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府對燃油加稅應對氣候變化,結果卻引發大規模抗議

2020-12-24 好奇心日報

11 月 16 日,在法國從南部地中海之濱到北部的工業地區,爆發了 2000 多場以阻斷交通為主要手段的抗議活動,抗議政府上調燃油稅。據法國內政部的統計,全國各地的抗議者超過 28 萬,他們聚集在公路收費站、交通環島和高速公路連接線,阻斷交通。

在巴黎,1200 名抗議者聚集在總統府愛麗舍宮門前,要求馬克龍下臺。至 21 日,抗議仍在進行,已造成兩人死亡,500 多名抗議者和近百名警察受傷。兩名死者都是被試圖擺脫交通封鎖的車輛撞死。

這場抗議沒有正式的組織機構,沒有工會或政黨的介入,全靠社交媒體發動和協調,甚至沒有發言人。由於抗議者都穿著法國交通法規要求司機在車上常備的黃色反光背心,因此它被稱作「黃背心抗議」。

抗議的主要對象是柴油稅的上漲。今年早先時候,政府宣布將上調燃油稅,從明年一月開始,柴油稅將上漲 6.5 歐分/升(約合人民幣 0.52 元),而汽油稅漲幅較小,為 2.9 歐分/升(約合人民幣 0.23 元)。但事實上,從年初至今,柴油稅就已經上漲了 7.6 歐分/升,汽油稅也漲了 3.9 歐分/升。柴油在燃燒中釋放高濃度的黑碳,這種物質在造成嚴重的公共健康危害的同時也有很強的促進溫室效應的能力,因此政府希望通過徵稅縮小柴油與汽油之間的價差,促使人們放棄柴油車。

除了增加燃油直接稅,政府還計劃提高碳稅,而這將進一步提高燃油價格。法國的碳稅在 2014 年在奧朗德任內引入,在 2017 年是 40 歐元/噸,今年提高到 44.6 歐元/噸,政府計劃明年將其提高到 55 歐元/噸,並在 2022 年達到 86.2 歐元/噸。

除此之外,由於國際油價上漲,法國柴油價格在 2017 年 1 月後的一年內已經上漲了 6.2%。而柴油恰恰是法國最普遍使用的燃料。居住在郊區和鄉村的中下階層民眾出行高度依賴於汽車。因此,加稅直接增加了這些家庭的日常生活成本。

而政府希望通過加稅來促使人們轉向更清潔的能源與車輛,減少碳排放,同時碳稅收入也將被用於資助減排項目,從而應對氣候變化。馬克龍自競選期間就一直塑造著自己的環保形象,去年 6 月,在川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之際,他又號召美國氣候科學家去法國做研究,並套用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喊出「讓我們的星球再次偉大」的口號。

在加稅的同時,政府在今年初也公布了「撒糖」的政策——向處理掉其柴油車的車主提供現金獎勵,並為購買高能效新車提供補貼。

但是,這沒能贏得抗議者的心。從去年 5 月開始,網上就出現了降低燃油稅的請願,今年 10 月,又出現了阻斷交通抗議的倡議。

在抗議發生前的上周三,政府意識到情況不妙,宣布斥資 5 億歐元補貼受到加稅政策影響最嚴重的人群,當晚,馬克龍在法國電視一臺發表致歉講話,承認自己「沒能在法國人民與他們的領導人之間實現和解」。但這仍然未能平息人們的怒火。

這也是因為,他們的不滿並不僅限於燃油稅。《紐約時報》採訪的一位社會學家表示:在法國,住在城市以外的人,很難感受到他們交的稅的價值,特別是在鄉村,醫院被關閉、市政預算縮減、失業率保持在近 10%。

除此之外,今年 7 月 ,馬克龍的一名保鏢被拍攝到毆打五一勞動節示威者,就曾激起民眾怒火。讓他被稱作「富人的總統」,與中下階層,尤其是城市以外的世界完全脫節。目前馬克龍的支持率不到 30%。他去年競選時曾得到一場草根運動(En Marche! )的有力支持,而僅僅一年半之後,他正被一場更草根的運動反對。

11 月 18 日在貝爾福地區昂德爾南(Andelnans)的一個道路封鎖點,來自維基百科

而就在黃背心抗議爆發的同一天,在海峽的另一邊,英國多地也爆發了阻斷交通的抗議活動。在倫敦,數千名抗議者阻斷了市中心五座橫跨泰晤士河的橋梁的交通,85 人被捕。這被稱作英國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公民不服從行動之一。不過,他們抗議的恰恰是政府缺乏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僅讓氣候變化愈演愈烈,並造成大量物種滅絕。在英國的抗議活動之後,同樣的抗議計劃在包括法國在內的 11 個國家進行。

事實上,在環境部長尼古拉·於洛(Nicolas Hulot)在 8 月因為不滿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裹足不前而高調辭職後,9 月初,法國多地就曾爆發過大規模抗議,要求政府採取積極措施,近 12 萬人參加,讓馬克龍的環保形象大打折扣。10 月中旬,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 1.5°C 特別報告後,數萬人加入了全法多地的示威活動,要求政府採取氣候行動。法國人並非不關心氣候變化。而「黃背心抗議」並非反對採取氣候行動,只不過碳稅在實施中衝擊到了他們所在的勞動階層的生計。

力主使用碳稅應對氣候變化的美國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在獲得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碳稅在推廣過程中應該讓納稅人感受到納稅的回饋。他心目中的碳稅榜樣是加拿大卑詩省。當地在提高電價的同時降低了同等額度的網際網路價格,在提高碳貨物價格的同時降低了非碳貨物的價格,這樣才能在獲得經濟效果的同時不至釀成一場政治災難。

而也有人提議,碳稅更可以設計成政府用它有針對性地用它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社會福利補貼,因為他們對能源價格上漲尤其敏感。

截至 21 日,抗議已經進入第五天,抗議呈激進化態勢,馬克龍號召對話,但仍未放棄加稅的計劃。

題圖為 11 月 18 日在貝爾福地區昂德爾南(Andelnans)的黃背心抗議現場,來自 Flickr 用戶 Thomas Bresson

相關焦點

  • 法300名消防員加入抗議活動 反對政府提高燃油稅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法國東南部300名消防員開始加入〝黃背心〞運動,抗議政府提高燃油稅,造成燃油價格暴漲。據報導,當地時間1日,法國東南部昂蒂布鎮300名消防員,在當地高速公路的一處收費站舉行抗議活動。消防員身穿象徵著抗議運動的〝黃背心〞,手舉信號彈,並用路障攔住部分道路,以引起過路者的關注。有抗議者表示,他們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公民訴求。
  • 「黃馬甲」考驗法國政府
    據法國內政部統計,於11月17日、24日以及12月1日舉行的三次遊行中,法國全境分別有28.2萬人、16.6萬人、13.6萬人參加了遊行。法國總理菲利普日前表示,將採取「非常措施」應對示威,全國警力將由上周末的6.5萬人增至8.9萬人,其中巴黎將有8000名警員執勤,更會繼2005年大規模騷亂後,再次部署裝甲車。
  • 法國:《整體安全法》引發抗議
    這是法國連續兩個周末爆發遊行示威。近年來,法國社會一直不太平。政府調高燃油稅引發的「黃馬甲」運動、勞工改革方案引發的勞工遊行示威、近期多起恐怖襲擊事件……法國究竟怎麼了?「暴徒破壞了法蘭西」據法國國際電視臺France24報導,12月5日,法國多個城市舉行了90多場遊行示威活動,反對政府近期提出的《整體安全法》。
  • 法國將提高燃料稅 數百城市捲入抗議活動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為了抗議燃油價格不斷飆漲,從17日開始,法國各地陸續爆發了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20日,抗議活動進入第三天,參與者封鎖了3個油庫的入口,並阻斷多條主要幹道通行。抗議者計劃將於24日赴巴黎再次舉行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
  • 法國:《整體安全法》引發抗議 多個城市遊行示威
    人民日報12月10日消息 據法新社報導,當地時間5日,法國多個城市再次就《整體安全法》爆發遊行示威。在巴黎,部分示威者與警察發生暴力衝突。這是法國連續兩個周末爆發遊行示威。近年來,法國社會一直不太平。政府調高燃油稅引發的「黃馬甲」運動、勞工改革方案引發的勞工遊行示威、近期多起恐怖襲擊事件……法國究竟怎麼了?
  • 馬克龍決定在燃油稅問題上妥協,這一事件還會有怎樣的後續影響?
    據法新社北京時間12月4日下午報導,在經歷了連續三周且不斷升級的抗議示威之後,法國政府被迫在提高燃油稅問題上作出妥協,法國總理菲利普將代表政府宣布暫停上調燃油稅。加徵燃油稅,是錯誤時間做出的錯誤選擇應當說,馬克龍政府作出加徵燃油稅(其實是新開徵二氧化碳稅)的決定本身並沒有錯。加徵燃油稅,一方面是落實巴黎氣候協定,減少化石能源使用量的要求。
  • 為安撫「黃背心」抗議者 法國宣布取消2019上調燃油稅計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為緩和國內騷亂,法國政府已經取消了2019年上調燃油稅的計劃。據德國《明鏡周刊》報導,法國環境部長盧吉當地時間5日宣布,政府已經取消了2019年上調燃油稅的計劃。他稱,人們擔憂一旦抗議停止,就會重新啟動上調計劃,這樣做是為了減少人們的擔憂。法國總理菲利普4日曾宣布延期上調燃油稅以安撫憤怒的「黃背心」抗議者,但早已將矛頭轉向總統馬克龍及其巨富稅政策的民眾對此並不買帳,高呼「不要麵包屑,要整個麵包!」
  • 巴黎在燃燒,暴露出法國五大治國軟肋!川普的補刀更狠
    按照馬克龍政府的解釋,上調燃油稅,出發點也是好的,為了履行《巴黎氣候協定》,鼓勵使用清潔能源,發展低碳經濟,等等,而且,加稅真不算多。民眾不僅僅只是抗議上調燃油稅,救護車司機集體罷工,抗議政府相關救助資金減少。法國農民要抗議,要求政府停止增加農民負擔。
  • ...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國際社會迅速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賈延寧):今年的12月12號是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紀念日。當天,聯合國及有關國家通過視頻方式舉行 氣候雄心峰會。法國總統 馬克龍 在峰會上呼籲國際社會迅速採取具體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 法總理宣布暫停上調燃油稅 抗議者:不會停止活動
    學生們封鎖了波爾多一所高中的前門,抗議教育政策的改變。(來源:英國衛報網)海外網12月5日電當地時間12月4日,在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宣布暫停上調燃油稅後,「黃馬甲」抗議者誓言仍要繼續他們高調的抗議活動。
  • 是什麼讓法國的「黃馬甲運動」持續了五周?
    據法新社,當地時間周六(15日),法國約有66000人身穿黃馬甲進行第五次大規模示威抗議,巴黎則有2000餘人參加抗議。相對應的,法國警方在全國派出69000名警察,巴黎則派出8000餘名警察、14輛裝甲車。
  • 各國上調燃油稅屢屢遇挫,如何才能讓消費者買帳?
    記者 | 聶琳法國總統馬克龍提高燃油稅引發的大規模示威遊行最終迫使他做出讓步。智利前財長貝拉斯科(Andrés Velasco)近日在Project Snydicate撰文稱,實際上,不僅是法國,提高燃油價格對各國政府來說都是個燙手山芋,最終效果都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燃油價格上漲很難被補償。文章指出,馬克龍並不是第一個因為燃油稅而陷入麻煩的總統。
  • 國際觀察|美國的氣候變化「雙標」鬧劇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是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態度消極,備受國際社會詬病。美國政府不僅對自身劣跡視而不見,反而抹黑攻擊在這一領域採取積極行動並獲得國際社會好評的中國,這完全是一場玩弄「雙標」的政治鬧劇。這是2019年9月20日在美國芝加哥拍攝的氣候變化遊行中的標語牌。
  • 又有30名「黃背心」示威者被捕 法國巴黎出動7500名警察(圖)
    俄衛星通訊社報導截圖海外網9月21日電法國24小時電視臺21日報導稱,周六(21日),法國青年在巴黎舉行氣候變化抗議遊行,與此同時「黃背心」抗議者也掀起第45輪遊行活動。巴黎出動了超過7000名警員嚴陣以待。
  • 燃油稅系列報導:燃油稅何時出臺費疑猜
    顯而易見,燃油稅的推廣將使車輛的使用成本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先前不同車輛間幾乎一視同仁的養路費、車船使用稅等固定支出,將被燃油稅所取代。  據了解,世界發達國家普遍實施燃油稅,燃油稅已經成為國外稅收的重頭戲。截至去年8月份,世界上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徵了燃油稅。而歐洲諸國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推行燃油稅,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的戴麟表示,當初歐洲各國政府徵收燃油稅的主要目的有兩點:一是為了籌集資金來修路;另一個原因是為了公平稅賦。
  • 全球民粹浪潮湧動中的法國「黃馬甲運動」
    黃馬甲運動的興起及一發不可收拾,很大程度上是法國社會長期貧富不均造成的。圖為2019年1月12日,身穿黃馬甲的抗議者在法國西部城市聖布裡厄被防暴警察部隊追趕。 視覺中國 圖2018年11月17日,法國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抗議人群以草根階層為主體,以追求經濟正義為政治訴求。
  • 向「黃背心」妥協,法國將暫停上調燃油稅
    向「黃背心」妥協,法國將暫停上調燃油稅
  • 法國「宇宙級罷工」進入第六天:34萬人上街抗議,或殃及美國
    為繼續加大反對法政府改革養老制度的力度,法國幾大工會組織都呼籲民眾參加罷工抗議活動。法國總工會秘書長表示:此次罷工還沒完。 中新社12月10日報導,法國當日大罷工示威遊行運動繼續發酵。
  • 應對氣候變化表現不及格!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氣候變化雄心峰會上...
    12月12日,在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之際,由聯合國和英國、法國主辦,全球70多個國家首腦共同參與的氣候變化雄心峰會在線上舉行。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認為,澳大利亞並未遵守巴黎協定的承諾,其應對氣候變化的表現可以直接說是不合格。僅有2000多萬人口的澳大利亞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佔全球排放量的3.6%。而按人均計算,澳大利亞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美國人均的四倍。
  • 法國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70多城陷入混亂
    美國和以色列聯合擊殺伊朗核科學家,伊朗國內呼籲政府向美國開戰。世界整體趨於和平,但是世界局部正在不同程度地發生著衝突,導致動亂地區的人民苦不堪言,無論是內部矛盾還是外部爭端,都是人民承受最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