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Y:Album Of The Year,是葛萊美獎項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個獎項,它的意義在於表彰藝人專輯整體性。不論製作技術、藝術性、社會性等等,只有各方面的造詣都很高的專輯才有可能獲得此獎項,這個應該是音樂節的諾貝爾獎。
相信很多夥伴都清楚知道,每年的2月份會有一個大事情,那就是格萊美頒獎。小夥伴們會討論自己心儀的專輯或藝人是否爭得榮譽,更重要的是格萊美頒獎本身就是一場盛大的音樂聚會,每場表演都是超高水準,在接近2個小時的頒獎中,我們可以領略到來自各個領域藝人間的切磋,一年的精華就聚集於此了。
不過近幾年的格萊美真的不盡人意,給我的感覺倒不是觀眾的品味不好(其實我覺得普羅大眾的品味在逐年慢慢變好),而是格萊美的品味一年不如一年了,獎項中貌似參雜了很多商業因素,經常會出現一些藝人集多個大獎於一身的情況,倒不是說這些藝人不配,而是說每個獎項有它偏重的參考點,而最近格萊美給人感覺就是,把幾個大獎一股腦弄到一個人頭上就行了,這樣才有話題性,根本不理會獎項本身的意義。格萊美作為學院級的獎項,感覺已經慢慢地失去了它的權威性,它已經從一個莊嚴神聖的存在慢慢退化成了一個普通的商業作秀典禮,以至於慢慢地有更多的藝人拒絕出席這個曾經很高大上的集會了。
下面我就從我覺得最最最遺憾的專輯開始盤點,僅僅代表個人觀點,有異議的可以留言,如果沒有盤點到您心中的那個他/她,對不起,由於時間和篇幅的關係,您可以留言分享給我。
1.《Norman F**king Rockwell!》- Lana Del Ray
Pitchfork 9.4分
打雷是一個走反向路子的文藝女青年(中年?),最開始的專輯《Born To Die》還算稍微有點流行,後面的專輯都一路復古到底了。
打雷後面的歌曲使用的樂器大多偏向鋼琴、電吉他、木吉他、小提琴等等。歌速都是中速的、抒情的。歌詞有內涵也很文藝,標準的「憂鬱文藝女」。
打雷在藝術人格上顯得非常的理想化,她懷念或嚮往著那個已經一去不復返的舊時代以及無處不在的浪漫情節。
打雷在人聲和樂器的處理上比較獨特,她並不是把每個聲音都處理得非常清晰,隔離感很強,她故意做出了那種老唱片的感覺,這也符合她的主題。
《Norman F**king Rockwell!》這張專輯裡的打雷比較偏執美麗順滑的旋律和優美的歌詞,歌曲的細節豐富,優雅而複雜,雖說在核心意義上,打雷講述的是有關美帝的事情,我們沒有太多共鳴,但在這張專輯的製作上,絕對是頂尖級別的!
總之,這張專輯可以作為教科書級別的內容給各位好好上一課了。
對了,專輯裡我特別提一首歌,雖然他的藝術性和技術性不是本專的亮點,但肯定會觸及到你我的淚點,《Love Song》,如果你聽到某個點有一點點揪心的感受,那大概就是那句「Oh,be my once be my life time」了。
2.《Melodrama》- Lorde
Pitchfork 8.8分
不要聽那些所謂的「東西就要簡單」的好,簡單的東西好,那只是個體性的、偶然性的東西。除非能給出一個上下文或者一個更複雜的意境,不然簡單的東西哪裡好?內容都沒有,如何讓人體會到其表達。
所以我想說的是,這些優秀的專輯都必然會有豐富的細節,豐富強大的製作,再配合一些獨特的人格和思想去展現出一個藝人腦中的場景。
Lorde如此年輕就有一個獨特的認知和人格,聽過她專輯的人都知道,Lorde的情感獨一無二,不是照貓畫虎或無病呻吟的。
Lorde表達的時候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她不像R&B歌曲所謂的「即興」在唱法上,她的「即興」更多的表達在「表達」本身上,她不會覺得她是在唱一首歌,而是在表演一個劇本,對,用表演劇本這個詞比較合適,其實Lorde在藝術的共性上比較偏向於歌劇,用音樂講故事,用音樂描繪心情,但不局限於旋律和節奏。
Lorde和Lana Del Ray更偏向於藝術家而不是歌手。
3.《thank u, next》- Ariana Grande
Pitchfork 7.9分
嗯……這張專我聽了13000個循環了,百聽不厭,屢試不爽!
這張專輯是A妹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退下了流行巨星光環之後的一次自我審視。
說實話,一張作品的好壞真的要與歌手是否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有強相關,做藝術的人首先是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想法、處境、人格等,不然藝術哪裡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呢?
A妹的這張專輯首先風格是多樣的,《Break up with your Girl friend,i'm bored》除外……
這張專輯的很多東西都表達出了一個強烈的自我認同感,A妹不再Care周遭的看法並大膽做出反擊,對於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飾和偽裝,就像《ghostin》這首歌,雖然不是單曲,但是大家可以去聽一聽,歌曲的細節,包括最後為了紀念逝去前男友的採樣。
這張專輯最大的驚喜,也是廣大粉絲們讚嘆不斷的《7 rings》,在《音樂之聲》採樣的基礎上加入了HipHop元素真的是驚喜,還採樣了一些Flow,非常有趣。關鍵是巧妙的融入了當下最流行的Trap風格,錦上添花。
某新進女星在得ATOY之前,如是說:「千萬別是我,千萬別又是我」。
在得獎之後,如是說:「我覺得這個獎A妹當之無愧,還有其他提名的都很棒,希望他們的粉絲不要打我」。
哈哈,開玩笑的,這張專輯確實是A妹非常大的一個進步。
4.《reputation》- Taylor Swift
泰勒黑化的最佳專輯!沒有廁曲,首首優良!泰勒出村做流行的又一巔峰。
BTW,我覺得泰勒是深得「去旋律化」的精髓,把流行歌曲的內核把握得牢牢的,真的是百年難得的才女,無論是村裡還是村外她都知道應該怎麼做。
《1989》拿了獎我就不吐槽了。
5.《lover》- Taylor Swift
除了《ME!》,其他都優良!也不是說《ME!》怎麼著了,主要是那位男同志的「Hey kids,spell is fun!」真的是……難聽……。這張專輯保持著泰勒的一慣水準,泰勒從黑化快速白化的良心作品,為什麼!為什麼沒有獎!
6.《Queen》- Nicki Minaj
麻辣雞真的很有才啊,只是這張專輯比較偏硬了一點,不像隔壁卡老師的稍微流行上口一點,這個吃了點虧。
不過麻辣雞這張專輯的意義在於展示自己真正的才能和自我表達出的一種認同。
這張專輯也是13000遍,具體我就不評了,沒聽過《Queen》你就從來沒真正認識過麻辣雞。
btw,這張專輯跟格萊美沒有半點關係,其中的黑幕我就不多說了,要麼麻辣雞沒上報,要麼就是格萊美騷操作。
7.《Invasion of Privacy》- Cardi B
其實這張專輯並沒有太遺憾,它確實跟前面幾張不是一個級別的,但是!我真的覺得這張專好聽啊,循環了13000遍!
小夥伴們,這篇文就盤點到這裡,太多太多優秀的專輯被埋沒了,有誰決定以後再也不看格萊美的舉個手讓我看看!
當然,最開始我也說了,沒有盤點到您心中最佳不要生氣,畢竟我也沒那麼多錢買那麼多專輯,233333。
當然,您可以在留言裡告訴我某某專輯,我一定會去買來聽一聽的,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