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中俄籤訂不平等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根據條約規定,沙俄於1852年和1853年先後在伊犁惠遠城和塔爾巴哈臺綏靖城外建立了領事館。1860年,中俄籤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其中第八條規定,俄國得以在新疆喀什噶爾設立領事。隨後爆發的新疆農民起義不但推退了沙俄在喀什噶爾設立領事館,而且連已經建立的伊型、塔城俄國領事館也毀於大民起義的烽火中。1881年中俄籤訂不平等的《伊型條約》,其中除重申俄國在伊型、塔城、喀什噶爾三地設立領事館外,又增加了吐魯番設領事館的內容,同時規定哈密、烏魯木齊、古城三地待商務興旺後可再添設領事。
1882年至1883年,沙俄先後在伊型寧遠城(今伊寧市)、塔城綏靖城(今塔城市)、喀什噶爾回城設立領事館,1896年在烏魯木齊迪化城設立領事館。1912年初,在沙俄的強求下,清朝政府被迫再開放阿勒泰,準在阿勒泰承化寺(今阿勒泰市)建立俄國領事館。約在1913年上半年,阿勒泰俄領事館建立。沙俄對新疆的侵略和擴張,主要是通過駐新疆的各領事館來實行的。各地俄領事憑藉沙俄的勢力和領事裁判權,飛揚跋扈、為所欲為;任意幹涉地方內政,侵犯中國主權。如駐喀什噶爾俄領事彼得羅夫斯基專橫暴戾,當地人稱之為「新紮加臺(察合臺)汗」。伊犁俄領事每遇交涉,不容中方官員開口,稍拂其意,立即罵。
甚至率俄兵闖入寧遠縣衙搶劫維吾爾婦女。烏魯木齊俄領事每與地方官員會晤,無任何禮貌,不是惡言相問,便是拍桌跳蹦,最後一句話總是以「我調俄國軍隊來」相威脅。各地俄領事憑藉手中特權,肆意幹涉地方政治,操縱當地官吏,甚至插手地方官員的任免,儼然以地方「太上皇」自居。如喀什噶爾提督張宗本曾支持當地人民的抗俄鬥爭,喀什俄領事便千方百計迫使凊朝政府將他降職調離,而以沙俄便於控制的人擔任此職。皮山縣知事蔡甫周,抵制沙俄在當地發展俄僑,喀什俄領事即脅迫地方當局嚴懲重罰,致使蔡甫周被迫投水自殺。
喀什地方官劉潤通事事惟俄人眼色行事,俄領事即插手將其提升為署和聞知州,兼交涉局長。對於地方政務禁令,凡有得於俄方的,俄領事均出面交涉,脅迫地方政府取消。俄領事還往往任意向地方政府發號施令。如1913年俄道勝銀行在新疆非法發行紙幣盧布,俄領事竟照會中國地方官員「查照執行」。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非法發展俄國僑民,是新疆俄領事館的又一罪惡活動。各地領事館主要是通過公開登記和非法出售「通商票」來發展俄僑的。各俄領事往往自行竄往周圍各縣,與俄商約、鄉約合謀誘迫中國居民加入俄籍。
如駐喀什俄副領事貝倫斯曾先後在莎車、葉城、皮山、焉耆、和闐、於等地大肆活動,非法發展俄僑,致使南疆各地民籍嚴重混亂,時人稱:「若長此不止,恐人民去而土地隨之,天山南路不難立淪異域」。凡俄領事館所在地,均建有俄國「貿易圈」。這些所謂的」貿易圈地」完全獨立於中國行政、司法權力之外,由所在地領事直接管理。在領事的「經營」下,各貿易圈實際上成為沙俄在新疆實行政治經濟擴張的基地。各俄領事以貿易圈為據點,以遍布各地的商約、鄉約為爪牙,形成了一個由領事掌握的政治經濟擴張網。沙俄正是通過個「網」,從政治和經濟上控制著新疆,並企圖在時機成熟時割佔新疆。
俄國道勝銀行又稱華俄道勝銀行,成立於1895年11月,是由俄國控制的合資銀行。190年,華俄道勝銀行開始在新疆喀什、伊犁(塔城、迪化設立分行,辦理存款、信貸、匯兌、貼現等項業務。各地道勝分行建立後,不僅為在新疆貿易的俄國商人提供了大量的資金,而且在新疆從事各種非法活動,進而發行紙幣盧布,壟斷新疆金融,操縱新疆經濟,成為沙俄在新疆實行經濟擴張的工具。華俄道勝銀行在新疆的活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為新疆俄商提供信貸、貼現、匯兌、存款、兌換等項服務。各地道勝銀行提供的資金主要用於俄商在新疆收購、價買各類土產。
方便的資金為俄商在新疆的貿易提供了充足的資本,他們可以根據需要從銀行提取俄國硬幣或中國白銀,充足的資金加快了俄商貿易的周轉速度,極大地提高了贏利水平,也有力地促進了俄國對新疆進出口貿易的發展。華俄道勝分行建立後,很快壟斷了新疆的匯兌。他們兼營新疆與內地、新疆與國外的各項匯兌業務,原來從事匯兌業務的中國票號或華商商號被迫歇業或改做別的生意,所有新疆中外商人經商所需匯兌,均由各道勝銀行承擔。他們任意抬高匯率,從中漁利,以致新疆匯水損失每年在百萬兩自銀以上。
同時,它又利用匯兌任意提高盧布的比價,壓低新疆紙幣的兌換率,使華商蒙受巨大的損失。對新疆經濟危害最大者,莫過於各道勝銀行在新疆非法大量發行紙幣盧布及紙幣金、銀券。自1913年至1915年,新疆道勝銀行先後在伊犁、塔城、喀什噶爾三地非法發行的紙幣盧布500萬,紙幣金、銀券八九百萬兩之多。大量非法發行的紙幣充斥新疆市場,凡購買俄貨或俄商收購土產都用紙幣盧布支付,於是盧布與華銀的比價由每盧布5錢迅速上漲到8、9錢不等。史稱:盧布羌貼,盈溢闠。
市民交易,非俄票不行。中國錢幣尋廢不用,彼貴如珠玉,而我賤於糞土。沿邊一些地區,如塔城甚至連地方政府的稅收,也以盧布為計算標準。華俄道勝銀行通過非法發行紙幣,控制了新疆的金融和財政,又以大量紙幣吸收新疆的土產和現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俄國盧布貶值,新疆流通的各類俄國紙幣隨之一落千丈。各地道勝銀行拒絕兌換現金,致使華商及百姓手中存儲的俄國紙幣形同廢紙,損失慘重。此外,各華俄道勝銀行利用其經濟特權及雄厚的資本,兼營商業貿易。他們直接進出口大宗貨物、定購商品、販賣土貨,又採購大量畜產品運銷內地。
在貿易中,各華俄道勝銀行往往排擠華商、扶植俄商,並通過投資入股俄商洋行,逐漸壟斷了新疆地區的對外貿易。各地道勝銀行還以貸款方式對華商進行高利貸剝削。史稱:該行放債,物產坐抵。而常年且五分行息,如屆期不償或見息尾,即將物產扣抵。華商之困,實俄銀行之貪狡致之也。總之,作為沙俄在新疆實行經濟擴張工具的華俄道勝銀行,給近代新疆社會經濟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直到1920年5月新疆與蘇俄籤署《新伊臨時通商協定》,オ最終結東了華俄道勝銀行在新疆的罪惡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