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開學日,馬雲在雲谷學校做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演講。
一上來,馬雲就講,要給家長上一課。他首先花了很長的時間,講述了雲谷學校的辦學理念,他要培養的是國際化的學生,將來長大了會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培養的考試機器。
這一開場,我就被吸引住了。這才是學校。
我們現在的學校,都是200年前設計的教育模式,今天還在延續。就拿我們中國的教材來說,理科教材還是幾十年前的那些東西,讓孩子們學習這些去面對未來的一個個難題,他們應付得了嗎?
有人說,學生的職責就是學習,我們要讓他們在該學習的年齡做好學習這件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將來做別的事也一樣能做好。
說得好有道理,既然都知道這些東西在他們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很少能應用得上,為什麼還要逼著他們學呢?學點更有意義的不好嗎?強健他們的體魄,武裝他們的思想,培養他們的特長,陶冶他們的情操。讓他們在幼小的心靈裡種下藝術的種子,將來可以有力量去面對任何的壓力和挑戰。
孩子學什麼都要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只要他們對一件事產生了興趣,那麼就會迸發出無窮的熱情和力量。兒子酷愛書法,最近練習米芾的字帖已近於瘋狂的狀態。但同時又面臨中考的壓力,就剩這最最關鍵的一年了,誰敢放手讓他去寫呢?要知道這每一天都有多少孩子在你追我趕,跑得快都害怕跟不上,何況停下腳步來做別的呢?
但我選擇讓孩子遵從他的內心,只要他喜歡,就隨他寫,熬夜寫也沒關係。這個年紀就是培養自主能力的時候。我們不能跟著焦慮,整個社會都在焦慮之中掙扎,所有的人都很疲憊。教育陷入了一種劇場效應,看戲的人都站起來了,原來的座位已然成為了擺設,現在是憑藉誰的個子高,誰能擠到前頭。
這本已失去了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什麼?它是針對每一個個體來進行的,那應該是一個快樂的地方。要發揮孩子們的特長,讓有天賦的孩子做他們喜歡做的事。不是說我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孩子的身上。
再說家長,我們真的都是沒有經驗沒有證書就上崗的父母。沒有人會對你輔導,孩子就是你的實驗品,雖然我們都想把孩子培養成人才,但他們首先要是一個合格的人,然後方能顯現出才的力量。但如此的心態,真實不好修煉。
人最容易被裹挾,放下,一切都將峰迴路轉。
我們的教育一定會好起來的。孩子們一定會是前途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