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少和卡佩拉不兼容
卡佩拉和亞當斯有何不同?
2019-20賽季休賽期,隨著雷霆重建,火箭趁火打劫換來威少,組成了聯盟最強的雙MVP後場組合,威少在上賽季剛以場均10.7次助攻榮膺助攻王,本以為新賽季的卡佩拉將會得到更多「吃餅」的機會,然而事與願違,卡佩拉和威少合作了35場比賽,戰績只有20勝15負,最終卡佩拉慘遭交易,威少在雷霆時可以和亞當斯配合默契,現在卻不能和卡佩拉共存,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一步一步的遞進分析下:
為了公平起見,我們選取兩人都沒有和威少合作的賽季來對比(2018-19賽季的卡佩拉和2019-20賽季的亞當斯)
基礎數據
從上圖可以看出,兩人的6項基礎數據分布非常相似,由於2018-19賽季的卡佩拉場均出場時間比2019-20賽季的亞當斯高6.6分鐘,把兩人都換成36分鐘的數據,卡佩拉場均17.8分13.6板和亞當斯場均14.6分12.5板更加接近。但是從基礎數據上我們只能看出兩人籃板能力非常出眾,無法判斷為何威少和卡佩拉無法兼容。
投籃分布
基礎數據無法看出問題,我們就繼續深入分析,再來看看兩人的投籃數據,從上圖的投籃分布來看,兩人已經產生了很大的不同,卡佩拉在籃下是火熱的紅色,命中率高達65.7%,然而除了內線,其他區域總共只有14投2中,命中率低至14.3%,基本上毫無存在感可言,屬於既不敢投籃又沒有命中率的表現。
再來看看亞當斯,這個投籃區域有點出乎了我們的預料,亞當斯在中距離的表現竟然高於聯盟的平均水準,內線以外的出手佔也達到了10.93%,相比於卡佩拉的1.9%還是非常不錯的,至少在進攻端對方中鋒不敢輕易放空亞當斯去鎮守內線,亞當斯的射程給威少更好的拉開了空間,這一點比卡佩拉更有優勢。
進攻方式
投籃選擇的區別已經展現出了一部分威少和卡佩拉難以共存的原因,我們再次深入分析,再來看看兩人的進攻方式,從上圖的進攻方式來看,在擋拆掩護和補籃方面兩人沒有太大差別,兩人不同之處在於攻守轉換、背身單打和無球切入這三項數據,卡佩拉的進攻更依賴於無球端的攻守轉換和無球切入,但是他沒有亞當斯的背身單打能力。
卡佩拉的進攻方式才是他和威少產生衝突的最重要原因,威少是一名速度飛快、爆發力極強的球員,他總是能夠在完成搶斷或拿下籃板後第一時間向籃筐奔襲,這時卡佩拉攻守轉換的進攻方式就顯得有些多餘,而在威少突破內線時,喜歡向外分球,如果這時卡佩拉時刻準備切入會影響威少的傳球視線,被壓縮的球場空間也不利於威少直接完成終結。
亞當斯這邊則完全不同,雖然他的背身單打效率不佳,但這是球隊進攻中一個重要的戰術,作為中軸他通過腰位的背身拿球可以吸引對方中鋒的防守注意力,這時其他球員在外線形成威脅後,威少可以利用速度擺脫防守空切進來,亞當斯根據情況來選擇傳給威少或者外線埋伏的射手,大大豐富了球隊的進攻體系,也分擔了威少的進攻壓力。
威少本賽季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25.4%生涯第二低,整體投籃命中率卻達到了47.4%,是職業生涯12年來的新高,場均內線得分,利用失誤得分和快攻得分都排名聯盟前四位,這都要歸功於卡佩拉走後帶給了威少足夠的內線空間,讓威少可以放飛自我,煥發第二春。
卡佩拉被放棄,還有哪些原因呢?
沒有達到球隊期望卡佩拉在2018年夏天和火箭隊籤下了一份5年9000萬美元的合同,作為一名首輪25順位的新秀,卡佩拉已經算是完成了逆襲,也成為了自姚明後球隊第一個通過自身培養完成續約的球員,球隊看中的就是他的潛力,希望他可以在拿到大合同後進一步提升技術,而不只是在哈登的庇護下成長。
2018-19賽季卡佩拉場均貢獻16.6分12.7板,相比於之前一個賽季的13.9分10.8板確實有所提高,但是要知道他的出場時間也多了6.1分鐘,如果同樣換成每36分鐘的數據,2018-19賽季的卡佩拉數據要比之前一個賽季下降了0.4分0.6板,命中率也下降了0.4個百分點,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進步。
火箭隊作為一支志在衝擊總冠軍的球隊,季後賽的發揮才是最重要的,而卡佩拉季後賽的低迷表現是非常致命的,進攻端粗糙的技術在針對性防守下根本無法完成得分,防守端又經常被後衛拉到外線教育,攻防兩端都成為了對手的突破口,尤其是2018-19賽季的季後賽,卡佩拉的發揮更加糟糕,所有數據全面下滑,這成為了他被放棄的根本原因。
最具交易價值
卡佩拉本賽季的年薪1500萬,未來還有3年合同在身,25歲的年齡具有一定的潛力,只是在火箭隊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激發他的潛能,但對於重建球隊,卡佩拉的年齡和薪資還是非常具有優勢的,如果火箭隊想要作出改變,卡佩拉是隊內唯一能夠換回來優質球員的籌碼。
可替代性強哈登是一名傳球大師,卡佩拉的數據是在哈登的「餵餅」下打出來的,必然存在一定的水分,既然只會擋拆和吃餅,這種藍領球員在這個聯盟裡還是有很多的,雖然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卡佩拉,但是完成他80%的工作還是沒問題的,這種球員的薪資絕對要比卡佩拉低得多,在威少來到球隊之後,吃餅中鋒也不再是火箭的必需品,一名3B(三分球+封蓋)型中鋒才是最佳選擇。
彌補球隊最薄弱位置現在的聯盟不再是中鋒的天下,越來越多的鋒線球員或者鋒衛搖擺人成為了球隊核心(東契奇、詹姆斯、萊昂納德、塔圖姆、字母哥等),火箭隊內的鋒線球員最為匱乏,塔克需要更多的防守內線,指望年薪只有300萬的豪斯撐起球隊的鋒線是完全不現實的,這就急需球隊彌補鋒線實力,才會在季後賽中走得更遠。
在這個聯盟裡藍領中鋒多得很,3D鋒線卻是非常難求,考文頓是市面上能夠得到的最好鋒線,所以球隊寧可放棄內線也要拿下他來解決鋒線的短板,畢竟後續籤下一個幾百萬的中鋒也可以頂一頂,而鋒線是銜接內外線最重要的一環,如果鋒線崩了,那整支球隊的攻防體系就全部崩了,這是球隊放棄卡佩拉的最關鍵原因。
傷病隱患
威少來到火箭就是為了衝擊總冠軍,對於已經年滿30歲的威少和哈登來說,留給他們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偏偏在這個時候卡佩拉遭遇了跟腱傷勢的困擾,本賽季進行了50多場比賽,卡佩拉因為傷病只出戰了39場,自從被交易後,他還沒有代表老鷹隊出戰過一場比賽,這些信號足以證明卡佩拉的傷勢還是不容樂觀的,這一點和火箭隊本賽季的目標有著嚴重的衝突,被交易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註定分手的結局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卡佩拉和火箭隊分手是必然,而對於雙方來說,這次分手是雙贏的,火箭隊培養了卡佩拉並讓他拿到了大合同,卡佩拉在離開時讓火箭隊拿到了他們心儀的鋒線考文頓,這也算是一個完美的結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