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思考的硬核「椰城」: 城市大腦塑造的未來科幻城市

2020-12-20 艾瑞網

當前,數字經濟正席捲全球,帶動經濟社會邁入新時代。以5G、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引擎,在城市運行管理過程中被廣泛深入應用,城市因其「人口規模化、產業集群化、數據連結化」等特性,數位化發展程度更高,是國家發展數字經濟的核心及主力車頭,城市數字經濟佔比全國數字經濟超過90%。

據預測,未來十年全球數字經濟最重要的主題之一是數字基礎設施的重構、切換與遷徙,以及基於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的商業生態再造。 2020年,以科技為核心驅動力的 「數字基建」掀起一場新的經濟業態,中國以強大的「數字基建」能力積極推進各區域防控防疫、復工復產,成為世界戰「疫」榜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城市居民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網上下單、無接觸服務」、遠程辦公、在線課堂、雲醫療等線上服務需求激增,信息消費升級使得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訴求更加強烈;「社區管控、園區復產復工」等城市網格化日常管理的精準性要求,對於提升數位化、現代化城市治理水平需求更加迫切。

如果你現在身處海口,不管是去發熱門診看病,還是到藥店購買止咳、退燒藥物,都需要提前掃碼登記個人實名信息並保存個人二維碼,在找醫生看病或藥店結帳取藥時,出示個人二維碼,醫生通過二維碼即可在後臺直接查看到病人個人基本信息,並登記相關診療記錄。

這是疫情當前下「椰城」海口的最新硬核舉措。

這背後依靠的正是海口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為提高疫情防控工作效率、避免信息交互延滯而上線的公共衛生應急系統之一,而這些系統都是來源於「海口市疫情防控智能指揮平臺」,也是海口市通過「海口城市大腦」快速搭建的防疫作戰指揮平臺。

椰城海口,是全國深化改革「試驗田」海南省的重要窗口,而未來,所有城市服務將數位化,彼此隔離的城市元素將在數字平行世界中碰撞。順勢而生的海口城市大腦,自規劃之時起,就高瞻遠矚立志成為全國首個綜合性城市大腦,探索麵向未來時代的智慧城市治理機制。

現如今,掌上方寸之間,知曉椰城天下事,背後依靠的則是城市大腦,一個帶領我們高速運轉的城市CPU。城市「腦力」提升後,通過「椰城市民雲」一個入口登錄,即可獲取62個省市部門的472項公共服務,惠及市民遊客已突破1200萬人,已接入6個國家部委的16個共享數據接口、29個省級單位、40個市級單位的政務數據全部上雲。整體已上線事項達3000多項,網上辦理量佔比12%左右。

海口不僅在國內首創地提出城市級主題域數據模型的概念,而且已通過數據融合實現了交通、政務、醫療、文旅、城市治理等5大領域多個智慧應用的場景創新,也憑此項目榮獲賽迪網發布的「2019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殊榮。

1+2+2+N的智慧城市機制讓城市實現智能化

「海口城市大腦」目前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已建立「1+2+2+N」的智慧城市機制,基於全市「一朵雲」、兩個中臺、兩個入口、N個智能化應用,打通了國家、省、市、區四級「數據煙囪」。

目前,「海口城市大腦」形成了上千億條的數據池,支撐著海口市在交通、政務、醫療、文旅、城市治理五大領域的場景。

2018年,海口市政府和阿里雲合作,打造富有海口特色的全國綜合性城市大腦標杆是我們的目標。海口的『城市大腦』就是要讓整個海口市做到居民出行全程綠燈。

阿里雲利用雲計算、AI視覺分析技術和AI深度學習等多種前沿技術,對前端多種傳感器沉澱的多源異構數據進行多維度實時融合計算,這可以實現對城市交通的微觀、中觀和宏觀的多層次實時在線分析,並對海口的信號燈系統進行實時的優化控制。

同時通過機器學習算法不斷優化迭代數據融合算法和信號配時算法,這樣可以讓整個城市大腦的交通優化方案更為精準。因為通過智能交通AI信號優化系統,可以根據區域內行車流的情況進行數據的資源分析和AI配置。

對於其他幾大場景,海口城市大腦則打造了為便民服務定製的APP——椰城市民雲。

截至目前,椰城市民雲聚合了海南62個省市部門、16個國有企業的472項掌上公共服務,惠及超過163.5萬市民和遊客、230萬左右的海口市民,目前已經有130萬的下載量。

疫情期間,海口的居民可以通過椰城市民雲查到自己的健康碼,並且市民的不動產登記、社保、公積金等都可以通過椰城市民雲查詢,遊客可以下載椰城市民雲了解海口的旅遊景點情況。椰城市民雲裡集成了多個電子證件,如今對於海口市的車主來說,出門不需要帶行駛證。

不僅僅是在線辦事的提升,由數字海南公司研發、阿里雲提供技術支持下,還推出了更加硬核的「碼上辦事」App——日常相關的政務辦事、醫院看病、公積金查詢和提取、社保查詢、醫保服務、免稅店優惠消費、交通違章查詢、考試成績查詢等166件事,通過一部手機全搞定,為海南省居民提供政務辦事和生活服務的便捷入口,是海南數字生活的重大創新。

比如,為了服務來瓊企業和人才,「碼上辦事」設置了國際投資單一窗口、企業開辦(E登記)、人才服務專區等功能。公積金、社保、辦事預約等功能已在「碼上辦事」開通。海口市民完成在線辦事後,還能像網購一樣對在線服務進行評價。另外,消費者用「碼上辦事」還能在海南免稅區便捷消費和領取優惠券。

海南自貿港疊加新基建,城市大腦前景無限

海口市作為北部灣城市群的發展極,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將持續面臨人口快速增長與城市資源供給不匹配、現有產業支撐方式與經濟高速發展不匹配、現有城市管理手段與現代化治理要求不匹配、現有城市公共服務與遊客國際消費體驗期望不匹配等客觀問題。

而在海南自貿港政策、新基建等歷史機遇下,海南先行嘗試智慧城市建設,突出特色、顯示創意,並融合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將智慧旅遊、旅遊大數據、生態島嶼等作為建設目標,共同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和海南自貿區港建設實現統一發展。

而海口城市大腦,作為城市「數字智能作業系統」,恰恰發揮了數位化、智能化的科技支撐作用,突破大城市病的「瓶頸」,獨創本地特色,提升城市資源精細化管理和配置能力,提升市民遊客體驗打開消費發展空間,持續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依託海口城市大腦一期建設成果的基礎,緊緊圍繞海口市打造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定位,以「優政、惠民、興業」為主線,城市大腦二期以「新管理、新體驗、新運營」為指導思想,進行頂層設計和建設。

未來的遊客、投資者、人才等到達海南、海口後,一定會和國內其他地區有不同的感受。海口將推動全程的政府服務,讓城市會思考、讓生活更美好、讓資源更優化、讓治理更高效,這也是海口城市大腦的終極目標。

阿里雲智能海南分公司副總經理韓傑說,「海口城市大腦」二期將結合海南自貿港的建設,重點通過阿里雲的技術創新進行落實,比如在城市運營中心以及政務板塊實現「秒批」等新型服務。阿里雲智能高級解決方案架構師姚臻也提出,如果在海南全島建設「智慧海南」、構建「城市大腦」,海南具有一定的技術基礎條件在全島建設推廣。而且,海口所有的業務系統基本上都是統一在一朵「政務雲」上進行辦理和使用,這樣整個「城市大腦」的前期建設有了比較好的數據基礎和業務基礎。

和幾十年前相比,海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城鄉面貌、老百姓生活等都有了極大改善;在改革開放中成為經濟特區建設的前沿,而現在的海南進入了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新階段。

在今後更多的高光時刻中,相信海口城市大腦都將持續作為城市的數字基礎設施,不僅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也為政府數位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堅實支撐。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會思考的硬核「椰城」:城市大腦塑造的未來科幻城市
    這是疫情當前下「椰城」海口的最新硬核舉措。這背後依靠的正是海口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為提高疫情防控工作效率,避免信息交互延滯而上線的公共衛生應急系統之一,而這些系統都是來源於「海口市疫情防控智能指揮平臺」,也是海口市通過「海口城市大腦」快速搭建的防疫作戰指揮平臺。
  • 會思考的硬核椰城:城市大腦前景無限
    原標題:會思考的硬核椰城:城市大腦前景無限   當前,數字經濟正席捲全球,帶動經濟社會邁入新時代。
  • 海口城市大腦「椰城市民雲」搬進支付寶了!
    海口城市大腦「椰城市民雲」與支付寶市民中心融合,功能更多更方便了!記者從海口市科工信局獲悉,8月10日起,海口市民打開支付寶,在首頁搜索「海口」或點擊進入「市民中心」,即可直接使用「椰城市民雲」提供的熱門本地服務,還可跳轉小程序,使用公積金查詢、交通違法查詢等多項公共服務。
  • 聚焦數字賦能:與鄭州城市大腦共享未來智慧城市
    試想一下,一個超過人的思考力、研判力、多維度駕馭力的智能服務體系已悄然降臨中原大地河南,擔當起一座座城市的治理「首腦」,會由此發生什麼?
  • 海口城市大腦椰城市民雲註冊用戶突破200萬
    最近,城市大腦椰城市民雲榮獲第二屆智慧城市發展大會「智慧政務」領域十大科技產品稱號。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海口市科工信局全力配合有關部門抗疫情、惠民生、促發展,第一時間在椰城市民雲上線抗疫情服務專區、海口國家高新區企業服務平臺、企業開辦、醫保電子憑證、購車補貼申領等便民利企服務事項。
  • 會呼吸會思考的城市,除了大腦,還要什麼?
    但最令大眾痴迷的是這個城市以樂高的方式進行組合,所有建築都將是模塊化的,無論是住宅還是交通設施都可以重組和變幻。再加上大量機器人的應用,自動駕駛、自動感應類的產品大量應用,Quayside原本承載了人類對未來城市的終極幻想。但Quayside的破產,充分證明智慧城市的建設很難畢其功於一役。
  • 杭州城市大腦的實踐與思考
    數位化是對一切聲音、文字、圖像和數據等信息進行處理,將其轉化為「0」和「1」的二進位代碼,從而可以在計算機內部進行統一處理,既為城市治理者服務,又為市民日常生活帶來便利。出於這樣的初心,三年前杭州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城市大腦,並以交通領域為突破口,開啟了用大數據改善城市交通的探索,並實現了從治堵到治城的轉變。本文試圖解答三個問題:一、什麼是城市大腦?二、怎樣認識城市大腦?三、怎樣建設城市大腦?
  • 中國「最有潛力」的城市,文化底蘊不輸洛陽,被稱為「椰城」
    海口市也被稱作」椰城「 ,大家應該是有所疑問的吧,小編這就給大家解疑,1985年當地政府收到了件關於省會別稱的建議,提出了「椰城」,」海城「,」龍城「這三個別稱選項,最終選定了現在大家所知的」椰城「1987年市裡也將椰樹立為了市樹,從那以後」椰子樹「也成為了海南的一個形象代表。 海口是海南省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中心,也是當地城市最大的交通樞紐之地。
  • [遊戲城市]椰城——海口
    別稱:椰城    城市美譽    十佳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
  • 椰城市民雲APP獲「中國智慧城市十大科技產品」獎
    海南日報訊(記者習霽鴻 實習生陳燕)日前,在北京舉行的2020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上,椰城市民雲APP憑藉「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獲「中國智慧城市十大科技產品」獎項。  據了解,椰城市民雲APP於2017年12月14日上線,目前已有73家單位入駐,提供502項公共服務,註冊用戶數突破197萬,服務人次超過1.4億。
  • 打造「城市大腦」 「領軍先鋒」引領智慧城市建設-中新社上海
    進行到第五年的上海智慧城市「領軍先鋒」評選活動,今年的得獎者大多與智慧城市建設各領域密切相關,他們通過統籌完善「城市大腦」,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數位化模擬城市全要素生態資源,正在構建城市智能運行的數字底座。  ——城市大腦的「架構師」  近幾年來,國內不少城市都提出要打造自己的「城市大腦」,但如何理解和定義城市大腦,卻各不相同。
  • 華為林明:智能城市須從城市「大腦」走向城市智能體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劉慧)「一個城市不僅要有智慧『大腦』,還需要靈活的『手腳』,關鍵要耳聰目明,有暢通的『血脈』。城市還要具備深度學習的能力,通過不斷處理城市底層的問題,來提升城市的自動化水平。所以,整個城市要形成一盤棋、一體化、智能化,智能城市須從城市『大腦』走向城市智能體。」華為智慧城市執行總裁林明近日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
  • 2019海南省城市定向賽暨N次方公園潮流嘉年華閃耀椰城
    人民網海口9月21日電(枉源) 9月21日,2019海南省城市定向賽暨N次方公園潮流嘉年華,在海口N次方公園盛大啟幕。當天,來自省內外200多支隊伍的800餘名選手打卡椰城,共赴這場激情狂歡之旅。
  • 海口機關工作人員參觀市民遊客中心 體驗椰城新地標
    原標題:體驗椰城新地標 讚譽城市新活力 海口市民遊客中心,這座歷時一年多時間精心建造而成的椰城新地標,充滿海南特色,已成為市民遊客心中的最佳「打卡」之地。 一張張老照片,展示著海口城市發展的「今生前世」。在一樓的規劃展廳,參觀者在這裡縱覽了海口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感受濱江濱海花園城市的魅力。「透過這個展廳,我感受到海口的城市規劃設計是充滿活力的、綠色高效的。」
  • 「椰城市民雲」融入支付寶
    海南日報記者從海口市科工信局獲悉,8月10日起,海口市民打開支付寶APP,在首頁搜索「海口」或進入「市民中心」,即可直接使用「椰城市民雲」提供的熱門本地服務,還可跳轉小程序,使用公積金查詢、交通違法查詢等多項公共服務。支付寶方面表示,此次融合最大的亮點在於「椰城市民雲」的入口更好找了。
  • 市政廳|科技與人:談談城市的未來
    從蒸汽時代、電力時代到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在建築、交通、能源、環境、基礎設施以及文化傳播等各個領域,科技塑造著日新月異的城市。       但我們的城市有沒有變的更好呢?如今城市隨處可見軌道交通、摩天大樓、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等,遠遠超出十九世紀時儒勒·凡爾納等科幻作家對未來世界的想像。但我們的城市規劃和設計師們,卻反覆把幾百年前建成的歐洲城市當作範例。
  • 城市大腦全球標準研究2:如何理解和定義城市大腦?
    「城市大腦是支撐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全新基礎設施,核心是利用實時全量的城市數據資源全局優化城市公共資源,即時修正城市運行缺陷,實現城市治理模式突破、城市服務模式突破、城市產業發展突破」8.第二是城市大腦的雲反射弧,實現城市服務的快速智能反應。雲機器智能和雲群體智慧是城市智慧湧現的核心動力。這樣基於網際網路大腦模型的類腦城市架構稱之為城市大腦」。」(3))城市大腦目前出現如此多理解和定義,反映出這個領域還處高速發展和不斷探索階段,每一種定義都有其產生的背景和意義。也是理論研究和產業實踐深入思考的結果。
  • 創新完善城市大腦建設 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從0到1「會思考」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中國工程院院士、杭州城市大腦總架構師王堅曾經給出這樣一個答案:紅綠燈和交通監控攝像頭的距離——儘管在同一根杆子上,但此前它們的數據從未連接過。
  • 打造「城市大腦」,守好「城市動脈」,他們是建設「世界智慧城市...
    一座智慧城市,最重要的自然是它的「大腦」。近幾年來,國內不少城市都提出要打造自己的「城市大腦」,但如何理解和定義城市大腦,卻各不相同。        陳正偉是本屆「領軍先鋒」獲選人。2019年,雲賽智聯中標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大數據發展頂層設計」項目(又稱:上海「城市大腦」頂層設計),作為公司的首席架構師,陳正偉帶領雲賽智聯,在與阿里、華為、騰訊等十幾家公司合作下,開始為上海市的城市大腦做頂層架構規劃。
  • 杭州「城市大腦」 讓城市更加耳聰目明
    人民網杭州10月21日電(汪瑞華)擁堵排名從全國第2位降至第35位、市區停車實現「無杆停車場」、酒店30秒可辦理入住、公園20秒即完成入園……在浙江杭州,這簡單普通的一串數字變化的背後,得益於「城市大腦」的建設。 何謂「城市大腦」,就是搭載於網際網路,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等對城市實施全域全程的即時分析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