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快遞環保減塑瘦身,我要吹爆京東

2020-12-17 李貝貝V

那是因為京東是很用心的在做這件事情,從開始到現在它一直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發展,而且慢慢的變得更好更智能更人性化,並且不要求用戶為它的環保買單,甚至它還從這件事情上獲得了收益。

01、快遞箱裡面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泡沫。

談到環保減塑,這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之所以會在快遞箱裡面放那麼多泡沫,是為了保證快遞箱裡面的東西不受碰撞安全地抵達客戶的手裡。

因為某些快遞公司的快遞員為了追求速度,他們通常不會按照公司的要求輕拿輕放,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就給那麼點錢還沒有五險一金,你指望誰在那裡無私奉獻?

而且因為公司的規則制度,輕拿輕放不但完成不了公司交代的基礎任務,還會影響自己的效率,會減少自己的收入。這種只會喊口號壓榨員工,不給高價錢還想讓人賣命的行為,老資本家了。

員工也不傻,口號順便你喊,該咋辦我還是咋辦,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荒蠻的時代裡快遞的損壞率總是很高。不但嚴重的影響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也讓整個快遞行業的名聲聲名狼藉。

為此聰明的商家會選擇在箱子裡面加很多保護,這樣即便快遞員的行為會對快遞造成傷害,那麼他們內置的防護也能保護快遞物品不受損害。

02、為什麼同城的快遞當天也不能收到,有些更是要兩三天才能收到。

很多快遞公司在快遞的運送流程上很死板,尤其是四通一達,經常會出現一個同城的快遞,即便上午10:00之前就寄出了,當天也不能收到的情況,而在更早些年快遞當天寄出同城也要兩三天才能收到的情況也不少。

這種行為不但提升了貨物的損壞率,而且影響了用戶的體驗,但是四通一達不在乎,他們不在乎貨物的搬運次數,他們也不在乎東西會不會壞,他們只需要一個高效的模式,可以給他們節省人工運力,提高他們的收益率。

03、他們不在乎的問題京東在乎。

經常用京東的朋友都知道早在三四年前不管是生鮮水果還是零食家電,到消費者手裡的時候包裝都不會特別的厚重。

因為京東的快遞箱都是可以重複使用的,到了最後一個環節,他們只會把快遞箱裡面的東西拿出來裝在一個袋子送給消費者,而不是連快遞箱也一起送給消費者。

這種行為不但降低了他們自己的成本,也降低了在整個環節中造成的塑料汙染,消費者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做法。

另外京東在全國各個區域都有倉庫,他們發貨是按照就近原則給消費者發貨的,這種方式降低了貨物的搬運次數,不但物品受到損害的機率會降低,也降低了一件貨物在運輸途中所帶來的綜合成本。

這是在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真正有效的提高了生產效益和社會效益,減少了塑料和各種快遞垃圾的數量,而不是通過剝削自己的員工,壓榨他們的時間精力得到的。

對於這種良心企業,我就是要吹爆它,另外別的不說,就五險一金和各種福利待遇,除了順豐能和京東勉強比一比,四通一達哪個能和京東一決高下?

相關焦點

  • 「白色垃圾」成監管痛點,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
    比如收一個12元的快遞,他可以獲得2元服務費,其中,包裝的費用需要自付,「相比紙箱,一般0.3元一個的塑膠袋更便宜」。「減塑」任重道遠。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另外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快遞業每年約產生180萬噸塑料垃圾。
  • 快遞企業誰更綠?環保機構:京東順豐蘇寧前三,韻達圓通百世墊底
    基於國內9家知名快遞企業自行披露的CSR報告、ESG報告、官網等信息,非營利環保機構「擺脫塑縛」將企業2018年至2020年的綠色化表現繪製成一張成績單,於2020年11月18日發布《快遞企業包裝綠色化行動評價報告》。2019年「雙十一」,該機構就與中華環保聯合會等機構共同發布了《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生產特徵與管理現狀研究報告》。
  • 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今年800億件快遞約20%為塑膠袋包裝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11月12日,一位快遞小哥正在整理上午需要配送的快遞,在他11日配送的快遞中,一少半是塑料包裝。朱文表示,在寄件時,他幾乎沒使用過紙箱,一天大概要用10多個包裝袋為消費者打包。一方面是塑膠袋便攜,另一方面則是基於成本考慮。比如收一個12元的快遞,他可以獲得2元服務費,其中,包裝的費用需要自付,「相比紙箱,一般0.3元一個的塑膠袋更便宜」。「減塑」任重道遠。
  • 一撕得攜手百世高調推出環保塑膠袋Nbag 主張減塑更酷
    此次一撕得推出的環保塑膠袋Nbag,將加速推進快遞包裝行業走向環保化減量化的健康發展軌道,加速行業研發創新、使用環保包裝的步伐,倡導為用戶提供綠色、健康、無汙染的快遞服務體驗。  據了解,Nbag以植物來源的澱粉替代石油來源的塑料,每使用一個環保塑膠袋將減少30%的塑料使用,且綜合成本可與普通PE快遞袋持平。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塑料軟包裝行業市場深度調查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顯示,按每個快遞袋18g計算,如果塑料軟包裝應用行業都使用Nbag,預計每年可減塑580萬噸。  近年來,快遞行業因包裝產生的汙染問題備受關注。
  • 給「網來網去」的生活全鏈路「減塑」
    這樣的現實也意味著,我們今天再談「減塑」,絕不能拿著老辦法去套,不能局限於傳統業態和埠那幾個塑膠袋,必須把重點火力瞄準生活方式轉變後帶來的網上大量「生廢耗塑」,消除盲區,精準施策。數據顯示,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繼續穩居世界第一。但這一天文數字下,浪費問題也如影隨形。
  • 紙箱回收、源頭減塑、膠帶「瘦身」——全年超800億件快遞包裝...
    「一般而言,一所高校每天大概要派送1萬至2萬件快遞,到『雙11』『618』這種網購節會更多,以往由於快遞收發點沒有地方處置快遞包裝箱,所以學生們都將包裝箱扔進校園內垃圾桶,這樣既不環保,也增添了保潔人員的工作量。」該收發點負責人表示,如今有了回收箱,大約三到四成學生會主動將包裝箱進行回收再利用。
  • 「拆箱高峰」後,快遞包裝「減塑」還差哪
    京東方面則表示,旗下「青流計劃規範了封箱膠帶的使用後,已累計減少使用膠帶超5億米,「用戶在京東快遞員上門送貨時,可順便將家中的廢棄紙箱或一次性包裝垃圾交給快遞小哥進行回收。」11月25日,湖南郵政也發出「綠色郵政」倡議書,表示將在推廣應用循環中轉容器、提高新能源車輛佔比、引導客戶重複利用包裝箱等方面下功夫,推動綠色快遞發展。
  • 單個快遞可減塑4.4g!菜鳥裹裹在廣州等地試點綠色寄件
    近日,據不少廣州的菜鳥裹裹用戶會發現,在打開菜鳥裹裹寄快遞時,頁面有新出現「減塑環保袋」的選項,嘗試點擊選擇後,上門的菜鳥裹裹快遞員帶來了專屬環保快遞袋。據南方+記者了解到,這是菜鳥裹裹新推出的「綠色寄件」環保公益新選擇。
  • 紙箱減重、膠帶瘦身,「雙十一」快遞包裝走「環保風」
    新華社重慶11月12日電(記者周文衝)「現在寄件用的是環保快遞箱,蠻好的。」11日下午,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分公司新牌坊郵政所,前來寄件的市民堵寶根說,自己這次寄快遞還「環保了一把」。 堵寶根寄的是10多斤舊衣服。先從重慶寄到上海,再從上海統一轉寄到雲南,捐贈給當地幼兒園和小學。
  • 關於減塑環保必勝客做了件大事 而且還做得挺漂亮
    它們是我們桌上的外賣盒,是我們剛扔掉的快遞填充物,是我們正拿著的飲料瓶,是我們從菜場帶回來的透明購物袋……它們,俗稱塑料。11月28日,為積極響應政府對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政策,必勝客發起減塑倡議,呼籲消費者共同加入到減少使用塑料製品的行動中。塑料吸管換成了紙制吸管,原來的塑膠袋也換成可降解的塑膠袋。外賣的包裝盒也被哈爾濱的孩子們用充滿想像力的小手變成了各種DIY小景觀。
  • 減「塑」行動派!浦發銀行志願者點亮深圳態度
    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正式實施之際,浦發銀行倡議發起「我們減『塑』,為地球減負」的系列公益活動,在社會廣泛凝聚環保共識。1月9日,全國各地的浦發志願者走進各地的商超、書店、社區等,通過科普宣傳、有獎問答、讀書會等多種形式活動宣傳減塑環保理念。
  • 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循環快遞包裝,減塑潛力可觀
    「目前國家政策的重點是減塑,而非禁塑,我們要關注的是如何減少塑料的洩漏和對環境的汙染。因此,針對塑料包裝汙染的治理方案,第一步是減量,第二步是循環,最後一步是替代。」杜歡政教授認為,相較於減量和替代,目前採用循環快遞包裝的方法更具可操作性,減塑潛力可觀。
  • 青島最嚴「限塑令」年底生效,商超、市場、快遞等「用塑大戶」開始...
    此外,一些門店也在塑料吸管的外包裝印上了「減少使用吸管更環保」的標識,並且將紙吸管放在服務臺上。&nbsp&nbsp&nbsp&nbsp在塑料吸管使用方面,今年6月30日麥當勞宣布,即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減塑舉措將於年內覆蓋中國內地。近日,在青島麥當勞一家門店,觀海新聞記者看到飲品全部統一使用有飲嘴的杯蓋。
  • 中國綠髮會「減塑撿塑」工作組2019年度工作總結
    2019年已經進入尾聲,綠會「減塑撿塑」工作組對2019年綠會開展的「減塑撿塑」工作進行了總結:2019年1月16日,中國綠髮會2019年兩會提/議案建議會在北京召開,70多份建議稿中,有來自「減塑撿塑」工作組推動的多份提案建議。
  • 快遞紙箱循環使用真環保
    快遞箱循環用 包裝帶正「瘦身」綠色包裝讓快遞更環保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劉文靜網購買買買,快遞拆拆拆,每天要產生多少紙箱、泡沫板、塑膠袋?另據了解,多家快遞企業都給包裝進行了瘦身。目前,快遞使用的塑膠袋大部分為一次性再生塑膠袋,但膠帶的主要材質仍是聚氯乙烯,需要近百年才能降解。「現在我們使用的包裝膠帶是瘦身以後的,寬度為45mm以下,厚度也變薄了,主要目的就是降低耗材的使用,減少對環境的汙染。」一家快遞網點的主管說。
  • 一起加入必勝客「少塑派」 爭做綠色減塑人
    12月27日,辭舊迎新之際,以「減塑『必』有我 Let’s『少塑派』」為主題的環保公益宣傳活動在省城太原必勝客怡豐餐廳舉行。活動由太原市城鄉管理局、太原市商務局、太原市生態環境局共同指導,太原市萌芽環保協會和必勝客山西分公司共同主辦。
  • 北京「限塑10條」正式出臺,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
    對於快遞業(含電商自營快遞)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快遞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5%以上。到2022年底,全市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循環中轉袋基本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底,全市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膠帶。
  • 推動綠色環保消費上海旅遊住宿業「減塑」行動升級
    上海「減塑」的範圍擴大,表明了上海旅遊住宿業推動綠色環保的理念和決心。目前,多家酒店進一步升級「減塑」舉措,比如雅高集團自12月起,在旗下上海虹橋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率先試點推出更為環保的洗浴用品方案,用陶瓷大瓶取代一次性塑料小瓶,其密封內瓶使用聚乳酸(PLA)材料,由包括玉米和木薯等在內的可再生植物原料製作而成,其材質可生物降解,對環境的影響十分微小。
  • 做「減塑」行動派,浦發銀行廣州分行舉辦第十四次全行志願者日活動
    央廣網廣州1月9日消息 從商場、餐廳、書店、集貿市場等場所,到與每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外賣、快遞,塑料汙染正在滲透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減塑」問題刻不容緩。浦發銀行第十四次全興志願者日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浦發銀行供圖)1月8日-9日,由浦發銀行主辦的「我們減塑,給地球減負」系列公益活動在廣州、佛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等地如火如荼地開展。
  • 臺灣寫真:末端淨灘、源頭減塑 感受寶島環保理念
    中新社臺北4月22日電 題:末端淨灘、源頭減塑 感受寶島環保理念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張曉曦  提著麻布袋沿海岸線行走,撿拾塑料瓶、菸蒂等垃圾,這項被稱為「淨灘」的活動,近年來在臺灣日趨盛行。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又適逢周末,淨灘活動在寶島海岸線密集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