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的公基考試中,科技歷史人文的所佔比重在慢慢增多,由於考查的範圍比較廣,知識點繁雜,各位考生在準備的過程當中往往把握不準方向,複習起來沒有重點。的確,科技歷史人文的考情比較特殊,旨在考查各位考生的知識儲備,但是,通過觀察每一年的考試題目,也並不是無章可循。今天就給大家梳理一下公基人文常識的常考點之中國古代別稱—物品篇。
一、古代服飾代稱
古代的服飾以其鮮明的特性,顯示了穿著者的貴賤尊卑或性別職業,因而不同特點的服飾就成了不同社會地位人的代稱,有的甚至沿用至今。
1.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頭,代指平民,具體而言指本業為農業與小手工業,末業為小商賈等各種不事生產的人。
2.白丁:古代平民著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稱呼平民百姓。劉禹錫《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為沒有學識的人。
3.白袍:舊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為入試士子的代稱。
4.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多穿布衣。
5.袍澤:「袍」和「澤」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稱。也指了將士、戰友的代名詞。
6.青衿:亦作「青襟」,周代讀書人常穿的服裝,泛指有學識的人。
7.黃裳:黃色表示尊貴,穿黃裳意味著臣居尊位,因而黃裳成了將做君主的太子的別稱。
8.簪纓:簪和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舊時把它作為做官者之稱。
9.青衫:「青衫」黑色的單衣,唐代官職低的服色為青黑色。後人也常用「司馬青衫」形容悲傷悽切。
10.珠履: 綴有明珠的鞋子。了豪門賓客的代稱。
11.巾幗:本是古代婦頭上的頭巾或裝飾物,藉以代表女性,源於《三國志》當時諸葛亮多次向司馬懿挑戰,司馬懿不予應戰,諸葛亮便把婦女的頭飾遺下,以此辱笑司馬懿還不如一個女性。自古以來把婦女中的英雄豪傑稱為「巾幗英雄」 ,故代指女性。
12.紈絝:紈絝是古代一種用細絹做成的褲子。古代富貴人家的子弟都穿細絹做的褲子,這很能反映出他們奢侈的特點,因此,人們常用紈絝來形容富家子弟。
二、古代花卉代稱
1.牡丹:被稱為「花中之王」,雅稱「貴客」,還有稱是「國色天香」、「深色花」「百兩金」、「木芍藥」、「富貴者」。
2.蓮花:是花中「高尚君子」。美稱「花君子」,雅稱「淨客」,別稱「水華」、「水旦」、「水蘇」、「澤芝」,還有稱「君子者」。
3.蘭花:「美稱」空谷佳人」,雅稱「幽客」。其他有稱之為「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空谷幽蘭」、「話中君子」。梅、蘭、竹、菊共稱花中「四君子」。
4.月季花:歷來被稱為「人間不老春」。她的美稱為「月月紅」、「四季花」、長壽花「鬥雪紅」。
5.菊花:別稱:「黃花」,雅稱「壽客」「秋寒」。還有稱「隱逸者」,與蘭花、水仙、菖蒲稱「花草雅」。
6.梅花:雅稱「清客」。它和松、竹合稱「歲寒三友」,與山茶、水仙、迎春合稱「花中四友」。
7.杜鵑花:雅稱「山客」與山茶花、仙客來、石臘紅、吊鐘海棠稱「盆花五姐妹「。
三、古代器物代稱
1.硯臺:石虛中。石虛中被封過即墨侯,又為人器度方圓。
2.墨:松使者。傳說唐玄宗用的墨土,有一道士是墨精,號松使者。
3.紙:楮先生。傳說紙是由楮葉造的;又稱「剡藤」,浙江嵊縣剡溪產的藤枝能造。
4.扇:仁風、便面。仁風,系晉朝袁宏因謝安送他扇子,稱是「當奉揚仁風」;便面,傳說漢朝張敞走馬章臺街,以扇擋面,故得名。
5.小船:蚱蜢。小船很輕快,像小蟲一樣,所以叫蚱蜢。
6.書信的別稱:鴻、鴻雁、尺牘、尺素、函杞。
7.錢的別稱:泉、方孔兄、鄧通、阿堵物、青蚨、上清童子。
8.酒的別稱:瓊、玉液、金漿、家釀、香醪、紅友、玉友、歡伯、杯中物、三酉、般若湯、杜康、白墮、曲生、麴秀才、金漿太醴、福水。
9.雪的別稱:瓊玉、碎玉、冰花、六出、碎瓊亂玉。
10.月亮的別稱:蟾宮、月宮、玉盤、銀鉤、嬋娟、桂宮、望舒。
11.鏡子的別稱:菱花,專指女性用:菱花本是水裡開的一種花。
四、預測試題
1.《呂氏春秋·慎人》:「事利黔首,水潦山澤之湛滯壅塞可通者,禹盡為之。」其中黔首指的是:
A.河流湖泊 B.山巒 C.百姓 D.君王
1.【答案】C。解析:黔首是秦代對百姓的稱謂。秦始皇自以為得水德,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平民以黑巾裹頭,故名。本業為農業與小手工業,末業是小商賈等各種不事生產的人。因黔與黎同義,故秦始皇二十八年泰山刻石用黎民、三十二年碣石石刻也用黎庶稱謂百姓。秦始皇三十一年,發布"使黔首自實田"的律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按照當時實際佔有的田數,向封建政府呈報,即可取得國家的承認。從此,原秦國的一套封建土地制度和法令就在全國範圍內施行。故本題答案選C。
2.盧照鄰在詩中《中和樂·歌儲宮》:「黃裳元吉,邦家以寧。」其中黃裳指的是:
A.黃袍 B.太子 C.百姓 D.皇宮
2.【答案】B。解析:有這樣的太子是吉兆,國家肯定會因為太子將來登基而變得更加安定繁榮。黃裳:黃色的下衣,代表吉祥之徵,這裡比喻太子。故本題答案選B。
3.《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和李白《寄韋南陵冰》詩:「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百斛金陵春。其中珠履指的是:
A.戰靴 B.豪門賓客 C.商人 D.文人
3.【答案】B。解析:有這樣的太子是吉兆,國家肯定會因為太子將來登基而變得更加安定繁榮。黃裳:黃色的下衣,代表吉祥之徵,這裡比喻太子。故本題答案選B。
4.唐代有「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的說法,這種深色花是指:
A.菊花 B.牡丹 C.玫瑰 D.梅花
4.【答案】B。解析: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買花》。意為「這一叢深色的牡丹花價錢相當於十戶中等人家一年的賦稅了。」此詩通過敘寫長安貴族買牡丹花的場面,揭露了當時上層統治者奢侈豪華、揮金如土的腐朽生活,深刻反映了剝削與被剝削之間的矛盾。故本題答案選B。
5.下列詩句與菊花有關的是①羞與春花豔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②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③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④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A.梅花 B.牡丹 C.玫瑰 D.菊花
5.【答案】D。解析:①正確,這句詩出自劉克莊《菊》,表現了菊花不畏嚴寒的傲骨。②正確,這句詩出自《黃花》,作者是南宋女詞人朱淑貞,形容菊花的高潔,從一而終,堅守晚節。③正確,這句詩出自陳佩《瘦菊為小婢作》。④正確,這句詩出自黃巢《題菊花》,說他同情菊花。故正確答案為D。故本題答案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