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年來,部分年輕人尋死覓活的消息,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常態,更甚,還在向低齡化發展,而這,並不是個好事情。我們承認世界美好,既有苦,又有甜,不知不覺中,時間變快了,有時,似乎感覺現在十來歲的小孩,所懂的道理,比幾十歲的人,都多。天氣漸涼,河水冰冷刺骨,我們都是凡夫俗子,沒受過專業訓練,永遠也拉不回,一個對世界失望的人。
文/金葉哥哥
在水裡救人很難,不會遊泳的人,握住你的手,仿佛像看到救命稻草一般,不會輕易放手。
冬天的水,寒冷,會令人抽筋。
看見有人來,往往落水者會拼命掙扎,按、抓、拖,看似救人很簡單,倘若都不會遊泳,見義勇為,就等同於白白送命。
若不是活著太累,誰甘願,放棄原本幸福的生活?
耳邊,傳來這樣一個消息,某所大學的畢業生,因為種種原因,從樓頂一躍而下,這些,都不是個例。
10月12日,江蘇大學的袁健,從學校6樓衛生間窗戶外,一躍而下,頓時,沒了生命體徵;
手機被他砸壞,或許,是出於家庭經濟困難的原因,又或,是因為一心求學,生活不會自理,面對社會,不能適應;
10月10日,南京審計大學,又一學生墜樓,縱身一跳,雖帶走了生命的煩惱,卻,給親人,留下了每日以淚洗面、無法挽回的傷痛;
成年人的悲傷,是一種夜裡,默不作聲地流淚,面對生活,在天亮之時,又要戴著「面具」,學會做人、做事。
尤其,是在大學畢業生,數量頗多的社會環境下,學習和就業,就像橫跨在年輕人面前的大山,你必須得二者得兼。
如果說大學生,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那麼,繼續往下看,你會發現,這種現象,愈來愈呈現低齡化。
再來看看,下面這個案例:
7月8日,江蘇常州,還在讀5年級的小學生,因被老師扇耳光,從教學樓縱身跳下,因搶救無效而身亡;
學生,尤其是小孩子,他們多半不會因為一句斥責,亦或是一次挨打,而做出衝動的事情,究其原因,還是承受的苦太多,終究,在某一時刻爆發了。
12月4日,在安徽望江縣,幾個輔警,親眼目睹了,一個十來歲的女孩,失望地凝望河水,僅過幾秒,她就不見了蹤影。
不會遊泳,只有委婉相勸,你永遠也拉不回,一個對世界失望的人。
她十幾歲,還是個孩子,可你,根本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這幾個人,也只是普通警察,在男人的背後,還有家庭,還有妻兒老小。
圍觀的「吃瓜群眾」們,不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冬天的水十分冰涼,寒冷得讓人抽筋,倘若他們解下衣襟,縱身一躍,輕則感冒,重則,再也回不到岸邊。
一句「現在的娃,就是吃苦太少」,究竟毀掉了多少家庭?
開頭那句話,之所以火爆網絡,一方面是因為,人們接觸信息的渠道多了,另一方面,是由於傳統家長們,落後的、根深蒂固的教育方式。
輿論的焦點,方向往往會偏,當多數人都問,警察為何不下水救人,這時,就會忽視一個根本問題。
本是花季年齡,為何要想不開,選擇輕生?
叛逆,絕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它一定是出於某種原因,積累而成的。
「我十幾歲,卻經歷過生離死別,經歷過塵世滄桑」。
這句話很重,是天底下,社會、家庭,難以掩蓋的痛處。
本期話題:
警察目睹女孩溺水,而不去施救,人們總是憤憤不平,卻不知,事出的原因。輿論的焦點,錯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系「金葉哥哥」原創發布,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