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國與國的交往也類似於人與人的交往,因共同利益而結交,因交往的友情而感動。人們會因彼此的友情而跨越時空與時間的距離惦念彼此。不論地位高低,不因貧窮貴賤,只因為當初相遇時所付出的那份美好。
正文
黃歡笑,出生於1912年的澳門,從小比較優秀。但那個時代,人們對於女性的看法十分單一,就是找個好男人嫁了,圍著灶臺和丈夫轉一輩子就是當時女性最好的歸宿。可黃歡笑不想這樣過一輩子,她想繼續讀書,於是她告訴父母自己的想法,父母被她的堅定所打動,送她繼續上學,後來,黃歡笑讀完初中後,就考上了一個護士學校,成為了英國皇家護士協會的一份子。
時局不濟,1941年日本佔領香港,黃歡笑是個工作已久的人,她深愛自己的祖國和土地,她希望做些什麼來拯救自己的國家,但凡有點良知的人,誰能眼睜睜看著國土被敵人侵略呢?於是她前往昆明美軍醫院,讓自己的職業在那裡也能發光發熱。既然是美軍醫院,那裡的傷員大多是美國人,許多都是當時在中國的飛虎隊隊員。當時日本成功偷襲珍珠港後,美國開始敵對日本,加大對中國的援助,就是為了希望通過中國能報了自己的"一港之仇"。而中國當時空軍力量是薄弱的,美國派遣陳納德將軍幫助中國組建空軍力量,同時派出美國的飛虎隊精英們。
又過幾年,中日戰爭激烈化,黃歡笑一個人被派往美駐華的一所醫院,這所醫院在最前線的"駝峰航線"陣地。當時戰事十分緊張,陰影無時無刻不籠罩著每一個美國空軍士兵的心,人們沒有多餘的心力再去歡笑和玩鬧,身體上的傷殘與病痛還有心理上的壓迫都讓人備受折磨。黃歡笑作為駐地醫院裡的護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十分理解飛虎隊隊員們的焦慮不安,於是她像溫暖的太陽一般,不斷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用如水般的語言來撫慰士兵們的心靈,用自己的歡聲笑語來為隊員們解悶解憂,有了笑的鼓勵和安慰,士兵們的心好受了不少。
戰爭結束後,天空像放晴一般,終於不再陰雲籠罩,但飛虎隊的隊員們都還記著黃歡笑,她所給予的無私奉獻。人們在特殊的戰爭時刻,對於友情銘記的格外深刻,因為是如此的珍貴。後來,2004年,昆明地區組織了中美友好活動,當年很多都是黃歡笑的病人們又回訪中國,黃歡見到了他們,他們熱情的擁抱,握手,表達彼此沒有忘記往年那段特殊的深厚情誼。一位飛虎隊員見到已經90多歲的高齡的黃歡笑單膝下跪,用這樣隆重的敬禮表達自己最誠摯的情誼,這名飛虎隊員叫丹,他當年也不過是個20歲左右的小夥子,黃歡笑人與其名一般,帶給他們無數歡聲笑語,也帶來了對於生的希望,因此,他親切的叫黃歡笑為"天使姐姐",只因為她有天使一般善良美好的品質,讓丹銘記這麼多年。
黃歡笑老人一輩子十分高壽,她經歷了戰爭的顛沛流離,最後經歷了兒孫滿堂的幸福喜悅,有像丹一般的老友共同回憶過去的崢嶸時光,也有家人共同陪伴度過最後的晚年。2007年,活了將近一個世紀的黃歡笑於6月5日夏天離開了人世。
結語:
任何的情感,似乎經歷戰火的洗禮就格外的難以忘記,不論是友情還是愛情,又或是親情。人們在黑暗中能抓住的就是身邊的幾根"稻草",這會讓人無比的寬慰,好像世界還有意義,自己的存在還有意義。黃歡笑在那樣艱難的時刻給了飛虎隊隊員許多人性的美好,這份美好,值得被紀念,且因為時間的洗刷而顯得更加純潔珍貴。
參考文獻
《飛虎隊的誕生》
《飛虎隊:陳納德和他的美國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