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平臺文章僅供醫院內部員工學習參考,不作為對外宣傳使用,且不可作為診斷依據。
便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便血一般見於下消化道出血,特別是結腸與直腸的出血,但偶爾可見上消化道出血。除消化道疾病,便血也可見於全身性疾病。
大便出血是怎麼回事?
01
隱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改變,僅在化驗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稱為隱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常見胃潰瘍、胃癌。
02
鮮血便
一般來自迴腸下端、結腸、直腸、肛門,大便顏色鮮紅或暗紅,可混有粘液和膿血。常見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瘡便血在排便時噴射狀流出或便後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門疼痛較劇烈。
直腸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時糞便變細呈條狀或有壓跡。痢疾便血呈膿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03
柏油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嘔出,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使大便發黑而發亮,像柏油一樣。
出現柏油便,表明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可以使大便發黑,用大便隱血試驗可以鑑別。
便血會導致什麼?
1、便血是腸道惡性腫瘤的早期信號
很多人對痔瘡便血的症狀比較熟悉,於是,只要出現便血症狀就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患上了痔瘡。但他們不知道,便血也可能是腸惡性腫瘤的早期信號。
臨床上, 不少早期直腸腫瘤患者,都曾因為忽視便血而發生誤診漏診的情況,從而延誤直腸腫瘤的治療。
2、長期便血可引發貧血
長期便血,很容易使人體丟失大量的鐵,引起缺鐵性貧血。導致的貧血症狀一般發展緩慢,早期可以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貧血症狀較重時,則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體力活動後氣促、浮腫等。
3、便血還能影響人的神經系統
造成人體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從而使一些患者出現如:容易激動、興奮、煩躁等症狀。同時,長期便血的話,也會讓患者終日感覺惶惶不安,陷入精神恐懼,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
4、便血可導致敗血症、毒血症
因為肛裂、痔瘡等肛腸疾病引起的便血,一旦引起感染,造成肛周膿腫, 細菌毒素、膿栓等就很容易侵入人體血液,引發敗血症、毒血症等。長期的便血,還可能造成肛門疼痛 、大便障礙,給患者帶來終身的痛苦。
反覆便血半個月建議去醫院查查!
總之,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便血,特別是持續超過半年的便血必須要到醫院就診。因為即使是痔瘡,長期出血也會導致貧血,嚴重的還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體力活動後氣促、浮腫等,對身體的傷害也不容小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