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社會」,經歷的人情世故,直到畢業後才弄明白

2020-09-18 教育小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社會」,經歷的人情世故,直到畢業後才弄明白。

大學是一座高等學府,同樣也是一個「小型社會」。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後,對很多事情都充滿著未知與好奇心。極大多數學生在進入大學後,還不能很好的把握事情或人之間的度。從而很多大學期間經歷的這些人情世故,直到畢業後才弄明白原來是這麼回事。

一、領取助學金的不一定都是貧困學生

大學期間,是有貧困助學金補助的。有一些學生其實對貧困助學金還有一絲牴觸,因為大學期間他就覺得他如果有貧困助學金的話,就代表他家沒錢,或者是一些其他情況。其實這種情況是錯誤的,助學金是對貧困大學生的一種資助,不存在一些其他學生的貧困歧視問題。

當然,在大學期間,領取助學金的不一定都是貧困學生。在一定意義上,只要有貧困三級證明就會有你的貧困助學金。而貧困三級證明最難開的就是村級證明,也就是你們的村長給開的證明。很多情況下,一些家庭條件很好的學生,也能夠辦到這些證明。而貧困三級證明就在錄取通知書裡,所夾帶的家庭情況調查表上所完成的。所以說,在大學,如果貧窮,一定要去爭取貧困助學金。

二、和自己班裡的人談戀愛一般沒結果

大學期間,尤其是大一的學生,正是學生之間建立感情的時候。大學期間談戀愛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畢竟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但是一定要注意,最好不要和班級裡的人談戀愛,很難有結果的。班級裡的人,一天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很多事情,雙方都沒有一定的私人空間。在一起相處久了,很容易產生矛盾。戀愛期間,距離產生美總是不會錯的。

三、出去吃飯AA制不要省去最後的零頭

大學校園周邊的環境向來都是不錯的,我們在大學期間也有很多時候都是去外面聚餐。在這裡一定要注意的是,去外面聚餐,最後AA制的時候,往往都是先讓一個人付帳,最後再每個人分攤。這時候給別人發紅包的時候一定不要省去最後的零頭。

比如說AA制一個人需要付35.4元,你不要自己覺得最後的零頭4毛錢很少就不給人家了。這樣的做法特別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所以說,出去聚餐最後AA的時候,要不按照原價給,要不多給來個整數,一定不要少給。

四、做事情不要太老實

大學期間,你肯定會遇到很多的事情。在這裡建議大家做事情的時候,不要太老實。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比如大學學生會。對於很多人來說,學生會就是人情世故最複雜的地方,但是大學學生會也是在你進入社會前最能夠鍛鍊你的地方。尤其是在老師的辦公室,老師交代你幹什麼事情的時候,你不要總是在那裡坐著。

看到老師的被子裡沒水了,你去倒杯水。水太燙的話,和老師說一下,等會再喝。看到地面很髒,那就起來打掃一下。做到這些後,老師最起碼對你有一個好印象。當你只有經歷過這些人情世故的時候,畢業後才能夠弄明白原來實際生活也是這樣。

五、大學陪你時間最長的不是室友朋友

大學期間,很多事情都會令你難以捉摸。不管是室友也好,朋友也罷。他們對你的想法有時候只是嗤之以鼻,而陪伴你最多的是手機和遊戲。特別是遊戲,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它相當於大學期間唯一能夠令自己開心的東西。很多學生其實都很不想待在自己的宿舍,因為有些室友之間很容易產生隔閡。

大學真的就是一個「小型社會」。在校期間,經歷過我們多多少少都能經歷一些人情世故,其中我們所遇到的一些事情,真的只有我們畢業後才弄明白。比如說,有時候自己充大頭請客,殊不知未來都是各奔東西。有時候自己討厭辦公室的奉承,但是畢業後我們才知道原來早晚都要經歷。

「如果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小欣會及時回復。如果喜歡小欣的文章,可以點一個「關注」哦!小欣會不斷持續發文,為您提供優質信息。」

(註: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今日話題

大學期間,你覺得舍友怎麼樣?

相關焦點

  • 大學裡有絕對的公平嗎?其實也不過是人情世故,小型社會。
    高中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是青春陽光的,積極向上,想去一個美好的地方,這個地方便是我們心心念念的大學生活,確實大學生活其實挺好的,沒有了天天考試的壓力,所以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但是呢,大學就有完美公正的生活嗎?其實也不儘是如此,大學也堪比一個小型社會,這是我們開學老師教給我們的第一件事。
  • 大學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城內的人想走出去,城外的人想跑進來
    大學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城內的人想走出去,城外的人想跑進來。如果把人生分為三個階段,可以大致分為高考、大學以及社會。高考是每一名學子為夢想奮鬥的地方,可以說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就是為了能在高考一舉成名。大學就像一個「中樞」,它能讓人更加凝實,也能讓人變得頹廢。而社會,實際上是我們走向人生的最後一個驛站。如果把大學單獨拿出來講述,我們通常這樣來做比喻。大學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城內的人想走出去,城外的人想跑出來。
  • 大學四年,一定要結交這幾種朋友,畢業後就知道他們的重要性了!
    即將到來的2019年高考,勢必又是一場競爭激烈的淘汰賽,高考成功進入大學校園,高考失敗再謀出路。當我們高考成功進入大學後,面對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和全新的生活環境時,朋友成為了我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成活四年最為重要的情感宣洩,成為了我們大學四年歡樂時光的源泉。
  • 上大學後才知道的事情,校園處處「潛規則」,經歷過才更令人無奈
    上大學後才知道的事情,校園處處「潛規則」,經歷過才更令人無奈。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社會」,作為大學新生剛剛進入校園,一定不要有太多的好奇心。大學校園裡的事情很豐富,尤其是新生剛剛開學,面對很多事情都容易衝動。雖然臨近開學前,家裡的父母也是千叮嚀萬囑咐。但是很多事情,只有我們上過大學後,才能夠知道。
  • 畢業踏入社會後,才發現大學的食堂是多麼豐富、實惠、好吃!
    以前讀大學的的時候,除了寒暑假會回家,其他時間基本都獻給了學校。還記得當初我媽山長水迢幫我搬行李安排住宿時,午間抄了個近路,偶然在飯堂隨意吃了個紅燒牛肉之後,大讚其色香俱全,覺得比飯堂阿姨的廚藝比我媽做的好的多。直到畢業後回到家,再吃到我媽親手炒的那些家常菜,激動的淚水譁啦啦往下掉,那種家的味道,卡在喉嚨裡說不出來。
  • 進入大學,更像來到一個小型社會,圈子不同,不必硬融!
    八月份一過,就意味著又將有一批又一批的大一新生滿懷激情步入大學校園,經歷過大學生活的人都應該知道,大學校園其實就像是一個大熔爐,裡面的人千姿百態,各不相同,在裡面攪和四年,有的人出來的時候孑然一身,而有的人出來則會滿載而歸。大學生活不同於中學,沒有捆綁式的約束,更多的是自由。
  • 有什麼人情世故是你上了大學才懂的?室友不一定是朋友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五湖四海的學生們聚集到一起,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出現。大學之前只需要好好學習就行了,但是到了大學,不僅是學習,各種人際交往、人情世故的事情都應該學會處理了。有什麼人情世故是你上了大學才懂的?
  • 為啥大學專科3年畢業,本科卻4年才行?導員解釋後都是眼淚
    文/教育橋相比大學的專科本科之分,最讓人不解的就是學習的年限設置,為啥專科3年就可以畢業,而本科卻要4年才行,帶著你們的疑問,來聊一聊今天的話題:專本科的畢業年限為啥相差一年之久。,說是小社會其實不如說是一個「企業」,從董事會的學校領導,到總經理的學生會,到財務總監的團委會,一層一層的排下來。
  • 人情世故的核心,就是要懂得,察言觀色啊
    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只能靠自己到了社會上,慢慢再去摸索。所以啊,從起點開始,差距就拉開了。如果你還想改變下現狀,就不要總是當個憤青,好好研究下人情世故。畢竟,人搞定了,事就成了!2、說話的藝術。他們就是不明白,事情做錯了,還有彌補的機會。但話說錯一次,得罪了別人,會被記一輩子。說話,不僅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還能直觀的表現出他的智慧。李舟上中學時,有個同學長得胖了點,被另外一個嘲笑跟豬一樣。
  • 大學畢業十年後,我才明白「高考,是人生的起點,但絕不是終點」
    今年,因為疫情,延遲了一個月。莘莘學子們,今日終於在寒窗苦讀十幾載後,走入戰場,一絕天下。13年前的我,如同你們一樣,懷著忐忑、期待的心情奔赴戰場。我忐忑考了我不會的,我期待終於迎來了期待已久的、眾望所歸似的日子。
  • 大學錄取通知書由EMS承運,為何不用其他快遞?直到今天才明白
    文/小語談教育中國的高考制度可以追溯到隋朝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科舉制度。在歷史上,當考生考完試後,就會回家等著放榜,結果就是還需要等待很久才知道自己有沒有考上,因為消息從傳達到當地實在是太慢了。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在發出去後,沒幾天學生們就可以收到了。
  • 大學錄取通知書由EMS承運,為什麼不用其他快遞?直到今天才明白
    文/小西教育說中國的高考制度可以追溯到隋朝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科舉制度。在歷史上,當考生考完試後,就會回家等著放榜,結果就是還需要等待很久才知道自己有沒有考上,因為消息從傳達到當地實在是太慢了。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在發出去後,沒幾天學生們就可以收到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高中還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統一都是由郵政的EMS快遞的,有的人平時買快遞都嫌棄郵政慢,那麼為什麼錄取通知書要由EMS承運,而不是選擇像順豐那樣快的其他快遞呢?快遞員說了實情後,直到今天才明白了。
  • 上大學後,這3件事情儘量別做!學長:直到快畢業了,才醒悟
    上大學後,這3件事情儘量別做!學長:直到快畢業了,才醒悟幾乎每個人在上大學之前,心中都有了一個大規劃,比如:大學四年我要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校園愛情、大學四年我要多拿獎學金等等,而這些「雄心壯志」,往往在我們真正踏入大學校園後,慢慢的消失殆盡了。很多臨近畢業的學長學姐們,會幡然醒悟,覺得自己大學裡做的這3件事,讓人心生後悔。
  • 大學畢業才明白的道理,早點知道該多好
    三.關於大學生兼職四.大學生人際交往建議五.大學生必考證書六.畢業後才明白的道理,早點知道該多好2.計算機二級證書在大學不要只知道用電腦打遊戲,出來社會很多工作方面的事情需要用到軟體製作,建議大家都去考一個。3.英語四六級女孩子在大學學好英語,出來工作會很吃香噢,這個證書越早考越好。
  • 畢業後,年少無知的我第一次踏入社會
    當看到飛蛾勇敢撲火的那一剎那,我徹底明白了,每個生命都有自己夢想,我們人類也一樣,我們也有自己夢想。畢業後,年少無知的我第一次踏入社會,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時在茶葉公司做銷售,當時覺得這份工作很投緣,我歷盡所能努力的做這份工作,一個月時間我被辭退了,理由是公司不適合我,我也不適合公司,社會就是這樣悲涼,被辭退後,我沒有被打擊到,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大不了從頭來過,這也是人生成長的一部分。
  • 高學歷家庭就是不一樣,能教出黃聖依這麼懂人情世故的孩子
    在《媽媽是超人3》節目中,黃聖依媽媽不僅展示了她一口流利的英語,還介紹說:「我父親畢業於清華大學,叔叔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嬸嬸和媽媽是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這樣一個高學歷,知識分子家庭,難怪能教出黃聖依這麼一個既通人情世故,又懂禮貌的孩子。
  • 大學畢業後,我成了「社會孤兒」
    直到今天我儘管手握大學本科雙證,但好像也沒辦法找到工作。有時候我在想像我這樣失敗的人活在世上只會為地球母親增添垃圾,沒有任何作用活著幹什麼呢?又有時會懷疑自己當初為什麼要來上大學,如果沒有上大學的話,工作什麼的或許是不愁的吧,像父母一樣,打工掙錢,結婚生子。每當我這樣子胡思亂想的時候,我總會問自己:「你覺得你上了大學有什麼變化嗎?」
  • 原來大學掛科的後果這麼嚴重,我直到畢業才知道,大一新生要警惕
    ,進入大學之後,他便開始被大學裡面繁華的世界所折獲了,每天都在寢室裡打遊戲,要不就是外出和同學網吧包宿,經常夜不歸宿,大學裡面掛了無數次科,直到後來被學校勸退了。大學掛科的後果很嚴重,別等畢業才知道1. 影響畢業很多學生都以為掛科也沒有什麼嚴重的後果,掛科就補考唄,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 詩詞裡的人情世故(下)
    在這一生的經歷中,或精彩、或平凡,或快樂、或悲傷,存在無數變數。因為每個人的人生是不同的,所經歷的人事便也不同,故而人情冷暖自知,一切的世態炎涼盡在不言中。那些藏在詩詞裡的人情世故,是古人參透世事後的感悟,古今亦相通。
  •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真正放下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拿不起,放不下。誰都知道,放下一個人不容易,但是有時候,你不得不放棄。人生的路還很長,尤其是感情的事,一切隨緣,不能放棄整片森林,吊死在一棵樹上。禪師讓他雙手捧著一個茶杯,禪師然後拿起茶壺往裡面倒熱水,一直倒,直到茶杯的水溢出來。那個人被燙得受不了,馬上鬆開手把茶杯放下了。禪師說:「這個世上,沒有什麼人或事是放不下的,傷了,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很多時候,放不下,是因為我們心中還抱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