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ET城市大腦發布重大更新,同上海合作打造超大型城市樣板

2020-12-11 車雲網

阿里雲ET城市大腦全面升級,新增城市規劃、應急調度等七領域。

6月7日,阿里雲在雲棲大會·上海峰會上宣布ET城市大腦將向醫療應急調度、城市管理、環境治理、旅遊開發、城市規劃、平安城市、民生服務等七大領域拓展,從智能交通管理全面升級為整個城市的人工智慧中樞。同時,阿里雲總裁胡曉明透露正同上海合作,共同打造超大型城市精細化管理樣板。

2016年初,阿里雲啟動了ET城市大腦,迎戰的第一個領域便是交通治理。去年10月,杭州城市大腦1.0正式發布,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120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一半。城市大腦的「天曜」系統能365天24小時通過已有的街頭攝像頭無休巡邏,釋放警力200餘名。

胡曉明表示,交通治理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數據開始為社會產生價值,我們希望通過ET城市大腦能將城市打造成一個與人有機互動、自我調節的智能生命體。解決今天僅靠人腦無法解決的城市發展問題。

「未來,有了大腦的城市,會擁有100萬倍的數據,只消耗1/10的水和電,道路越修越窄,把空間還給自然,我們的生活卻更加舒服方便。」這是很多人暢想當中的未來城市。

「上海在中國城市人口數量第一,城市經濟總量第一,全球地鐵裡程第一,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摩天大樓。這對於ET城市大腦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巨大的技術機遇。我們正在同上海合作打造超大型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樣板。」胡曉明說,中國的城市創新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同杭州、雄安、上海的合作才推動了ET城市大腦向更多領域拓展、升級。

數字規劃平臺是此次ET城市大腦升級的核心功能之一。阿里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裡表示,「很多城市病在城市規劃初期就埋下隱患。 如果我們能提前預見一個『聰明伶俐,茁壯健康』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把這些優秀城市基因在出生之前就注入到城市機體中,就能實現『優生優育』。」

市民中心應該修在哪裡最合理?以往這些往往是靠經驗,而現在所有的城市規劃都能做到基於數據。ET城市大腦已實現在虛擬的數字城市中不斷模擬,最終尋找到最優的規劃方案。目前城市數字規劃平臺包含規劃藍圖、實時仿真、全局決策三大功能,能夠全面優化城市空間格局,實現規劃、建設、運營的閉環。

數據資源平臺是ET城市大腦快速向七大領域拓展的關鍵支撐,真正使數據成為城市發展的基礎資源。閔萬裡介紹,數據資源平臺相當於城市的數據作業系統,可以構建一個數據增殖反應堆,有效將數據價值密度提升10倍,價值效率提升100倍。

據介紹,數據資源平臺實現了全球首例城市五維數據融合,搭建了城市數據治理成熟7度模型,具備製造、能源、物流、交通等6領域知識圖譜。城市能夠藉助這一技術實現數據的全量、標準、純淨、智能,快速為城市大腦供血。

可以想像,城市的交通、能源、供水、建築等基礎設施在雲端將全部被數位化,實體城市和數字虛擬城市同生共長相互映射,大到建築物小到每條電力線路都能在虛擬城市中找到數位化的自己,極大地提高城市管理精度與效率。

閔萬裡認為,未來數據資源會比土地資源更重要,做好城市大腦,挖掘數字資源價值,這將會是中國帶給世界的一份禮物。「我希望在今後的30年50年甚至100年,世界的每一個城市都會有新的基礎設施叫做城市大腦。」

刊發此文僅為傳遞信息,不代表車雲網觀點。

相關焦點

  • 阿里雲ET城市大腦發布「天擎」 系統 AI視覺產品線迎來新成員!
    7月4日,阿里雲ET城市大腦發布大規模視覺計算平臺「天擎」——這是繼天曜、天鷹、天機後,ET城市大腦的第四款AI視覺產品,能夠支持大規模、高並發的視頻實時分析需求。雷鋒網了解到,此前全球權威諮詢與服務機構Forrester曾發布《New Tech: Computer Vision Software For AI In China, Q1 2018》報告,對國內機器視覺廠商進行了一輪全面評估,阿里雲被選入最強陣營。
  • 阿里雲ET城市大腦出口馬來西亞 中國城市級AI技術首次出海
    1月29日,據第一財經報導,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機構(MDEC)和吉隆坡市政廳(DBKL)聯合宣布引入阿里雲ET城市大腦,人工智慧將全面應用到馬來西亞交通治理、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等領域,在第一階段將應用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281個道路路口,通過紅綠燈動態調節、交通事故檢測、應急車輛優先通行
  • 技術領先3年 阿里雲到底做了些什麼
    阿里雲取得這樣的成績,它到底做了些什麼?或許從2018雲棲大會·上海峰會可見一斑。  遠超雲計算本身,阿里雲的目標是驅動數字中國  「每天都有新功能,每周都有新更新。」這樣的描述很容易讓人想起網際網路APP的迭代思維,不曾想這也是阿里雲產品總監何雲飛口中阿里雲現在的狀態,可見其已經遠超「雲化的IT基礎設施」角色本身,進而擁有了更大的外延,滲透到全面而具體的應用場景。
  • 打造「城市大腦」 「領軍先鋒」引領智慧城市建設-中新社上海
    在新近拿下「世界智慧城市大獎」的上海,領軍先鋒們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先行者」,引領著這座城市越來越聰慧。  2020年2月10日,上海市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將上海建設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頭兵,國際數字經濟網絡的重要樞紐;引領全國智慧社會、智慧政府發展的先行者,智慧美好生活的創新城市。
  • 會思考的硬核「椰城」:城市大腦塑造的未來科幻城市
    不僅在國內首創地提出城市級主題域數據模型的概念,而且已通過數據融合實現了交通、政務、醫療、文旅、城市治理等5大領域實現多個智慧應用場景創新,也憑此榮獲賽迪網發布的「2019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殊榮。目前,「海口城市大腦」形成了上千億條的數據池,支撐著海口市在交通、政務、醫療、文旅、城市治理五大領域的場景。2018年,海口市政府和阿里雲合作,「打造富有海口特色的全國綜合性城市大腦標杆是我們的目標。」一直以來,海口市科工信局局長朱軍非常關切海口市城市交通情況,他表示,「海口的『城市大腦』就是要讓整個海口市做到居民出行全程綠燈。」
  • 雲棲小鎮「城市大腦」 數字時代的一個巨大驚嘆號
    驚嘆三:從概念開創到杭州城市大腦2.0版發布  這段時間,網上一篇《杭州城市大腦2.0發布,阿里云為何有底氣領跑未來城市規劃?》,洋洋灑灑近5000字,以專業的視角,以專業外的筆觸,讚揚杭州城市大腦(綜合版,又稱2.0版)順應並引領這個數字時代——「做對了」,引來大量點讚。
  • 會思考的硬核「椰城」: 城市大腦塑造的未來科幻城市
    海口不僅在國內首創地提出城市級主題域數據模型的概念,而且已通過數據融合實現了交通、政務、醫療、文旅、城市治理等5大領域多個智慧應用的場景創新,也憑此項目榮獲賽迪網發布的「2019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殊榮。
  • 阿里雲發布ET工業大腦
    晶報訊(記者 趙軍)近日,阿里雲在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發布ET醫療大腦和ET工業大腦,同期發布的還有用可視化的拖拽方式讓開發者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的機器學習平臺PAI2.0。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在現場提出「中國智造1%」的概念,希望讓工業生產線上的機器擁有智能大腦,「中國製造業如果提升1%的良品率,意味著一年可以增加上萬億的利潤。」以單個案例看來,阿里雲人工智慧技術已經使用到了中國的工廠裡,並為位於江蘇的光伏生產商協鑫在一年內節省了上億成本,這一數字來自1%的良品率提升。ET工業大腦在協鑫的工廠裡,通過分析上千個參數,來優化光伏切片的精密工藝。
  • 人工智慧領域「登月計劃」,阿里雲ET城市大腦全面開放平臺AI能力
    據了解,阿里雲ET城市大腦在去年11月入選了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平臺,目前已在杭州、衢州、澳門、吉隆坡等11個城市先後落地。作為全球最大規模之一的人工智慧公共系統,ET城市大腦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行中的bug,成為未來城市的基礎設施。
  • 上海楊浦打造人民城市「樣板間」
    百年老區「擁抱」新生代,上海楊浦打造人民城市「樣板間」2020年11月02日 08:12:20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新華社上海11月1日電題:百年老區「擁抱」新生代,上海楊浦打造人民城市「樣板間」新華社記者姜微、周琳曾經,「看到楊浦的大煙囪,就到了上海」,如今在這個百年老工業區,發電廠、自來水廠等民族工業遺存華麗變身為博物館、濱江驛站;嗶哩嗶哩、流利說等以「90後」「00後」為主要用戶群體的創新企業紛紛落戶;「工業鏽帶」成功轉型「生活秀帶」「發展秀場
  • 會思考的硬核椰城:城市大腦前景無限
    海口不僅在國內首創提出城市級主題域數據模型的概念,而且已通過數據融合實現了交通、政務、醫療、文旅、城市治理等五大領域多個智慧應用場景創新,也憑此榮獲賽迪網發布的「2019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   2018年,海口市政府和阿里雲合作,打造富有海口特色的全國綜合性城市大腦標杆。一直以來,海口市科工信局非常重視海口市城市交通情況,期望運用海口的城市大腦,讓整個海口市做到居民出行全程綠燈。
  • 阿里雲首席科學家閔萬裡離職:中科大少年班天才,率隊打造ET大腦
    雖然聽聞這位阿里雲首席科學家的離職交接早在進行,但今日正式內網官宣,依然震驚了許多人。先後帶領團隊打造了ET城市大腦 、ET工業大腦、ET農業大腦等等,致力於解決社會經濟當中供給和需求的實時高效匹配。近年來阿里一度最引以為豪的城市大腦救護車項目,即由閔萬裡團隊牽頭打造。所以在閔萬裡內部作別後,引來不少祝福留言。
  • 北京城市大腦聯盟成立 千方科技等助力智慧北京建設
    在8月19日舉行的北京城市大腦高峰論壇上,阿里雲聯合千方科技、首都信息等知名企業共同成立北京城市大腦聯盟,以更好地服務北京城市大腦建設。城市大腦"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其要義在於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城市治理的現代化,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是典型的"新基建"。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聯合阿里雲發布了國內首個城市大腦。
  • 阿里雲在上海建雲計算行業「黃埔軍校」
    2018年5月11日,阿里雲實訓基地在上海海同正式掛牌,標誌著阿里雲將售後支持與服務實操技能帶進校園培養人才的實踐樣板工程正式啟動,未來這裡將成為阿里雲「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基地,與此同時,海同也成為阿里雲 MVP城市合作夥伴聯盟的一員,未來也會幫助幫助搭建和運營當地技術粉絲社群、
  • 打造「城市大腦」,守好「城市動脈」,他們是建設「世界智慧城市...
    近幾年來,國內不少城市都提出要打造自己的「城市大腦」,但如何理解和定義城市大腦,卻各不相同。        陳正偉是本屆「領軍先鋒」獲選人。2019年,雲賽智聯中標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大數據發展頂層設計」項目(又稱:上海「城市大腦」頂層設計),作為公司的首席架構師,陳正偉帶領雲賽智聯,在與阿里、華為、騰訊等十幾家公司合作下,開始為上海市的城市大腦做頂層架構規劃。
  • 對抗環境惡化 阿里雲發布ET環境大腦
    6月10日,在雲棲大會·上海峰會上,針對全球環境惡化的問題,阿里雲宣布推出應對全球環境惡化的技術方案——ET環境大腦。    據了解,目前客戶使用ET環境大腦已在江蘇實現了對水、氣、土、汙染源的智能感知。在沿海多個省份的固廢全程監管模擬推演中,政府使用ET環境大腦共預警131次,其中有效預警122次,有效率達93%,管理企業達2.5萬家。
  • 廣州與百度戰略合作升級 聯合打造全球頂級的人工智慧城市樣板
    廣州與百度戰略合作升級 聯合打造全球頂級的人工智慧城市樣板 2020-12-14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新天地打造城市更新樣本
    太平橋地區曾是上海最大的成片石庫門裡弄之一,改造前由於長期超負荷使用,居住條件十分惡劣。瑞安通過現代化的設計規劃對其進行更新改造之後,這一片區從人口密集的石庫門聚居區,煥新成一個集合了「生活、休閒、工作、娛樂」於一體的城市核心複合功能區。其中,新天地更成為上海的時尚地標,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全球二十大文明地標」之一。
  • 復盤阿里城市大腦這3年
    ;2018年1月,城市大腦落地馬來西亞;2018年1月,衢州城市大腦正式發布;2018年4月,城市大腦落地海口;2018年10月,杭州城市大腦2.0正式發布;2018年12月29日,杭州城市大腦綜合版發布,將進入3.0時代。
  • 魯商集團「五智」產業園區培育創新生態 魯商發展啟動城市更新計劃...
    作為大會主辦方之一的魯商集團當天正式發布其「五智」系列產業園區名單,展示了魯商集團的多元化賦能「產業生態平臺」。此外,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城市更新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承辦方魯商發展還發布了「城市更新計劃」,《證券日報》記者從現場獲悉,通過該計劃,魯商發展將進行優選投資,並連結城市更新產業鏈優質合作夥伴,共同賦能城市更新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