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城市品牌如何煥發生機——讀《城市社會學》

2020-12-13 騰訊網

  熱點資訊▕ 知識分享▕ 專業解讀

  訂閱NewMediaLab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

  芝加哥大學創建於1891年,它是一所私人資助的、非宗派的綜合性高等教育機構。第一任校長是威廉·瑞尼·哈波,其所作的大量開創性工作,為該校奠定了注重聯繫社會實際的傳統思想和研究精神。1893年,A·W·斯莫爾在該校創建了美國第一個社會學系,後來其發展為美國中部城市社會學研究的重要陣地。

  芝加哥學派是以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係為代表的幾代學者及其城市社會研究學術思想的統稱,它也包括了對城市社會進行了開創性研究的非芝大學者,如英國的查爾斯·布希等人。這個學派興盛於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它開創了城市社會學研究之先河,造就和培養了一大批名聞遐邇的社會學家,其中包括斯莫爾、米德、託馬斯、帕克、伯吉斯、麥肯齊、法裡斯、奧格本和沃斯,在城市科學的學科發展史上起了一個承前啟後的作用,對其後相關學科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如果說斯莫爾、米德和託馬斯是芝加哥學派的第一代學人的話,那麼在芝加哥學派後來的發展中最重要的人,大概要屬羅伯特·帕克(Robert Ezra Park,1864 -1944)。費孝通先生是中國社會學、人類學的鼻祖,他在晚年回憶及「 補課 」中重點介紹了帕克。費孝通先生認為帕克是他從事社會學的領路人。今天介紹的經典著作便是來自帕克的《城市社會學》。

  城市是什麼?

  城市是人類聚落的一種形式。與鄉村相比,它是一種更高級的聚落形式。城市的形成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城市人口只佔總人口的一小部分。然而自工業革命以來,城市在世界範圍內快速發展。在最近一兩百年中,全球總人口中越來越多的人離開鄉村進入城市。2010年,全世界已有51.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聯合國預測,到202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將達到56.0%。亞洲是世界上人口較稠密的地區,城市化水平也將達到50.5%。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繼發達國家城市化之後,世界城市化的主流正在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尤其是南美洲、亞洲和非洲的城市化進程正在加速。因此,關注城市社會的科學研究將越來越成為科學家和政治家的重要課題。

  帕克認為社會學是一種研究人類行為的自然科學。他在社會學研究上有兩大興趣,即種族和城市。在種族研究中,他提出了表示個人間、團體間的密切程度的「社會距離」概念,並探討「種族偏見」與「種族衝突」的關係。他認為,美國社會較其他社會種族偏見小但衝突大。這是因為美國社會開放、進步,黑人不滿意、不順從傳統的不平等秩序。帕克從新聞媒介、商業活動、行政管理三個方面為城市下定義,認為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方式。他對城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鄰裡關係、職業三個方面。他根據社會成員行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會發展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競爭、衝突、調節、同化。帕克對社會學的貢獻還突出地表現在對社會學人才的培養方面,如E.W.伯吉斯、L.沃思等著名社會學家都曾是他的學生。

  城市由哪些元素構成?

  在書中,學者們並沒有討論城市的學術定義,或者詳細界定城市的範圍與界限,而是跳出了城市是地理學和生態學上的一個單位的局限,從社會心理學展開討論。在帕克看來,城市不僅僅是街道、路燈、建築物等物理元素的集合,或是醫院、法庭、學校、警察和各種社會民政單位的簡單聚集。而是一種社會心理狀態,一種社會心理認同。總結來說,芝加哥學派的學者們認為,城市並不是死板的社會體系、或現成的規章制度,而個人只能使自身行為與之相適應。個體通過交往等互動行為構成他們自己,城市社會生活因此而產生和存在。

  這樣來看,城市品牌的主體也不是僅是地理區域上的物理空間集合。其呈現的載體不僅是文字、圖片,或視頻中所展現的城市形象,也不單是城市地標、大廈天際線等,而是從社會文化與社會主體心理出發所形成的城市氣質。

  比如北京就是政治之都、上海是商業金融中心,成都則是典型的休閒美食城市。但是有的城市標籤較多,沒有清晰的自我認知與聚焦,導致城市品牌模糊和混亂。西安就是一個在不斷變化卻始終未找準合適路徑的城市。文化與品牌永遠是在城市發展之上的。就廣州而言,其也存在地域特色喪失的問題。這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城市問題。大多數城市,都沒有保留住鮮明的傳統城市品牌文化,也沒有形成突出的現代化文化特徵。

  更新的城市與社會交往

  從「城市更新」視域來看,從遠古人類最初的居民點到城市的出現,其演變過程大致沿著如下路徑進行:臨時棲居點—穩定寄居地—原始村落—雛形城市— 早期城市—近代城市—現代城市。其中的「現代城市」發展至今,規模巨大、功能齊全、結構複雜、同時伴隨的是各種社會問題的層出不窮、此起彼伏。而芝加哥學派活躍的年代,恰恰處於現代城市化運動的初期階段。

  更新中的城市也是處於流動狀態的,城市空間中主體的流動是現代城市興起的顯著標誌之一,這同時帶來了各方面的翻天覆地的改變。芝加哥學派以「交往」為側重點,在他們看來,以芝加哥等大城市為對象的人際交往問題的研究,具有超出地域限制的普遍意義。因為從鄉村到城市,從歐洲城市到美國城市,「交往」關係的變化可以被視為現代化過程的一種普遍經歷。同時,他們認為社會有機體是城市交往研究的基礎,這裡的「有機體」含義較為廣泛,意指由具備獨特功能的不同成員組成的生命整體。

  當下社會已經不是芝加哥學派所處的社會環境,儘管流動社會依舊存在,但最大的改變在於一種偏向空間的媒介。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網際網路媒體的誕生,徹底改變了當下的城市空間交往。物理實體空間的交往與網絡虛擬空間的交往正在不斷融合。而社會城市空間中,跨越城市的社會交往是意義生產和交換的過程,交往關係是連接社會的紐帶。

  美國的社區與中國式的熟人社會

  城市社區是本書的一個重點部分,美國大城市的社區實行的也是自治式的管理。但在市政府下面,設有若干個「居民服務中心」或者叫做「小市政府」,它們是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在各自的區域為當地居民提供服務,並沒有很強的管理職能。與這些「居民服務中心」相對應,城市中有若干個「區理事會」,並由他們的代表和部分政府官員共同組成「城市居民理事會」,由它與市政府的「鄰裡部門」(Department of Neighborhoods)一起承擔起城市社區的管理和開發。

  1932年,執掌燕京社會學的吳文藻先生,邀請帕克教授來北平為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的學生講授社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當時尚在燕京社會學讀本科的費孝通先生,不僅留下了關於帕克在北平講座的詳細筆記,也記下了他對帕克所講的社區研究的基本感受。但是嚴格來說,中國並不存在與美國類似的城市社區。

  費孝通先生對帕克關於中國城鄉分野的研究設想頗有質疑,其在《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及,中國雖然不存在歐美等國的社區,但是中國存在熟人社會,也就是其所提出的「差序格局」。而費孝通先生論述了鄉土的特徵,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流動」,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這與美國的社區文化存在著天然的差別。

  如圖所示,西方現代社會建立在個體平等的基礎上,因此可以建立左圖所示的絕對坐標平面,個體在平面上的移動和定位決定了他所屬的團體。而在中國鄉土社會中,沒有個體平等的文化基礎,無法建立絕對的坐標平面,每個人只能從自己的視角望去,看到圍繞自己的一圈圈社會關係漣漪,坐標平面因每個人的視角不同而發生變化,千萬個人就有千萬個平面,自己則始終在中心。

  更抽象的說,西方社會是唯物的,鄉土社會是唯心的;西方社會是焦點透視,鄉土社會則是散點透視。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文字:吳蓉

  編輯:張萌陽

  賞一個再走唄

相關焦點

  • 2014城市規劃師複習資料:城市社會學的基本知識
    2014城市規劃師複習資料:城市社會學的基本知識 >  城市規劃師輔導:社會學研究社會結構和人類行為,有著不同於其他社會科學的獨特研究方式。外語學習網  二、城市社會學  城市社會學是社會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
  • 「小商圈」的「大能量」 城市角落裡的小商圈正煥發著別樣生機
    商圈是一個城市繁華的代名詞,也是一座城市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伴隨著商業的發展,曾經繁華熱鬧的中山路商圈成為一代青島人心裡的回憶,如今香港中路、新都心、金家嶺成了島城赫赫有名的商圈。在青島一些角落,沒有人頭攢動的景象,也沒有家喻戶曉的品牌,卻成為供養一方水土成長的商業。功能集聚的科技街商圈「電腦壞了怎麼辦?」
  • 短視頻助力城市品牌營銷,打造日照旅遊城市新名片
    此次峰會以「域見精緻日照」為話題邀請全國網友參與日照文旅品牌塑造,以短視頻平臺助力日照城市影響力升級。近些年來,旅遊業伴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進步、社會變化發展,也迎來了產業更新迭代。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旅遊老品牌如何煥發年輕活力?新興景點如何尋找增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認可度?眼下,城市營銷和文旅融合發展迎來了新機遇。
  • 「城市家具」如何讓城市煥發新顏?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家優美協調,因此搬進去前會進行裝修,買家具時也精挑細選,如何擺放更是再三權衡。而對於城市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城市不僅是一個工作生活的聚集地,也是屬於每一位市民的大家庭。我們可以將現代城市公共空間及各類景觀場所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看作"家具", 那麼城市裡的家具如何擺放才會更協調美觀呢?這些家具是不是也應該符合一定的標準呢?這裡是肇家浜路、嶽陽路路口。站在人行天橋上,一邊是正在推進合杆整治的肇家浜路,杆件林立,另一邊是已經完成合杆工程的嶽陽路,整潔優雅。
  • 華科2萬名學生返校,武漢高校校園重新煥發生機
    闊別學校將近8個月,學生們終於回到了校園,校園也因為學生的返校重新煥發生機。因為學生的返回,學校重新熱鬧起來,武漢這座城市也因為百萬名學生的加入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 百年油紙傘煥發生機
    原標題:百年油紙傘煥發生機 油紙傘製作不僅帶動眾多群眾就業增收,也讓油紙傘技藝重新煥發生機。
  • 文化的張力與城市的活力 ―――評《基於文化社會學的城市活力研究》
    (原標題:文化的張力與城市的活力 ―――評《基於文化社會學的城市活力研究》)
  • 城市規劃師考點總結:城市社會學概論
    城市社會學概論  了解當代社會學的主要理論流派較成熟的有結構功能主義、衝突理論、交換理論及互動理論。  1.結構功能主義結構功能主義是社會學中歷史最長的重要的理論方法。現代結構功能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塔爾科特?帕森斯(T.Parsous,1902—1979)。
  • 百年油紙傘煥發生機(2)
    新華社照片,遵義(貴州),2020年12月20日百年油紙傘煥發生機12月19日,在貴州省赤水市大同鎮,赤水油紙傘製作技藝傳承人李珍霞在裱傘面。油紙傘製作不僅帶動眾多群眾就業增收,也讓油紙傘技藝重新煥發生機。新華社發(王長育 攝)
  • 城規《相關知識》模擬試題:社會學與城市社會學(6.21)
    城規《相關知識》模擬試題:社會學與城市社會學(6.21)  【考生回憶】2020年《城鄉規劃相關知識》真題解析   經過(  )對城市理論的發展,城市社會學完成了創立階段
  • 社會學研究生暑期調查:城市貧富差距超出認知
    農村家家有狗,城市高頻拒訪  ——在社會裡,學社會學  每年暑假,許多社會學專業的學生都會捧著厚厚的調查問卷,踏進此前他們從未觸碰過的世界。社會分層、城鄉差異……教科書上的概念和新聞報導中的片段,在這一刻無比真切地呈現在了他們眼前。
  • 英媒駁蘭州新區「鬼城」之說:正在煥發生機
    資料圖片:這是航拍的蘭州新區2號人工湖及周邊環境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參考消息網4月3日報導英國媒體近日以中國西部的一個城市新區開發項目為例稱,所謂的中國「鬼城」正在煥發生機。英國《衛報》網站3月21日發表題為《中國西部開發:沙漠鬼城重現生機》的報導稱,這是中國21世紀城市化進程中諸多大膽而古怪建設的一例:在中國貧窮的西部內陸打造一座百萬人口大都市。報導稱,為了實現「陸上行舟」式的夢想,中國政府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從2012年開始建設甘肅省蘭州新區以來,相關部門已推平了數以百計的山頭和村莊。
  • 南京城市定向打卡活動舉行 體驗城市變化和生機
    2019-10-28 08:17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本次活動融體育健身、城市文化為一體,用定向打卡形式去感觸城市。 南京城市定向打卡活動昨舉行  南報網訊 (記者 朱彥) 昨天上午,由市委宣傳部、市體育局、市總工會、市婦聯聯合主辦的「致敬七十載、奮進再出發」2019南京城市定向打卡活動在寧舉行,全市700名社會各界人士參加了本次活動。
  • 約翰尼斯堡——是一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城市
    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是一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城市,到處都散發著都市氣息,但它仍保留著19世紀80年代淘金棚戶區原始的一面。大概每一個初到約城的人都會被它的現代繁華所迷醉:巨廈林立,娛樂場所光影繽紛,黑人、白人臉上都散發著健康的光澤,那份喧譁與熙攘全然與歐美的大城市無異。
  • 龍巖市永定區:增強城市意識 樹立城市眼光
    5月14日,龍巖市永定區委書記劉先裘介紹了新型城鎮化工作一些做法後表示,永定推進新型城鎮化有很大的作為空間,特別是永定撤縣設區後,永定作為龍巖中心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全域龍巖』總體規劃,要按『城市』的標準來建設。
  • 德匯集團轉型升級 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德匯集團轉型取得碩果  中新網新疆新聞5月3日電 5月1日,浙江省援疆指揮部一行人實地考察了德匯寶貝廣場品牌展示體驗店,德匯萬達廣場的業態布局、經營情況,發揮著安全保障作用的德匯萬達慧雲指揮中心以及德匯萬達影城。  在參觀過程中,德匯集團董事長錢金耐與參觀者交流分享德匯30多年的發展歷程。
  • 內地與香港共續非遺傳統 中華文化煥發勃勃生機
    守護這些文化瑰寶的過程中,內地為香港非遺保護樹立良好典範,內地和香港也在不斷交流合作中共續非遺傳統,並讓中華文化煥發出勃勃生機。內地為香港推動非遺保護樹立良好典範「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研究、保存、傳承和傳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香港非遺保護樹立了良好典範。」
  • 城規《相關知識》模擬試題:社會學與城市社會學(6.20)
    城規《相關知識》模擬試題:社會學與城市社會學(6.20)  【考生回憶】2020年《城鄉規劃相關知識》真題解析   「社會學」重視對社會結構、社會過程和社會調控研究
  • 城規《相關知識》練習:城市社會學的研究對象(11.15)
    下列有關城市社會學與城市規劃的關係,表述錯誤的是(  )。  A、城市規劃與城市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載體有共同性,都是城市  B、規劃師有必要了解一些城市社會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並在規劃中加以運用  C、城市社會學關注城市人口結構、城市社會階層分化等問題,不均屬於城市規劃研究的課題  D、城市社會學產生了很多理論和學派,這些理論都是當時最先進的理念,對如今的規劃師,也不無裨益
  • 為什麼要讀書,因為讀書能讓你走出農村,立足城市
    有一些人只讀了小學就不讀了,大了些後就到城市裡面的工廠打工。雖然一開始能賺一點錢回來,但廠工始終不是一個長久的工作,最後這些只讀了小學就不讀的人,在工廠裡面打了十幾年的工後,大部分人已經回到村子裡面,開始過起了父輩們的生活,因為他們已經在大城市裡面,無法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