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特-卡佩拉,2014年首輪第25順位新秀,官方身高2米08,體重109公斤,作為一個中鋒他有些矮,彈跳不錯,臂展是個驚喜,他缺乏低位技巧,沒有射程,防守也一般。新秀賽季卡佩拉只打了12場,得到90分鐘上場時間,場均2.7分3個籃板,次年給霍華德打下手,數據提升到7分6.4個籃板。
他能成為一個不錯的輪換球員。這是當時絕大多數媒體、球迷的看法。畢竟他的選秀模板是伊恩-馬辛米、阿米爾-詹森之流,指望他成長為戈貝爾、小喬丹,甚至戴維斯、考辛斯們完全不現實。
但這賽季14場比賽打完,卡佩拉場均得到13.3分11.5個籃板1.9次封蓋,尤其投籃命中率高達69.6%,力壓諸多大牌中鋒高居聯盟榜首。他在11月12日火箭23分屠殺步行者的比賽裡12投9中得到20分17個籃板,11月9日火箭4分戰勝騎士,他9投7中得到19分13個籃板。一共14場比賽,他有6場命中率不低於75%。突然之間卡佩拉就不再是那張默默無聞的「卡片」,球迷們開始把他稱為「卡皇」。
「我太愛這個名字了,我愛我的中國球迷們。」卡佩拉笑的合不攏嘴。那麼卡佩拉是如何崛起?像他這個類型的中鋒崛起又代表著什麼?
下面是一些數據:卡佩拉本季命中80個運動戰進球,其中79個在油漆區,36個扣籃和19個空接扣籃/上籃均領跑聯盟,他有62個球是受隊友助攻打進,佔比77.5%,不受助攻的18個進球有13個是前板補籃,他面框單打和背框單打加起來只有6次出手,命中1球,命中率是可憐的16.7%。
一番畫像過後,卡佩拉大致是這樣的球員:提上為哈登擋拆後各種路線順下三秒區,哈登高位單打時從弱側溜底線,斜插到對方球員身後,哈登立即高拋傳球,一招天外飛仙般的「餵餅神功」,卡佩拉已然有所預判先於防守球員騰空,順利吃到這個餅,2分到手。
這種打法讓他單回合拿到1.216分,聯盟所有執行進攻回合超過100次的球員裡僅次「科神」科沃爾,和「張伯倫可能是我爹,不信你看我長相」的奧託-波特排名聯盟第3。中鋒球員得分效率高,這點我們都知道。可現在不是中鋒凋零的時代嗎?
包括卡佩拉在內,這賽季共有6位中鋒球員場均至少出手5次,且命中率超過60%,剩下5人分別是:戈貝爾、亞當斯、小喬丹、坎特和蘭德爾。這些人有幾個共同特點:第一他們職業生涯都不以進攻見長,第二他們都不是什麼超級巨星、球隊老大(戈貝爾勉強算是,但他得感謝今夏去了凱爾特人的海沃德),最後,他們都非常非常擅長吃餅。
比如小喬丹,今年的卡佩拉之前,小喬丹連續5個賽季制霸聯盟命中率排行榜,他身後餵餅的人是保羅。比如亞當斯,上賽季維少場均10.4次助攻把他餵成了2000萬中鋒,今年接著喂。這6人裡有5人運動戰進球受助功率超過60%,戈貝爾最誇張,高達79%,每10個進球就有8個來自隊友直接助攻。
以前的中鋒都不是這麼打球的,對不對。即便回到不算太遠的「姚鯊爭霸」時代,兩人也是擠到腰位要球,讓隊友全都閃開,看我憑身高、體重、腳步、技巧摧毀對方籃下,帶你們走向勝利!
NBA歷史上共有71人/次的中鋒球員滿足場均出手5次且命中率超過60%這個條件,出手次數最多的依次是1986-87賽季的麥克海爾(17次,命中率60.4%)、1979-80賽季的賈巴爾(16.9次,命中率60.4%)和2004-05賽季的奧尼爾(15次,命中率60.1%)。兩位上古前輩怎麼打球,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那奧尼爾呢?
2004-05賽季,奧尼爾熱火生涯元年,當季他最主要的進攻方式是背框單打,在他全部1397個回合中,有987次背框單打,共拿到911分。那年奧尼爾已經32歲,生涯最後一次場均得分超過20分。每一個夜晚,他龐大的身軀就那樣隨意碾壓對手,即使已經沒了巔峰期總決賽讓穆託姆博感慨「我覺得他每撞我一下,我就會斷掉2根肋骨。」的霸氣,也仍是那隻遊弋在海洋中,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大鯊魚」。
當季共有4名球員背框單打回合數超過500次,分別是奧尼爾、姚明、鄧肯和加內特,共有14名球員背框單打佔比超過40%(主要進攻手段),這賽季又有多少球員背框單打佔比維持著這個水準?內線進攻強如「大帝」恩比德,他的場均8.5次背框單打也只佔其總進攻回合數的38.6%(兩項數據均領跑全聯盟),這個數字拿到2004-05賽季,只能排在克裡斯-卡曼之後,和大名鼎鼎的誇梅-布朗一個水平。
中鋒們很少再扛著防守球員往內線擠了,華麗的籃下腳步,對抗後柔順的小勾手,20年如一日的打板投籃都越來越少,像奧尼爾那樣撞開兩三名球員的霸王暴扣更是徹底消失。現在的中鋒有的成了扛著加特林的機槍手(考辛斯本季場均出手7.6個三分),有的成了暗影中追求一擊必中的刺客(卡佩拉和前文提到的幾位),就是沒有堂堂正正,沒有鐵盔鐵甲,沒有長槍盾牌的一對一,甚至一對多籃下單挑。
很多人說,中鋒凋零這事兒是從姚明、奧尼爾相繼退役開始的。我們便以11年夏天為界,看看2011-12賽季撐起中鋒門面的都有哪些人?數數看吧:即將進入職業生涯最詭異階段的霍華德;即將轉型燙頭、滑雪屆的拜納姆;還有「你知道嗎你已經沒有幾年好蹦躂了」的希伯特,嗯,他們說的果然有道理。
也是那年夏天,保羅去湖人聯手科比開創王朝的交易被斯特恩以「籃球原因」否決,無奈轉投快船,他碰上了23歲青春洋溢的德安德魯-喬丹,作為一個生涯總進球受助功率高達70.8%的球員,吃餅屆的元老,小喬丹和保羅攜手喊出了「空接之城」的口號,那年小喬丹一共58次空接上籃/扣籃排名聯盟第2,轉年就以90次升至聯盟榜首。(格裡芬11-12賽季49次聯盟第4,一年後59次,卻降至聯盟第6)。
儘管這些年快船一直沒打出什麼花來,但各隊主教練們漸漸發現:好像讓防守型中鋒練一練吃餅,我們的籃下攻防問題就都解決了嘛。於是德拉蒙德、懷特塞德、戈貝爾們,還有老前輩泰森-錢德勒這種類型的中鋒開始吃香,從12年到16年能滿足場均出手5次,命中率過6成條件的中鋒年年都還不過3、4人,16-17賽季突然增加到6人,「吃餅俠」們的盛世到來了。
這一季,領跑空接上籃/扣籃次數排行榜的球員已經變成了卡佩拉(90次),用這種方式進球超過30個的球員共有13人,11-12賽季還只有7人,幾乎翻了一倍。更有意思的是,這6個人裡有以下3個名字:卡佩拉、哈雷爾、內內,他們都穿著火箭球衣,感謝丹東尼,感謝控衛哈登。
這幾年裡另外一些變化大家都知道,聯盟攻防轉換節奏越來越快,三分球越投越多,即便你是中鋒也得兼顧傳球、外線投射等等工作,以約基奇、考辛斯為代表,他們放棄內線強攻是為了做更多的事,而卡佩拉、戈貝爾們則是放棄內線強攻,只做兩件事。在丹東尼的戰術體系裡原本是沒有中鋒這個概念的(迪奧表示不服?),可他也順應了潮流,看著卡佩拉吃餅瘋狂點讚。
也許還是這個時代的影響吧,中鋒繼續要位背框單打,全隊進攻節奏就會停滯,對方和你配合著玩兒還算有來有回,碰上勇士,你一個進攻不中對方摘下籃板直接反擊,那真是半點兒脾氣也沒有。也許像很多球迷說的,有奧尼爾、姚明這種級別的中鋒,打爆勇士內線不是問題,可奧尼爾、姚明就兩個,學勇士打球,提速投三分這種事兒,不論效果的話,湊滿5個人就能來。
作為看著姚明打球成長起來的一代球迷,中鋒對我們很多人來說是一種情結,看著當下兩類中鋒的漸行漸遠,更是令人唏噓。就像一棵粗壯的大樹分出了兩根新枝,究竟哪種才是當下或者說未來中鋒發展的正確方向呢,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