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縣第一中學張鶴川:學生返校復學後線下與線上教學銜接的建議

2020-09-14 魅力大陝北

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勠力同心,全力以赴,共克時艱,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最終得到遏制。居家隔離多日的師生不久將重返校園,開始正常的學習生活。根據上級有關做好復學複課工作的相關要求,周密部署、抓重點和關鍵,積極做好線上與線下教學銜接工作,確保教育質量不因疫情防控而滑坡,現對各部門及全體科任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工作思路

堅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則,樹立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強化安全意識,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在確保全校師生安全防護紮實到位的情況下,有計劃開展線上線下教育教學銜接工作。

二、澄清師生復學認識誤區

學校要及時澄清師生思想上的模糊認識,緩解其在疫情防控上的觀望心理、僥倖心態和敷衍情緒,及時化解師生在教與學過程中遇到的認識誤區。比如:教學工作與疫情防控並重,如何處理疫情防控管理和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思想矛盾;各科課程教學時間緊張,原有課程內容多,如何科學解決教學內容取捨的認識難題;線上線下學習課程效果存在個體差異,如何把握深度複習與新授課教學銜接的困惑;加強學校質量管理,如何確保疫情防控不鬆動與教學質量不滑坡的現實矛盾等。因此,各處室、班主任、科任要加強教學思想的統一,加強疫情常態防控與教學工作開展之間關係的平衡指導,保證師生認識到位,各項行動聽指揮,課程學習不停步,學習效果不降低。

三、返校復學後的教學策略

(一)及時摸底學生學情

鑑於學生線上學習效果的不確定性,目標性的展開線上學情摸底,教務處、備課組、各科任要統籌安排分層階梯式教學計劃,使課堂教學與「停課不停學」期間的居家學習有效銜接。

1.返校前,通過網絡調查問卷、在線家訪等形式,對「停課不停學」期間的線上教學進行學情摸底,並聽取家長和學生的合理建議。同時,安排學科備課組通過集體備課會議或線下會議認真全面梳理線上教學的所學內容,針對課程目標、重難點,精心設計復學前後的學情摸底測試卷,並先行組織線上學情階段摸底測試並分析,建立問題清單。

2.返校復學後,備課組不急於上新課,各年級各學科邊深度複習邊測評,通過課堂小測+單元大測等方法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條件允許以年級分教室組織摸底聯考),教師評閱所帶班級試卷並分析,整合、歸類問題清單,進一步有針對性的師生面對面摸底、把脈。

學生居家學習情況各異,通過復學前後的摸底測評大數據分析和問題清單,精準把握教學起點,老師要了解:學生已知什麼、未知什麼,學生想知道什麼、能知道什麼,學生網上學習疑難、關鍵性問題有哪些,為什麼有這些問題等等,完成線上學情診斷,摸準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現有的學習起點。並遵照課程大綱目標要求分析匯總形成共識,與學生一起找到他的「零起點」。另外,各科任在復學前提早備寫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教案(各章節重難點及歸納易錯點)【復學第1天檢查第一章節或第一單元內容】。(以上工作建議老師們在返校前一周至復學後半周內完成,為深度複習做好充分準備。)

(二)科學調整課程計劃

因疫情防控,假期延期復學接近10個周左右。教務處要做好統籌考慮已進行的線上教學內容與原定教學計劃的銜接。

要明確復學後實際教學時間,明確線上與線下教學的精細安排,保證課程計劃,時間節點清晰,提前讓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早知道,一目了然心中有數。避免課程計劃安排的混亂現象,努力讓課程計劃與學生的接受能力相適應,與教師的工作負擔相匹配,保證規定的課程計劃能夠落實到位,實現學生校內學習活動緊湊紮實有序。

(三)精細編排教學進度

教務處要統籌備課組適當調整課時和進度。進度調整需要考慮以下四個因素:一是本學科課程內容的總課時量;二是學校原課程計劃安排的調整與線上教學的進度;三是學生學習實際接受能力與效果;四是部分課程內容的調整和合理取捨或壓縮。

比如:可以將一些章節內容調整為專題,適當合併章節,幾個主題相近章節檢測整合,能適度減少章節課時總量以及原定每個章節的檢測頻次,節約一定的測試佔用的時間和每個章節測試試卷評講時間。

(四)合理控制教學容量

課堂容量會影響學生課程接受的效果。在教學總體時間相對縮短時,課堂上教師應重點加強精講環節,把一些內容適當整合。

課堂上,要堅持以學定教、以教論學與以評促學的原則,最大限度的保證學生課堂學習目標的達成;課前,教師可提供章節串講的微視頻或下發導學任務,幫學生理清基礎知識脈絡;課中,突出重點精講;課後,及時進行評價,檢查課堂學習效果。

教務處協同備課組要把控好教學過程教師處理新課教學與舊知複習串聯教學的關係,避免追求進度而不顧效度,或者採取「滿堂灌」的方式,全面複習、面面俱到。對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避免重複講解,要依據重難點。在知識梳理時,可採用知識框架和思維導圖的形式,整體呈現章節知識結構,讓學生整體性建構章節知識的內在聯繫。

(五)多樣選擇教學方式

各科任根據所帶班級學生的學情,採用多樣化的「滴灌」教學,以拔優、輔差、促中為出發點,分層分類指導、關注個體差異為重點,認真規劃各類學生分層分組深度複習的目標計劃與教學形式。一要科學統籌教學內容,面向全體,突出當堂精講,及時反饋。避免片面追趕教學進度導致學生學習掉隊,加劇學生群體中兩極分化現象的出現。二要重視教學方式的多樣化選擇,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過程,獲得學習體驗。三要加強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藉此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四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能夠自學會的、能上講臺講的課程學習內容,教師就不重複講,減少滿堂灌和以講代練的行為,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主動性和課堂學習的適應性。若班級學生掌握情況較好,可將學習新課與複習鞏固並行;對於兩極分化現象突出的班級或學生知識掌握參差不齊的情況,可採取分層教學與小組同伴互助教學。同時,要根據班級學情有針對性地實時科學調整複習進度及後期課程計劃與教學方式。另外,在可能的情況下,利用周末繼續嘗試線上輔導與線下學習的混合方式,採取「線上推薦,線下答疑」的學習形式,交互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形成多種學習方式互相協同、互相補充的格局。

(六)精準定人課後輔導

各學科面臨著課程計劃偏緊的問題。儘管學校在課程內容上作統整,但是一些學習接受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可能會出現學習掉隊的情況。也會出現部分學習困難、注意力不易持久、獨立性自覺性較弱而產生的新學困生,教師要給予特別輔導。針對學生學習脫節、掉隊現象,合理控制作業的數量,及時安排課後的學習補償或分層指導、輔差。同時,以優生帶學困生「兵教兵」「生幫生」的形式組成小組合作互助幫扶,有利於彌補學習基礎薄弱學生個性化學習指導的不足。

教師要結合各類數據分析和形成性評價,及時反饋學生課堂掌握情況,根據學生課堂學習達成的情況,科學安排課後輔導的內容。在課後輔導中,要及時跟進教學補償。可以藉助微視頻或導學任務,幫助學生進行疑點、難點和薄弱點的講解,化解疑點,突破難點,解決盲點。在輔導一定時間後,要及時進行檢測,精準了解每個參與課後輔導學生學習成效。

(七)細化指導師生心理

「停課不停學」期間,大多數學生採取居家線上觀課和線下自學相結合,因缺少教師的及時指導與督促,線上學習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不少學生容易出現以下四種心理狀態:一是擔心線上學習效果不紮實,新課學習跟不上或掉隊的焦慮不安的心理;二是對課堂學習不滿足和對線上推薦的名師課程眷念不舍的患得患失的心理;三是對復學後的課程難度大、學習時間緊的現狀缺乏必要認知,隨波逐流、盲目跟風的心理。

針對問題,教師在提前做好開學教學準備的同時,應通過與家人、朋友、同事、同行交流的方式,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以便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復學。教務處和政教處要做好學生居家學習和復學後學習銜接的心理準備,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關注師生的心理健康,加強生命教育、主流價值觀教育,普及科學防疫的知識,加強防護個人指導,引導學生崇尚科學理性、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砥礪責任擔當、致敬逆行英雄、塑造陽光心理。待疫情結束後,學校和班級應當對表現突出的老師和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倡議全體師生向他們學習,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八)開展校本研修活動

要充分利用好網上教學平臺,借鑑先進經驗,強化師生互動,加強教學質量評估與研究。教科室要從以下兩方面推動校本研修活動開展:一是以本次疫期線上教學策略、案例為研修對象,提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信息化教學手段、教學資源優選與製作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形成教研成果和學科資源。二是以返校後如何快速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關鍵,如何關注學習效果差的學生,及時查漏補缺,研究有效措施,落實補救辦法。並以備課組為單位採取案例分享、交流研討、自主反思的形式進行,把本次疫期線上教學當成一份有價值的研修資源。

四、返校復學後的關鍵舉措

(一)指導師生做好角色轉換

部門要切實加強師生線上教學期間狀態和復學後狀態的角色轉換,儘快進入學習正常軌道,減少學生、教師進入開學慢狀態的問題。過長的線上教學,讓學生和老師已經有些疲態,鬆散有餘。開學的課程、課表和課堂管理要有重點突出的管理要求,保證學生、老師進入狀態快,減少效率不高的其他工作。

(二)精細安排復學校內活動

為了減少學校教師和學生人群的過於密集的現象,教務處要整體上考慮全校集體性活動的安排,採取避免或減少人員集中次數、人員聚集規模,來適度適當減少人員密集機會。根據活動安排學生加強體育鍛鍊,豐富美育活動,落實體育、音樂、美術、社團等課程內容,做好返校後的身心調節。

(三)保證必要的教學活動開展

活動前,要精心設計活動安排,最大限度控制活動場所、餐廳、宿舍等人流量較大公共場所的人員交叉流動,每個活動場所學生人數不宜過多過密,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師生相應的聚集場所應定期消毒,課間及時通風。對於外來的學習交流、培訓以及研討活動,適度控制頻次,或通過分散調整活動的批次,避免或減少人員一次性聚集的規模。

(四)切實加強教學專題研究

返校復學教學後,教學時間緊,課程進度難免會有加快,但各班各學科要兼顧學情,教務處和教科室尤其注重加強「兩項研究」。一是作業布置的專題研究,提高學生作業和練習質量,減少無效率和無效果的作業。同時,加強課前集體議課和專題研究,提高課堂練習或課外練習的設計,減少盲目性練習,浪費學生寶貴時間,也浪費老師批改無效練習時間。

(五)重視家校密切溝通聯繫

要加強家校之間的密切聯繫,重視溝通渠道,政教處適時組織班主任召開網絡家長會,做好家長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導。告知家長學校學期的調整和應對的辦法,通報家長顧慮的或關心的問題。避免因溝通不暢,導致家長對學校一些教學調整或工作安排的不理解,出現不必要的投訴與學生流失現象。

(六)精簡過多教學評比檢查

精簡教學視導與頻繁性的過程檢查,讓備課組長和教務處安排教學,抓實課程計劃調整的落實,減少不必要的幹擾。特別是減少那些非重要又不緊急的檢查,保證學校、老師有充足時間安心教學,有足夠的時間做好學生個體的輔導和作業批改答疑。

總之,在新的學期,擺在我們面前的是時間較短、工作繁重,任務艱巨,希望廣大師生釋放正能量,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積極進取,務實拼搏,以飽滿的激情、昂揚的鬥志、紮實的行動,凝聚新活力,合力推進我校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譜寫教育新篇章!


相關焦點

  • 府谷縣第三小學與府谷縣第一中學開展小初銜接系列活動
    ,讓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實現平穩過渡、科學銜接,使中小學教育能更好的協調一致,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可持續發展,實現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無縫對接,府谷縣第三小與府谷縣第一中學經過周密籌劃,制定了《府谷縣第三小學與府谷縣第一中學小初銜接活動方案》,按照方案有條不紊地組織開展系列活動。
  • 浦東模範中學「上好復學第一課,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
    上好復學第一課,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 剛過走過人間最美四月天,走進期盼已久的溫柔五月,模範實驗中學八年級的同學們終於迎來了心心念念的返校日,開啟了闊別已久的校園生活。
  • 複課後線上教育可以功成身退?未來將與線下教育銜接
    複課後線上教育是否「功成身退」一場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驗,被突如其來地推上了前臺,卻以意想不到的成長速度發揮作用。自2月開啟「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授課以來,截至5月11日,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瀏覽次數達20.73億,訪問人次達17.11億,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收視率也大幅躍升,一舉進入全國衛視關注度前十名。
  • 線上線下教學如何銜接?複課後先教什麼?最全開學銜接教學清單來了...
    這幾份來自教研員的建議清單,供您對照參考~全階段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建議看這裡!小學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建議教育行政及教研層面1.以市縣為主,做好學科教學銜接方案。加強監督,及時了解學校線上教學動態和進度,指導學校做好線下與線上教學工作銜接。2.建立線上學習資源庫,方便教師查找已學內容,學生能隨時回看,自主學習,查漏補缺。3.掌握學校開學教學銜接狀況,發現典型,為其他學校提供借鑑。組織線下與線上混合教學模式研討,將線上教學作為線下教學的有益補充。
  • 返校複課如何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重慶巴蜀小學教師這樣說
    複課後如何做好線上線下教育教學的有效銜接,實現平穩過渡呢?重慶巴蜀小學教師團隊按照上級關於中小學返校複課的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巴蜀公開課線上教育教學經驗,從複課前準備、複課後教學設計、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等方面給出建議。
  • 查漏補缺 以學定教——海勃灣區積極做好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銜接工作
    (曉敏 攝) 本報記者 畢曉敏為了鞏固線上教學成果,確保實現本學期課程教學目標,做好開學後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的銜接,海勃灣區教育教學研究室各學科教研員結合線上教學期間錄製課程情況和線上教學情況,對本學期開學複課後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銜接工作提出了建議,各中小學結合本校實際,參考安排了複課後學校教學與教科研工作。
  • 雲端轉到線下,教學如何銜接
    如何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在今後一段時間裡對各級各類學校來說,成了一個普遍而緊迫的問題。從雲端到線下,教學銜接工作的重點是什麼?返校複課的教學起點應該如何確定?面對「縮水」的春季學期,如何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多地的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一線校長和教師以及部分專家學者。
  • 府谷縣第一中學踐行十個「有機結合」推進線上教學
    按照「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總體要求,府谷縣第一中學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認真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堅持做到十個「有機結合」。 第一個有機結合:將線上教學和防疫工作有機結合。為了取得實實在在的線上教學效果,學校要求教師嚴把備課、上課、作業、輔導、檢測、評價等教學六環節。實行集體備課,做到教學內容、進度、要求、時間四統一。學校成立在線教學督查領導小組,隨時檢查教師在線教學情況。同時,通過電話、微信、「家校本」等形式,隨時抽查學生在線學習、線下活動情況以及家長的監督、配合情況。 第四個有機結合:將集中必修和自由選學有機結合。
  • 佛山11.4萬高三初三學生回歸課堂,線上線下學習如何銜接?
    本周一,佛山11.4萬高三、初三學生回到了久違的課堂。在「雲課堂」學習了2個多月後,如何做好線上線下學習銜接,是學校面臨的新課題,也是一大難題,更是即將參加中、高考的學子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為了迅速銜接,返校這些天裡,佛山各學校一邊放慢教學節奏梳理學生心理狀態,一邊著手「復學摸底考」了解學情,更有學校總結線上教育經驗,融入線下教學實踐。
  • 疫情平息複課後,如何做好線上線下教學有效銜接?
    下一步該如何做好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呢?01上好生命教育第一課,平復學生跌宕之心經歷了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相信每個重新走進課堂的學生,面對依舊美好的春光,心情卻不輕鬆、難淡定。所以,複課後老師切不可因學習周期短、學習任務重就急於新課教學,而疏於行為習慣的糾正,這樣會導致事倍功半。我們要先讓學生改變居家線上學習的一些陋習,重建班級團隊文化,明確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以一個最佳的狀態,進入線下學習。
  • 龍崗多所學校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無縫銜接」
    本報訊 (龍崗融媒記者 陳雪英) 5月11日,龍崗區193所中小學20餘萬學生返校復學,線上教學轉為傳統課堂教學。記者了解到,學生返校後,龍崗區各學校在抓好防控的同時,採取多項措施「硬核」出擊,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無縫銜接」。
  • 萬州區教學保證線上線下銜接融合
    「同學們,我在那個熟悉的教室門口等你們歸來」在新田中學,初三年級的老師們多次線上線下進行課程研討。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課的學科組長,分別組織老師對本科目的線上教學情況進行匯總分析,特別是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銜接這一塊,學校也要求任課老師做了全面的摸排,確保師生返校後能夠快速進入正常的教學狀態。
  • 白銀納鄉中心校開展「全力以復」線上線下教學銜接教研活動
    隨著疫情形式的好轉,師生回到久違的校園,為更好地進行開學後線下與線上教學銜接,進一步鞏固線上教學成果,科學規劃線下課堂,針對問題精準施策,有序推進開學後的教學活動。9月8日,白銀納鄉中心校開展了復學教學銜接研討活動。活動中,老師們對前一周的摸底考試進行了分析,對線上線下教學銜接提出了思考和建議,並對線上學生出現的問題、薄弱點提出線下的補救與改進措施。
  • 線上線下銜接怎麼做?複課後先教什麼?最全開學銜接教學清單供您一一check!(小學、初中階段都有了)
    進一步加強對國家課程標準、課程、教材、教學、作業、輔導和測試評價等關鍵環節的研究,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背景下的課堂轉型。突出「問題解決」。工作計劃要充分考慮居家學習期間學科教學的薄弱環節和學生的學習差異,體現分層設計、分項研究、個別指導,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保障基礎性學力,提升高階思維水平。突出「科學合理」。緊扣居家線上學習和開學後線下學習內容,科學合理安排教學進度。
  • 樟樹市濱江中學全力做好基礎年級返校復學準備工作(圖)
    中國江西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付志強報導:4月23日上午,樟樹市濱江中學高二(17)班班主任付斌老師正在打電話給班上學生,核實學生家庭住址信息,填寫《濱江中學學生返校路途管控統計表》,為嚴格實行學生返校路途閉環管理做足準備。
  • 線上線下巧結合 鄭州市第五初級中學教學銜接求突破
    校長張天佑進行總結講話網課和常規課如何銜接?現階段面臨的教學問題是什麼?為了分析線上課堂學生學習情況,精準把握學生問題,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工作,鄭州市第五初級中學分別於5月19日、20日、21日召開各年級教學研討會,深入的交流,集眾人智慧,分析當前問題,尋求突破之法。研討會由各年級年級長主持,年級全體教師參加,校長張天佑和副校長郭淑娟出席會議。
  • 【線上總結-韓鐸】關於線下與線上教學的銜接的幾點思考
    關於線下與線上教學的銜接的幾點思考  ——以鎮安縣城關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為例2020年初,肆虐的新肺炎阻擋了師生們重返校園的腳步,也改變了我們教學的模式。在教育主管部門「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及學校的安排指導下,我們一線教師摸著石頭過河,想法設法積極開展了線上教學。日前,商洛市教育局已經通知各級各類學校開學日期,其中小學四、五、六年級和一、二、三年級分別於4月23日和26日返校學習,由此推算,本學期在校學習時間大約三個月時間,12個周左右。
  • 錯峰上放學、分班教學、防疫第一課……安徽初三學生返校
    繼高三學子返校後,4月13日,安徽省初三學生也迎來了返校複課。與高三相同,除了入校測溫、錯峰上放學、分班教學等,不少學校的學生還迎來了返校後的「防疫第一課」和新學期的「第一考」。
  • 德州陵城區多舉措確保線上線下教學工作無縫銜接
    為有效做好線上與線下教學的銜接,各校採取有效措施,助力學生投入到線下的學習之中。家校配合,做足開學前準備工作。陵城區各學校在開學前,通過公眾號、美篇等形式發布《致全體學生、家長的一封信》《面對開學,我們怎麼做》《返校複課,我們準備好了》等文章,讓家長了解學校返校複課的準備情況,引導家長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溝通。
  • 福州市教育局:中學複課後,教學這樣安排!
    為加強中學返校復學前後教學管理,做好「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與開學後線下教學的銜接,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科學分析學情 找準教學起點  ▲持續組織線上教學  針對中學非畢業年級開設的「福州教育雲課堂」至4月3日結束,依託「福州教育雲課堂」授課的學校要獨自並全面負起「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責任