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看山東|這裡的葫蘆能吃能看能玩還能做成藝術品

2021-01-08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雲鶴

「咱這兒的葫蘆能吃、能賞、能摘、能賣。」說起葫蘆,村民張大爺臉上掩蓋不住的自豪。現在,葫蘆已經成了村裡發展旅遊的一張新名片。過去葫蘆套村是棗莊市級貧困村,近幾年,葫蘆套村立足天藍、水清、地潔、山秀、景美的生態資源優勢,把精準扶貧與鄉村旅遊開發有機結合,成功走出了旅遊發展助脫貧、精準扶貧興旅遊的發展之路。

如今葫蘆套村從有名的窮村發展成如今的旅遊打卡地,村子美了,村民也富起來了,這裡也成了棗莊脫貧攻堅的一個生動縮影。

葫蘆裡有大智慧

葫蘆套村處在連環山套之中,高空俯瞰形似葫蘆,因此取名葫蘆套。全村擁有山場1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95%。

從前,葫蘆套村沒有一條硬化路,一大下雨天,走路全是泥巴。村裡沒有特色產業,村民們靠天吃飯。為了尋找出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打工。

改變發生在2015年。

2015年,葫蘆套村以省級財政鄉村連片治理項目資金1100萬元作為起步資金,進行了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重點實施修路、戶戶通等「五通十有工程」,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收穫了旅遊投資公司的青睞。

如今,站在南山的玻璃棧道,眼底盡收蜿蜒規整的公路,村中碧水青山的美景和蓬勃發展的特色民宿,襯託出了淳樸現代化鄉村格調。2016年以來,該村先後被評為山東省旅遊特色村、省級森林公園、山東省森林村居。

為突出葫蘆文化在景觀、設施中的應用,村裡不僅建起了葫蘆景觀長廊,還設有一處福祿文化藝術館。文化藝術館中展示了3000餘件葫蘆烙畫、押花、雕刻、彩繪等多種工藝製成的藝術品,並吸引了一批繪畫、書法、雕刻等藝術家和愛好者進駐,還有人專門講解葫蘆文化以及工藝品製作過程。

一條玻璃棧道就能帶動19個村發展

偏遠窮山村變身熱門打卡地

村中南山崮崖上的南山玻璃棧道是棗莊的第一條玻璃棧道,也成為葫蘆套村一個標誌性旅遊建築。「這是我們招商的成果之一。」村幹部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葫蘆套村的基礎設施有了大幅提升後就開始著手招商引資。目前,村裡建設有石佛山寨休閒養生度假項目,還招引了旅遊公司投資開發葫蘆村核心區域。包括鄉村精品民宿、滑索、懸空玻璃棧道、四季花園、葫蘆樂園等項目。

村裡引進了食用葫蘆、觀賞葫蘆、把玩葫蘆等多個品種,現在的葫蘆套村,家家戶戶都種上了葫蘆。

人氣旺了,農產品的銷路也來了。村裡種植的板慄、核桃,養殖的土雞等農產品足不出戶就不愁銷路。

為了發掘閒置農村老宅資源、提升鄉村休閒旅遊魅力,葫蘆套村還發展起了現代民宿產業。村裡的民宿在經營管理上,採用「公司+合作社」模式,聘請專家對農家樂、民宿進行定位設計,從前古老傳統的農家老屋,變成富有格調的新民宿。走進葫蘆套村的「山水雲間」民宿群,房間有的利用了原舊農舍修繕改造,有的則是在小溪邊立起木製高腳樓。民俗群裡設有小型兒童樂園、露天泳池等遊樂設施,各項設施齊備。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注意到,民宿房間門口的銘牌上,都標註著業主的姓名、電話、客房和床位數量、監督電話等等,管理規範化。

昔日閉塞貧困的葫蘆套村,錯過了不少產業發展機會,但也因此保留了良好的生態環境。3.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95%被森林覆蓋,發展旅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如今,葫蘆吉祥文化與本土元素的搭配運用,修建環山綠道、商業水街、福祿廣場、文化藝術館,發展葫蘆觀賞、葫蘆採摘、葫蘆美食、葫蘆藝術,培育觀光攝影、生態垂釣、旅遊購物、農家餐飲、特色住宿、以及玻璃棧道、喊泉等業態,展現出一幅望得見山、看得到水、記得住鄉愁的生態田園畫卷,過去偏遠的窮山村,如今變成了熱門打卡地。多元的旅遊業態,正一步步地帶領當地群眾走出貧困。

扶貧入資 折股量化

帶動全部貧困戶增收脫貧

2016年,當地投入扶貧資金200萬元入資了葫蘆套旅遊項目,帶動葫蘆套村、白龍灣村、前徐村、土山村93戶、187名貧困人員成功穩固脫貧,其中葫蘆套村成為全鎮首個無貧困人口村。

2017年,該村整合利用市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0萬元,入資隆暉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用於發展旅遊扶貧項目,帶動全鎮11個村243戶、618名貧困人員增收,每年戶均增收823元,人均增收220元。2018年4月,又整合了19個村市級扶貧資金230萬元,購買葫蘆套景區玻璃棧道扶貧項目實現增收,帶動19個村89戶、169名貧困人員增收脫貧,每年戶均增收2067元,人均增收1088元。

幾年的時間裡,葫蘆套村村民的收入來源從自有田地果園收入、合作社分紅、企業分紅與資金扶助、企業用工收入、固定區域農產品銷售五個方面拓寬,讓貧困戶的收入有了堅實保障。

通過旅遊的帶動,村子在2017年已經實現了全面脫貧。「光是山上的玻璃棧道項目就帶動了周邊19個村子的發展,幫助葫蘆套村150多人就業。」旅遊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結合鄉村旅遊,葫蘆套已經發展起『旅遊+扶貧』的模式,利用景區帶動周邊村子的發展,同時通過旅遊產品的加工,為當地老百姓增收。

吃上「旅遊飯」的葫蘆套村,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把「窮葫蘆」變成了「寶葫蘆」,村民收入不斷增加。如今,曾限制村子發展的山山水水,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旅遊,綠水青山也真正變成了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

相關焦點

  • 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山東丨「鐵道遊擊隊精神」激勵棗莊攻堅克難...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2日訊 今天上午,由中共山東省委網信辦主辦,魯網承辦,中共棗莊市委網信辦、中共濟寧市委網信辦協辦的「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山東」網絡主題活動在山東棗莊啟動。「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棗莊是鐵道遊擊隊的故鄉,鐵道遊擊隊是棗莊最美的傳奇、最亮的名片。
  • 【脫貧攻堅看湖南】張家界旅遊扶貧「尋富記」
    【脫貧攻堅看湖南】張家界旅遊扶貧「尋富記」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 樊帆): 「受饑寒,農民苦無邊。 年年扶鋤犁,天天不空閒。
  • 山東鄉鎮幹部的「援疆滿月記」:分秒必爭助力脫貧攻堅
    而在今年新輪換的山東援疆幹部中,所選派的鄉鎮幹部佔有很大比例。他們告別家鄉,從東部沿海來到西部大地,憑藉自身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為改善西部群眾生活,打贏脫貧攻堅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濟寧市任城區金城街道黨工委委員王文利就是其中一員。
  • ...脫貧攻堅看山東|奶茶店、咖啡廳、茶藝社……村裡建起了文創街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濟寧報導  11月23日,「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山東」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一行來到了濟寧市泗水縣東仲都村,這裡是山東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基地。
  • 【扶貧攻堅看河南】聆聽網絡名人講脫貧好故事,感受河南脫貧攻堅...
    筆者注意到,為了能讓公眾更直觀地感受河南脫貧攻堅的喜人變化,網絡名人每到一處地方,都會通過微博、微信圈、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用文字、圖片、視頻向公眾展示自己的所見所聞。比如,4月26日下午,全國網絡名人考察團來到信陽市光山縣考察,隨後網絡名人李吉明便撰寫了評論文章《「精準」孕育精彩,扶貧亦可「多彩」!》
  • 助力脫貧攻堅《馬向陽》唱響國家大劇院
    25日、26日,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舞臺迎來《馬向陽下鄉記》,這部由青島演藝集團出品、青島市歌舞劇院創排的大型民族歌劇是第四次來京演出,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喜歌劇形式,在國家大劇院高歌「第一書記」扶貧故事,展示極具山東特色的民族歌劇。
  • 能吃能玩能拍照,適合親子休閒遊
    去成都旅遊,有一個地方80%的遊客都會去,這裡就是熊貓基地。相信誰也無法抗拒國寶「滾滾」的魅力。如果你最近去成都旅遊,又有了一個值得一去的地方——熊貓小巷。這裡能吃能玩能拍照,非常適合親子休閒遊。大家跟著小漁一起來逛逛吧。
  • 《家鄉好物》首播,花式曬貨助力脫貧攻堅
    《家鄉好物》首播,花式曬貨助力脫貧攻堅 2020-05-11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次見能夠吃的樂高積木,不僅能玩,還能吃!
    小可愛們都玩過樂高積木吧,它是一種很鍛鍊想像力和手工能力的玩具,不過能吃的積木大家見過嗎?這不,國外的一位小哥就把果凍做成了積木的樣子,看起來好像還很好吃呢。現在就讓小編帶著大家看一看果凍積木是怎麼製作的吧!
  • 環江念好「早快好」三字訣 促脫貧攻堅「回頭看」
    河池市環江縣念好「早快好」三字訣 促脫貧攻堅「回頭看」專項行動見實效  中新網廣西新聞9月17日電  河池市環江縣突出問題和目標導向,認真落實《廣西脫貧攻堅「回頭看」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第一時間動員部署,第一時間排查核實,第一時間落實整改,堅決做到「四個到位」, 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
  • 姚晨為小茉莉做手工皂 逛集市「買買買」能助脫貧
    2019年開年,星光行動與姚晨團隊來到了貴州興仁,走訪當地相關產業,了解脫貧情況。目前全國農村仍有1000多萬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要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的工作更是要咬定目標使勁幹。 作為2019年「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的首站,電影人姚晨和其團隊在調研助理張曉麗的隨同下,一起來到了貴州興仁。 興仁是2018年通過驗收脫貧的125個貧困縣之一。
  • 動漫便當既能看又能吃,《鬼滅之刃》版過分精緻、一口吃掉炭鬼王
    導讀:動漫人物變成便當,能吃能看還能玩,一口吃掉《鬼滅之刃》炭鬼王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為什麼每一個飯圈都有周邊的存在呢「動漫便當」除了最大限度還原動漫角色,還要增添自己的創意進去,就像下面「意面龍貓」和「米飯龍貓」,無論是意面、還是米飯,都能做出龍貓圓滾滾的模樣,讓人不捨得吃一口,而且整個便當都擺得那麼好看,存心拿來欣賞不是吃的吧?
  • 順德一日遊,能吃能玩還能拍照,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玩樂吧
    小安不是順德人,卻特別喜歡去順德玩,因為順德能吃能玩還能拍,太適合周末遊了。約上姐妹,看著這篇攻略我們一起去順德玩吧,不看你就後悔咯。現在去順德很方便了,有輕軌也有城巴,更能自駕遊,既方便又自由更不用擔心沒地方停車。
  • 小坡村裡看變化|脫貧攻堅基層採訪行
    如今,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讓小坡村繼續發展?小坡村人應該做些什麼?這是許多小坡村人在思考的問題。依託引進的龍頭企業求發展,盤活資源提升造血功能,村民積極發展養殖業……如今的小坡村村民,正在經歷著從「要我富」到「我要富」轉變。
  • 【脫貧路上看開魯】縣滴灌帶協會助力脫貧攻堅
    【脫貧路上看開魯】縣滴灌帶協會助力脫貧攻堅 2020-04-30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幸福村的「葫蘆秘籍」
    在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本報今日起推出「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欄目,報導天山南北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生動實踐。
  • 臨澤:看!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村長」
    通訊員 常雅涵  他們是離中國貧困群眾最近的人,在資源相對貧瘠的土地上,潤澤民心、紮根人民;他們徵戰於沒有硝煙的激烈戰場,在貧困堡壘的攻堅之地,衝鋒陷陣、愈戰愈勇;一個個「村長」在村黨支部帶領下,就如同一面面旗幟,飄揚在一個個脫貧攻堅戰場上。
  • 葫蘆絲不能倒著吹,但是葫蘆卻能當菜吃,你知道嗎?
    但是你知道嗎,葫蘆還是可以吃的。在餐館裡可以吃到火腿蒸葫蘆,火腿恰到好處的鹹趁出葫蘆片微微的鮮,這可是難得的應季佳餚。這樣一頭大一頭小的葫蘆只能算是客串蔬菜,真正為我們提供食材的是瓠瓜,或者叫瓠子的東西。瓠子也是一種葫蘆看名字,瓠瓜似乎跟葫蘆沒啥關係,但但這個瓠(音同戶)字兒,恐怕都見人生分。
  • 藍莓果醬的製作方法,不僅能抹在麵包上吃,還能做成飲料!
    那麼,我們能不能自己製作藍莓果醬呢? 藍莓果醬的製作方法有哪些,除開能抹在麵包上吃,還有哪些吃法呢?還能做成藍莓飲料,感興趣的小虎斑看下去吧!還能做成麵包上的醬料!小編今天想給大家介紹兩種製作藍莓果醬的方法,首先第一種是將藍莓在清水中洗乾淨,撈出來瀝乾。放在一個鍋子裡,加入少許白糖,比例為10:1。在火上不斷熬煮,拿勺子不斷的攪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壯麗...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壯麗史詩  ?——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東鄉縣是我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片區縣和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