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走出來的重慶老火鍋!
「日出石灰市,嫋嫋火鍋香!」
臨江的碼頭邊,重慶石灰市是最初老重慶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屬於碼頭縴夫和往來商賈的「根據地」,隨著城市的發展更新,舊城區拆遷過後,曾經繁華喧囂的石灰市也僅僅留下了一條街道以及「石灰市」這樣一個遠近聞名的地名。
眾所周知的是,老重慶的火鍋文化起源於嘉陵江畔的碼頭,那些肩上擔著挑子的兜售的火鍋,漸漸地「遷移」到了石灰市裡的老火鍋店鋪裡,這家始建於1980的火鍋店,在對於當時居住在碼頭附近的人們來說,這是對老火鍋的口味和就餐衛生更高的進步。
老火鍋店的師傅們總會在日出時分,開始炒制火鍋底料,打理各種火鍋食材,那時候的菜品很簡單,主要都是以牛下水為主,原本都是下苦力的碼頭工人的「專屬食材」,後來逐漸演變成家喻戶曉的必備火鍋菜。
一大鍋的牛油火鍋,翻著滾燙的油波浪,一陣陣濃鬱的香氣飄散在嘉陵江畔,在陽光的照耀下,人們也開始了一天的勞作,而那麻辣香醇的火鍋,就成了此刻最大的「期盼」。
始建於1980的重慶老火鍋,一起回味經典的麻辣味!
最近跟「毛起吃」的三位小姐姐在解放碑逛街的時候,竟然發現了一個「老熟人」!
這是我們經常在渝北區吃的老火鍋,竟然在這邊也開設了新店,熟悉重慶老火鍋的朋友肯定聽說過他們家的火鍋,追溯歷史的話,大概也有四、五十年了吧!
重慶這些年的日新月異地發展,城市面貌在變化,風景也在變化,唯獨這老火鍋的滋味還是沒變!
圍爐而坐,涮上新鮮的鴨腸、毛肚,短短十幾秒後,你就能享受到來自重慶老火鍋的「頂級風味」!
新店的風格依舊保留了當初的舊時模樣,無論是店鋪的裝修風格,還是服務員的穿著打扮,甚至店內的桌椅板凳、燈泡插座等,全部都是復刻了當初的「貧民窟」樣子。
80年代的懷舊風其實也有很多,但是唯獨他們家是最有代表性的!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還可以通過牆壁上的舊照片,進一步認識了解老重慶的模樣,綠油油的油漆,白石灰刷的牆壁,頗有年代感的搪瓷盆子,瞬間讓人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地道的老火鍋,必須要在重慶才能吃到!香醇的麻辣鍋底,採用各種天然的香料配方炒制數小時之久,搭配上等的牛油熬製,醪糟、花椒、幹辣椒等三十多種品種融合而成,湯底清透不渾濁,口感麻辣香醇,讓人回味無窮!
款式豐富的菜品,大多都以小份菜的模式出售,價格不僅實惠又能確保店家的利潤。
重慶老火鍋的特色就是湯底的味道絕不會破壞食材本身的鮮香,同時又融合了食材的香味,每一口牛油涮過的食材,回味悠長,當然也印證了那句老話,好食材才有好味道!
個人比較推薦的是他們家的手打香菜丸子!
新鮮的豬肉都是由廚師們親自手工剁製成肉餡,以確保丸子的口感Q彈,配上香菜的清香,肥潤又鮮美。在滾燙的牛油老火鍋裡煮上一陣子,輕輕用勺子舀到碗中,咬一口熱辣撲鼻,口感鮮滑醇香!
重慶人吃火鍋早就成為了一種生活習慣,漸漸地這種美食文化也浸透了其他地區,簡單樸素的環境,熱鬧喧囂的氣氛,人們的歡聲笑語,還有那一鍋時不時飄著牛油香氣的紅亮亮的火鍋,總是讓我們難以忘懷!
火鍋文化早已成為了重慶最重要的美食「標誌」,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今,重慶的嘉陵江畔依舊忙碌,時代在進步,城市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重慶人們對於老火鍋的美味記憶,卻始終留存在心中,或許這也是這家老火鍋店的匠心所在!
起源於「貧民窟」的重慶老火鍋,不忘初心,香醇麻辣的滋味,早已深入人心!
你覺得重慶老火鍋還有哪家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