美聯儲12月貨幣政策會議前,強勢美元都將繼續成為外匯市場的一道主旋律!
耶倫認為「相對很快」就會加息,計劃任職至屆滿
美聯儲主席耶倫周四表示,隨著經濟繼續走強,美聯儲正接近加息;並暗示她打算繼續擔任主席,直到她的任期在2018年1月結束。耶倫周四在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的證詞演說中表示,如果經濟數據提供聯儲目標取得持續進展的進一步證據,則加息一次「可能相對很快就成為合適之舉。」
耶倫重申了美聯儲官員的預期,即未來加息將是「漸進的」。最近債券價格下跌,股市上漲,因投資者預期當選總統唐納·川普的減稅及增加基建國防開支的提議將導致更快的通貨膨脹和更強勁的經濟增長。
除非發生重大負面衝擊,耶倫的言論將有助於增強市場對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在12月13-14日加息的預期。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合約暗示的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已經超過95%。
在被議員問及總統選舉對美聯儲政策的影響時,耶倫表示,經濟依然在朝著央行的目標進展,財政政策的成本和好處應該由國會和政府來權衡。
她並表示,她計劃在美聯儲主席的崗位上任職到屆滿,從而使得外界對川普當選可能導致她辭職的揣測畫上句號。她表示,「我的任職是得到參議院批准的,這個四年任期將在2018年1月底結束,我全心全意希望任職屆滿。」
需要重點留意的是,此次耶倫還對等待太久再加息的風險發出了警告。耶倫表示,「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的問題上推延太久,將可能最終不得不採取相對猛烈的緊縮政策來防止經濟顯著過衝委員會的兩個長期政策目標,此外,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目前的水平時間過長,也可能鼓勵過度冒險,並最終削弱金融穩定。」
不過,她認為這種危險很快來臨的可能性很低,因為目前的政策只是「適度寬鬆」。她表示,「就近期而言,行動落後現實的風險似乎有限。」
耶倫還指出,本月早些時候決定不提高利率,並不是反映了對經濟信心的缺乏。她表示,「我預計未來幾年,經濟將繼續以溫和的速度增長,足以促使勞動力市場狀況進一步加強,而通貨膨脹將向委員會2%的目標回歸,此外,全球經濟增長應走強,受到海外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持。」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教授、前美聯儲經濟學家喬納森·賴特表示,「12月加息可謂是板上釘釘,除非未來的就業數據或金融市場出現顯著的意外,但是,收緊的步伐可能繼續極其緩慢,因為聯邦基金利率屆時距離FOMC估計的中性利率只有不到一個百分點了。」
美元指數強勢攻克「101高地」,經濟數據優異表現強化加息預期!
外匯市場上,美元指數周四繼續13年半高位,並且在一路上破百關後進一步攻克了101高地,因耶倫講話後美國12月升息的確定性增加,且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穩固增長,債市恢復跌勢。
隔夜美國經濟數據的表現可謂完全迎合了耶倫關於升息將近的觀點。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新屋開工達到九年高位,一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則跌至43年低位。此外,美國消費物價10月錄得六個月來最大漲幅,受汽油與房租上升提振。
美國勞工部發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月上揚0.4%,9月為上升0.3%。10月CPI較上年同期上揚1.6%,為2014年10月以來最大漲幅;9月為增長1.5%。由於醫保成本在近期大漲後放緩,使得10月基礎通脹持續減緩。但在租金上揚的情況下,這股趨勢不太可能持續下去。10月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攀升0.1%,與上月升幅一致。10月核心CPI年增率則自上月的2.2%降至2.1%。
目前,美聯儲所設定的通脹目標為2%,衡量通脹的指標已位於了1.7%。而勞工部在另一份報告中則稱,11月12日止當周經季節調整後的初請失業金人數減少1.9萬至23.5萬人,為1973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是初請失業金人數連續第89周處於30萬大關下方,持續時間為1970年以來最長,當時的就業市場規模要小得多。30萬是反映就業市場狀況強勁與否的分水嶺。
路透社指出,通脹率上升、零售銷售強勁、樓市及製造業改善,加上就業市場正在接近充分就業,這些或可完全滿足美聯儲在12月13-14日政策會議上加息的條件。
Western Union Business Solutions資深市場分析師Joe Manimbo稱,「美元得益於聯儲預期和經濟,看似他們的步調是一致的。」隨著近期美元的大幅上漲,美元指數已完全抹去了今年前三個季度的跌幅,年漲幅也已超過2%。
財富管理公司Libertas Wealth Management Group總裁Adam Koos表示:「雖然美元匯率在過去幾個月時間裡一直都在上漲,但在突破了一個多年來的上限以後,這種貨幣可能又被注入了一劑『腎上腺素』。黃金市場未來仍舊可能面臨很大波動,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美聯儲可能加息和美元繼續走強。美元匯率有一半的可能性將繼續上漲。」
川普「財政戰車」威力初顯,美元會否重演30年前歷史?
從基本面看,當前這輪最新美元升勢與川普的勝選無疑脫不了干係。而從美元指數的長期歷史圖形看,目前一些業內人士正猜測美元可能重演30年前的歷史。
下圖是上世紀70年代至今美元三次歷史大波動的背景:
由此可看出,放在歷史的大背景下,美元指數的此輪上漲仍然是十分溫和的,尤其是相較於1978-1985年和1995.07-2002.02的兩輪升值周期。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川普身上有美國前總統裡根(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之一)的影子,美元的「光輝之路」顯然才開始。
川普宣稱推行減稅、大規模財政刺激等經濟政策與裡根時期類似。198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以及當時的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為控制通貨膨脹推出了一系列的強效政策——削減稅收、增加政府開支、上調利率。這些政策直接推動了美元的上漲。
而如今,不僅是「川普新政」形似裡根,美聯儲也和當時一樣到了加息關口!
英國《金融時報》本周刊文稱,急於尋找「下一筆大交易」的外匯投資者尤其樂於見到重大趨勢的出現。苦等了一年之後,投資者們似乎終於等來了這一趨勢,但卻是他們做夢也沒想到的情況,川普成為了美國的候任總統。
不少外匯分析師就此作出大膽猜測,美元將會升值,而且是大幅升值。畢竟1980年代的裡根政策推動美元上漲了45%。
德意志銀行指出,美元有望走出類似裡根執政期1983-84年時的行情。該行稱,如果標普指數在1991年6月低位獲得支撐,這將是個關鍵信號,即需要重新關注大規模財政刺激,以及類似裡根執政期1983-84年時的市場波動,當時美元兌新興市場貨幣和發達國家貨幣走強。
當然,川普與裡根也有相異之處。不過,野村證券G10外匯研究全球主管Bilal Hafeez道,儘管裡根時代與現下的情況不完全一致(裡根是為了應對1970年代的高通脹,如今美國則面臨低通脹),但是在日本、歐洲加碼寬鬆的背景之下,美國有望推出更多財政政策,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推動利率上升,這無疑是於美元有利的。Hafeez稱:「我的意見是,美元將在所有這些因素的推動之下走強。」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佚名
來源:和訊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