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所有文章是針對中小學語文專題專項訓練,純手工製作,如有不妥之處,請給予指正!共勉!
我們繼續講下標點符號。
冒號( :)
冒號表示提示性話語後面或總括性話語前面的停頓,起提示下文或總括上文的作用。冒號屬於句內點號,表示句內大的停頓。
主要用法如下:
① 用於提示下文,分兩種情況:先總說後分說,在總說後面用冒號;先分說後總括,在分說的後面,總括語的前面用冒號。
例如:有學者將中國建築歷史的研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可以稱之為文獻考古階段;第二階段,是實物考古階段,第三階段,是對建築之詮釋階段。
② 引語在後時,冒號用在引語「說」的後面,冒號後面的話是 直接引別人的話。
例如:杜甫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③ 用在「注意、指出、宣稱、證明、告訴和如下、例如等引 起下文的詞語後面。
例如:現實與經驗表明:大眾教育與英才教育難以同時兼得。
④ 用在解釋性的分句之前,分說部分是總說部分的分項敘述。
例如:今天的晚會上有如下節目:舞蹈、獨唱、二重唱、相聲和雜技。
⑤ 用於書信、講話稿等的稱呼語後面。
例如:同學們: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夢我的夢」……
⑥用於需要說明的詞語後。
例如:日期:2019年1月26日
時間:8:00-12:00
地點:學校運動場
溫馨提示:
冒號易發生錯誤的地方和應注意的問題:
寫作中只引用別人的一部分話,引用前不用冒號。例如:林則徐宣稱「若鴉片一日未決,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在「即、也就是」等詞語後不能用冒號。例如:我們要有兩種「力」,即毅力、努力。引文不獨立成句而只是整個句子的一部分時,他前面不用冒號。例如:同學們唱著「日落西山紅霞飛」離開軍訓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