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福報修財神法是否有用?
在佛教界,常遇到一個問題:無福報修財神法是否有用?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1、福報的積累與成熟方式。
根據佛法的見地,福報來自利他和上供下施,今生的福報,與前世過去的積累有關。但是,今生的壽命、財祿,不一定都是前世修來的,也可以在今生當下,通過修持而獲得。
《大般涅槃經》中,佛說:「仁者當知,一切眾生有過去業,有現在因。眾生雖有過去壽業,要賴現在飲食因緣。
仁者,若說眾生受苦受樂定由過去本業因緣,是事不然。何以故?
仁者,譬如有人為王除怨,以是因緣多得財寶,因是財寶受現在樂,如是之人現作樂因,現受樂報。譬如有人殺王愛子,以是因緣喪失身命,如是之人現作苦因,現受苦報。」
佛說,一切眾生有過去的業力,也有今生現在的因,並非受苦樂都是由過去世所決定。
佛舉了一個例子,有人為國王除滅怨敵,被國王賜予財寶,這就是今世造因,今生受樂報。又如有的人殺了王子,因此而死去,也是今生造作苦因受苦報。
既然如此,今人追求的財富、祿位、受用等,未必就是前世積累所致,今生的行善、供養布施,也可能令他圓滿所願。
2、如何修財神法?
說回財神法,如何修持亦是關鍵。實際上,恆常如法地供養具有施財威力的財神,以財神為對境付出,就是一種積累福報的方式,怎麼能一下子斷定無福報呢?
而誦修咒語,則真會有催化福報快速成熟的效用,將你往昔所修的功德快速提現。財神會在緣起上,加持你遇到發財致富的機會。
這裡有一種不可忽視的情況,若忽視了則可能產生撥無因果之邪見。
一個人的業障若極其深重,福報非常薄弱,諸佛菩薩也無法直接賜予他飲食財富讓他受用。諸佛菩薩的福德受用無量,但是這個人會因為自己的業障而無法獲得。
比如,雪中送炭而點不著火,米飯送到嘴邊而吃不下,或者金子放在門口,也會看不見或得而丟失,總之因為業障,薄福者總是無法獲得。
《解深密經》載:
「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具足一切無盡財寶成就大悲,何緣世間現有眾生貧窮可得?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是諸眾生自業過失,若不爾者,菩薩常懷饒益他心,又常具足無盡財寶,若諸眾生無自惡業能為障礙,何有世間貧窮可得?
譬如餓鬼為大熱渴逼迫其身,見大海水悉皆涸竭,非大海過是諸餓鬼自業過耳;如是菩薩所施財寶。猶如大海無有過失,是諸眾生自業過耳,猶如餓鬼自惡業力令無有果!」
觀世音菩薩問佛,為何菩薩具足一切無盡財寶,又成就了大悲之心,為何世間還是有這麼多貧窮眾生?
佛說,因為眾生自己的業障導致無法獲得菩薩的布施。就像餓鬼雖然極其焦熱口渴,但是走到大海邊,卻因業力而看到海水都枯竭了。這不是大海的過錯,而是餓鬼自己的業障罷了。
諸佛菩薩亦是如此,雖窮盡神力加持,若眾生障重業重,亦無能相救。
故想消除貧苦之苦,必須學會:
1、懺悔往昔慳吝、竊盜、欺詐、阻止他人布施等惡業。
2、供養和布施。
3、修財尊或者增益本尊。
在世間法的層面,供養天神善神,布施餓鬼、乞丐等,都會積累福報。我們作為佛弟子,自然常供養佛法僧三寶,而諸天正神則可作為護法神而供養之,因為諸天神能賜予世間悉地。
什麼財富、長壽、健康、婚姻,諸天能快速加持圓滿。
很多學佛者帶有有色眼鏡,一旦談到神就敏感,一上來就斥為不究竟,其實在世間法層面,你想求平安、吉祥、事業成功和幸福,諸神很能幫得上忙,這些本就非出世間的事情。
你怎麼不說布施餓鬼或者乞丐不究竟?既然下施能積累福報,何況是對境威力大得多的諸天善神呢?
根據現實的眾生案例,那些助建城隍土地廟、境主廟的人,在世間法上獲得諸神很大的幫助,有的成了富豪,或事業大成就,或仕途高升。
是故,若你想求解脫生死,當依止於佛菩薩和出世間護法神,而在世間法上欲快速靈驗,供養諸天善神也是有必要的。比如北鬥七星、南嶽大帝、五爺廣濟龍王、城隍土地神,就非常靈驗。
古代的記載中,因獲得諸神護佑而登於高位,或財務自由的不在少數,這正好印證了密宗說的,護法神是事業之根本。
王僧虔
晉代王僧虔主持政事,派從事(官名)宗寶統鎮長沙城。
一日,宗寶忽然看見一個傳教官對他說:你怎麼敢破壞我的宮室呢?!然後伺機命人相殺,旋即宗寶從馬上摔了下來。
當天夜裡,王僧虔夢見一位貴人來登門拜訪,其隨從之多,排場之隆重,是很少見的。
貴人對王僧虔說:我是長沙王吳君,這裡是我住的地方,你何必為難我呢?你如果能快點把這事處理好,我保你位至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
於是,王僧虔為他修了一座廟。此後,凡是來祈禱沒有不應驗的。(出《湘中記》)
註:王僧虔後來真的位至三公。
王僧虔(426年—485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南北朝時期劉宋、南齊大臣 、書法家,出身「琅琊王氏」,為東晉丞相王導玄孫、侍中王曇首之子。
在劉宋歷任武陵太守、太子舍人、吳郡太守等職。曾仕於豫章王劉子尚、新安王劉子鸞帳下,所在皆有官聲,又因擅長書法而被當權者所欣賞。
蕭道成建立南齊後,拜王僧虔為持節、都督湘州諸軍事、徵南將軍、湘州刺史,不久升任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永明三年(485年),王僧虔去世,年六十。追贈司空,諡號「簡穆」。
陰子春
南朝梁地有個叫陰子春的人,被任為東莞郡的太守(相當於市長)。當時,青州刺史王神念毀壞了臨海神廟的廟座。廟宇的大梁上有一條蛇,役夫們誰也不捉,看著它遊進大海。
這天夜裡,陰子春夢見有個人來到府上,說:有人受苦了!他的居室遭到破壞,現在已經無處寄託,想在你這裡落個腳,歇息一下。
陰子春把這個夢悄悄記在心中。第二天,才知道王神念毀廟一事。於是,他令人辦好祭祀品,修建廟宇,把它們供了上去。
幾天之後,他夢見一個穿紅衣服的人來感謝說:得到你這麼厚重的恩惠,應該用一個州來報答!
一個多月之後,北魏皇帝想襲擊朐山,陰子春事先得到了情報,設下埋伏,摧毀了敵人的進攻。不久,梁武帝便任命他為南青州刺史(相當於省長)。(出《南史》)
傾蓮池:善神沒有地方住,為他修廟,何嘗不是一種布施?因為善神的威力比較大,故報恩也來得非常快,而不用等到來世。
李靖
衛國公李靖,當初由於貧窮而饑寒交迫,於是在途經華山廟時,向廟神訴說了一番,並且禱告給自己以官職。他言辭激烈,聲色剛直,圍觀的人們驚詫不已。
李靖默默地站了好長時間,剛走出廟門一百來步,聽後面有人大聲說:「李僕射請走好!」
他回頭望去卻沒有看見說話的人。後來,他竟然當上了總持朝政的宰相。(出《國史記》)
傾蓮池:李靖能登上高位,自然與他的福報有關。而華山是西嶽,嶽神有在緣起上運作的能力,如根據他的為人、福德而上奏天帝,然後上面可以裁定他能升到什麼職位。
在中國廣大的民間,南嶽大帝的信仰非常廣泛,愈病、延壽、致富、婚姻和功名如意之靈驗事跡也非常多。嶽神的神權甚大,是因果的執行者,若幫忙,祈禱者在世間法上會獲得成就。
我上次看了一則南嶽大帝的感應記,一個人家裡長期虔誠供奉大帝,生意越大越大,做到了國外,而且兩次因為大帝的加持而死裡逃生。
還有的人小時候,患重病不治,因去南嶽向大帝祈禱而康復,後來還長壽。
有一位老奶奶,長期供奉南嶽大帝,有一次心臟病突發住院,家人一起為她念大帝名號,她忽然感覺有人加持了下她,頓感輕鬆,很快出院。而同病房的,大多去世。
沈縱
餘姚縣人沈縱,家中一向貧窮。一日,他與父親一起進山,回來時還沒有到家,看見一個大人物迎面走來。
這位大人物前呼後擁的,僅前導和隨從就有四五百人。前面閃動著車輪和馬鞭,夾道站著儀仗隊,如同二千石俸祿的官員。
大人物遠遠看見沈縱父子,就將他們喊住,然後靠近沈縱並在他手中點上火。
沈縱問道:你是何方貴人?
回答說:我是鬥山之王,住在餘杭縣南邊。
沈縱知道他是神,叩頭請求說:希望能夠得到您的祐護和幫助。
後來,沈縱進山得到一方玉枕,從此他們家諸事如意。(出《幽明錄》)
傾蓮池:在漢地,北鬥七星、五嶽大帝、五爺龍王、關帝、城隍土地等天神正神,常護持眾生,故若能為他們做出貢獻,或者供養、燒供、回向,獲得他們的幫助,你在世間會過得相對比較自在、平安、富裕。
特別那種為善神作出貢獻的,往往受大護持。
如《子不語》中提到雲南的一位農民儂二,當初見到兩隻龍在爭奪一個水潭,他幫助了白龍,白龍送他一大缸的黃金,而他家在當地從此世代成為首富。
這個故事就像《大般涅槃經》中佛說到,一個人為國王降怨而獲得財寶報酬一般,都是現世造樂因收穫樂果。
因為他幫助的對象不是普通人,有大威力大福報,所以報答他時,就送他大量的黃金,並護佑他的子孫富饒豐足。
因果的成熟,與對境很有關係,你幫助了一個乞丐,可能他來世才能報答你,但是若幫助了一位神明、龍神,當下就會給予豐厚的報酬。
當然,行善不應有這種功利性,只是對境的不同,確實會造成了果報的巨大差異。願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