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內的咖啡市場,提到堂食或者外賣,想到的會是星巴克、瑞幸咖啡;提到速溶品牌,腦海裡浮現的也是雀巢、麥斯威爾、摩卡等等。好像咖啡市場已經再也沒有「雕刻時光」的一席之地了。這個曾經被譽為「民族第一咖啡品牌」的主打文化內涵的咖啡品牌就這樣淪落了嗎?
雕刻時光:雕刻的是心靈
雕刻時光咖啡館是油莊仔和小貓,在1997年建立的。它追求的是一種咖啡式的生活,悠閒、美好,而又富有文化氣息。對於咖啡館的命名也是頗為講究。據說是取自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小說《雕刻時光》,希望咖啡館可以和小說裡一樣,留住美好的時光,讓情感與任務停留在回憶裡,不被破壞。
營銷特色:咖啡、電影、書籍、手工製品
雕刻時光與現在的咖啡經營店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它獨特的經營方式,在雕刻時光裡,顧客可以自制咖啡,在享用咖啡的時候觀看電影,閱讀書籍等等。甚至,在雕刻時光的後花園裡,顧客還可以享受種植咖啡的樂趣。對於愛貓顧客來說,還可以在雕刻時光裡抱著貓,品嘗咖啡。
注重文化宣傳
雕刻時光能夠存在幾十年是有它的道理的,雕刻時光對於文化宣傳這一方面,做的較好,如它有專門的「時光講堂」,將公司內部製作咖啡的方法以及管理方法等等向外部公開,讓更多的文藝人士有交流平臺,同時傳播自己獨特的生活文化和運營理念。這些都為它吸引了一大批文藝愛好者,如李健,他經常會在雕刻時光裡面與朋友暢聊。
經營成果
雕刻時光起初是一個純粹的咖啡品牌。後來隨著不斷發展,它還產生了很多拓展業務。如,在2004年成立北京藝豐雕刻時光咖啡有限公司;2007年創辦雕刻時光咖啡學院;2008年成立了北京邊界文化傳播公司等。它在北京就有14家門店,在外省有21家店面。
那麼,這樣一家「與眾不同」的國產咖啡品牌,為何卻因為拖欠租金而被法院查封呢,具體原因可能是以下幾點。
1、文藝店鋪增多,單靠文藝優勢難以維持
目前,市場上專門的貓咖以及文藝店鋪增多,雕刻時光再想 緊靠一個文藝優勢就來搶奪市場份額已經不太可能實現了。此外,現代社會的整個節奏加快,尤其在北京地區,雕刻時光想在北京這樣一個擁擠繁忙的城市,靠主打慢節奏生活來競爭,其劣勢明顯。
2、資本是撐起情懷的基礎
雕刻時光在靠文藝大天下的同時,缺少資本融入,單靠咖啡館的利潤來運行全國20多家門店是非常困難的。或許是認識到這一點,雕刻時光的創始人開始接受資本融資,但是在接受資本的同時,雕刻時光快速擴展,並改變原本的定位,這些措施導致雕刻時光失去了一批忠實的文藝追求者。
雕刻時光是相比星巴克,它的文藝追求,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目前卻陷入危機,可能退出中國咖啡市場。小夥伴們,你們有去雕刻時光喝過咖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