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到底有多大?64億公裡外地球是個暗淡藍點,如此比較一目了然

2020-12-20 兔斯基聊科學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們覺得腳下的大地似乎是沒有盡頭的。13世紀義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用了4年的時間從義大利來到了中國。16世紀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用了三年多的時間環繞地球一周。

19世紀70年代,法國的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寫了一部小說《八十天環遊地球》。以當時的條件來看,人們能夠用80天環遊地球一周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人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繞地球一周,例如普通的民航飛機以每小時900公裡的速度圍繞地球飛一圈僅需要40多個小時。

空間中看到的地球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地球仿佛變得越來越小。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到底有多大呢?科學家告訴我們,地球是一個平均半徑6371公裡的巨大星球。地球的赤道周長大約是4萬公裡。地球總面積大約是5.1億立方公裡。地球質量大約是6×10^21噸(這個數字是60萬億億噸)。

看了這些關於地球大小的天文數字,朋友們是不是看了感覺一頭霧水呢?我們平常人對這些數字沒有多少概念?那麼我們就一些圖來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一下地球到底有多大!

01藍色彈珠

這是一張非常經典的地球照片。科學家叫它「藍色彈珠」。藍色彈珠拍攝於1972年12月7日。阿波羅17號宇宙飛船上的太空人在距離地球45000公裡的地方拍攝的。也就是說阿波羅宇宙飛船此時到地球的距離相當於地球赤道周長的1.1倍多點。從這裡望去,整個地球盡收眼底。它就像是小孩子玩耍的「玻璃彈珠」,因此「藍色彈珠」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照片中面對我們的是面積大約3000萬平方公裡的非洲大陸。它在照片中只有這麼點。

藍色彈珠

02地球和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月球的直徑3476公裡,大約是地球半徑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八十一分之一。從體積上看,地球有49個月球那麼大。在月球面前,地球就是一個龐大大物。

地球和月球冥王星比較

03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

在太陽系中有四顆巖石構成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由於它們的表面和地球類似,因而科學家有時候把它們叫做類地行星。

在太陽系這四顆類地行星中,地球是最大的一顆。水星是最小的一顆。從體積上看地球大約有18個水星大,大約7個火星那麼大。金星稍微大一些,體積大約是地球的88%。

左起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04地球和冥王星

冥王星曾經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後來2006年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冥王星被科學家降級為矮行星。冥王星的直徑是2370公裡。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矮行星。冥王星要是和地球放在一塊兒比較,地球的個頭簡直碾壓冥王星。

冥王星以及衛星卡戎星和地球比較

05地球和海王星

地球和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以及冥王星比較無疑是最大的。和這幾個星球相比較,我們認識到地球是非常大的。不過在太陽系中還有四顆比地球大許多倍的行星。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是海王星。海王星是一顆體積巨大的冰巨星。它的直徑49532公裡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9倍。海王星體大約是地球的59倍,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7倍。

地球在海王星面前,一下子變得嬌小起來,看上去比月球在地球面前還要小啊!

地球和海王星

06地球和天王星

天王星是太陽系中由內而外的第七顆行星。天王星也是一顆冰巨星。天王星的直徑是51118公裡。它比海王星還要大一些。但天王星的質量要比海王星小一些。天王的體積大約是地球的64倍,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4.5倍。在天王星面前,地球顯得更小了。

地球和天王星比較

07地球和土星

土星是太陽系中第二大行星。土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土星的直徑是120540公裡,大約是地球的9.5倍。土星體積是地球的830倍,質量是地球的95倍。在土星面前,地球開始變得渺小了。就連美麗的土星環都可以並排上10個地球。

地球和土星比較

08地球和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徑達到了142984公裡,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1倍。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它的體積更是地球的1316倍。地球在太陽系老大哥木星面前再也不敢稱大了。

地球和木星比較

09地球和八大行星及太陽的合影

如果太陽系中的八顆大行星放到一塊來一張合影,地球就像下面這個樣子。看到地球了嗎?

太陽系八大行星藍色天王星右邊是地球

如果八大行星再把太陽邀請進來張太陽系主要成員全家福的話,朋友們還能找得到地球嗎?

左起第三個藍點就是地球

10暗淡藍點

1990年2月14日,已經在宇宙中飛行了12年多的旅行者1號接到科學家的指令,回過頭來望了地球最後一眼,並且留下了一張經典的照片。這是在距離地球64億公裡宇宙深處拍攝到的地球。在這張照片中地球已經小的只有一個像素大小,幾乎看不見了。科學家把這張地球照片稱之為「暗淡藍點」。

暗淡藍點,箭頭所指是地球

我覺得這是最能震撼人的心靈的地球照片了。要知道這個微微泛著藍光的小點就是我們的地球。它是76億人口和至少870萬種生命物種的共同家園。它有著浩瀚的海洋和廣袤的陸地,卻在64億公裡之外凝縮成了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塵埃。

這就是我們的地球,說大很大,說小也很小!看到宇宙中的這個暗淡藍點,朋友們是不是也感慨萬千呢?一起來聊聊你的感想吧!

相關焦點

  • NASA重洗著名老照片"暗淡藍點" 攝於地球60億公裡外
    (原標題:NASA重洗著名老照片「暗淡藍點」:攝於地球60億公裡外)
  • NASA重洗著名照片「暗淡藍點」:攝於地球60億公裡外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NASA重洗著名老照片「暗淡藍點」:攝於地球60億公裡外30年前的情人節,「旅行者一號」已經飛離地球60億公裡,向荒涼的太陽系邊緣前進。在它的有生之年,很可能不會再遇到任何一個天體。
  • 「隱秘而偉大」,宇宙中的黯淡藍點,地球孕育了無數生物
    不論是在直徑940億光年的宇宙中,還是直徑2-3光年的太陽系中,地球看起來都是相當的普通,不大不小、不輕不重、不遠不近。但是,偏偏是這顆行星,卻成為了宇宙中最特別的星球,至少在我們心裡是這樣的。那麼,這顆行星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它到底為什麼成為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唯一孕育了生命的天體呢?
  • NASA重洗著名老照片「暗淡藍點」:攝於地球60億公裡外
    30年前的情人節,「旅行者一號」已經飛離地球60億公裡,向荒涼的太陽系邊緣前進。在它的有生之年,很可能不會再遇到任何一個天體。於是,在為節能而永久關閉攝像頭之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操控它回望太陽與八大行星,拍攝了太陽系的第一張「全家福」。
  • 從64億公裡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就是照片中的一個小藍點
    除此之外,太空時代的到來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我們到達太空再去仰望地球,會發現地球真的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遠的暫且不說,光是太陽系就有四顆行星的體積在地球之上,不過好消息是,大於地球體積的都不是固態行星。
  • 重溫暗淡藍點!這可能是全人類收到的最佳情人節禮物
    1990年2月14日,在著名科學家卡爾·薩根的遊說下,NASA決定讓旅行者1號調轉相機,回望一眼自己的家園,在64億千米外創紀錄地為人類及萬物生靈拍下一張非同尋常的全家福。因此,這是旅行者1號對地球家園的最後一瞥。這張地球照後來被卡爾·薩根命名為暗淡藍點,成為旅行者1號最具代表性的傑作,在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震撼無數人的心靈。是的,照片中那個只有0.12個像素的微弱亮點正是地球——我們的地球只是一個光點,一個孤獨的像素。
  • 這個「小藍點」是地球?在60億公裡外的地球,原來長這樣!
    這個「小藍點」是地球?在60億公裡外的地球,原來長這樣!在使用谷歌地球的時候,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很多人都感覺到非常的不真實,其實這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這些照片個根本就不是原圖,而是經過處理之後發出來的,就比如現在網絡上的一些地球圖片,在我們的眼中只是一顆藍顏色的球體,其實地球真正的樣子並不是這樣的,這是經過了專業的軟體處理美化之後所呈現出的地球,其實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表面凹凸不平。
  • 艾菲爾鐵塔如螻蟻,《流浪地球》中推動地球的發動機到底有多大?
    艾菲爾鐵塔如螻蟻,《流浪地球》中推動地球的發動機到底有多大?最近中國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席捲全國,掀起一股科幻熱。靠《三體》火遍全球的科幻作家劉慈欣設定的劇情腦洞實在太大,讓許多網友都大呼過癮。除了驚為天人的點燃木星,我想大家最覺得新奇的就是那些推動地球就像推動一艘船一般的行星發動機了。人類舉全球之力,建造了上萬臺行星發動機,讓整個地球坐上了火箭。這得是多大的力?多大的「火箭」?根據電影裡的設定,我們去拿行星發動機和已有的幾個著名人類建築做比較,去看看那個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的上萬臺行星發動機們,到底有多大。
  • 太空探測器距離地球幾十億公裡,如此遙遠的距離,人類如何遙控?
    地面如何向遠在幾十億公裡之外的太空飛行器發送指令遙控它呢,說到這個問題,沒有什麼比旅行者1號更具有討論性,因為旅行者1號是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探測器,目前距離地球已有223億公裡。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那麼遙遠,地面向旅行者1號發送一次信息就需要經歷將近21個小時的時間才可以被旅行者1號接收到,而旅行者1號回復這則信息傳回來的數據也得需要這麼久的時間才可以到達地面,一來一回就是將近42個小時,而且信號還是以光速傳播的呢,可想而知有多麼遠了。既然如此遙遠,那麼地面究竟是如何與它保持聯絡的呢?
  • 地球有多渺小?旅行者號:我回頭望了一眼,那個暗淡藍點就是地球
    是的,這些都是我們的家,是我們依靠的港灣,但這是我們的小家,我們還有一個大家,它是屬於我們全人類的家,相信大家都已經明白,這個大家就是地球。我們腳下的這顆藍色星球是一顆生機勃勃的世界,在這裡有森林,有海洋,有雪山,有沙漠,這裡存在的一切為這顆星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家一樣的港灣。
  • 形象比喻:地球縮小成一個小彈珠,太陽有多大,最大天體有多大?
    許多人總想形象了解一下天體大小比例,如常有人問,如果地球縮小到一個硬幣大小,太陽有多大,其他天體又會有多大呢?我們今天就分層次來討論一下。地球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星球。這要看這枚硬幣是什麼硬幣,如果按照人民幣1元硬幣來看,第一版1元硬幣為3cm直徑,第二版開始為2.5cm直徑,按照第二版2.5釐米計算,乘以109倍,就是272.5cm,也就是說,如果半徑6371km的地球縮小成直徑只有2.5cm的球,那么半徑69.6萬千米的太陽同比例縮小,就成為272.5cm的一個球。這個球有多大呢?
  • 太陽有多大?一百萬個地球可以裝入太陽內部
    太陽有多大?一百萬個地球可以裝入太陽內部如果把太陽的內部掏空,可以裝下約960000個地球在裡面;如果把剩餘的空間都填滿,可以裝下1300000個地球。它的表面積是地球的11990倍。太陽將吞沒地球當所有的氫被燃燒後,太陽將繼續燃燒大約1.3億年的氦,在此期間,它會不斷的膨脹,雖然這個時間會比較長,但是最終它會吞沒水星、金星,進而吞噬地球。這是一個真正的可怕的紅巨星。
  • 體積是太陽100億倍,地球1.3億億倍!宇宙最大恆星大到什麼程度?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它的體積遠遠大於地球,一個太陽可以裝下130萬個地球。然而,如果放眼宇宙,太陽的大小不算什麼,宇宙中存在一些尺寸極其巨大的恆星。
  • 太空鳥瞰地球:月平線上升起新月形地球
    北京時間2月23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地球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藍色小圓點。人類已經向太空發射了無數的衛星和探測飛船,當這些探測器從太空中回眸地球時,它們看到的地球形象要麼是一顆小小的藍色彈珠,要麼是一彎新月,當然還有其他不同的地球形象,這都讓地球人真正認識自己所居住的家園。
  • 冥王星再現地球景觀,50億公裡外雪山綿延,成因與地球完全不同
    那年7月14日,新視野探測器接近到冥王星附近12500公裡範圍內,人們在這個太陽系偏遠地區的星球上,發現了它有和地球一樣的地貌景觀——白雪皚皚的山脈。從上圖可以看出,它的氣流運動與地球完全不同。 在法國科學家給出的解釋中,原來是甲烷熔點比氮氣熔點更高,密度更小,使得單位質量更輕。甲烷的吸熱過程不會發生在表面有氮冰的地區,因為氮冰可以升華大幅度降低附近大氣的溫度,達不到甲烷的熔點。 只有高海拔地區的甲烷才有機會揮發,氮氣選擇下沉,甲烷氣體得以處在更高的區域。
  • 222.44億千米外旅行者1與地球近了,3天縮短100萬公裡,有真相了
    趣味探索訊 太陽系外星際空間,空曠而又漆黑,數億公裡範圍內可能見不到一個天體,因為星系與星系間距離是那麼遙遠,近則數光年,遠則數億光年,所以星際空間並沒有我們在地球上看到那麼壯觀,由無數天體組成的星辰大海。
  • 研究發現月球一直在遠離地球,你知道恐龍時代的月亮有多大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非常榮幸大家能夠閱讀我的文章,希望您閱讀愉快,您的閱讀能讓小編創作更有動力引言:在早前就有科學研究發現月球在圍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逐漸遠離地球,這是兩者互相作用的結果。現在的月球以每年大約3.82釐米的速度在遠離地球,隨著時間的積累兩者之間的距離一定會增大。那麼恐龍時代的月球看起來有多大呢?
  • NASA展示一張非凡太空照片,顯示出一個蒼白藍點,由旅行者1拍攝
    這張太空照由旅行者1號拍攝,拍攝時間為1990年,當時距離地球約64億公裡,這是它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因為它已經完成了對太陽系行星的探測,即將離開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為了節省電量相機將永久關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圖片批註中寫道,在1990年情人節那天,旅行者1號飛船在距離地球64公裡的距離上行駛,最後一次回頭,相機拍攝了第後一批太陽系照片。
  • 已經飛行兩百億公裡,離地球最遠一張照片,為什麼令人深思?
    不去管其它的行星,我們可以特別關注一下地球,地球這顆承載數百萬個物種有46億年歷史,38億年生命史的天體,在這張照片中僅僅是一個小藍點,只有0.12像素。就是這顆小藍點,承載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承載著人類文明的從始至終,給人很深的印象。
  • 盾牌座UY比太陽亮34萬倍,把它放到比鄰星處有多亮?地球有何影響
    它的直徑足足有太陽的1708倍。如果盾牌座UY放到太陽系中太陽的位置上,那麼太陽系中土星軌道以內將全部是盾牌座UY的地盤。盾牌座UY足足有45億個太陽那麼大!今天我們不談盾牌座UY有多大?我們來聊聊盾牌座UY有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