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人口出生大年?這一預測可能成真

2020-12-20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4月10日訊(記者陳紅)武漢關閉離漢通道之後,大部分人隔離在家,今年2月一條網貼預測「2020年將是出生人口最多一年,而年底將是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時候」。近日,一組數據表示,這很有可能預測成真。

武漢開城第一天,支付寶武漢預約結婚的小程序被擠爆。支付寶官方表示,武漢結婚預約小程序訪問量是春節前的三倍,造成了暫時的卡頓,並順便推薦了結婚周邊小程序「新生兒重名查詢」。但是,很快有網友發現重名查詢小程序也遇到了打不開的情況。支付寶表示,僅一天之內,支付寶「新生兒重名查詢」小程序搜索量就漲了3倍,甚至一度成為支付寶的熱搜詞。

網友紛紛評論稱,「秒懂,估計是在一起隔離久了」、「感覺2020是人口出生大年」、「生米煮成熟飯了」、「肚子等不及了」……

相關焦點

  • 百度地圖發布2020年春運預測:最高峰出現在大年初六
    年度人口大遷徙「春運」即將拉開序幕,1月7日,百度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中國天氣網、攜程、百度百科發布《2020年春運出行預測報告》,為大家返鄉、旅遊提供參考。據《報告》顯示,2020年春運人口遷徙整體趨勢表現為,春節假期前全國人口遷徙逐步攀升,臘月廿七(1月21日)出現人口遷徙小高峰。隨後人口遷徙逐步回落,除夕當天達到最低水平。
  • 2015年出生人口不升反降 學者預測人口將在2025年現負增長
    根據1月19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總數為1655萬人,比上年減少32萬人。這一數據,令不少人口學者大跌眼鏡。此前各方估計,由於單獨兩孩政策的效應會在2015年更加顯現,年出生人口估計會持續增加到1700萬,甚至1800萬。  2014年1月至6月,全國各地陸續實施了單獨兩孩政策。此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及部分專家曾預測,單獨兩孩可能使得年出生人口增加200萬左右。2014年全年出生人口數量為1687萬人,比上年增加了47萬人。一些學者判斷,這個數據低於此前的估算,說明單獨兩孩政策遇冷。
  • 媒體預測韓國年度人口首次遞減
    韓國近年來出生率低迷、老齡化嚴重,媒體預測韓國2020年人口將首次同比減少。 《韓國先驅報》本月援引韓國政府統計數據報導,韓國今年前11個月中,僅7月、8月和9月人口數量環比出現增長,這三個月合計增加2378人;其餘8個月的人口環比均為減少,合計減少17937人。
  • 百度地圖春運預測 2020年春運出行預測報告出爐
    1月8日消息,近日百度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中國天氣網、攜程、百度百科發布《2020年春運出行預測報告》,該報告中對2020年春節期間熱門出行線路、城市景點等進行了預測分析,幫助大家更加合理安排春節的出行規劃。
  • 中國人口報告:2020
    2019年出生人口減幅明顯收窄主要在於主力育齡婦女數量減幅邊際明顯收窄和生育率基本穩定,一孩和二孩出生數減幅均較2018年明顯收窄。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從981萬降至593萬,沒有一孩哪來二孩三孩,預示後續生育形勢嚴峻。從長期趨勢看,由於生育堆積效應逐漸消失、育齡婦女規模持續下滑,當前出生人口仍處於快速下滑期,預計2030年將進一步降至不到1100萬。
  • 出生率低迷韓國人口首次遞減-燕趙晚報-A12版-2020年12月07日
    據新華社電 韓國近年來出生率低迷、老齡化嚴重,媒體預測韓國2020年人口將首次同比減少。  《韓國先驅報》本月援引韓國政府統計數據報導,韓國今年前11個月中,僅7月、8月和9月人口數量環比出現增長,這三個月合計增加2378人;其餘8個月的人口環比均為減少,合計減少17937人。  韓國媒體由此推斷,12月人口數據很難扭轉上述趨勢,韓國2020年人口將少於2019年,這是韓國有記錄以來首次出現年度人口數量同比減少的現象。
  • 這3年出生的人,11月增財增福鴻運當頭,2020年富貴成真
    2020年,兔寶寶容易成功,回報不俗,努力爭取機會,2020年富貴成真。1991年的生肖羊1991年的屬羊朋友性格耿直,他們心直口快,沒有主見。尤其是屬羊人在2020年之前,命宮吉星照耀,如果好好把握,定能增財增福,名利雙收。
  • 日本2020年出生人口為84.8萬人 降至歷史最低
    中新網12月28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28日報導,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日本2020
  • 2019年我國的出生人口是多少,未來幾年的出生人口趨勢會怎樣?
    截止2019年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為140005萬人,繼續位居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不過預計用不了幾年,這個名號就要歸印度所有了。2019年我國人口比2018年增加了約467萬人,相當於增加了大洋洲紐西蘭全國的總人口,不過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目前只有0.33%,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值。
  • 擴招,降分,2020年高考分數預測及錄取率預測,這屆學生太幸福。
    2020年參加高考的學子,出生遇見非典,今年又遇見新冠,高考時又下起了瓢潑大雨,2020年高考生即辛苦的又是幸福的,因為兩天後的高考成績公布時,便是2020年高考學子興高採烈時。金榜題名時,因為預測2020年高考一本二本分數線將普遍下降。
  • 百度地圖2020春運出行預測出爐 「反向春運」成團聚新方式
    近日,百度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中國天氣網、攜程、百度百科發布《2020年春運出行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為返鄉旅途帶來一份「可預知」的安全感。人口遷徙最高峰初六「現身」,「反向春運」成團聚新方式據《報告》顯示,2020年春運人口遷徙整體趨勢表現為,春節假期前全國人口遷徙逐步攀升,臘月廿七(1月21日)出現人口遷徙小高峰。隨後人口遷徙逐步回落,除夕當天達到最低水平。緊接著,春節假期中遷徙逐步上升,最高峰預計出現在大年初六(1月30日)。
  • 2020年中國出生人口跌至1000萬,是不能生,還是不願生?
    2018年我國出生人口降至1523萬,較2107年下降200萬。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以上人口佔比12.6%,創自1949年以來新低。2022年中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2033年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 問答 |2019年我國的出生人口是多少,未來幾年的出生人口趨勢會怎樣?
    截止2019年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為140005萬人,繼續位居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不過預計用不了幾年,這個名號就要歸印度所有了。2019年我國人口比2018年增加了約467萬人,相當於增加了大洋洲紐西蘭全國的總人口,不過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目前只有0.33%,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值。
  • 加拿大男子啟封29年前「時間膠囊」 多少預測成真?
    中新網1月3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1991年8月,加拿大一位11歲的小男孩給未來的自己寫了一封簡短的信,他在信中預測了自己的婚姻狀況、職業甚至月薪。2020年1月1日,如今已39歲的他,如期開啟了這個「時間膠囊」,多少預測成真了呢?
  • 【 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人口日】中國人口統計2020
    關於【 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人口日】中國人口統計2020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 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人口日】中國人口統計2020,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人口日,2020中國有多少人口相關的信息
  • 中國人口統計數據2019 2019新出生人口數量1400萬
    對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李迅雷預測,未來大陸人口將呈現五大突出特徵,分別為「最快10年後,總人口將現負增長」、「2年後進入深度高齡化,2050年將接近日本」、「結婚率繼續下滑,『光棍』數量增多」等。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2016年出生人口大幅增加131萬,主要在於一孩出生數大幅增加132萬、貢獻78%,二孩出生數增加57萬、僅略高於2015年的增量53萬;2017年全面二孩效應才開始明顯顯現,儘管當年一孩出生數大幅下降268萬,但二孩出生數大幅增加177萬;2018年出生人口大幅下滑200萬,主要是二孩出生數大幅下降132萬和一孩出生數下降84萬;2019年一孩、二孩出生數分別減少36、13萬,對總出生人口減量分別貢獻
  • 統計出生人口數據有多難?
    例如我們剛進行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就會問每一個家庭今年出生的嬰兒數量,又比如我們可以到醫院裡問一問今年出生的小寶寶的數量,最不濟政府還可以去查全國人民的戶口本,為什麼搞清楚出生人數會成為一個問題呢? 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漏報「觸目驚心」 事實上,想知道當前的中國每年的「出生人口數」並不難,翻一翻人口普查公報可以知道了,這裡的關鍵是如何知道準確的「出生人口數」。 「數到了每一個人頭」的人口普查看上去很值得被信任。
  • 7省出生人口均下降,背後這3點「作祟」
    近些年來人口出生率有著逐年降低的走勢,從2016年開始放開二孩政策後,全國多個省份出生人口數量都出現了反彈。之後在人口增長這方面的走勢就開始減弱,直到2019年多省份出生人口呈現下降態勢。就連人口大省也出現了「缺人」的情況,簡單點來說,生娃已經不再是一個家庭的問題了。
  • 2017年二孩出生數量繼續增加 佔出生人口比重超過一半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較2016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較大規模。其中,二孩出生數量繼續增加,佔出生人口比重超過一半。國家衛生計生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二孩出生的人數和比重不斷上升,說明全面兩孩政策穩步實施的積極效應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