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南京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主辦,南京師範大學、安徽師範大學承辦,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人民檢察院作為支持單位。來自全國公、檢、法、司、律等法律實務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新聞出版機構的司法實務人員、專家學者二百餘人齊聚南京鐘山。本次年會的主題為「統一裁判標準,實現類案類判」。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吳革出席了此次年會,並在會上作主題發言。
研究會學術年會開幕式上,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姜偉通過視頻方式致辭。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蔣惠琴、江蘇省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趙志剛、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江蘇省法學會會長周繼業、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等到會致辭。
本次年會舉辦了推進案例法學理論創新、類案類判與裁判標準統一、民事類案與統一法律適用三個大會論壇以及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類案、行政訴訟與公益訴訟類案、大數據、人工智慧與類案類判、民刑交叉類案四個分論壇。
吳革主任針對如何完善案例指導制度、更好地發揮指導性案例指導類案類判的作用,提出關於指導性案例的五點建議:一要有數量,現在指導性案例數量太少,「小雨澆不透莊稼,池塘興不起波濤」,應該有成千上萬個指導案例,在具體法治道路的每一個交叉路口都有指導性案例成為路標,才能充分發揮案例法治的系統作用;二要有質量,要全面提升指導性案例質量,學習借鑑普通法裁判的技藝理性;三要有力量,要靠增加指導性案例的說理性,依靠指導性案例本身的價值獲得法官們自發的參照適用;四是要在法學院為法科學生提前植入指導性案例的基因,培養他們的案例法治思維;五是要靠科技賦能,讓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為指導性案例指導並實現類案類判提供高效的檢索比對技術,通過庭審公開和裁判文書上網等科技力量驅動法治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