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城內的人想走出去,城外的人想跑進來

2020-12-23 小欣校園生活

大學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城內的人想走出去,城外的人想跑進來。

如果把人生分為三個階段,可以大致分為高考、大學以及社會。高考是每一名學子為夢想奮鬥的地方,可以說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就是為了能在高考一舉成名。大學就像一個「中樞」,它能讓人更加凝實,也能讓人變得頹廢。而社會,實際上是我們走向人生的最後一個驛站。

如果把大學單獨拿出來講述,我們通常這樣來做比喻。大學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城內的人想走出去,城外的人想跑出來。

一、大學就像一個「小型社會」

相信我們在網上總會看到這樣一句話,大學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其實,只要經歷過大學階段的人,一般內心都會有這樣的感慨。比如說,大學的宿舍關係;比如說,大學的人際交往;再比如說,大學的學生組織等等。其中的很多事情,相信哪怕是再為普通的一名學生都能感受得到。沒錯,我們不能否認大學的確是很多學子的「朝聖之地」。但是,還有一句話在這裡說得很明白,「有人的地方,自然也會有江湖」。

二、城內的人想走出去,城外的人想跑進來

突然想起錢鍾書先生的一句話,「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如果把這句話的意境稍微變化一下,放到大學在校生以及畢業生的身上再好不過了。對於大學在校生來說,很多學生進入大學一兩年後,面對學校的環境、人心或者其他。大多數心裡都想著,希望能夠早些畢業,好能夠一展自己的宏圖。

對於畢業生來說,他們在畢業的一兩年期間。大概率的會不斷碰壁,甚至磨滅他們在學校時的凌雲之志。而很多時候,他們越是經歷社會的打磨,心裡越是想念往昔的校園風光。大學對於他們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種奢念。甚至,當他們的下一代來臨時,他們就已經把這種念想寄託到了孩子身上。對此,這正是應允了那一句,「城內的人想走出去,城外的人想跑進來」。

三、一點感想

雖然大學時光短促,但是身為大學生的你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幾年的大學時光。它不僅僅是人生中不可複製的過程,更是在你畢業後的寶貴經歷。儘量使自己在大學期間學的一項技能,儘量使自己在大學期間多多讀書。尤其是面對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證等大學證書,一定要儘量去考取。不論含金量如何,那都是你在畢業後的依靠之一。

大學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城內的人想走出去,城外的人想跑進來。雖然很多學生在某一瞬間,都會有這樣一種感想。但是不論我們此刻是學生也好,進入社會也罷,都一定要把握住現有的機會。不要過於迷戀過往,當下才是最為珍貴的。

(註: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如果有什麼問題需要幫助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小欣會及時回復。如果喜歡小欣的文章,可以點一個「關注」哦!小欣會不斷持續發文,為您提供優質信息,陪伴各位家長以及學生在教育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相關焦點

  • 讀研就像一座圍城,進來的人想出去,出去的人想進來
    ,外面的人想進來,進來的人想出去。三年期間全部時間花費在論文上,但是對你以後的工作有什麼用呢,沒有任何用處(準備讀博和當大學老師的除外)。什麼人很適合考研呢?決定以後要讀博士的人,還有是對文獻對學術非常感興趣的人,就想去鑽研的人,他們就很適合去考研。之所以當時會很想考研,是因為當時就很想去北京,但是大學呢,沒能去去得了北京,所以就想考研考去北京的學校,就是這樣一個目的。
  • 「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的不只是婚姻
    辦公室裡一陣抱怨聲,抱怨學生不聽話,抱怨家長不配合,抱怨領導不體恤……最終得出結論:自己不適合當老師,還不忘發出靈魂質問:當初為什麼要考進來?還沒正式進入體制內的代課老師聽到了也完全不會受影響,用羨慕的眼光旁觀著,仿佛抱怨也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專利品。
  • 錢鍾書:人就像兩毛的無足動物,在某些方面智慧不比動物高多少
    對於文學作品的西方理論式解讀,它們講究的是概括性,比如錢鍾書的這部《圍城》裡那句「城內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就是一種概括,我們閱讀文學作品,有些人很喜歡這樣的概括性解讀。但這並不是說這些理論是萬能的,我們通過西方的各種理論,進行一個形而上的解讀,從而完成一個概括性的歸類,看似高大上,但似乎也是有一定的缺陷,那就是真正藝術的內涵往往會被忽略。
  • 中國保存「最好的」古城,城內城外兩個世界,你知道在哪嗎
    千年史,悠悠古國,為了我的中華,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人文古蹟,其中留下的古代建築確實是文化傳承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保存完好的古城,古鎮對我們來說,都是歷史和藝術價值極高的 今天我們想談論的旅行話題和「古城」有關, 有興趣的朋友請關注
  • 進去的人想出來,出來的人又想進去——五部講述大學生活的電影
  • 寫給想當公務員的大學新鮮人
    雖然一切只是剛剛開始,但我們能夠預料到,當他們走出校園的時候,很多人會將公務員作為自己首選的職業目標。對於這種現象本身的好壞,我不想評論,我願意相信大多數人都是理性的。但是,在這千萬公務員考生中,以及百裡挑一成為公務員的幸運兒中,到底有多少人在大學階段就把公務員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呢?又有多少人想過公務員的大學該怎麼過呢?
  • 進入大學,更像來到一個小型社會,圈子不同,不必硬融!
    八月份一過,就意味著又將有一批又一批的大一新生滿懷激情步入大學校園,經歷過大學生活的人都應該知道,大學校園其實就像是一個大熔爐,裡面的人千姿百態,各不相同,在裡面攪和四年,有的人出來的時候孑然一身,而有的人出來則會滿載而歸。大學生活不同於中學,沒有捆綁式的約束,更多的是自由。
  • 語文輔導:閱讀 | 《木蘭詩》中「郭」為什麼解釋為「城外」,而不是「外城」?
    河北大學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注釋說「郭:外城」。王涵同學問《木蘭詩》中「郭」為什麼解釋為「城外」,而不是「外城」?它們的意思不是一樣的嗎?我們先來進行一個字理分析:所以,「郭」的本義是「外城」,指古時候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所謂「三裡之城,七裡之郭」,「城」指「內城」,在郭內。
  • 沭陽名師「走出去、請進來」的悖論
    對這些「沭陽名師」地方主管部門應該大開「來去自由」綠色通道,「走了歡送,回來歡迎」讓更多「沭陽名師」沒有走出去的後顧之憂。這樣做有三大好處:一個是激勵更多本土老師成為名師;二是走出去的名師能夠更廣泛的把優質教育資源介紹給縣內;三是擴大沭陽教育的知名度。每一個優秀教師走出去,就是「沭陽教育的一張名牌」,真心希望這樣的名牌越多越好,可以證明咱「沭陽教育搞的好」,他們在外面出名了也是家鄉教育的驕傲。
  • 創業,就像被人丟到沙漠去!得想辦法活著回來
    我的同班同學在補習下課後回家,才發現到家門的1小時前,家裡發生火災,瞬間雙親雙亡、兄弟重傷躺在醫院。我知道後很難過,想著如果是我的家人,我該怎麼辦?很顯然的,我的創業種子在7年前的當下,就不知不覺發芽了!念大學的這些年,我專心於校園生活中主修電腦計算機科學,這件事被封存在我的長期記憶中.但從來沒被遺忘。
  • 日本人:中國人跟世界格格不入,我們都想去中國他們卻老往外跑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收入的提高,可供支配的資金越來越多,也隨著各大旅行社的境內外業務越來越完善,使得我國的人民旅遊次數越來越多,不僅僅是國內遊,更多的人走出了亞洲,去往中東,去往歐洲,去非洲,去澳洲,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就是中國人的真實寫照。
  • 像圍城,進來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
    後來考研,也是我媽讓我考的,哦我大學讀的工科專業,其實不是我想讀的,是我媽逼我選的,我自己其實想讀金融類的,但我媽覺得讀金融類不穩定,非讓我讀電子類的。然後我就跟我媽商量,6個志願,平均分配,她3個,我3個。考研那年,我動員舍友跟我一起考,因為我是群居動物,一個人考,真的好寂寞啊,所以我想有個人陪我(大學四年單身狗),無奈沒一個想考的,我只能孤軍奮戰。
  • 那些辭職「走出去」的人,都具備什麼素質,為什麼我們不行?
    當然更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我知道做我們這行的「苦」,怕大費周章「搞」進來的人吃不了這個苦,突然撂挑子不幹了,兩邊都不討好。但是後來我了解到,招人的名額還沒報滿,遂答應跟領導提提。沒想到一提,他們竟然爽快答應了,說可以先通知他來參加筆試,屆時再擇優錄取。但是筆試的日子臨近,還沒見小孩跟我聯繫。
  • 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概了解。1
    但是這和我想做自媒體的初衷是相左的。我更希望我能利用這個平臺去傳播知識,讓大家從我的文章裡得到一些什麼,了解些什麼。而不是讓大家單純的看個熱鬧。上面這些話既是我對前幾天我作為一個新媒體工作者的工作總結,也是對我接下來要發布的所有文章的一個監督。誠然我知道要寫這樣的文章很難。除了很難擁有流量,點擊率,閱讀量。
  • 想看星星的人
    餓極,跑饅頭鋪謊稱怕饅頭,怕到跌倒。饅頭鋪的老闆不信,引他進了一間滿是饅頭的屋子。讀書人妙計得手,狼吞虎咽。隔著鎖眼老闆窺到,難過,進來客氣問道:你還怕什麼?讀書人答:還怕一杯熱茶。所以王小波說:知識分子有話從來不明說,嫌這樣不夠委婉。
  • 解讀"衡中現象":不光"請進來"還更"走出去"
    一方面是它坐落在一個連國內四線城市都算不上的地級市——河北衡水市,似乎無任何先天政治、經濟優勢和教育優質資源可言;另一方面卻又屢創奇蹟——近年來令社會咋舌甚至嘆為觀止的高考升學率,尤其是升入清華北大學生的比例之高名震全國,引得國內外研究者紛至沓來,人們把這種現象冠之為「衡中現象」。社會上包括媒體界,對此有不解、有驚嘆,有質疑,更有越來越多的來自全國的家長和學生絞盡腦汁想進來。
  • 幽默搞笑:因為真正想買東西的人擠不進來
    1、店長甲:「聽說你們商店新來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售貨員,這幾天進出商店的人猛增,營業額一定很可觀吧?」店長乙:「哪裡!這幾天的營業額減少了許多。」店長甲:「這怎麼解釋呢?」店長乙:「因為真正想買東西的人擠不進來。」
  • 事業單位的工資這麼低,為什麼很多人卻還不願意跳槽去企業?
    事業單位就像是一座圍城,城外的擠破頭想進來,城內的人卻想出去!都知道,事業單位的工資並不高,甚至在四線城市或者五線城市,每個月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那麼,事業單位的工資這麼低,為什麼很多人卻不願意跳槽去企業?因為事業單位是鐵飯碗!
  • 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我也想出去上班,娃卻沒人帶
    23歲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症,看到這條新聞替她開心。因為自己也是一位全職媽媽,一個人在家帶娃。我也想出去上班沒人帶娃,婆婆也不來幫忙。送外賣是辛苦活,剛帶寶寶去樓下逛看到外賣的箱子,我之前提過哥哥的外賣箱,特別的重,有時怕去送餐,剩下的外賣被偷,就連外賣箱一起提走,遇到沒電梯的就是要爬樓,需要相當好的體力,後來買了鎖,鎖外賣箱好很多。
  • 為什麼大學會被稱為小型社會?只因這「三件事」像極了社會
    為什麼大學會被稱為小型社會?只因這「三件事」像極了社會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一句話,大學就好比一個小型社會,很多人只是聽說過這樣的話,卻不知人們為什麼要這樣說,知情人士揭秘了這其中緣由,只因大學裡的這三件事充滿了社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