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女生,還很佛系,說難聽點就是不求上進,但也不至於好吃懶做,只能說沒啥大志向。
我讀了個普通的二本學校,普通的研究生,到目前為止畢業快三年了。我也不說學歷重不重要,就簡單的說下的我的人生吧,僅供參考。
我家三四線城市的郊區農村,家裡祖輩都沒出過讀書人,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準確來說村村裡在我之前正兒八經的本科大學生一個也沒有。所以那時候,我考大學,家裡人只覺得考個二本就行,名牌大學想想就覺得是做夢,年少無知的時候還誇下海口說要讀清華北大,越大越知道那是做夢。
在讀書這件事上,我運氣真的還可以,雖然考的都一般,但每次都掛車尾進了,所以沒留級,沒復讀,沒二戰。比如考大學的時候,我老師都擔心我考不上,因為高中物理英語學的簡直是慘不忍睹,無奈我數學很好,高中三年一直是數學課代表,班主任又是數學老師,所以班主任就跟那兩科老師打招呼,重點關照我。說真的,我那時候的學校老師真的很有師德,都沒有說送禮才關照的說法,大部分老師真的就是想好好教出一堆有出息的學生,能拉一把的都使勁拉一把。畢竟被關照的不是我一個啊,我只是因為偏科,需要拯救下。
後來考研,也是我媽讓我考的,哦我大學讀的工科專業,其實不是我想讀的,是我媽逼我選的,我自己其實想讀金融類的,但我媽覺得讀金融類不穩定,非讓我讀電子類的。然後我就跟我媽商量,6個志願,平均分配,她3個,我3個。考研那年,我動員舍友跟我一起考,因為我是群居動物,一個人考,真的好寂寞啊,所以我想有個人陪我(大學四年單身狗),無奈沒一個想考的,我只能孤軍奮戰。但我一點戰意都沒有,因為我是趕鴨子上架,我媽讓我試試,考不上就算了。
因為這樣,考研我不是很上心,考的很佛系,當時就是想著,我媽都說了,試試,考不上沒事的,而且室友都不考,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一堆人因為頂不住壓力或者其他啥的半路放棄的時候,我巍然不動,該幹啥幹啥,總之信念就是:無論咋樣我都得死在戰場上。考都沒考,就放棄,這不是我作風,怎麼也得走完流程不是。
就這樣,我又掛車尾過了考研線,調劑去了個普通考研學校。
考研讀的學校雖然不是名校,但我仍然學到了很多,真的比大學多太多了。我所說的學到很多不是指書本知識,而是其他方面的。
首先,教學上,以前普通本科學校,學校是沒有啥創收的,學校大型活動也很少,可能是因為本科學校在三四線小城市吧,導致跟國際接軌或者說跟全國性的活動太少。讀研學校,是個比較有特色的學校,常年舉辦、參加很多國際或者全國性的活動。學校工科算是不錯的,老師們也是有科研壓力的,每年都會申請很多科研項目,所以會有很多的科學實驗,到各地去。所以在讀研期間,跟著科學試驗去了西藏、北京、四川、武漢等一些地方,因為是女生太偏了地方不好安排也危險,新疆、阿里那塊兒基本都是男生去比較合適。算是享受了把公費下免費旅遊的感覺,也見識了下各地的風景。
第二,讀了研才發現,研究生博士生其實也沒多稀罕,哪怕是海歸的博士。畢竟身邊各種師兄師姐啥的,不是博士就是研究生,天天見得,你會覺得很稀罕???就是說,眼界開闊了很多,包括朋友圈,都提升了很多,基本多數都是大學生起步的,這些都算是一種人脈。而這種同學、師門之誼的人脈關係遠比你工作後結交的人脈更加牢固可靠。而且隨著師門的擴大,你的師弟師妹也是源源不斷的。這種一個導師帶的學生,哪怕你畢業了,導師帶的不管是以前的師兄師姐還是未來的師弟師妹,在一定程度上都算是一種隱性的人脈資源。是不是很神奇???
第三,工作方面。大學畢業如果我不去培訓一種軟體技術,那麼作為女生的我,可能很大程度上都不會走本專業,可能幹的是普通銷售、文員或者其他的一些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工作吧。而不是說,因為讀了研,找工作的時候,工資起步價就比本科高了很多,而且因為是工科類研究生,基本上都是技術崗,甚至很多都是進的事業單位、國企。雖然研究生已經有種爛大街的感覺,但是在考事業單位、國企上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男生在讀研上跟女生就有很大差別,畢竟我發現我好多大學男同學,現在混的也很好,但大學女同學混的好的真的沒有幾個。男生很多時候,能力強更大於學歷高。有能力的男生,如果不是事業單位,學歷問題倒是不大。但在中國,如果真的想爬的很高,學歷問題又必不可少,因為很少有高層學歷不過關的。我說的是多數情況,不要跟我說個例,說馬雲啥的。人家可能學歷不行,但沒準人家情商高,眼界廣啊。有些人可能是智商一般,但其他方面能力很突出的啊。真正的領導不是做事牛逼,而是知人善用。
就我個人而言,能讀還是可以讀一個,特別是本科大學本來就一般的,考個研感覺還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的確有好多情況是這樣的,你大學同學在你讀研的三年裡,可能已經「功成名就」了,比如家庭事業都很不錯了;或者工資好幾萬了,遠不是你讀研畢業後能達到的工資,甚至是當了領導啥的,而你還是個啥都沒有的單身狗。但我覺得,在你覺得你其他能力不是很強的情況下,只有讀書還行的時候,不如平穩心態下來,好好讀書。
不是老話說的,當我們迷茫不知道幹啥的時候,做好當下該做的就可以了。
最後,我覺得讓人考研不算毒雞湯吧。
說真的,在準備考研的那半年裡,真的是我整個大學最努力的時候,而且那段考研經歷也很值得記憶啊。可能會有很多人擔心,如果去考了,最後失敗了,浪費了時間,又耽誤了找工作什麼的。這個怎麼說呢,可能有些工作的確難得,需要很長時間準備,然後實習什麼的。所以在明確能找到一個好工作的情況下,不讀研也沒啥。但如果你評估了下自己的能力,覺得可能找的工作一般般的,不如去試試考研,萬一考上了也算是一種提升,要是沒考上,開春再找工作就是了。反正都是差不多的工作,晚找早找區別大不了多少,那為什麼不嘗試努力下呢。
關於讀書的經歷,很多時候真的只有一次機會,錯過了也就沒有了。哪怕後面去補讀,也不再是年輕時候的感覺了。
如果條件允許,且比較迷茫的人,我覺得是可以去考下的,考研在一定程度上,也考驗了你的意志力,你的抗壓能力,你的心智等等。它與高考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有機會體驗下的不錯的。
有人好奇我現在咋樣,我現在在新一線城市工作,準備定居了並且計劃2020年買個屬於自己的小房子,首付我出一半(努力存的),父母出一半,還貸自己還,爸媽說算我陪嫁了。年薪現在十幾萬吧,知乎裡不算高的,但我一個普通女生夠了,我也不是亂花錢的人,也不追求什麼高享受,高消費。工作穩定,壓力不是很大,畢竟我沒有太高的追求,覺得差不多就行了。知足常樂吧,總體我覺得我過得挺舒心,悠哉的,沒有太多的煩惱。要有的話,估計就是被我媽催婚的問題了,無奈天高皇帝遠,哈哈哈,她手沒那麼長。我告訴我媽,緣分天註定,該來就會來的,我一女生不得注孤身的。我媽一想,也對,女生嘛,再不好也有人要的,說到時候實在不行,她就直接給我定死,抓都給我抓回來結婚。無奈攤手~~~
我想說,我所謂我佛系,不是真的一點都不努力,而是說如果努力一下,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我會努力的。努力了,最後我沒有成功,我也不過分強求,不執拗,並且調整好心態,重新開始新的一條路,不會一條路走到黑。
其實我們好多人都是幸福的,我們要看到發現自己所擁有的,知足感恩現在的幸福才能開拓更多更好的。不要永遠活在羨慕別人的生活裡,可以羨慕感慨一下,但更多的是看清實際,把握好自己能得到的。一切不切實際的欲望,都只會讓我們痛苦。
以前遠大的理想、願望帶來的是激勵,是動力,但如今這浮躁的社會,更多的人被「遠大」的理想所累、所擾,成為了導致我們憂慮的負擔,不快樂的種子。
我們可以有夢想,但這夢想必須是讓我們快樂的存在。帶來的不是快樂的願望,都會被稱之為欲望。欲望帶來的更多的是痛苦,所以當你因為這個願望痛苦的時候,就要學會放手、放下。
我無法名留青史,無法兼濟別人,我能做到的僅僅是,一生致力於讓自己感到快樂幸福。
作者:希芙Sif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